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的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的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長大後靠自己出國解決疑惑的故事。以下小編爲大家蒐集了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的教學反思,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的教學反思

  《奇怪的大石頭》的教學反思1

一、對課本的閱讀太輕描淡寫

在文本的處理上我基本上用了提問的方法,如讓學生說說“奇怪的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裏,學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輕描淡寫的帶過了。沒有讓學生針對性的讀一讀,使得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不夠深。

二、閱讀的針對性不強

對於課文我我讓學生們一直在讀,但是學生們雖然在讀,可我感覺他們只是在配合我,他們心裏是不清楚爲什麼老師讓我們讀課文。我現在想來,其實每一篇課文每一次讀的要求應該是不一樣的。如可以分有感情地讀。因爲深入了課文,以讀來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這方面做的很欠缺,讓學生讀的有點不知所謂。

三、目標不明確

現在想來我本課的目標沒有很的完成。我現在上課我感覺我一直在設計一個過程,常在想最好學生們回答的和我一樣,然後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一旦學生偏離我就不知道如何應付,常會想方設法把他們引導到我的思路上來。過程和我一樣了,我就覺得成功了似的。其實現在想來,這跟我對教學目標不明確很有關係。我覺得我們不管課怎麼上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完成教學目標,只要圍繞着教學目標,不偏離。站在學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學生上也未嘗不可。

這堂課中,也有經過自己反覆研讀教材,迸發出來的亮點,與學生能夠融入課文情境,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討論問題,體現了新課標中強調的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本課的課件我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在視覺上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感染,做到課件與授課內容保持一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學生的互動當中。另外在處理教材的重難點上也做到了完善的突破,如:在引導學生理解巨石到底怪在哪裏時,能夠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找出相關的句子,並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達到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還有在針對課文中李四光提出的那些問題進行逐步分析,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李四光是個怎樣的孩子。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不斷地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去品析人物特點,這是傳授給學生的捕魚之術,更是一種學習的技巧。

讀文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藝術,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文的方式方法不夠新穎,只是爲了達到目的而去讀,中間的過渡語句沒有設計得更加精確優美,學生是在老師的感染下去體會文中的思想,而這堂課中,學生也只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去完成學習讀書任務。這點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加強學習!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老師的語言語調是整堂課的血脈,是連串珠子的繩子,所以在這方面,還要不斷的練習說話,說話不只是簡單的說,而是要說出一種情,道出一種味,這纔是課堂的精華,這也是爲學生的學習注入新鮮的血液。

  《奇怪的大石頭》的教學反思2

我把目標定位爲理解課文內容並從中體會李四光善於思考和執着的精神。我引導學生通過多讀、多思考來理解課文,把學生帶入情景,扮演李四光和老師進行對話感知問題,學生對扮演李四很感興趣;最後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一讀再讀,深入思考問題是怎樣解決的,經過共同的討論,我們得出結論:

1、李四光思考了許多年。

2、李四光在英國學習了地質學知識。

3、李四光專門回家鄉對石頭進行了考察。

4、繼續研究發現長江流域有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蹟。

通過這樣的結論和總結,我立即引導學生談收穫,通過看李四光解決問題的過程,你有什麼收穫和感想。學生一開始不太敢談,只有幾個舉手的,但我抓住這幾個同學的帶動作用然後啓發,學生就談的好多了:不放棄、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永不放棄、愛思考、不輕易放棄,甚至連士兵突擊裏許三多的名言“不拋棄、不放棄”都有學生談到。我又抓住學生平時積累成語的習慣來激勵學生,有同學用上成語了,你也可以用平時積累的成語來描述,學生又談了不少,而且讓人感覺到學生對課文的主旨體會的比較到位,最後以我的“鍥而不捨”做了小結。

一節課下來,我發現不少學生在啓發與鼓勵下變的更愛思考了。也更會思考了。第三節課,我乘着東風讓學生寫上課的收穫,結果有的學生寫了兩頁還多,從知識方面到精神方面,學生確實能把收穫談出來了。我又趁勢告訴學生,能寫出這麼好的收穫,你就已經會寫很棒的讀書筆記了,在收穫前邊再加上對課文的介紹和對重點句段的體會等等,一篇很棒的讀書筆記就誕生了。孩子們爲自己的這一收穫興奮不已,紛紛舉着手告訴我,“老師,我寫了兩頁多收穫呢!”

課後,我思考,這篇課文的教學真的收穫不小,單單是意外地教會了學生寫讀書筆記就讓我很是欣慰。以後繼續努力,儘可能多的營造這樣多方面豐收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