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九年級試題 > 關於九年級下冊語文期中測試及答案

關於九年級下冊語文期中測試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關於九年級下冊語文期中測試及答案

關於九年級下冊語文期中測試及答案

親愛的同學們,轉眼間一個學期已經過半,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你的語文知識又豐富了不少。又到了檢查大家知識掌握情況的時候了,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期中測試及答案,希望大家認真去完成每一道題目。祝你取得好成績! 別忘了卷面分。

一、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35分)

1、讀下面這段文字,根據拼音寫出漢字.(4分)

珍愛春天,是熱愛生活的一種執著。歷數我經lì( )的幾十個春天,總是乍暖還寒,需要反反覆覆衝破lín( )冽的西風和反攻寒潮才降臨人間。因此春光很金貴,春光也往往只能在雨中窺視,總在不經意中,便進入初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難mì( )的感kǎi( )。

2、古詩文名句默寫.(10分)(1——4題必做,5、6任選一題做。)

(1)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頤《愛蓮說》)

(2) ,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淺塘湖春行》)

(3)《論語》:①闡述學習與思考關係的句子是: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鑑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 , 。

(4)陸游的《遊山西村》: 歷經“山重水複”讓人懷疑無路可走,卻又意外地呈現出光明前景(或:表現感到困惑時,突然見到希望)可引用本詩中的詩句是: ,

.這兩句是這首詩的詩眼,富有哲理。

(5)寫出兩個含有“水”字的詩句: , 。

(6)在你所讀過的詩句中,有許多表達作者理想抱負的名句,請寫出連續的兩句: , 。

3、走進名著,請用線條將下面各項內容連接起來.(3分)

(1)《愛的教育》 奧斯特洛夫斯基 貝多芬 給人情感的薰陶品德的啓示

(2)《名人傳》 亞米契斯 柯察金 說明了痛苦和磨難造就偉人

(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羅曼.羅蘭 恩利科 閃爍着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輝

4、根據下聯,完成上聯.(2分)

橫批:范進中舉 上聯: 胡屠戶 下聯:攀高結貴張鄉紳

5、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簡直是:“B、C、D、

6、閱讀冰心的小詩《成功的花》,完成以下兩小題。(5分)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1)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2)讀完這首小詩,你從中獲得了哪些啓示?

二現代文閱讀(27分)

閱讀馮劍華的《雨》,然後答題.

閱讀導引:作者以濃郁的詩情,奔放的想象,讚美雨的美。雨是文靜、溫柔、清新、羞澀的,也是利索、乾淨、還帶着幾分潑辣的,更是能幹、慷慨、寬容、豁達的。文章顯然是藉以讚美女性的高尚品格,從而表達一種人生的哲理。對此要好好體味。

雨,應該是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天的雨,是少女,正值( )。

她文靜、溫柔、清新、羞澀。於人不覺間,她輕輕悄悄地走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她如紗如霧,如情似夢,沾衣不溼,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飄過處,天地萬物從沉沉昏睡中甦醒過來,種子發出嫩芽,竹林長出春筍,楊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靈也伸伸懶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贈給大地。

春雨,又是一個愛美的姑娘,一個極擅丹青的畫師。她手執神奇的畫筆,揮灑出一個美麗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帶雨”,何等脫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又是怎樣的清幽。這全是春雨的手筆啊。

春雨,遍體芬芳的少女,愛美寫美的畫師。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個急性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是個利索乾淨還帶着幾分潑辣的中年婦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幾分溫柔和文靜,可你知道,她有那樣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親。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補充營養,以豐腴自己的身軀。被太陽烤得口乾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潤。田野上的莊稼禾苗,山坡上的樹木果林,像一羣羣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復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餵飽了結實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莢,喂足了圓滾滾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纔有果實,纔有收穫,纔有萬種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幹的大嫂,慷慨的母親。

秋日的雨,是閱盡滄桑的老婦人。

她見過了許多,經過了許多,也做過了許多。她曾經年輕過,輝煌過。如今,桃花梨花謝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該做的要做的都已做過,便顯得有幾分落寞。更有那喜歡悲秋的寫出“冷雨敲窗”的詩句,發出“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抱怨。可她是寬容的,豁達的。她知道,人們不會忘記她的過去,不會忘記她做過的一切。

她並不落寞,她正在描畫“紅於二月花”的霜葉,繪製出層林盡染、色彩絢麗的秋之圖。更何況,不久之後,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姍姍而來。

7、 給括號內選擇一個合適的詞語(2分)

A、年富力強 B、風華正茂 C、豆蔻年華 D、花容月貌

8、第3段中加點的“沾衣不溼,拂面不寒”是化用古人的詩句,請你寫出這兩句詩來。(2分)

9、爲什麼說夏日的雨是“能幹的大嫂,慷慨的母親”?(用文中的話回答)(3分)

10、作者說“秋日的雨,是閱盡滄桑的老婦人。”然而,“她並不落寞”,這是爲什麼?(3分)

11、以“冬雪”爲對象,仿照加橫線的句子寫一段話。(3分)

閱讀下面議論文作品,然後答題.

(甲)我對此完全贊同。知識是形成新創意的素材。但這並不是說,光憑知識就能擁有創造性。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創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併爲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恆地進行各種嘗試。

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約翰古登貝爾克。他將原來毫不相關的兩種機械——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製器組合起來,開發了一種新形式。因爲葡萄壓榨機用來從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積上均等加力。而硬幣打製器的功能則是金幣之類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來。有一天,古登貝爾克半開玩笑地自言自語道:“是不是可以在幾個硬幣打製器上加上葡萄壓榨機 的壓力,使之在紙上打印出印花呢?”由此組合就是印刷機和排版術。

(乙)創造力的培養須以積累知識爲基礎,但融通知識更重要。現代科學技術正朝着既不斷分化又不斷綜合的方向發展,新知識的生長點往往出現在科學的邊緣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處。學文科的學生應懂一些理科知識,學理科的學生也應涉獵文學藝術。法國化學家利希騰貝格說過:“一個只知道化學的化學家,他未必真懂化學。”廣泛涉獵,博學多識,學貫古今,觸類旁通,應該成爲當代有志中學生共同的追求。

我們掌握的知識越多,就越容易產生新的聯想、新的見解、新的創造;但我們對某一事物的傳統意義知之太多,又會阻礙思維的靈活性,導致創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勤奮刻苦,但終其一生,有積累而無創造,爲知識而累,爲知識所困。同學們要學會把心智的“杯子”空出來,爲思路的開拓變化留有充分的餘地,使知識能靈活地聚合、置換、跳躍、碰撞,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12、乙文論述的論點是:融通知識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因素;甲文論述的論點則是: (3分) 。

13、請你說出下面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3分)

同學們要學會把心智的“杯子”空出來

14、請你從乙文中選取可以證明甲文“但這並不是說光憑知識就能擁有創造性”這一觀點的論據。(3分)

15、積累知識、活用知識才能使我們的思維更有創意。今年是長征勝利70週年,請融通你積累的知識,替學校設計一版宣傳板報,選擇其中的三個標題寫在橫線上。(5分)

三古詩文閱讀(23分)

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答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16、下面是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2分)

A、這首詩,從總體着眼描繪了錢塘湖蓬勃的春意。

B、頷聯、頸聯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能體現春色的景物。

C、詩人善於把握景物特徵,運用最準確、最具有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和渲染。

D、尾聯詳細描寫了“白沙堤”的美麗景色

17、“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把春的情態描摹得嫵媚動人,生機勃勃,試品評其妙處。(3分)

答:

閱讀下列兩篇短文,完成題目.

(一)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18、將選文第一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19、選文第二段中,諸葛亮“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具體指什麼?(2分)

20、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詩中哪些句子的意思與上面兩段文字的意思是一致的?請把它摘到橫線上。(4分)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驪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二)文徵明習字《書林紀事》

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爲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21.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書遂大進 ②平生於書 ③文徵明臨寫《千字文》

④或答人簡札

22. 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代漢語。(3分)

譯文

2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3分)

答:

四寫作(60分)

請以“善待 ”爲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答案:1、歷、凜、覓、慨2、濯清蓮而不妖 亂花漸欲迷人眼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光瀲灩晴芳好,山色空濛魚亦奇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3、

(1)《愛的教育》 奧斯特洛夫斯基 貝多芬 給人情感的薰陶品德的啓示

(2)《名人傳》 亞米契斯 柯察金 說明了痛苦和磨難造就偉人

(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羅曼.羅蘭 恩利科 閃爍着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輝

4、嫌貧愛富(相對即可)5、6、(1)一片芽兒經過奮鬥,長大,開放出明豔的花,是一個奮鬥者的形象。(2)不要只驚羨於別人成功時所得到的榮譽,而要了解他成功背後的艱苦努力,要學習他身上所具有的艱苦奮鬥和勇於犧牲的精神,並從他的成功中汲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