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一試題 > 《荷塘月色》問題探究練習題

《荷塘月色》問題探究練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荷塘月色》問題探究練習題
1、篇末註明創作時間是“1927年7月”,地點是“北京清華大學”,那麼當時的社會環境怎樣?作者的精神狀態如何?

    1927年,蔣介石悍然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失敗,大批共產黨員和革命羣衆慘遭血腥屠殺,白色恐怖籠罩全國。當時作者正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他不滿這樣的黑暗現實,嚮往自由和光明,但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因而四顧茫然,陷入了極度的苦悶與徬徨中。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對反動勢力的不妥協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與追求始終未變。因此文章一開始就說:“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這正是作者面對黑暗現實不滿而又無奈的情緒,而走進“荷塘月色”,憶起“江南採蓮”則是作者在排遣憂愁。

  2、文中有“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揣摩“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比喻和上下文和諧嗎?

    揣摩此句要體察語言的感情色彩和絃外之音。“黑影”是“荷塘上的月色”整體形象中的一點“陋處”,而“峭楞楞如鬼一般”這一比喻則透露出了作者內心的驚懼、壓抑、不快之感。而這不快之感恰生於上文的“別有風味”與下文的“倩影”之中,進而理解這一句形象地體現了“淡淡的喜悅”中所夾雜的“淡淡的哀愁”。品味“落”、“參差”、“斑駁”、“黑”、“鬼”等詞的微貶的低調色彩,揣摩出“黑影”對“倩影”對“月光”的反襯和相反相成的作用,作者使用的“但”“卻”這兩個轉折連詞加強了這種反襯作用,同時完成了對複雜情緒的轉化與相容。所以文中的這一比喻是符合全文思想感情的,且與下文的“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相呼應,將真實的景與複雜的情高度地融合在一起,產生了藝術上的和諧的美感。

  3、“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深層含義?

    聯繫語境。上文在描寫月下荷塘時,有“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動作來表情傳意,此處寫流水,則無聲的流水好像靜默而有情意了。這一擬人句真實形象地描摹了荷塘中荷花荷葉繁茂得遮住了流水的景象。作者希望見到水,卻未如願,“遮住了”“脈脈”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有淡淡的哀愁。後文又提到“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還是表達一種遺憾之情,是對前文的呼應,是淡淡的哀愁的延續。

    同時“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的起由,是作者聯想到古人採蓮的歡快場面,進而想到了《採蓮曲》中“蓮子清如水”的詩句,聯繫眼前的荷塘,蓮花算是“過人頭”了,但“流水”卻被密密的葉子遮住了,體會不出詩句“蓮子清如水”的纏綿與快意,呼應、影射了現實社會的黑暗無情。於是作者又由聯想的喜悅之中,轉入了現實的哀愁與不寧靜中,遂有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一句,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與無奈的心情。

  4、如何理解作者引用《西洲曲》?

    首先要理解《西洲曲》原詩所表達的情感。原詩中女主角爲了排遣相思之苦,“出門採紅蓮”。“蓮子”諧音雙關“憐子”即“愛你,想你”意。低頭一弄蓮子又觸發了無限的相思。可見,無論是採蓮動機還是採蓮本身,都沒有解脫女子的相思之愁,後文有““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的嘆息。文中朱自清先生引此詩,可見其情有相通處,都是爲了“消愁”,但卻“愁更愁”。作者因爲“頗不寧靜”而夜遊荷塘,回到家中“什麼聲息也沒有”。可見,“不寧靜”並未排遣掉,反而有所加重。正是這種內在的情感紐帶,使作者自然地想到了《西洲曲》中的句子,對欲斷難斷的情感進行了補充和延伸,進一步拓展了讀者的思考空間:“一切原來只爲逃避,可逃避的結果卻是無法逃避。”這樣的結尾把文章的“神”──作者的不寧靜的心情與無法解脫的哀愁抓得牢牢的,充分體現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5、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寫月下荷塘的?

    作者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方法,細膩地描寫了荷葉、荷花、荷香等等,有動有靜,動靜結合,使月下荷塘富有生氣。雖然沒有具體描寫月光,但荷塘美景盡在月色之中。

    描寫荷葉一處,作者運用了比喻的方法,“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既突出荷葉的特徵,又突出美感;接下來寫荷花,比喻與擬人兼用;再運用通感的手法,寫荷花的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以上這些都是從靜態描寫荷塘,下面是從動態描寫荷塘。微風過處,既有荷香,那麼荷葉也一定會有所顫動,無邊的荷塘,荷葉的顫動傳播開去,形成“一道凝碧的波痕”,荷花下面遮住的流水,“脈脈的”充滿恬靜之態,此爲動態的描繪。一動一靜,寫出月下荷塘的動人之美。

  6、《荷塘月色》這篇文章在結構上有何特色?

    文在結構上表現爲雙結構。一條線索是作者觀賞荷塘月色的行蹤,一條線索是作者的情感線索。情感線索實際上是隱含在遊覽的過程中的,初出家門,是因爲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走在通往荷塘的小路上,兩邊幽靜昏黑,使作者進而感到一種淡淡的哀愁,但當他來到荷塘邊上,面對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月下荷塘的美景,他不由得漸漸陶醉於其間,從而主觀上先暫時忘卻了現實中的種種煩惱,“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當他在荷塘走了一圈,又回想到從前的江南採蓮圖,不由感慨萬千,想想自己,終不能總生活在虛幻之中,可一回到現實,苦悶又涌上心頭,這淡淡的喜悅重新轉爲淡淡的哀愁,直至推開房門,回到家中(回到現實),哀愁再一次使他“不寧靜”了。

    荷塘月色》的結構是圓形的,外結構、內結構均如此。從外結構看,這篇作品從作者出門經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遊。從內結構看,情感思緒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也呈一個圓形。內外結構的一致性,恰到好處地適應了作者展現一段心理歷程的需要。他知道,作爲社會的人,是無論如何擺脫不了現實的困擾的,苦悶之中,何以排憂?在他看來,“還是暫時超然的好”、“樂得暫時忘記”(《哪裏走》),寧靜也好,超脫也好,都只能是短暫的。所以,出了門還得回來,獲得片刻的靜最終還得回到囂鬧中去。結構和內容的緊密聯繫,使《荷塘月色》讀起來文氣酣暢、渾然天成。

  7、作者在第五自然段的描寫中,哪是正面描寫,哪是側面描寫,哪是虛寫,哪是實寫?

    面描寫了月光:其中實寫的爲“月光如流水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又寫了霧;虛寫了葉子與花的顏色“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側面寫月光,不從顏色寫起,而是寫月光被灌木及楊柳遮擋住,留下一片片的黑影,從影寫光,可謂獨到。最後談到光與影的和諧統一,實際恰爲月色之和諧。

    有正面對荷塘月光的描寫,又有對樹影的描繪(實際是對光的側面描寫),既有實寫月色迷人,又有想像中的月色的情態、月下荷塘的情態。虛中見實,實中含虛,虛實結合,既寫出真實的荷塘之景,又有個人想像在其中,自然之美加上“意念”之美,讓人不禁陶醉。光與影交錯,岸邊樹、塘中荷連在一起,天上水中和在一起,真實與夢幻融入其間,帶來一種和諧的美。

  8、《荷塘月色》如何表達出朱自清的思想矛盾?

    全篇在寧靜與不寧靜的心情隱曲變化中,傳達出作者不滿現實、欲超脫而不得的複雜感情。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獨處”時的“獨語”,是他所構造的、他心中所渴望的一個與現實對立的、真正自由的藝術世界。文中提到的“眠歌”、“妻已睡熟好久”、“籠着輕紗的夢”、“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使整個“荷塘月色”的畫面隱約而朦朧,營造了一個“夢”的氛圍與意境。這“夢”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難所。這裏有做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的自由,也有“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儘管他現在被動選擇了“冷靜”、“獨處”的學者生涯,但他仍不能擺脫時代中心的“熱鬧”與“羣居”。朱自清內心的矛盾與衝突還在“荷塘月色”與“江南採蓮圖”的對比中顯現出來。在“冷”與“熱”、“靜”與“動”的對比中,“我”的思緒一直馳騁在歷史記憶中,寧靜又不寧靜,深切而微妙地反映了他“樂得暫時忘記”而又不能“忘記”的萬分苦惱的心情。

    也應看到朱自清的內心矛盾不同於魯迅的“大憎”與“大愛”,而是具有“平和”的特點。這裏所顯示出的是一種有節制的、含蓄的情感,這是我國傳統的“哀而不傷”的美學風格浸潤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