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大綱

二年級語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語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1

在本節課中,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訓練。特別是薩沙和媽媽的一段對話,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整體感知這段話後,我播放了雨中薩沙母子的對話錄音,讓學生感受當時的情景,接着把這則對話分成了兩部分進行教學,先讓學生讀薩沙的話,通過補充提示語,讓學生走進薩沙的心理,體會他說話時的語氣,並指導朗讀。

教學媽媽的兩句話,這是教學的難點,怎樣突破難點,在設計教案時,我也反覆考慮,做了很多調整,最後抓住“弱小的人僅僅是指年齡小的人嗎?”這一問題展開討論,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明白爸爸媽媽其實是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薩沙,凡是需要幫助的、無助的人或物我們都要去保護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研讀了媽媽的兩句話,從而讓學生知道,薩沙不甘於弱小的決心,並指導讀好:“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讓學生加上表情動作來演一演,體會薩沙保護弱小後的自豪,激動。最後再讓學生迴歸整體,自由練讀對話,分角色表演對話。通過指名錶演的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進行角色體驗。在一遍一遍的表演中,小薩沙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逐漸豐滿,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在最後,學生們在交流生活中保護弱小的事例時,卻顯得困難,在備課時,我也意識到可能存在的問題,於是爲了減少難度,讓學生用“我不是最弱小的,因爲……”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可沒想到,這樣一來,反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二年級語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2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這不僅因爲語文本身就浸潤着語言文字的思想、情感、精神,更因爲語文學科所獨特的“文”性之所在,母語文化,人文情懷,文道合一。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語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語文課堂上就是要有朗朗的讀書聲。在本節課中,我堅持做到以讀爲主,注重語言文字的基本功訓練,引領學生與鮮活的文字對話。首先通過對課題不同形式地朗讀,讓學生明白朗讀的語氣、語調、強調的重點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同。緊接着引導學生多次接觸文本,學習生字詞。本課生字詞較少,我有意識地對“滂沱大雨、嬌嫩纖弱”兩個關鍵詞語進行了指導,學生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讀出了層次,讀出了理解,同時還掌握了學習詞語的方法;然後分類出示詞語學習,在讀中記憶、拓展、積累、使用。在學生初讀任務完成的基礎上,再次以朗讀爲突破口,理清文章脈絡,把握主要內容。最後通過對薔薇花在雨前、雨中不同形態的對比朗讀,激發學生保護弱小的情感。

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在由讀至寫的傾吐中發展語言、陶冶情操。既有與文本本身的有聲交流,又有與自己心靈的無聲傾訴。

當然,也存在着不足之處:

1、各環節之間的過渡應更自然,教師的語言要更嚴謹,使整個教學過程更流暢。

2、對學生提出的學習要求要適當,比如在概括主要內容時可提供幾個關鍵詞,降低難度。

3、第一課時要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動筆寫字,將寫字教學落到實處。

二年級語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3

核心提示:課文講的是國外的一個故事:一個四口之家(爸爸,媽媽,哥哥託利亞,弟弟薩沙)來到森林中的一片空地玩,突然一場大雨襲來,媽媽和託利亞都把雨衣給了五歲的薩沙,媽媽還告訴薩沙:如果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課文講的是國外的一個故事:一個四口之家(爸爸,媽媽,哥哥託利亞,弟弟薩沙)來到森林中的一片空地玩,突然一場大雨襲來,媽媽和託利亞都把雨衣給了五歲的薩沙,媽媽還告訴薩沙:如果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可薩沙不這樣認爲,他以自己的行動(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薔薇花)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一、以讀爲主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語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本課教學時,我讓學生學生自由讀、默讀、對比着讀、邊讀邊做記號等形式,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在由讀至寫的傾吐中發展語言、陶冶情操。

二、想象體驗

想象是創造的翅膀,我讓學生對比兩處寫野薔薇,讓學生通過看圖,想象,實踐來理解其中詞語的意思,從而感受到薔薇從美麗動人到可憐無助的變化。學生在讀書時的聯想,轉換角色時的暢想及創編故事的遐想中,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了對人物內心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將課堂與生活“鏈接”。

三、聯繫生活

當學生讀了描寫野薔薇的句子,我讓學生假想,假如你就在這朵弱小的野薔薇的旁邊,你會怎麼做?讓學生親身感受,奠定了學生關愛野薔薇的情感基調,適時想象,啓發學生和薔薇花對話,則引導他們走進教材,走近薩沙。我還讓學生說說什麼又是最弱小,你又會怎麼做呢?

憑藉教材中的'薩沙這個同齡人的形象,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來感受、體驗薩沙的話,就能讓學生和薩沙產生心靈的共鳴,滿懷和薩沙同樣的感情走出教材。

但是,教學時或許是我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或許是我語言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不夠,沒有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所以課堂氣氛不夠熱烈,只有少數幾位同學舉手發言,沒有達到我預想的教育效果,這需要我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繼續努力。

二年級語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4

本文敘述了薩沙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把爸爸、媽媽讓給他的雨衣蓋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薔薇花上的故事,讚揚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通過對媽媽兩句話的研讀和對小薩沙保護薔薇花的舉動的體會,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自強、自信的可貴品質。

本節課開始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說說課文中誰是最弱小的,引出薔薇花以後,再對比着讀讀薔薇花在不同情況下的狀態,使學生通過對比體會到薔薇花的弱小,然後以此引入媽媽和小薩沙的對話。這樣的設計,看似順水推舟,但實際上從薔薇花的弱小到媽媽和小薩沙的對話,在教學環節上有些脫節。經過思考,我覺得可以作如下的修改:讀題後,先讓學生談談“我不是最弱小的”這句話是誰說的?(薩沙)追問:誰認爲薩沙是最弱小的呢?(媽媽)由此引出媽媽和小薩沙對話,教學環節上更加緊湊。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比如說:當教學在滂沱大雨中弱小的薔薇花的時候,我設計了“在滂沱大雨中,嬌嫩纖弱的薔薇花會說些什麼?”來引導學生進行想像說話,使學生進入文章的角色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能較好的站在薔薇花的立場,說出薔薇花無奈,沮喪,希望得到幫助的心情。使薔薇花弱小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烙下深深的印跡。當薔薇花得到的薩沙的保護的時候,我設計了“當薔薇花受到了薩沙的保護,它有什麼心裏話想說”這樣一個問題,使學生站在薔薇花的立場來體驗接受保護以後的心情。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自強的品質,自覺承擔起保護弱小的責任,並能以此爲快樂。

每一幅插圖都是對課文重要內容的詮釋,能幫助我們與文本進行更好的對話。在本節課中間,我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姐姐託利亞的表情,思考一下當媽媽沒有把雨衣傳給託利亞,而是直接傳給薩沙時,姐姐託利亞的反映是怎樣的。學生很快發現姐姐的臉上充滿了微笑,我又引導學生想一想託利亞的微笑說明了什麼?使學生體會到姐姐對弟弟的謙讓實際上也是一種保護弱小的表現。

在本節課中,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訓練。特別是薩沙和媽媽的一段對話,我先讓學生體會說話人的語氣,心理活動,逐句訓練。在整體感知整段對話後,讓學生自由練讀,分角色表演。隨後,我又讓學生反覆朗讀課題,在讀中再次體驗小薩沙的心聲,從而使小薩沙的心聲成爲我的心聲,他的心聲,所有人的心聲。

最後,學生們在交流生活中保護弱小的事例的時候,展現了一幅幅溫馨的畫面,使學生保護弱小的品質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