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三年級掌聲教學反思(精選5篇)

三年級掌聲教學反思(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掌聲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掌聲教學反思(精選5篇)

  三年級掌聲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組的一篇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理解本課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教學難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我認爲本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兩方面:

  一、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本節課我採用的是“讀悟式”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以“讀”爲主線,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從而提高讀書的能力。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讀書,讓學生感受英子不同的內心世界。如:指導學生邊讀邊劃出描寫英子神態、動作的句子,交流感悟後,再指導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去讀,讀出英子以前的自卑和現在的開朗,讀出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這樣反覆品讀,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懂得文中詞句的意思,並通過對重點語句的理解體會人物內心世界,從而生成個性化的理解。引導學生在品讀中積累,在品讀中感悟,豐富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真正做到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二、與文本對話,走進人物內心

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讓他們自由自在地、盡顯個性地在文本里綻放智慧的花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抓住英子的感情變化爲主線索,讓學生找出描寫小英的神態、動作的句子來品讀。品讀中,我不斷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如:在理解兩次掌聲的含義時,我問學生:“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她什麼呢?”讓學生走入文本,體會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和關愛,感悟兩次掌聲的內涵。再如:體會英子被同學們的掌聲感動時,我又創設情境:“無數話語在心頭涌動,此時的英子想說什麼?”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想,身臨其境地說,體會英子的感激之情。就這樣,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英子從憂鬱到開朗的變化過程,從而體會到大家的愛。我努力讓學生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去理解課文內容。

本節課後我覺得教學中還有不少環節值得認真推敲,如:體會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英子這一部分時,我只抓住了英子低下頭這一舉動來引導學生體會英子的內心感受,而忽略了同學們目光中的含義,沒有引導學生理解得足夠清晰。再如:從整節課來看,顯得前鬆後緊,後面留給學生拓展交流的時間不夠充裕。這些方面都還有待改進。

  三年級掌聲教學反思2

《掌聲》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首篇精讀課文,本課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爲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蘊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引領學生從閱讀出發,鑽進文字的裏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蘊藏的情感,主動索取文字裏的巨大財富,親歷情感體驗。基於上述理念,我採取的教學策略是在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爲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爲突破口,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閱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

在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注重複習舊知識。

( 1 )語文就是和語言文字打交道的,字詞是根基,根基不穩語文就不可能學習好,所以第二課時上課時,我以複習字詞導入。

( 2 )新課標第二學段的“閱讀”第四條中要求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第一課時要做的事,但在第二課時,還要進行及時的複習鞏固。

  2、注重積累詞語。

學習語文貴在積累,而積累詞語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這樣學生在寫作中詞語纔不會貧乏,而且會正確運用。本節課中,我通過四種方法讓孩子們積累了十個詞語。

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文靜”、“猶豫”、“驟然間”、“歧視”。

聯繫補充的圖文資料理解“小兒麻痹症”、“殘疾”。

通過和“說笑”作對比理解“憂鬱”。

我還聯繫課文內容補充理解了“自卑”、“開朗”“自信”。

  3、注重說話訓練。

英子是個怎樣的姑娘?

後來英子變成什麼樣了?

兩次掌聲,大家想對英子說什麼?

以此訓練學生把話說完整,說得體。

  4、注重朗讀訓練。

新課標三個學段對朗讀都提出了一條相同的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稍有不同的是,第一學段: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學段: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學段: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個學段培養學生的能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第一課時朗讀要做到正確、流利;第二課時要做到有感情。爲此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理解詞語;讀出層次(例如第一自然段);以情激情(冷血動物不適合當語文老師,語文老師對詞語很敏感,讀文本會聯繫生活、聯繫自己、聯繫看到的、聽到的,從而融進文本,與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教朗讀方法。

  5、注重情感薰陶。

感同身受激起同情(第一段、掌聲前);英子變化爲她高興;同學掌聲激起關愛他人之情;英子變化激起感激之情;新鮮事例激起勇敢面對之情。這些美好的情感會讓孩子們受益終生。

總之,所有的注重都是爲了落實課程的兩條基本理念: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年級掌聲教學反思3

掌聲,一個多麼平凡的詞語,但它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生像是一隻在廣闊無垠的大海中行駛的小船,而掌聲好比指揮塔,指引你前進。有人說恩賜能令人感到人間的溫暖,那麼掌聲就是精神上的鼓勵,激勵着一些憂鬱的人。《掌聲》一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本課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個性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要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爲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到以下幾點:

  一,以讀代講,主角轉換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了"以讀代講,主角轉換"的方法,透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讀書,教師的示範讀等多種讀書活動,促使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自己尋找感受小英不同的內心世界。透過不同的語氣朗讀,學生能更好地把握小英的不同性格,並在朗讀當中表現出對小英的同情和對小英轉變後開心的情緒。真正做到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體味,在課堂上,很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

  二,把課堂的掌聲與文本的掌聲相結合

在教學時,我由談話導入開始直至上課結束,掌聲多次響起。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已經明白瞭如何及時把掌聲獻給別人。

  三年級掌聲教學反思4

《掌聲》是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完美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讀來十分感人。在教學中,我對教材進行了整合,又設計了給課文補白。

  一、扣牢"變化"產生情感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主要把第1小節與第5小節比較教學。我先引導學生自由讀第1小節,透過自由讀,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英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去體會,感悟。然後我說:"同學們,應對孤獨的小英,應對憂鬱的小英,應對自卑的小英,你最想看到的是什麼"(生自由說)你們的願望實現了,請同學們看這段文字――(文字投影):

說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後,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不再憂鬱,她和同學們一齊交談,遊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

自然引入到第5小節的研讀。在學生比較閱讀後,感知小英的憂鬱,自卑和開朗,快樂之後,我問:"是什麼使小英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樣關鍵性的問題自然引入到下一環節的教學。

  二、精心設計,用濃濃愛意打動學生的心靈。

爲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我精心設計了每一個教學環節。在朗讀教學的設計中,我安排了要求明確,層次清晰,形式多樣的朗讀,如:自讀,檢查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讀書方法。我還個性注重了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如領會同學們兩次掌聲的不同好處時,我引導孩子把課文中敘述的語言轉變成自己的話,用:"如果你在這些同學中間,你的掌聲想表達些什麼""如果你是小英,你想對同學們說什麼"的生動情境幫忙孩子體會人物心理,透過這次空白點的挖掘,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透過這次《掌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也讓我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爲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爲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爲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爲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三年級掌聲教學反思5

《掌聲》這篇課文描述的是殘疾小女孩小英透過同學們給她的兩次掌聲,從一個內心自卑的人變成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應對生活”。這篇文章語言質樸,但在平談的敘述後面飽含着一個充沛的情感主題:文章中“掌聲”代表着鼓勵、尊重,代表着“愛”。全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爲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英子的神態與動作。因此,如何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怎樣透過英子的外在動作、語言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學習這一課,我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的:

  一、前後比較,感受小英的變化。

1、初讀課文,想想:小英是一個怎樣的人?(膽小、自卑、沒有勇氣應對現實)你從課文的哪個地方看出來的?“

抓重點句: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反覆讓學生朗讀這句話,理解“默默地”、“總是”說明什麼?

2、但是不久以後,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變得怎樣樣了?(活潑、開朗、自信)“說也奇怪,從那以後,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鬱。她和同學們一齊交談、做遊戲、排練節目……”)是什麼使小英發生這樣的變化呢?(掌聲)

  二、感悟重點,領會兩次“目光”和兩次“掌聲”的內涵。

課文的2-5自然段寫出了小英的變化,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

(1)同學們給了小英幾次掌聲?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表示掌聲語句。

1、抓重點句子:

(1)一天,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講臺講故事。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2)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一搖一晃地走上講臺。

教學中,對以上兩個句子反覆指導朗讀,對兩次“目光”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第一次“目光”包含着關注、期盼,也有少數學生準備看笑話的意思。而第二次的“目光”中更多地包含着鼓勵、支持和信任。

(3)就在小英剛剛站立的那一刻,不知在誰的帶動下,教室裏驟然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的流下了眼淚。

(4)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教學中,讓學生抓住兩次掌聲的句子,帶着不同的感情反覆朗讀,體會兩次掌聲中包含着同學們對小英的鼓勵、支持、信任、讚美、欣賞,正是同學們的愛心,才使小英由原先的自卑、憂鬱變爲自信、開朗,勇敢地應對生活,從而懂得生活中要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要把自己的掌聲送給別人的道理。

  三、採集名言,樹立自信。

課後,讓學生採集自信名言,讀一讀,背一背。讓這些名言時刻激勵學生樹立自信心,個性是對那些憂鬱、自卑的學生更是一個很好的鞭策。

1、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潛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潛力能夠發揮80%---90%。

2、生命是不能害羞的,害羞成不了氣候,錯過了自己的天才,生命將是一場浪費。

3、不必害怕陰影,它只但是意味着附近有光。

4、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會消逝。

  四、拓展練習,培養寫作潛力。

以《掌聲》爲題,寫一寫自己在什麼狀況下得到過別人的掌聲或在什麼狀況下把自己的掌聲送給了別人的事情

  五、不足:

教學中,對學生的發散思維沒有很好地進行培養。如:“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慢地站了起來。”小英爲什麼“猶豫”?她當時是怎樣想的?“猶豫”是什麼意思?“教室裏響起熱烈、持久的掌聲,小英感動的流淚了”此時,你想對小英說些什麼?“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她爲什麼要向大家鞠躬?她會對同學們說些什麼?這些教材的的空白點,沒有很好地挖掘,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

以《掌聲》爲題的寫作練習,沒有很好地進行指導,學生寫得不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