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大綱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1

《秋姑娘的信》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冬天快到了,秋姑娘給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寫信,展現了一幅楓葉飄落、大雁南飛、青蛙冬眠、松鼠儲食、小樹穿“冬衣”的秋景圖,同時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對小動物的關心和體貼。教學時我創設情境,幫助感悟,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低年級小朋友,例如:在學習寫給大雁的信這一段中,我設計了提問:“飛到南方去的路途可遠了,想想看,大雁會遇到什麼危險呢?”從而引出“路上多加小心”,這樣讓學生真實地體會到危險重重要小心,再通過個性化的閱讀體現出來,“大雁在我們眼前,讓我們來輕輕地叮囑他們”,學生理解了課文,朗讀自然就到位了。

教要教的有效那就要教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是我課堂教學設計追求的一種理念。在備課時發現課文最後出現了一個一問一答的句式,其實這樣的句式學生朗讀更需要指導,那麼怎樣順其自然的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句子呢?於是我就大膽嘗試把兩個句子提到最前面先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漂亮的楓葉忽然變成光禿禿的樹幹,對比效果非常明顯,根據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一般的思維方式學生第一個呈現出的問題便是楓葉哪裏去了?課堂教學當中故不出所料,學生睜眼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個“啊”字,這當然就是感到驚異了,順勢接下來問你們“啊”什麼呢?順其自然的完成了一問一答兩句的教學。其實在這一教學環節當中藉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一個小的情景,較好的完成這一教學環節,這樣的教學環節真實自然也是紮實有效的。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生字的教學指導學生利用加偏旁的方法識字、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生字、利用想象字意的方法識字、利用聽讀識字等多種方法識字,這不僅僅是教學生字,更是一種識字方法的教學。由此可見在課堂上學生的整個教學環節設計紮實有效,學生能力的提高也是實實在在,因此課堂是紮實的。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2

  1、看圖,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課始,我映示了課文中的插圖,指名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通過交流,學生對圖上美麗飄逸的秋姑娘、排隊南飛的大雁、地下冬眠的青蛙、儲備食品的松鼠、風中樹立的小樹、火紅的楓葉都有了感受。

  2、通過通讀課文,啓發學生進一步體會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在看圖說話後,我讓學生自己去讀,讀完後讓學生說說秋姑娘給誰寫了信,信中寫了什麼?聽課文錄音,秋姑娘給她的好朋友的信中是怎麼寫的。指名彙報後,我問學生“你最喜歡讀哪封信,就多讀幾遍,從中能感受到什麼?讀讀比比,嘗試背誦。最後引讀: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學生齊讀第7自然段。”“從中你讀出了什麼?再讀一讀。”“把這種歡快的心情讀出來,你會嗎?”“秋姑娘還會給誰寫信呢?寫些什麼?”想象說話。

  3、採集落葉,製作書籤,在活動中切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採集落葉,小組討論交流落葉的形狀和顏色。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3

作者:

《秋姑娘的信》是一篇充滿童趣的文章。如果能通過現代化的多媒體課件演示,把飄逸美麗的秋姑娘、排隊南飛的大雁、地下冬眠的青蛙、可愛活潑的小松鼠、風中直立的小樹及火紅的楓葉等景象一一呈現,讓學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事實上不能做到每節課實現電教化,那如何引導低年級學生走好閱讀的第一步?說到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短暫,理解能力差,而且十分貪玩好動。不是你讓他“探究性學習”,他就“探究性學習”,那如何在傳統課堂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有效的進行閱讀教學,達到“活學樂背”呢?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先以看圖激趣,學生在感受圖畫的色彩鮮豔時,讓他們說說是什麼季節嗎?爲什麼?請他們按順序說說圖上都畫了些什麼?培養他們的說話能力。在學生看圖說的同時隨機出示詞或詞組進行生字教學,圖文結合,使形象生動的圖片與漢字聯繫起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圖促讀。當學生能熟練地認讀這些詞或詞組後,我邊演邊範讀,使課文的內容和感情給學生一個總的印象,接着讓學生自由練讀,同桌互讀,小組比讀,男女賽讀(當然這其間要注意評價的內容和方式)。然後分角色表演,當然教師要注意當好“導演”的作用,指導學生練習提問題,能自己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己解答。以演導思。如:請一位同學上臺演秋姑娘,動作可設計爲“摘下片片楓葉”,其他學生練習提問。(如:秋姑娘你幹嗎?你要給誰寫信?你的好朋友是誰?教師可引導秋天有哪些特徵?)接着以演品讀。把秋姑娘給好朋友的一封封的信進行動作展示,學生旁白,並適當進行有機組合表演,學生配音。在演中讀,在讀中演,喜歡哪一封信,就自己多讀幾遍。讀熟了,找自己喜歡的夥伴,邊演邊讀,注意要互相評一評誰做得最好。全班都來演一演,讀一讀,看誰最棒。使學生“活學樂背”,激發閱讀興趣。最後以演悟讀,你讀懂了什麼?你覺的還可能是給誰寫信?

片段展示:

……

師:誰願意演大雁?(請了一個)

生:不對。

師:爲什麼?

生:大雁都是一隊一隊的(就請了七個)

師:大雁們,動身飛吧!小朋友們,你們有什麼問題想問啊?大雁要注意聽好了,要回答大家的問題哦!(“大雁”繞着教室一圈一圈的飛起來,學生的思維也活躍起來,對話多元化)

生1:大雁,你們要到哪裏去?

“大雁”:我們要到南方去。

生2:大雁,你們爲什麼要到南方去?

“大雁”:冬天,這裏的天氣變冷了,我們要到暖和的南方去

生3:大雁,你們要飛多長時間啊?

“大雁”: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吧。

生4:大雁,你們會看見什麼?

“大雁”:白雲、飛機、村莊、田野、小河……

生5:大雁,你們遇到什麼事?

“大雁”:暴風雨、飛機、獵人、飢餓……

……

師:大雁,秋姑娘在信裏對你怎麼說?

……

教後反思:

在執教《秋姑娘的信》時,本人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閱讀基礎,以演促讀,以演質疑,以演導思,以演品讀,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激發興趣,親身體驗,感受閱讀樂趣

《標準》關於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只有讓學生喜歡讀書,主動的讀書,才能談創新提高。這就是在閱讀目標方面強調的“情感態度”。在教學中,本人以掛圖激趣,看圖貼詞,圖文結合,在讀通讀順的情況下,以演導讀,讓學生在寬鬆和諧的課堂中親身體驗,“走進文本”,在演中質疑,讀中導思,“感悟文本”,演後自讀,拓展延伸,“走向生活”。讓學生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走好閱讀教學的第一步。。

二、讀通讀順,啓發思考,引導提問理解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閱讀訓練,他們直呼的技能還不熟練,識的字又很少,所以學習閱讀困難極大,如何扶好非常關鍵。因此,在課堂伊始,事先掃除障礙,把比較生疏的字、詞、句、難度大的長句等揭示出來,逐一指導練讀,等這些難讀的詞語和句子讀熟了,讀順了,學生再練讀全文,採取多種方式讓學生讀通讀順。在閱讀訓練中以學生爲主體,根據他們的抽象思維差、好奇愛動等特點,以演爲線索,在演中導讀,在演中質疑,邊演邊讀,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學會理解,在演、問、說中,緊緊抓住讀書訓練這條主線不放,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

三、動身動腦,誦讀悟情,提高閱讀能力

40分鐘時間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挺長的,如何讓好動的孩子們上好閱讀課?因此在後半節課時,我就是讓學生站起來,動起來,說起來,讀起來,在動作的'配合下有節奏的讀,學習有韻味的讀,有感情的讀,在琅琅的書聲中,反覆朗讀成誦,在讀中瞭解閱讀樂趣,理解課文內容,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4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讀信”的情境,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認識秋天的一些特徵,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教學過程:

1.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第2~5自然段,思考問題:秋姑娘給哪些好朋友寫信了,信上都寫了些什麼?

2.創設情境,遷移想象。

(1) 小朋友想親眼看看秋姑娘寫給大雁的信嗎?

投影畫面:一隻大雁銜着一張楓葉形信紙。信紙上寫着:

大雁哥哥

你們好!你們要飛到南方去過冬了。路上可要多加小心啊!

秋姑娘

(2) 出示分別貼有青蛙、松鼠、孩子頭像的楓葉形信紙,設問:秋姑娘給青蛙、松鼠、山村孩子的信上又寫了些什麼呢?小朋友能讀給老師聽聽嗎?

(3) 將楓葉形信紙分發給各學習小組,分小組討論其餘三封信的內容。

(4) 各小組選一位代表分別戴上青蛙、松鼠、孩子的頭飾“讀信”。

3.感情朗讀,自我體會。

(1) 讀了秋姑娘的這幾封信,你想對秋姑娘說些什麼?說說自己的體會。

(2) 讓學生把第2~5自然段讀給好朋友聽,要求朗讀時要把秋姑娘對朋友的關心表達出來。

(3) 請學生推薦讀得好的小朋友進行朗讀表演。

教學新意:

一年級學生還不會寫信,但他們嚮往着自己能寫信,會讀信。創“讀信”的情境,正是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而設計的,從而充分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心嚮往之”,學生怎麼會不全身心地投入呢?“給大雁的信”是一個範例,爲學生的合理聯想提供了模仿對象。表演“讀信”則讓學生完全融入了秋的意境,這樣感情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講解,僅是充當了“讀信”這一語言實踐活動的開發者、組織者、欣賞者,還學生主體地位,讓們自由閱讀,自我體驗,自主創造。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5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閱讀訓練,他們直呼的技能還不熟練,識的字又很少,所以學習閱讀困難極大,如何扶好非常關鍵。因此,在學習《秋姑娘的信》這篇課文時,我事先讓學生掃除障礙,把比較生疏的字、詞、句、難度大的長句等揭示出來,逐一指導練讀,等這些難讀的詞語和句子讀熟了,讀順了,學生再練讀全文,採取多種方式讓學生讀通讀順。在閱讀訓練中以學生爲主體,根據他們的抽象思維差、好奇愛動等特點,以演爲線索,在演中導讀,在演中質疑,邊演邊讀,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學會理解,在演、問、說中,緊緊抓住讀書訓練這條主線不放,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40分鐘時間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挺長的,如何讓好動的孩子們上好閱讀課?因此在後半節課時,我就是讓學生站起來,動起來,說起來,讀起來,在動作的配合下有節奏的讀,學習有韻味的讀,有感情的讀,在琅琅的書聲中,反覆朗讀成誦,在讀中瞭解閱讀樂趣,理解課文內容,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6

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初讀是打好基礎的關鍵階段。必須做到下有保底,即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過好初讀關,否則即使開講效果也是不好的。《秋姑娘的信》這篇課文一共有7個自然段,相對來說自然段比較多,爲了保證初讀的效果,所以課前我佈置了學生進行預習,以減輕課堂負擔。教學時,我通過教師的範讀、也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由讀,進而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反覆讀課文,真正做好了初讀關。

現在的孩子身上變現出的不少自私自利的一面,很少會自覺的去關懷別人、關心朋友。課文中短短的四封信卻是充滿了濃濃的對朋友的關心。教學中,我力求能把秋姑娘的這份關懷體貼帶給學生。在寫給“大雁”的信中,秋姑娘讓它們路上多加小心。我就讓學生想象:秋姑娘讓它們小心什麼呢?一隻只小手很快舉起來了“讓它們當心獵人。”“讓它們小心別掉隊了。”“讓它們小心其他獵物的襲擊。”……我乘機引導:是呀,這一路上路途那麼遙遠,真的得“多加小心”!(讀好詞)大雁們還不知道要碰到多少危險呢,真得“多加小心”(深情地讀好詞)!秋姑娘對大雁們可真是——關心!學生很自然的就接下了老師的話。

此時讓學生來讀好這封信,他們已是有感而發了。當我讓孩子們進一步看圖,看着那一羣收到了秋姑娘的信後排得整整齊齊的大雁再來齊讀信時,學生的情感得到了昇華,秋姑娘對大雁的那份關懷似乎也流淌到了學生心田。再到下面的的三封信中,秋姑娘讓青蛙蓋好被子“彆着涼生病”,讓貪玩的小松鼠快“準備好充足的食物”,讓山村孩子別忘了給小樹裹上“冬衣”,這裏有着媽媽對孩子般的關懷,勸導,細心。“你能讀出秋姑娘對青蛙的關心嗎?”“看來秋姑娘對小松鼠也是很關心的,你能讀好這封信嗎?”“多麼細心的秋姑娘啊,經她一提醒,山村孩子趕緊行動起來了,這下小樹不會凍着了,誰來讀好這封信?”孩子們在一次次地朗讀中,似乎在沐浴一次又一次情感地洗禮,秋姑娘對好朋友深深地關懷被學生的朗讀帶到了我們面前。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7

我講授了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七課《秋姑娘的信》第一課時,課型是講讀課。課後專家給了我很多教學建議,具體如下:

1、缺乏教育機智,課堂出現的新問題抓不住,比如在學習教學目標要求會認的字這一環節中,教師提問學生怎樣記住“摘”這個字時,有一個學生回答“摘”是由提手旁加上一個商字組成的,這是錯誤的,但教師卻沒有察覺到,也沒有及時指出、糾正學生的錯誤。沒有充分關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應加強處理課堂問題的能力。

2、識記生字時,多媒體出示拼音不應出錯,把“秋天”的“天”注音時注成了“tān”,有些字的注音不夠規範,比如“g”注成了“g”, 再如在蘇教版中“朋友”這一詞中“友”讀輕聲,教師教學生讀“朋友”這一詞時,並未指出“友”讀輕聲,也沒有在出示的詞中標出輕聲,這就導致學生再讀課文時讀錯,說明對細節關注的不夠。

3、在出示課題時,就應該把本課要求會認的字“姑娘”和“信”講解一下,沒必要都要在認字的環節一起講,也應該強調“姑娘”的“娘”字在什麼時候讀輕聲,這樣學生在讀課文時就不會讀錯,也爲下面認讀生字環節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4、在通過各種形式識記“綠色通道”的字這一環節中,應把要求會寫的字也加進來,即把“四會字”也加進來,通過各種方式來記憶,“四會字”纔是重點,要時刻突出重點。在指導書寫生字這一環節中,如果在教寫字時讓學生組詞,對於小學生來說很可能就把之前學的字怎麼寫很快忘掉了,所以給生字組詞可以拿到識字教學環節,或者由老師送給學生幾個“詞”,幫助學生拓展詞彙量就可以了。

5、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讀文方式要多樣,不要單一,可以指名讀、同桌互相讀、分組朗讀,分男、女生讀,齊讀等,還要分層讀,根據學生個人情況,可以分層朗讀指導。教師如果要讓學生在讀之前聽課文,最好不要放錄音,而是由老師範讀,這樣讓學生近距離感知朗讀,示範效果會更好。

6、不要將前一階段學的拼音丟掉,在識字環節上,要讓孩子藉助拼音來讀,這樣即學會了生字,又複習了拼音。

7、教學寫字時,要把展示環節加上,及時展示寫得好的學生的字,及時鼓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對於《秋姑娘的信》這一課,課前我做了很多準備,自認爲很充分了,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不盡如人意,出現了很多問題,現反思如下:

首先,要把知識咬死,不應該出現“硬傷”,如在多媒體出示拼音不應出錯,把“秋天”的“天”注音時注成了“tān”,造成了知識性的錯誤,這說明了自己備課時太過粗心,這樣的錯誤以後絕對不允許出現。

其次,課件製作不夠嚴謹,多媒體出示拼音時,有一部分注音用的是英文形式,如“g”注成了“g”,這樣會給孩子造成誤導,對孩子拼音的鞏固非常不利,今後的教學中要時刻注意。

再次,這一課的教學只注重了每一個環節的展開和完成,並沒有充分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狀態,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再次,有些環節安排的不當,比如在出示課題後,就應該強調識字“姑娘”這兩個字,“姑娘”的“娘”字在什麼時候讀輕聲,也應該指出,在識字環節中就沒必要再認識這兩個字了。

對於細節還關注的不夠,課堂教學還很不靈活,按部就班,這些在今後的教學中都應該時刻關注、改進。

在經過專家給我的意見後,我有進一步結合專家的意見對這一課進行了反思:

1、要時刻注意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向一堂課要效率,不要浪費時間。

2、教師要關注每一個細節,設置的問題一定要精。

3、多媒體運用要恰當、實用,運用多媒體有時可以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效率,但並不一定每節課都要使用多媒體。

4、要培養孩子的個性化閱讀,閱讀是孩子的個性化體驗,每一次讀都要有目標,爲高年級的與閱讀打基礎。還要關注默讀。

5、要錘鍊自己的語言,語速均勻、語言準確、用詞規範。

6、要及時抓住課堂上生成的問題,注意孩子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要培養自己的教育機智。

7、講課要充滿激情,一節課要有高潮。

8、教學時要有側重點,尤其是教寫字時,要有趣味性,保護孩子的學習慾望,形式要多樣。

9、一定要關注孩子,注重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傾聽孩子的話。

10、還要繼續向老教師學習,同時自己摸索,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秋姑娘的信》教學反思8

《秋姑娘的信》這篇課文描述了美麗飄逸的秋姑娘分別給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寫信,展現了一幅楓葉飄落、大雁南飛、青蛙準備冬眠、松鼠儲食、小樹即將穿“冬衣”的秋景圖,同時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對朋友們的關懷與體貼。在教學中,我以板畫激趣,圖文結合,在讀通讀懂的情況下,以演導讀,讓學生在寬鬆和諧的課堂中親身體驗,“走進文本”,在演中質疑,讀中導思,“感悟文本”演後自讀,拓展延伸,讓學生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閱讀。根據他們的抽象思維差、好奇愛動等特點,以演爲線索,邊演邊讀,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學會理解,在演、問、說中,緊緊抓住讀訓練這條主線不放。把秋姑娘給好朋友的一封封信進行動作展示,學生旁白,並適當進行有機組合表演,在演中讀,在讀中演,喜歡哪一封信,就自己多讀幾遍。讀熟了,找自己喜歡的夥伴,邊演邊讀,再適當評價,“活學樂背”,學習有韻味的讀,有感情的讀,在朗朗的書聲中,反覆朗讀成頌,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逐步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