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通用7篇)

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通用7篇)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1

這周我上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在課的伊始,我由回顧內容而迅速呈現課的主旨,開門見山,提綱挈領。同時,爲了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走進魯迅先生。我發掘了與課文內容、情感相關的大作家巴金的作品讓學生參讀,對於形成與課文特定情境相一致的氛圍,這樣有利激發師生的感情。

在救助車伕一部分,教材爲了準確地寫出魯迅兄弟倆救治受傷的情景,連用九個動詞“扶、蹲、半跪、拿、洗、敷、扎”,突現了魯迅先生的“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感人形象。在教學中,我抓住這些有特色的語言,引導學生在反覆的閱讀中學習領悟。

在教學中我把救助車伕的部分作爲重點,深入挖掘。而關心女傭部分則採用明快簡潔,一筆帶過的方法,製造一種排球中的“短、平、快”的特點。

最後總觀全文,要求學生把所有的淚聯繫在一起,把所有的淚融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淚夾雜在一起,把所有的淚糅合在你的心頭,讓學生去思考一個極其平常而又非常不平常的問題,所有“淚”的交織一剎那間於學生心頭凝結成“愛”,凝結成“博愛”。

不過,本課教學中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面,還有待加強。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2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用倒敘的方法記敘了“悼念伯父”、“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伕”、“關心女傭”這五件事,作者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告訴我們伯父是一個愛憎分明、爲別人想得多、爲自己想得少的人。表達了對伯父深切的敬愛之情。

在備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領悟的方式,理解並感悟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如:“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之後通過美讀表達人們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教學流程上,緊緊扣住爲什麼會愛戴‘伯父’”這個問題來展開,並以填空伯父魯迅先生是一個的人,作爲每一段的小結。這樣,隨着學習過程的深入,學生自然而然地對“伯父爲什麼得到各色各樣的人的愛戴?”這一問題越來越明白,答案會越來越豐滿,越來越完整,最終得出:因爲伯父關心青少年、敢於與惡勢力作鬥爭、同情和關心勞苦大衆,所以得到廣大青少年、進步人士和勞苦大衆的愛戴。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同學們對魯迅先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3

通過執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現將教後反思如下:

1、我在授課時由於心情過於着急,因而給學生提問不夠清楚,致使學生回答問題不到位;

2、我本來是想採取“先扶後放”的方法來學習本課,但是在我扶的過程中,卻把學習第一件事的方法一同打包撂給學生,從而使每步學習方法沒有很好地滲透到“笑談《水滸傳》”這件事當中,爲學生學習下文沒有良好的示範作用。

3、上完本課,我發現我自己過於粗線條,對學生回答問題時的錯字沒有及時指出,還如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與否沒有作出正確、中肯的評價。

總之,上完這節課,我對自己也有了新的認識和評價,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我回揚長避短,再接再厲,努力使自己成長爲創新型教師。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4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一共有第二課時。這節課,我把教學重點定位,通過理解文中重點詞語,促進理解含義深刻句子,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魯迅的幽默、樂觀和關心大衆疾苦的'品質。爲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魯迅先生的性格特點和高尚的品質,因爲這個單元主題是“走進魯迅”,於是進行單元整合教學。

上完這節課,反思自己設的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情況,我覺得自己上課重點抓住課文中的詞語進行教學,以文中重點詞語爲主線,並結合聯繫上下文和時代背景,理解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感受人物形象。這一教學目標落實的還比較到位。從理解詞語,到理解句子,到理解課文,到感受人物形象。循序漸進,讓學生知道了詞語除了本意之外,在具體語境之中,有蘊含着深層意思,比如,有語境意思、深刻含義、象徵意思、引申意思等等。但是上了課之後,我覺得,這節課將單元進行整合形式的教學,容量比較大,學生接受的信息量相對就較多。每個教學片斷抓重點詞語,爲中心句展開教學,有整體感,爲了突破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在學生談體會抓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深入體會時,學生們各抒己見,談出了自己的自學所得以及對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這時,我適時引導學生體會魯迅先生的爲人,簡介時代背景,學習其他人寫魯迅先生的文章片斷,進行拓展閱讀,進一步體會其高尚的品質,學生們積極思維,水到渠成,突破了難點。

但是這節課雖然詞語教學很突出,但是我覺得理解詞語教學有的地方教的太細,像詞語深層意思如:語境意思、象徵意義、引申意義等等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可以不必細講,只要讓他們知道詞語除了表面意思,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還有深刻的含義就可以了。這樣也許能騰出一些之間爲後面的環節更紮實有效地進行訓練。還有,在理解詞語進一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教學中,我覺得自己教學放手不夠,從扶到放,應該梯度要明顯。這可能是自己在上課時不夠放手。這是在今後教學中需引起重視。上課的時候,多多給予學生放手學習的平臺,更有利學生自學、自主能力的培養。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5

初讀課文時,先讓學生通過默讀課文,瞭解作者寫了哪幾件事(每件事通過空行成爲獨立的一部分),給各部分加小標題。指導學生給各部分擬一個小標題,讓學生說說每一部分的段意,再告訴學生,小標題比概括段意要更簡練,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爲短語。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也可以從課文中摘錄詞句作小標題。

理解課文時,可先引導學生根據“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問題找出課文中心句,然後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魯迅先生爲什麼能得到人們的尊敬、愛戴?二是從文中所寫的事例看出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這樣就調整了閱讀的順序:大致瞭解第一部分主要內容後,直接學習下文。

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探究第一部分與後面幾個部分的關係。第一部分提出一個問題:魯迅先生爲什麼會得到那麼多人的愛戴?後面幾個部分則用魯迅先生的幾件生活小事從不同側面回答了這一問題。談《水滸傳》表現了他對青少年的關心和愛護;談“碰壁”表現了他對舊社會的痛恨;救護車伕則表現了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關心;關心女傭阿三則表現他關心別人勝過關心他自己。總之,是魯迅先生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他才贏得那麼多人的愛戴。第一部分和後面幾個部分是因果關係,第一部分寫的是果,後面幾個部分寫的是因。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6

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爲了營造強烈的文化氛圍,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我始終堅持從三個角度去把握教材,設計和實施教學。在上課之前,我對教材進行了深入和獨到的解讀。以“悼念”這條明線貫穿全課,輔以“關愛”這條暗線統領全文,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會魯迅先生那中博大的胸懷。綜觀整堂課,具體體現在,用“悼念”把文本內和文本外的內容聯繫起來,把文本和擴展內容結合起來。用這樣的設計,把文本的主旨提升到魯迅的博大上來。相互照應,讓課更顯精緻。在課堂占課的過程中,對課堂節奏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助農夫”這一個小故事濃墨重彩,從魯迅的那幾個動作入手,通過對“半跪”的分析,讓學生說出了哪個動作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中。然後再讓同學們想象,通過想象讓畫面動起來。最後讓學生們去找魯迅跪了多長時間,通過3個角度去找理由,讓學生有了一種震撼。最後問學生,這一跪,跪出了什麼?學生自然能說出很多。再說女傭,這樣的一張一弛,舒展自如。

當然,我覺得要上好這一課,還需要較多的引入課外的教學資源,比如說其他一些名人對魯迅的評價,加深學生對魯迅先生的認識。但是教學時間有限,引入的材料多了,會影響到閱讀課文的效果。怎麼樣處理充分感悟文本和引進課外資源的關係,這還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7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魯迅先生的侄女周曄1945年寫的回憶魯迅先生的文章。作者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敬愛之情。

在教學中,我以“悼念”這條明線貫穿全課,輔以“關愛”這條暗線統領全文,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會魯迅先生那種博大的胸懷。

用“悼念”把文本內和文本外的內容聯繫起來。

我讓學生讀熟課文,找出課文中寫了魯迅先生的幾件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最後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一是談《水滸傳》,二是“談‘碰壁’”,三是“救助車伕”,四是“關心女傭”,並整理成爲小標題。

讓學生讀談《水滸傳》,讀後談談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什麼?學生能說出談《水滸傳》表面是魯迅先生自己說自己讀書不認真,其目的是委婉的批評我讀書馬虎。說不出的內涵老師進一步提示引導,知道大家真正理解爲止。這件事內容不是太深奧,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正確說出含着的意思。

二是“談‘碰壁’”,這一事情,由於學生不太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需要老師多多指導,補充一些背景質料,去幫助學生理解這一事件的真正含義。學生對於此的理解難度加大,不過在老師的指點引導下,學生能順利理解了。

三“救助農夫”這一個小故事濃墨重彩,從魯迅先生救助車伕的那幾個動作入手,通過對“半跪”的分析,讓學生說出了哪個動作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讓學生想象,通過想象讓畫面動起來。讓學生有了一種震撼。最後反覆誦讀兩個“清清楚楚”的句子,體會魯迅先生當時憂國憂民的神情。

最後再多次朗讀課文,重點讀有關魯迅的細節描寫,特別是魯迅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對“伯父爲什麼得到衆人的愛戴?”這一主題有了較好地理解。頓悟了他爲人民想得多,爲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