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範例 ○崔器趙國珍崔瓘敬括韋元甫魏少遊衛伯玉李承崔器,深州安平人也。曾祖恭禮,狀貌豐碩,飲酒過鬥。貞觀中,拜駙馬都尉,尚神堯館陶公主。父肅然,平陰丞。器有吏才,性介而少通,舉明經,歷官清謹。天寶六載,爲萬年尉,逾月拜監察御史。中......

  • 《舊唐書》卷九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大綱 ○婁師德王孝傑唐休璟張仁願薛訥王晙婁師德,鄭州原武人也。弱冠,進士擢第,授江都尉。揚州長史盧承業奇其才,嘗謂之曰:"吾子臺輔之器,當以子孫相托,豈可以官屬常禮待也?"上元初,累補監察御史。屬吐蕃犯塞,募猛士以討之,師德抗表......

  • 《舊唐書》卷三十九 志第十九大綱 ◎地理二○河東道三河北道四山南道五河東道河中府隋河東郡。武德元年,置蒲州,治桑泉縣,領河東、桑泉、猗氏、虞鄉四縣。二年,置蒲州總管府,管蒲、虞、泰、絳、邵、澮六州。三年,移蒲治河東縣,依舊總管府。其年,置溫泉縣。九年......

  • 《舊唐書》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六大綱 ◎經籍上夫龜文成象,肇八卦於庖犧;鳥跡分形,創六書於蒼頡。聖作明述,同源異流。《墳》、《典》起之於前,《詩》、《書》繼之於後。先王陳跡,后王準繩。《易》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禮》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 《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大綱 ○李光進(弟光顏)烏重胤王沛(子逢)李珙李祐董重質楊元卿(子延宗)劉悟(子從諫孫稹)劉沔石雄李光進,本河曲部落稽阿跌之族也。父良臣,襲雞田州刺史,隸朔方軍。光進姊適舍利葛旃,殺僕固瑒而事河東節度使辛雲京。光進兄弟少依......

  •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大綱 ◎突厥下西突厥本與北突厥同祖。初,木杆與沙鉢略可汗有隙,因分爲二。其國即烏孫之故地,東至突厥國,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在長安北七千裏。自焉耆國西北七日行,至其南庭;又正北八日行,至其北庭。鐵勒、龜茲及西域諸胡......

  • 《舊唐書》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八 二十四史中有兩部記載唐代歷史的著作,按兩書完成的先後,分別稱爲《舊唐書》和《新唐書》。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舊唐書》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八,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段志玄張公謹(子大......

  •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八十一大綱 ○李勉李皋(子象古道古)李勉,字玄卿,鄭王元懿曾孫也。父擇言,爲漢褒相岐四州刺史、安德郡公,所歷皆以嚴幹聞。在漢州,張嘉貞爲益州長史、判都督事,性簡貴,待管內刺史禮隔,而引擇言同榻,坐談政理,時人榮之。勉幼勤經史,長而沉雅清......

  • 《舊唐書》卷六 本紀第六大綱 則天皇后則天皇后武氏,諱曌,幷州文水人也。父士?,隋大業末爲鷹揚府隊正。高祖行軍於汾、晉,每休止其家。義旗初起,從平京城。貞觀中,累遷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初,則天年十四時,太宗聞其美容止,召入宮,立爲才人。及太宗......

  • 《舊唐書》卷二十五 志第五大綱 ◎禮儀五唐禮:四時各以孟月享太廟,每室用太牢,季冬蜡祭之後,以辰日臘享於太廟,用牲如時祭。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又時享之日,修七祀於太廟西門內之道南:司命,戶以春,竈以夏;門,厲以秋,行以冬,中溜則於季夏迎氣日祀之......

  •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六大綱 ○於頔韓弘(子公武弘弟充李質附)王智興(子晏平晏宰)於頔,字允元,河南人也,周太師燕文公謹之後也。始以蔭補千牛,調授華陰尉,黜陟使劉灣闢爲判官。又以櫟陽主簿攝監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再遷司門員外郎,兼侍御史,賜紫。充入西......

  • 《舊唐書》卷一 本紀第一大綱 高祖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諱淵。其先隴西狄道人,涼武昭王暠七代孫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爲弘農太守。重耳生熙,爲金門鎮將,領豪傑鎮武川,因家焉。儀鳳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錫,仕魏爲幢主。大統中,贈司空。儀鳳中......

  • 《舊唐書》卷二百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大綱 ○安祿山子慶緒高尚孫孝哲史思明子朝義安祿山,營州柳城雜種胡人也,本無姓氏,名軋犖山。母阿史德氏,亦突厥巫師,以卜爲業。突厥呼鬥戰爲軋犖山,遂以名之。少孤,隨母在突厥中,將軍安波至兄延偃妻其母。開元初,與將軍安道買男俱逃......

  • 《舊唐書》卷三十六 志第十六大綱 ◎天文下天文之爲十二次,所以辨析天體,紀綱辰象,上以考七曜之宿度,下以配萬方之分野,仰觀變謫,而驗之於郡國也。《傳》曰:"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姜氏、任氏,實守其地。"及七國交爭,善星者有甘德、石申,更配十二分野,故有周、秦......

  •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大綱 北狄○鐵勒契丹奚室韋靺鞨渤海靺鞨?烏羅渾鐵勒,本匈奴別種。自突厥強盛,鐵勒諸郡分散,衆漸寡弱。至武德初,有薛延陀、契苾、回紇、都播、骨利幹、多覽葛、僕骨、拔野古、同羅、渾部、思結、斛薛、奚結、阿跌、白?等,散在磧......

  •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六 列傳第六十六大綱 ○肅宗代宗諸子(肅宗十三子代宗二十子)越王係承天皇帝倓衛王佖彭王僅兗王僴涇王侹鄆王榮襄王僙杞王倕召王偲恭懿太子佋定王侗淮陽王僖昭靖太子邈均王遐睦王述丹王逾恩王連韓王迥簡王遘益王乃隋王迅荊王選蜀王溯忻王造......

  • 《舊唐書》卷五十一 列傳第一大綱 ◎后妃上高祖太穆皇后竇氏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賢妃徐氏高宗廢后王氏良娣蕭氏中宗和思皇后趙氏中宗韋庶人上官昭容睿宗肅明皇后劉氏睿宗昭成皇后竇氏玄宗廢后王氏玄宗貞順皇后武氏玄宗楊貴妃三代宮禁之職,《周官》最詳。......

  • 《舊唐書·羅藝傳》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羅藝,字子延,本寰陽人也,寓居京兆之雲陽。父榮,隋監門將軍。藝性桀黠,剛愎不仁,勇於攻戰,善射。大業時,屢以軍功,官至虎賁郎將。煬帝令受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節度督軍於北平。藝少習戎旅,分部嚴肅,然......

  •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大綱 ○竇參(從子申附)齊映劉滋(從兄贊附)盧邁崔損齊抗竇參,字時中,工部尚書誕之玄孫。父審言,聞喜尉,以參貴贈吏部尚書。參習法令,通政術,性矜嚴,強直而果斷。少以門蔭,累官至萬年尉。時同僚有直官曹者,將夕,聞親疾,請參代之。會獄囚......

  • 《舊唐書·孫逖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舊唐書原文:孫逖,潞州涉縣人。曾祖仲將,壽張丞。祖希莊,韓王府典籤。父嘉之,天冊年進士擢第,又以書判拔萃,授蜀州新津主簿。歷曲周、襄邑二縣令,以宋州司馬致仕,卒,年八十三。逖幼而英俊,文思敏速。始年十五,謁雍州長史崔日用。日......

  • 《舊唐書》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大綱 ○王世充竇建德王世充,字行滿,本姓支,西域胡人也。寓居新豐。祖支頹耨,早死。父收,隨母嫁霸城王氏,因冒姓焉,仕至汴州長史。世充頗涉經史,尤好兵法及龜策、推步之術。開皇中,以軍功拜儀同,累轉兵部員外郎。善敷奏,明習法律,然舞弄......

  •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大綱 ○楊綰崔祐甫(子植植再從兄俊)常袞楊綰,字公權,華州華陰人也。祖溫玉,則天朝爲戶部侍郎、國子祭酒。父侃,開元中醴泉令,皆以儒行稱。綰生聰惠,年四歲,處羣從之中,敏識過人。嘗夜宴親賓,各舉坐中物以四聲呼之,諸賓未言,綰應聲指鐵......

  • 《舊唐書張仁願傳》原文及翻譯 舊唐書原文:張仁願,華州下邦人也。本名仁宣,以音類睿宗諱改焉。少有文武材幹,累遷殿中侍御史。時有御史郭霸上表稱則天是彌勒佛身,鳳閣舍人張嘉福與洛州人王慶之等請立武承嗣爲皇太子,皆請仁願連名署表,仁願正色拒之,甚爲有識......

  • 《舊唐書》卷三十七 志第十七大綱 ◎五行昔禹得《河圖》、《洛書》六十五字,治水有功,因而寶之。殷太師箕子入周,武王訪其事,乃陳《洪範》九疇之法,其一曰五行。漢興,董仲舒、劉向治《春秋》,論災異,乃引九疇之說,附於二百四十二年行事,一推咎徵天人之變。班固敘......

  • 《舊唐書》卷七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大綱 ○虞世南李百藥(子安期)褚亮(劉孝孫李玄道李守素附)虞世南,字伯施,越州餘姚人,隋內史侍郎世基弟也。祖檢,樑始興王諮議;父荔,陳太子中庶子,俱有重名。叔父寄,陳中書侍郎,無子,以世南繼後,故字曰伯施。世南性沈靜寡慾,篤志勤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