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荷塘月色》同步習題【帶答案】

《荷塘月色》同步習題【帶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導語:下面是《荷塘月色》同步習題【帶答案】,敬請同學們過來了解,幫助自己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荷塘月色》同步習題【帶答案】

 【基礎知識】

一、閱讀課文,從下列兩個方面說說“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一句的作用。

1. 從結構上看,這一句的作用是什麼?

2. 從貫穿全文的感情看,這一句的作用是什麼?

二、閱讀2-3段,回答問題。

1. 寫荷塘邊的小路,着重描繪了它怎樣的特點?

2. “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爲什麼作者說“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3. 說說作者領略到的“獨處的妙處”指什麼?

4.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怎樣的心情?

三、閱讀4-6段,回答問題。

1. 第4段描繪了月色下荷塘的景物,作者依次描繪了哪些景物?

2. 第5段的景物描繪,觀察角度與第4段相比有什麼變化?

3. 作者筆下,月光是“淡淡的”,如“流水”,如“牛乳”,如“輕紗”,月光籠罩下的一切都朦朦朧朧。爲什麼作者說“但我以爲這恰是到了好處”?

4. 說說第6段所寫景物有哪些特點,作者爲什麼發出了“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的感慨?

四、“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這“忽然”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緒?

五、閱讀課文開頭和結尾的幾句話,回答問題。

開頭:“……妻在屋裏拍着閏兒,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結尾:“……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 你認爲這樣開頭和結尾有哪些作用?

2. 作者對“妻”着墨不多,卻集中在開頭和結尾。作者爲什麼要寫“妻”,爲什麼要這樣寫“妻”呢?談談你的看法。

 【素質優化】

1. 下列四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迷迷糊糊 凝碧 波痕 朗照

B. 隱隱約約 幽僻 嫋娜 空隙

C. 蓊蓊鬱鬱 寂寞 稀疏 羞澀

D. 沒精打睬 丰姿 酣眠 倩影

2. 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月亮 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

②微風過處,送來 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③葉子本是肩並肩 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 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A. 漸漸 陣陣 密密 照

B. 漸漸 縷縷 密密 泄

C. 已經 陣陣 緊緊 照

D. 已經 縷縷 緊緊 泄

3.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橫線處的關聯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 是滿月,天上 有一層淡淡的雲, 不能朗照, 我以爲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 不可少 ,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A. 雖然 卻 所以 然而 既

B. 即使 也 因此 但 固

C. 即使 也 因而 但是 既

D. 雖然 卻 所以 但 固

4. 下面對加橫線詞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風致:寫出了葉子的神態,這神態是做給流水看的,葉子與流水便溝通了感情。)

B.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脈脈:本是形容人與人之間含情不語的神態,這裏用在流水與葉子之間,賦予了人情味。)

C. 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凝碧:青翠欲滴的樣子。這裏把一閃即過的情景固定化,形成一幅恬靜的畫面,但靜中有動。)

D. 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點綴:寫出了滿地碧荷,荷花稀少的特點:與花相映成趣,更增添了荷塘的美。)

5. 下列各句括號內的兩種表述分別編爲四組,表述全都恰當的一組是( )

①層層的葉子中間,(a.白花零星地點綴着 b.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的。

②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a.高處叢生的灌木,b.高處的灌木叢生,)落下參差斑駁的黑影。

A. ①a②a B. ①a②b C. ①b②a D. ①b②b

 【創新深化】

閱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回答1~4題。

1923年8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遊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來了。我們僱了一隻“七板子”,在夕陽已去,皎月方來的時候,便下了船。於是槳聲汩——汩,我們開始領略那晃盪着薔薇色的歷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陰陰的,看起來厚而不膩,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麼?我們初上船的時候,天色還未算黑,那漾漾的柔波是這樣恬靜,委婉,使我們一面有水闊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紙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爲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那偶在閃爍着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我們坐在艙前以爲那隆起的頂棚,彷彿總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於是飄飄然如御風而行的我們,看着那些自在的灣泊着的船,船裏走馬燈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遠了,又像在霧裏看花,盡朦朦朧朧的,這時我們已過了利涉橋,望見東關頭了。沿路聽見斷續的歌聲:有從沿河的妓樓飄來的,有從河上船裏渡來的。我們明知那些歌聲,只是些因襲的言詞,從生澀的歌喉裏機械地發出來的;但它們經了夏夜的微風的吹漾和水波的搖拂,嫋娜着到我們耳邊的時候,已經不單是她們的歌聲,而是混着微風和河水的蜜語了。於是我們不得不被牽惹着,震撼着,相與浮沉於這歌聲裏了。

那時河裏熱鬧極了;船大半泊着,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來往。停泊着的都在近市的那一邊,我們的船自然也類在其中。因爲這邊略略的擠,便覺得那邊十分的疏了。在每一隻船從那邊過去時,我們能畫出它的輕輕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們的心上;這顯然是空,且顯着是靜了。那時處處都是歌聲和淒厲的胡琴聲,圓潤的喉嚨,確乎是很少的。但那生澀的、尖脆的調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覺,也正可快我們的意。況且多少隔開些兒聽着,因爲想象與渴慕的作美,總覺更有滋味;而竟發的喧囂,抑揚的不齊,遠近的雜沓和樂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諧音,也使我們無所適從,如隨着大風而走。這實在因爲我們的心枯澀久了,變爲脆弱;故偶然潤澤一下,便瘋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但秦淮河確也膩人,即如船裏的人面,無論是和我們一堆兒泊着的,無論是從我們眼前過去的,總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任你張圓了眼睛,揩淨了眥垢,也是枉然。這真夠人想呢。在我們停泊的地方,燈光原是紛然的;不過這些燈光都是黃而有暈的。黃已經不能明瞭,再加上了暈,便更不成了。燈愈多,暈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黃的交錯裏,秦淮河彷彿籠上了一團光霧。光芒與霧氣騰騰的暈着,什麼都只剩了輪廓了;所以人面的詳細曲線,便消失於我們眼底了。但燈光究竟奪不了那邊的月色;燈光是渾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燈光裏,滲入一派清輝,卻真是奇蹟!燈與月竟能並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纏綿的月,燈射着渺渺的靈輝,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們了。

1. 對文中加橫線的“薔薇色”“因襲的言詞”解說正確的是( )

A. 前者指秦淮河兩岸似錦的繁花,後者指歌詞都是當地方言。

B. 前者指兩岸妓樓,後者指歌詞裏陳詞濫調。

C. 前者指六朝金粉的繁華,後者指歌詞裏因襲的陳詞濫調。

D. 前者指秦淮河色彩迷人,後者指歌詞是當地方言。

2.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語言具有樸素典雅富於詩意的特點,請運用對《荷塘月色》語言特點分析的方法結合例證簡要說明本文語言特點。

①樸素:

②典雅:A運用比喻和通感:

B運用疊字疊詞:

3. 下面是對“生澀的、尖脆的調子……正可快我們的意”的緣由解說,不正確的是( )

A. 作者認爲,當時處處都是歌聲和淒厲的胡琴,圓潤的歌喉,確乎是很少的。

B. 作者認爲,那調子固然不美,但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覺。

C. 作者認爲,能激發人的想象,再加上“我們”的渴慕,總覺得更有滋味。

D. 作者認爲,競發的喧囂,抑揚的不齊,遠近的雜沓和樂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諧音,使“我們”無所適從,如隨風而走。

4. 下面是對本文賞析的評語,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作者在邀約俞平伯同遊秦淮河,是有意排遣鬱悶,藉此撫慰自己枯澀的靈魂,隱約地表現五四運動高潮之後,知識分子的鬱悶和惆悵。

B. 全文秀麗纖細,筆觸雅緻委婉,以完美和諧的筆調,描繪秦淮河朦朧的夜景,讚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表現了經過五四運動洗禮後,知識分子積極向上的熱情。

C. 全文文字纏綿,樸素而典雅,細膩而雋永、朦朧而真切,洋溢着詩情畫意。

D. 作者重彩濃墨地描寫十里秦淮的朦朧夜景。他傾心神往歷史秦淮河的豔跡,爲的是追求夢境的慰藉,文章濃濃地塗上了作者的個性色彩。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

一、1. 從結構上看,“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起了總領全文的作用。

2. 貫穿全文的感情是難以擺脫的“不寧靜”,是籠罩在作者心頭的哀愁。“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調。

二、1. 曲折、幽僻。

2. 今晚卻很好,不僅僅指或主要不是指“淡淡的”月光,而是指這淡淡月光下的寧靜給了作者一些撫慰。

3. 可以不按照別人的意志做事、說話、想問題,身心獲得了自由。

4. 暫得寬餘,希望借陶醉荷香月色擺脫不寧靜的心緒。

三、1. 荷葉→荷花→荷香→微風吹拂下荷塘的顫動。

2. 角度是:寫荷塘上的月色。

3. 符合作者此時的心境:難得的片刻喜悅和寧靜,難得的自我陶醉中換來的自由。

4. 寫樹,用“重重圍住”寫樹木的茂盛,更寫出作者的壓抑感;“樹色一例是陰陰的”,寫色彩的黯淡,更寫出作者心情的黯淡。寫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表現的是作者心緒的低落。“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表現的是作者那片刻的寧靜不復存在,心中煩亂不堪。“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正是無法擺脫煩亂、哀愁的感受。

四、“忽然”,寫出作者不甘心境又歸於“不平靜”,因此極力由眼前聯想歡快的、愉悅的場景,從“忽然”中,不難體察出作者是在努力擺脫煩亂和哀愁。

五、1. 從結構上,有前後照應的作用;從內容上,表現了“依然如舊”的場景:作者“不寧靜”也“依然如舊”。

2. 這是一道開放性題目,可以自由地談看法。

【素質優化】

1. D(睬—採)

2. B

3. D

4. D(應爲:與葉相映成趣)

5. C

【創新深化】

1. C(本題主旨在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聯繫語境揣摩語言含義,是課文學習的遷移。從上下文看,“薔薇色”做歷史的定語,所以決非兩岸或河的景物特徵。而是秦淮河歷史沿革的特色,在下文與之搭配的當然是六朝金粉。“因襲的言詞”從因襲就可判斷決非方言,而是陳詞濫調。完成本題應從語法分析入手,再尋找上下文聯繫,才能準確判斷。)

2. ①樸素:作者多用口語、俗語,給人親切感。如走馬燈般的人物、下界一般、略略的擠、燈光是渾的、月色是清的……用人們司空見慣的話描寫,通俗易懂而又自然親切。②典雅:A作者講究修辭和語言運用,通過比喻、通感、比擬的修辭方式,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和美感,通過疊字和恰當的選詞,傳神地描摹出所見景象。給人音韻和諧的美感。例如:用“又像在霧裏看花”,比喻作者看泊船和人物時的感受,利用朦朦朧朧的相似點將所見景物特徵描繪出來;再如:“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那偶然閃爍着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用夢覺比喻視覺,突出了水光朦朧黯淡特徵,既形象生動,又給人通俗易懂的感覺。這也是運用通感的例子。再如用“如隨着大水而走”是用觸覺比喻移寫了聽覺,突出喧囂聲多,少韻律、雜沓的特點。這些比喻和通感的運用,引發了讀者的聯想,突出了描寫事物特徵,使文章形象典雅。B文中多用疊字疊詞也是增強語言典雅性的一方面:如“漾漾的柔波”、“迢迢的遠了”、“盡朦朦朧朧的”、“輕輕的影和曲曲的波”,……這些疊字疊詞,不僅準確描繪了事物特徵,而且增強語言的和諧的音韻美。

3. A

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