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六年級試題 > 六年級語文《別餓壞了那匹馬》課文解析及答案

六年級語文《別餓壞了那匹馬》課文解析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別餓壞了那匹馬》作者許申高,主要寫了酷愛讀書的“我”在失去看書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我”的馬草,讓“我”繼續看書的事。讚揚了殘疾青年不計一己得失、想方設法讓“我”讀書的良苦用心,表達了“我”得知真相後的感激之情。

六年級語文《別餓壞了那匹馬》課文解析及答案

1、我上小學五年級那年,學校不遠處的書攤是我放學後流連忘返的`地方

“流連忘返”寫出了“我”酷愛看書的程度。殘疾青年也正是從“我”在書攤前流連忘返的情景,發現了“我”對知識的追求,以及身無分文的無奈。這是他一直幫助“我”、想方設法給“我”看書機會的原因。

2、我回頭去看愣在輪椅上的他和他手裏的那本書,書頁中分明多了幾張毛票。

“書頁中分明多了幾張毛票”,那是父親利用翻書的機會,悄悄夾在書裏的。父親知道,青年是靠擺書攤養家餬口的,生活也不容易。所以他不光忍痛打“我”,讓“我”認識到:做人不能只爲自己着想,也要爲別人着想,同時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對青年的關心。

3、他先是一愣,繼而眼睛一亮,笑着對我說:“過來,讓我看看你的馬草。”他認真地看過馬草後,衝裏屋叫道:“碧雲,你出來一下!”

青年獲悉“我”馬草不好賣的消息,爲了繼續幫助“我”,打算通過說謊買“我”的馬草。句子具體寫出了青年做決定的經過。“愣”字表明青年突然明白馬草並不好賣。“眼睛一亮”表明他想出了既能幫助“我”又不易讓“我”發覺的主意。青年之所以“認真地看過馬草後”,才讓碧雲收下馬草,是想讓“我”產生錯覺:青年家真的有馬,而且正缺馬草。這樣“我”就不覺得他是爲了幫助“我”而故意這麼做。這段言行與神態描寫烘托出青年關心“我”的良苦用心。

4、可是遲了!我已經走進他家的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這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的馬草!那匹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馬草的馬呢?

這段話寫出了事情的結果,我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通過兩個感嘆句、兩個問句寫出了“我”見到馬草後的震驚與感激。文章中的破折號起到註釋說明的作用,強調了“我”賣給青年的馬草全部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