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爺爺的氈靴》教學反思

《爺爺的氈靴》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相較於教案,教學反思也很重要。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爺爺的氈靴》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爺爺的氈靴》教學反思

  《爺爺的氈靴》教學反思(一)

中西文學比較歷來就是爭論不休的一個焦點,尤其在語言風格及情感表達方面中西文學存在極大的差異。從直觀表面來看,中西文學的差異首先表現在文學體裁的差異上。中國文學在“意境”說(重表現)的文學理論的影響下,自古抒情性文學體裁就十分發達;與之相反,西方文學在“典型”論(重再現)的文學理論的影響下,則是敘事性文學體裁較爲發達。

究其原因,這主要是中西方語言文化的差異直接造成的。它首先主要表現在雙方的語言觀(言意觀)上。這就是說,導致中西文學巨大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乃是中西語言觀(言意觀)的不同,也即言意觀的不同。西方文化重智,東方文化惟情。前者易知,後者難察。這也許是中西文明發展過程中,思維方式差異所造成的。

本文在行文上可算其語言風格、情感表達方式都與中國文學傳統有很大的相似性,特別是情感表達非常含蓄,與傳統西方散文重敘事再現有所不同,但,本文在敘事再現方面又有典型西方散文的特點。

因而,如何指導學生真正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確難度很大,如果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學生要麼讀後會不知所云,要麼會做出千奇百怪的結論。

因此,教學時,我着重引導學生抓住爺爺是如何對待氈靴的,每次,作者又有什麼感受,然後引導學生比較祖孫兩代人在對待氈靴上的態度及情感的變化,最後啓發學生,作者爲什麼會反覆強調“永世長存”這個詞,文章中作者認同、欣賞爺爺的做法的句段有哪些?通過這樣處理,學生就能更好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原來作者深受爺爺“熱愛、珍惜生活中一切事物”的美德的影響,自己也認識到應像爺爺那樣“熱愛、珍惜生活中一切事物”。

同時,本學期,我有意識地初步讓學生接觸瞭解中西文學的一些比較方法,這對他們將來進入中學學習更多外國文學時,必然要遇到中西文學比較這一命題做一個準備,也算是爲初小銜接做一點嘗試吧!

  《爺爺的氈靴》教學反思(二)

爺爺的氈靴已經穿了好久了。它一直伴着我(作者)長大。但是在我沒出生之前,它到底穿了多久,那就無從知曉了。由於氈靴太“老”了,它總是破。於是,爺爺總是補了又穿,穿了又補。

有一次,爺爺得了腿病,醫生不讓靠打魚爲生的爺爺下水打魚。氈靴可幫了大忙,爺爺每天都穿着它下水打魚。可是這樣一來氈靴損壞的更快了。但是,爺爺很是頑固,他把氈靴凍結實了繼續穿。不過,等春天來了,鞋上了冰化了,氈靴也就散架了。於是,爺爺把它給了鳥兒築巢。

文中多次出現:“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這句話。或許它就是文章的內涵。事實上氈靴也會消亡。氈靴的一生動用去溫暖了他人。

就算氈靴沒了,它留給人們的美好印象卻永世長存。從另一方面講,氈靴給鳥兒築了巢,等鳥兒用完了,他們就把它(氈靴)給了老鼠,老鼠用完了又給了泥土,泥土把它吸收了做了花兒的肥料。氈靴沒了,但是它的貢獻精神卻永世長存。

氈靴只是一個引子,如果我們想“永生”的話,就應該在有生之年多溫暖他人,有奉獻精神。

用文中的話: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有美好的記憶永世長存。時間會改變一切,但是不會改變美好的記憶。

  《爺爺的氈靴》教學反思(三)

今天,我和學生們一起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書聲琅琅中學習了《爺爺的氈靴》一文,感受到了爺爺氈靴的“永世長存”,那是愛心的永存,還感受到了爺爺對生活中的事物的關愛。

一、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重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兩個重點,一是“我”對爺爺的氈靴產生過哪些想法?另一個是對課文最後一句話的理解,因這句話的意思在文中多次出現,讓學生去感受每次出現的意思。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教師注重學法的指導和激勵性的評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彙報交流學生說。

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老師害怕學生理解不深不透,容易包辦代替講得多,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不夠,而學生的獨特體驗得不到落實。今天的這節課,彙報交流時,我讓學生當主角,讓他們充分說,在相互的交流啓發中,學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感覺比老師講得更精彩。

三、課堂充滿書聲琅琅。

語文課堂應體現以讀爲本,就應該是書聲琅琅的,學生只有在反覆的朗讀中才能更好的理解,纔有更深的感受。因此,我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讀,而且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自讀、互讀、賽讀、合作讀等,真正體現了以讀爲本。總之,教師課堂中要捨得放手,這樣學生的收穫會更多,會更加感受到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