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16篇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16篇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

教學反思一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參與活動的意識。本節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教師能深入學生心裏,採用同學們最喜歡的謎語來導入活動。在生字教學中,通過猜字謎,讓學生給生字編謎語,同學們的興趣更濃了。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我很成功地把學生引入到課堂情境中來,學生們積極主動參與。

2、 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實踐性。

課前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在課前,老師就佈置同學們認識鳥蛋。上課自己找記憶生字、生詞的方法,達到自求探知的目的。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記憶,再由老師解決共同存在的問題。

本節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充分展示學生的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參與能力。打破了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解決問題,真正體現愉快教學的特點,適應素質教育的'新課堂。

教學反思二

這節課我緊緊把握“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生採用合作,自主的學習方式,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較好,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想像能力,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學會欣賞美的自然現象。創新智能落實到了具體的過程中,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節課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教師應從“適應學生的角度出發”,發揮主導作用,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在“實”字上下功夫,求效益,這很重要。我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也受到了美的薰陶,收穫不小。教學相長,這其中的快樂,只有自己知道。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2

思想教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初中語文作爲整個教學中的重要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對培養人才有着首當其衝的責任。語文教學要堅持“文道結合”的原則,既要進行語言訓練,又要進行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於語文教學中,生在形象感染,思想薰陶,通過潛移默化來進行。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指導感情朗讀,激發思想教育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思想性很強,有效地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能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激發學生情感,從而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詩,是一幅耐人尋味的圖畫。詩歌寫的是一個母親和調皮孩子的故事。篇幅短小,意蘊深刻,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教師在講授新課時,要先範讀一遍,請學生閉上眼睛,跟着教師的朗讀想象出現的畫面,感受其中的溫馨。然後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注入感情自由朗讀,再次感受彷彿置身於迷人的樹林間。學生整體感知“我”是一個調皮、愛撒嬌、快樂的孩子;“我”看到了一個溫柔、善解人意的母親;我聽到了一個母子須臾不分的故事。學生在朗讀中感悟作者的內容和情感,並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寫的情景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振,從而盪滌、昇華知己的心靈,真正體驗到人間的至愛親情——母愛。

二、抓住課文重點,突出思想教育

講讀課文,不能平鋪直敘,應有詳有略,主次分明,抓住文章重點,能起提綱挈領的作用,以達突出思想教育的目的。如《背影》這篇敘事記事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狀態中最鮮明的片段——父親的.背影。文章第六段是全文的重點所在。先讓學生說出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肖像描寫、動作描寫”,然後分別找出相關語句,最後剖析描寫的意義和作用,如這些動作描寫突出了父親老態龍鍾、步履艱難的情形。“這時我看着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又將父親對兒子的摯愛轉化成了兒子對父親的神情,父子間的情感達到了高潮,抓住重點有助於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學生在認真的閱讀分析中體會到人間的真情,並在內心引起了強烈的震撼,教師可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三、剖析人物行爲,加強思想教育

初中語文課本里有不少課文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人物的高貴品質。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是學生學習的楷模。如豪氣沖天,膽識過人,救國救民的毛澤東;爲國爲民,積極正直的魯迅;勤學好問,善於思考的愛因斯坦;品德高尚、英勇頑強的志願軍戰士;正直無私的車伕……學習課文時,要求學生在文章中找到描寫人物的語句進行品讀賞析,感悟其品質的高尚,精神的偉大,在閱讀分析中認識自己,提高自己,將書本的知識內化爲指導行動的指南,從而健康和諧地發展自己。

四、開展情境教學,滲透思想教育

情境教學能使學生產生一種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使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思想上受到薰陶,從而受到教育。如《音樂巨人貝多芬》投影展示,初步感知獲教育。以貝多芬的名言,他的一生創作的音樂,以及自身的不幸卻給別人帶來快樂爲展示內容,讓學生進入情境,感受偉人的魅力。師生交流了解貝多芬感人事蹟,爲學習課文奠定情感基礎。

初中語文教學所面對的是初中生,其世界觀和人生觀尚未最終確立,抓住契機進行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寓思想教育於語文教學中,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有利於推進素質教育。語文教育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是多樣的,只要我們引導得力,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3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年高一6班、9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這學期的語文課的的教學任務是必修3和必修4的兩個模塊的內容。爲了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學期初就根據學生的特點和不同層次,以及教材的編排,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並在落實中不斷調整完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下面對本學期的教學情況進行一次小結和反思,以促進今後的教學工作。

一、夯實基礎,溫故知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語文學習的能力。

高一階段對學生來說是個比較重要的時期,尤其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非常重要,這對將來的高考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從最基本的字詞句入手,引領學生掌握基本知識,並將學習中遇到的已在初中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強化複習,然後聯繫所學到的新的內容,做到溫故知新。由於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興趣淡薄,通過基礎知識的公固加強,誘發這部分學生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嚴格按照學校的.總體教學要求和目標去組織教學,抓好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

學期初,總校和學部都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要求,制定了我校教學工作的總體目標和要求,這是教學工作的綱,貫徹落實到教學的全過程中。爲了切實地提高語文課的效率和質量,從備課、上課、作業的佈置與批改,到課後輔導,考試等都嚴格認真地去按要求和標準去做,保證了教學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從教的方面給學生的學提供了切實的保障。

三、嘗試“先學後教”的方法,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很重要的,而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而“先學後教”就是適應了這一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自學發現問題,同學相互討論,問題明瞭,深入探究後,如果還有疑問,教師給予適時的點撥和講解,這樣就可以加深印象。課上,以小組爲單位,圍繞問題,展開討論,進行評比,極大的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擴大課容量,豐富活躍了語文課堂。

我校擁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上網查找和自己製作語文教學的音像資料和課件,使無聲的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具體可感,提高了課堂效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我就先播放了電影《紅樓夢》的片段,營造出一種氛圍,然後再進入課文的學習,效果就好多了。許多課文的學習,我都播放配樂朗誦,給學生一定的薰陶和感染,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技巧。

五、以高考爲方向,強化高考意識,明確奮鬥的目標。

高一的學生對高考都比較陌生,爲此,我就不斷的利用各種機會向學生講解有關高考的各種信息,介紹高考優秀生的經驗與學習方法,往屆的高考語文試卷,使學生及早的對高考有所瞭解,明確高考的題型,樹立高考的意識,做好準備。

本學期所存在的問題:

一、作文訓練不繫統,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不大。

二、課外時間被大量擠佔,學生的閱讀空間越來越小,語文學習時間在後半期基本被剝奪。

三、學生的優劣分別開始拉大,語文學科發展不平衡的情況逐漸顯露。

四、語文課外閱讀的處理比較草率,沒有系統指導。

總之,高一語文教學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將不斷的完善。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4

人們總是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面對學生,要想雕琢出潔淨、高尚的靈魂,應該盡最大的努力給予人性的關懷,作爲教師,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事情。在近段的教學工作中,我感慨頗多,茲述於此,敬獻給各位同仁,聊以共享。

一、教學中,置換角色,強化自信

我在教學中無意間提到魏書生先生的教育理念,說魏老師讓學生自己上課,自己命題,沒想到283班的同學反映很熱烈,紛紛表示歡迎,願意嘗試。我意識到這是強化學生自信心的一個極好的機會,欣然同意。

同學們推薦語文課代表肖文燁做小老師上課。11月14日早自習,我把課件給肖文燁看了,告訴他重點難點,教他進行電腦操作,具體細節都留給他自己設想。第一節課,肖文燁上《別了,不列顛尼亞》,上了20分鐘。

在肖文燁上課期間,我和同學們都稱之爲“肖老師”,而且一有疑問馬上就提出來,課堂氣氛似乎比往日還要熱烈些,我很欣慰,同學們懂得尊重他人的嘗試,學習上又積極主動。

肖文燁作爲學生來上課,當然還存在種種不足,但他上課始終面帶微笑,當他發現易丹波坐姿不正,想找後面同學講小話時,他則義正詞嚴的批評他:“易丹波同學,你在幹什麼?!”我很欣慰,肖文燁的微笑和魄力實在難能可貴,他所具備的這兩種素養,一定可以促成他將來的成功。

肖文燁上完課以後,我對他勇於嘗試,挑戰自我的精神給予了極大的讚許。我當場獎勵他四顆怡口蓮糖果,肖文燁當場剝了一顆糖果吃,我看到了一向內向的他露出了自信、甜蜜的'笑容。同學們也高度讚揚了他的勇氣,給他以熱烈的掌聲。還有好多人躍躍欲試,希望這樣的活動每個月搞一次,給更多同學以機會。

當天晚上,肖丹霞同學要求下個月也給她一個機會,讓她來上一節課。我對她這種見賢思齊的精神表示嘉許,欣然應允。

我又趁熱打鐵,在11月15日要求同學們再次置換角色,做一做命題人,男女生各出一套期中考試試題。同學們共同推舉了肖文燁和肖丹霞作爲男女生代表,兩天後,他們倆人就拿出了自己的試題。別說,還真有許多和我出的題不謀而合。我推薦給同學們,在後面寫了一句:“吉光片羽,敬請傳閱!”

因爲我鼓勵同學們說:“不僅是語文,所有科目都可以自己命題試一試。”後來鄧新桂同學又出了一些生物試題。

語文期中考試時,肖文燁得了90分,肖丹霞得了86分,雖然不是特別高的成績,但是他們已經有了堅定的自信,這樣的`成績並沒有讓他們沮喪。

教學體驗:強化學生的自信心,當然還有很多方法,但這是我第一次通過置換角色來強化他們的自信心,收效很好。我會繼續做下去的。

二、生活上,發現需求,傳遞溫暖

11月中旬,天氣一直很冷。我自己都穿得很厚了。

11月16日,我在278班上課,發現有些同學感冒了,穿卻穿得很單薄。經過一番詢問,才知道是月假時根本就沒有帶棉衣來。其實我已經幾次跟學生們說,沒有衣服穿的同學可以到我那裏拿衣服去穿,可是一直沒有人來。這一天可能是實在熬不住了,李嘉和彭洲說要向我借衣服。呵呵,我沒想到是兩位男生。

我把他們領回了家,給彭洲找了一件溫綺的裏面有絨的夾克,給李嘉找了一件黑色的毛線衣。他們是很嬌小的男生,我現在又長胖了,實在只能從舊衣服裏找到這麼兩件湊合一下。我們又一起烤烤火,一起談談心,他們覺得很溫暖,也很感激。

第二天我看到他們倆穿着我的衣服坐在教室裏,我也覺得很溫暖。我想,曾經穿過一個女老師的衣服,將作爲一種特別的記憶而長久的存留在他們的生命中。

11月22日期中考試之後,鄧久思到我家裏來找我談心。他看到我放在桌上的充電熱水包,說:“老師你也有這個啊!”我說:“是啊,是給我兒子用的,他太小了,睡不熱。”他又問:“那怎麼沒看到你兒子?”我回答說:“昨天和他爸爸回家了。”他遲疑了一下,然後說:“老師,那就把這個借給我用一用吧。”我欣然應允了。

因爲我覺得鄧久思是一個很感恩,很懂事的孩子。他的數理化很好,但是語文和英語都不怎麼樣。我曾經批評他的字跡潦草,他虛心接受,現在他的字至少工整了。11月20日晚我批閱期中考試的作文時,發現他在作文中寫到,他很感激語文老師肖老師對他的關懷,因爲肖老師指出他的書寫問題,單獨教他寫作文,考前把基礎訓練借給他複習。我這才知道文章是他的,我這才知道那麼一些細小的事情,竟然給他帶來了許多溫暖。考試之後,他又及時把基礎訓練還給了我。我覺得他真的很懂事,他值得我更多的關懷。

充電之後,鄧久思拿着熱乎乎的熱水包走了,我覺得很溫暖。

我的體驗:從生活上關心學生,也是我們教師責無旁貸的事情。作爲科任老師,相對班主任來說,對學生可能沒有那麼瞭解,那就更加要細心,用心去發現學生的需求,一件衣服,一個熱水包,甚至一句話,就可以溫暖一個靈魂,潔淨一個靈魂,何樂而不爲?況且,在向他人傳遞溫暖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淨化了自己的靈魂,何樂而不爲?

三、情感上,熱心溝通,創造和諧

在上完《小狗包弟》時,我曾佈置了一篇週記:

由人及己請問你曾經對動物或他人做過令你遺憾、自責、悔恨的事嗎?今天,讓我們向巴金先生學習,真誠地、勇敢地來說一說,寫一寫。

在批閱週記時,我發現肖文燁寫了一篇《友人鄧盧》,文章大意是說,鄧盧是他初中時的好友,曾經陪他度過很多美好的課餘時光,曾經給過他很多生活上的幫助。但是後來他們疏遠了。如今他很內疚,聽說鄧盧學習不是特別努力,他沒能幫助他,雖然兩個班教學樓相對,他卻沒有勇氣向鄧盧去表達自己的心聲。

鑑於肖文燁同學的內向,11月18日,我從278班上完課後,來到280班走廊上,找到了鄧盧,把《友人鄧盧》給他看了。鄧盧看完以後倒是沒有說什麼,只是說“謝謝老師”。我鼓勵他也可以主動找肖文燁聊聊。在場的其他同學覺得很感動,說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老師,這麼有愛心,這麼細心。我笑一笑,我覺得很平常。

讓我很有成就感的是:鄧盧在期中考試的作文裏寫到了這件事。20日晚批閱作文時發現這樣一段:“前幾天我讀到一位老友寫給我的文章,他在文中說對我很愧疚,其實我沒做什麼,那都是小事,應該愧疚的是我,我沒有他那麼努力,我很是佩服他做事的毅力,他的勤奮……”我便知道是鄧盧寫的。我很激動。

不管肖文燁和鄧盧還能不能成爲以前那樣的好朋友,我認爲,至少他們關於《友人鄧盧》的記憶是美好的。

教學體驗:關懷學生的情感,作文是一個很好的窗口。學生們在情感交流與溝通方面可能還有種種不足,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熱心一點,多做點什麼。我真沒想到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會帶來這麼多反響。幫助同學們進行溝通,創造和諧的同學關係,是我們教師責無旁貸的事情,我還會繼續努力。

作爲教師,我們應該從學習上,生活上,情感上多多的給學生以人性的關懷,來溫暖他們,來強化他們的自信心,來創造和諧的同學關係,如此,才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要達到那種境界,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5

“題好一半文”說的是寫文章時命題立意的重要;“以題統文”說的是讀文如能以題意提挈則事半功倍。兩者都說明了題目對文章的`舉足輕重。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若能以審題、解題爲契機,引導學生從初讀課文中探究,就能強化初讀的目標意識。

我在教《囑咐》一課時,初讀後先讓學生說出“囑咐”的近義詞(吩咐),然後啓發大家思考:“囑咐”和“吩咐”的意思一樣嗎?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圍繞課題“囑咐”,你覺得課文會告訴我們哪些問題?學生熱烈討論,我引導歸結爲:

(1)誰囑咐誰?(母親囑咐孩子)

(2)什麼時候囑咐?(四五歲的時候、再大一點、上了學以後)

(3)在什麼地方囑咐?(菜畦裏、牀邊)

(4)爲什麼囑咐?(我跟母親學勞動、我欺負小夥伴、母親因爲助人而病倒)

(5)怎樣囑咐?(母親笑眯眯的看着我,黑亮的眸子閃着光芒;閃着淚花、嚴厲逼人的眼睛;疲倦而閃着亮光的眼睛)

(6)囑咐“我”的的結果怎樣?

然後,我讓大家初讀全文。初讀的任務是找出幾句話大致說說這6個問題的答案,並想想哪些問題是我們容易解決的,哪些需要進一步深入學習的才能解決的。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大家分段,找出課文的重點詞句。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6

教育敘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非爲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通過教育敘事展開對現象的思索,對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將客觀的過程、真實的體驗、主觀的闡釋有機融爲一體的一種教育經驗的發現和揭示過程。

語文課上的問題主觀性都是比較強的,答案並非唯一。教師不能用參考書上的現成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維,而要鼓勵他們積極地獨立思考,要求他們不人云亦云,不唯書本、唯老師,敢於發表獨到的見解,因爲“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學生就能掙脫標準答案的束縛,展開想象的翅膀,閃現智慧的火花。只有這樣,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才能得到訓練,創新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在一次詩詞賞析課上,同學們賞析柳宗元的《江雪》,一個同學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這麼寒冷的下雪天,這位老人真的`是在釣魚嗎?”一石激起千層浪,是啊,不是在釣魚又是在幹什麼呢?教室內鴉雀無聲,學生開始了深思。一分鐘之後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老人感到十分孤獨,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有的說:“老人是在獨自欣賞雪景。萬里江山,粉妝玉砌,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雪景之美也。”還有的說:“這位老人看起來很清高。”詩人那種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跡不正隱含其中嗎?最後一個學生說:“他在釣一個春天。”是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詩人在經受重重打擊之後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來嗎?學生的詮釋獨具慧眼,精彩至極。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敢於提出自己發現或設計的問題,其思維更具挑戰性,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位老師指導學生閱讀《皇帝的新裝》,有個學生說,這篇文章是安徒生靠想象來寫的,我也設計了一個問題來激發同學們的想象創新能力。問題是:皇帝最後意識到自己受騙了,但出於皇帝的尊嚴,還不好承認。假如你是那位皇帝,你有什麼高明的辦法來治服騙子?(這只是一個假設,並不是這篇文章的繼續,學生討論交流)幾分鐘之後,有同學發言,我有一個辦法:先以賞賜這兩個騙子爲由,把他們招進宮。然後宣讀聖旨:“皇帝爲了答謝兩位織師,又特意請人設計了一套衣服,這件衣服也有一個特點,就是誠實的人穿上這種衣服用鑽刻刀在上面刻花,人就會有接受穴位按摩的感覺,特舒服。請馬上爲兩位織師更衣。”兩個騙子穿上衣服在接受鑽刻刀刻花的過程中受盡折磨……還有同學說,我也有一個辦法:就是把騙子招進宮後,皇帝以衣服輕飄爲由,讓兩個騙子在衣服上鑲上寶玉,如果三柱香後鑲不上,就要推出午門斬首示衆,騙子自然被治服。同學們聽了這高明的辦法,立刻總結出了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牙還牙,以毒攻毒”的做法。在這裏學生的思維源於教材而不拘於教材,其創新性得以充分展示。

所以,要讓每一個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發展,這就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人爲本,確立“人人發展”的理念,培養“人人善問”的習慣,激發“人人求新”的慾望,提供“人人蔘與”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爲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人才。

反思:如果老師在學生求異思維過程中善於推波助瀾,往往能掀起辯論的高潮。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辯論中才能不斷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所以教師要善於營造民主氣氛,寬鬆和諧的氛圍,創造討論爭辯的環境,鼓勵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及時提出,每個同學都是課堂的主人,對於同學的看法、課文劇的編排、老師的見解要敢於質疑,敢於挑戰,敢於否定,讓學生在質疑爭辯的過程中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力。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7

教學本課前,我佈置學生蒐集一些寓言故事來讀一讀,在第一個環節導入中讓學生回憶過去的或者讀過的寓言故事進行交流,拓寬知識面,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充分感知寓言形象是理解、揭示寓言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在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充分地、自由地閱讀課文,對自己沒有讀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並再全班提出讓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教學此環節時,我將學生質疑的問題進行歸納小結,最後落腳再三個問題上:南郭先生是怎樣在樂隊裏混的?爲什麼能混過一次又一次而不被人發現呢?後來他爲什麼要偷偷地逃走呢?整篇課文的學習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根據學習要求,再讓學生充分、自由地閱讀課文,並在有收穫的基礎上到小組中進行交流,然後抓住由這三個問題引出的重點句子和詞語理解課文。如“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伍裏充數。”

爲了讓學生深刻領悟到南郭先生那不會裝會的醜態,我用老師的朗讀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充分大膽地發揮自己的現象,把自己腦海裏浮現出的.南郭顯示描述出來,然後讀出來,這樣將文本語言轉化爲形象畫面,課堂效果非常不錯。再理解“講排場”一詞時,我讓學生聯繫上下文,找出“排場”再這裏是指三百人吹竽的大場面;再理解“濫”字時我又用了選擇字義的方法讓學生理解,這些不同形式地理解詞語的方法都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具有學習的能力,並且注意訓練學生用概括、簡練的語言敘述和回答問題,不要複述課文,體現了教學的文本性和工具性,也充分體現了“授人魚,不如授人漁也。”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8

以往的語文教學,把學生禁錮在小小教室裏,與世隔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書”。這樣做肯定不對,要破“課堂爲中心”。自然、社會、沸騰的現實生活,也是學習語文的課堂。這次課程改革,要建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其中重要一點,就是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進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不應僅限於讀書、寫字、答問,而應充盈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小課堂連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寬語文教學的途徑、形式。教學內容、形式、途徑要向自然、社會、現實生活開放,也就是說,必要時語文教學要走出去。還要重視課外閱讀、課外習作的指導,使學生把課內學習所得遷移到課外學習中去。課內閱讀教學中決定了語文課文的經典性、基礎性和示範性。課文應當是精品,文質兼美,在思想內容上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精神,在用詞、造句、佈局、謀篇、文風等方面有一定的典範性。因而課文也就成了知識、能力、思想教育和審美情趣的載體,爲重要的是課文能夠使學生掌握帶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的知識和能力,使學生學會從特殊到一般,舉一反三,更好地在課外進行其它類似文章的學習閱讀。閱讀教學離不開課外閱讀,二者必須相互結合,互補互助。課文閱讀教學是基礎,對課外閱讀起着指導作用;課外閱讀是課內的延續和補充,反過來豐富並深化課文的閱讀學習。真正做到 “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當前應當重視的是,課堂上,特別是低年級課堂上,過於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樂樂、熱熱鬧鬧,用大量的非語文活動擠佔了學語文的時間,結果快樂有餘,收效不大,沒能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學習的基礎,這是與課程改革的目標背道而馳的。至於課外語文活動,有的目的不明,組織不利,時間花了不少,學生在學語文、用語文上收穫不大。這就需要加強目的性,減少盲目性;加強計劃性,減少隨意性;要切實可行,講求實效。

語文課程改革,要致力於每個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是語文能力。因此,我們必須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較強的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等能力,基本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基礎不僅是紮實的,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是以往的語文教學比較忽視的。培養創新能力,核心是獨立思考能力,還有豐富的想象力。怎樣培養呢?比如,在識字教學中培養獨立分析、識記字形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培養讀文章想畫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勵學生髮表獨特感受和個人見解,說真實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學中引導觀察,鼓勵發現,提倡寫個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練習。

當前我們教師應當警惕的是,在閱讀和作文教學中存在盲目追求新異的現象。特別是在閱讀教學中,要處理好培養求異思維與培養求同思維的關係。不是想法、說法越新越好,越與衆不同越好。關鍵是要說真話,說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推進初中語文課程改革的和諧發展。 新課程語文教學標準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則處於教學的主體地位。於是,教師在課堂中恰到好處的運用點撥教學,優化教學效果顯得尤爲重要。 通過兩年多的課改教學實踐,我總結出點撥教學的三個方面。

一、適量點撥

課堂上緊扣教學目標篩選有價值的,又容易被忽視的詞句、重點語段進行點撥。

因爲這些詞句“不僅有顯隱題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約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學生搞懂了這些詞句,對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說《孔乙己》,我就從課文中找出可以把學生引到深處的東西,選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個句子進行點撥,立片言以居要,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孔乙己是一個可憐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舊時代的小知識分子。 另外,我會在每一課選擇一個重點段進行點撥教學,引導學生反覆閱讀、多方訓練綜合分析。這樣做意義很多,抓住了重點段落,就抓住了主題,就突出了重點,就突破了難點,也就能帶來牽一髮動全身,以少勝多的效果。

二、適度點撥

課堂點撥力求點撥出語文味來,即真正使學生嚼出一點味道來或者把學生引向語文審美閱讀的軌道,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師推敲那句“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來:春天來了,春日融融,春水渙渙,山也變得明朗潤澤了。還有的老師緊扣“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一句設疑點析:春天來了,太陽給人什麼感覺?“紅”字變動詞有何含義?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什麼?由生活經驗入手,啓動學生的審美想象,比較自如地把學聯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賞了桃杏豔紅、百花爭妍的美,產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種溫暖、欣悅的感受。

三、適時點撥

課堂點撥關鍵是教師能明察學生思維的火花,及時加一把火。適時點撥一方面是在學生遇到疑難時,採用藝術化的點撥,及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是學生在遇到疑難、把握不準時,教師及時指點思考分析的途徑,撥通知識理解上的關卡,撥繁爲簡,化難爲易,使學生的研討活動得以繼續進行。適時點撥還包括在學生思維誤入歧途時,教師迅速捕捉,作爲新的教學內容,憑機智的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總之,實施點撥教學的經驗告訴我:點撥是一把火,促使學生的思維放出火花。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藝術化點撥,能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9

課文《窮人》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課文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皇專治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忙別人的完美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你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學習本文,重點是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完美品質。

在教學《窮人》中,我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彩。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自說,自讀,自評,透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說出感受,讀出感受。

重捶敲打關鍵詞句:當學到“桑娜用頭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她的心跳得厲害。她自己也不明白爲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她覺得非這樣做不可。”一段時,我問學生關聯詞語“非……不可”怎樣理解?同學們紛紛舉起了小手,等叫到王立同學時,他站起來,堅定地說:“務必這樣做,不這樣做不行。”我聽了好激動,立刻評價說:“你真了不起!看到學生自信的樣貌我抓住時機適時點撥到“爲什麼不這樣做不行呢?”讓學生畫出描述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情感,有的說“桑娜看到死去的母親和孩子生死相依的情景感動了。”有的說“悽慘的現實容不得桑娜再去多想什麼,只有把孩子抱回家去。”還有的說“這是窮人間至真的愛,至真的情……”學生在自讀中,悟出這是桑娜出於對死者的同情,對孩子的憐愛。此時我以肺腑之言感染學生:女主人公對自己的做法說不出理由,講不出道理,但是覺得收留兩個孤兒是義無返顧的事。你們說這表現出桑娜怎樣的品質呢?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桑娜那純樸、善良的心地撞擊着學生,觸發了學生更深入的讀課文,同作者、老師產生思想共鳴,到達了陶冶情操的目的'。

以讀促思讀中有悟: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教師講的再動情也無法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課上我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空間,改變了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和理解的模式,在學生個人圈點、勾畫、批註閱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體會。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又要求學生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讀出來,如:有的學生說怕丈夫回來,要讀得十分緊張;有的說怕丈夫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有的甚至說因爲桑娜擔心要讀得慢,而有爭議的說因爲桑娜緊張、着急要讀得快……教學中不僅僅讓學生“解讀”,更引導學生“創讀”。學生在分主角朗讀桑娜與漁夫的對話時,他們把桑娜對西蒙死的悲傷和對兩個孤兒的憐愛之情讀了出來,透過讀表達出對課文資料的理解,感知了人物形象。透過讀,使學生鑑賞桑娜具有的心靈美;透過讀,使學生讚美桑娜具有的心靈美。使桑娜那完美的形象在學生心裏樹立起一座豐碑……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0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着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說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有十四五個年頭了。見識了太多的墨守成規,見識了太多的矯情造作,見識了太多的陳詞濫情,自我總是與現實不夠合拍,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樣樣上語文課的?其實語文課就是要瞎扯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能給學生以不一樣的感覺,我的課對傳統的課來說其實不能說是課,因爲課堂上我喜歡瞎扯,說這說那,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扯到哪兒算哪兒,評課者是很感冒的,諄諄教導我,不能腳踩西瓜皮,溜到哪裏算哪裏,放開教學,就是要放得開,爲什麼要收回來呢?其實收不回來是也沒有關係的,學生其實在我瞎扯時是最認真的時候,也就是教學效果最佳的時候,他們聽着聽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課了。讓自我那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裏,一翻學生作文,寫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氣勢,看到這樣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還有什麼理由不給高分呢?所以學生總是對我的課充滿着期盼,期望我帶他們到處神遊,好不快活。自我的.肚皮“吃”得飽飽的,並富有全面的營養,然後,“大腹便便”地走上課堂。一番神聊海侃,學生就得要領,就得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通通變成亮點,真是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悅色。

我常常不把課本當回事,一本語文課本說不定我一個學期只上其中幾篇自認爲美文的文章,而對自我喜歡的文章說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個個把星期。我上過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過離別詩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對那些自我不感興趣的文章堅決不上,對那些說教意味甚濃的文章堅決不上,對自我認爲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堅決不上的。現行課改課本,每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文章,教學目標基本相同,我就上一節課就差不多了,關鍵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學。語文課每課不必須要有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目標爲什麼不能夠是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呢?如第八冊第六整個單元都是講愛的教育這個主題,主題雷同不說,文章題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課後,還真想不出來上後面三個課文的理由。有人說讓他們閱讀,看書,其實在小學語文課中,知識和情感儲備都還不豐富的學生對單純的誦讀以及超多閱讀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不神聊,不瞎扯還能玩什麼呢?

語文一節課能到達多少教學目標?個性是高段,一節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衝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課,幾節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達成的,學生透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能夠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潛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節來完成,但我們務必在潛意識裏不斷的滲透,而後才能到達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節課但是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課爲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麼?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後,其餘的時光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美文,一齊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羣情激奮,人人陶醉。或和學生談談國內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外到處都是語文,講着講着,常常會發現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光卻到了……我認爲這纔算語文課。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1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2

曾幾何時,隨着現代教學手段的引入課堂,教師的範讀,板書漸漸逝去,幾乎銷聲匿跡……。記得,開學初教《荔枝》一文時,本想用錄音機朗讀全文引入新課的教學。恰巧那天停電,計劃泡湯,靈機一動,何不來一下“範讀”呢?於是,我手捧課本搖頭擺腦,聲情並茂地讀了起來。不一會兒,我覺得教室裏格外的安靜,擡眼一瞥,連“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氣讀完了全文,我被偉大的母愛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報得三春暉”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學生,有的還沉浸在母愛的溫馨之中,有的睜得大大的眼睛還噙着淚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邊的淚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預約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節新課的導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顫:好一個範讀,以情激情;好一個範讀,引領孩子們全身心地走進文本中,走進作者的心靈之中。

我激動不已,今天這節課收穫太大了。我懷舊,我感悟——閱讀教學離不開教師的'範讀!美國心理學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發現,學生接受信息的總效果=7%文字+38%語調+55%面部表情。可見,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能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產生豐富的情感想象,與作者共鳴,與作品中的人物共鳴。因此,教師的範讀十分的重要,必須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重視,努力在範讀中做到:“設身處地,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地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瞭解作者當時說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我追尋,我反思——教師的範讀確是閱讀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讀,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個性化,創意性閱讀課文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可以打動學生,以情激情,在學習課文時能夠更好地自主探究。歸來吧,閱讀教學中教師的範讀:

1、教師的範讀能誘發學生情感的波瀾。

教師精彩的範讀,不僅濃縮了教師領悟教材的深刻體會,而且伴隨着教師的範讀。課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嚮往,就會像一股清泉流淌學生稚嫩的心田,誘發學生情感的波瀾。閱讀,沒有感情的投入,是得不到回報的,或回報甚微!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薰陶,無疑爲學生自主探究課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教師的範讀能更有效地指導個性化的朗讀。

記得徐世英先生是這樣理解講解和朗讀的,他說:“講解是鑽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賦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貫、顯現。在某種意義上講,朗讀比講解更重要。”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聲情並茂地範讀,學生可以視其人,聞其聲,悟其情,直接領略教師範讀時的語調、神情、情感,進而體會課文的內容和感情基調。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就能更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個性化朗讀。

3、教師的範讀能讀出好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 。

於永正老師說過:“對兒童來說,‘正統’不如‘卡通’。”教師的範讀就是一種卡通,一種現實的,直接的指導。在鑽研領悟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倘若能在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時機,或在學生讀文前或當學生讀得不盡人意時,處於“憤,悱”之時,教師範讀一番,將會是事半功倍。在上優美抒情的課文時,教師更應用情用心地讀,把孩子們帶入盡善盡美之中。如閱讀《索溪峪的“野”》一課時,有這樣一個自然段:“索溪像是一個從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纏繞着山奔跑,一會兒撅着屁股,賭着氣又自個兒鬧去了。……”在我抒情地範讀後,學生也“蹦跳而出”、“纏繞”着,“撅着屁股”、“賭着氣”地讀起來了,讀的有聲有色,美極了!這樣,課文讀懂了,讀出味來了,如臨其境,不但讀出了好的教學方法,也有效地改變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學習方式。

教師的範讀是那麼原始,那麼簡單,“走點老路”返樸歸真。別擔心!興許語文閱讀教學本該如此!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3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複雜性活動。在我校倡導的高效課堂的改革下,作爲語文老師,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課堂並真正實現高效課堂呢?通過學習與實踐,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高效課堂的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課堂導語設計的有效性。

在我校的高效課堂模式裏,導入是一個重要步驟,而我也覺得導語的設計是否有效,往往關係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成功的導誤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孔子曾說過:“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很豐富,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時空,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

2、突破重點,切忌生硬

導語設計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中心思想”等內容的簡單羅列,過已經在冗長機械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還容易使學生疲勞、厭惡甚至注意力不集中。

二、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1、課堂問題設計必須有效

首先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其次,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提問方式的有效性

好的提問方式應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過程上,提出一些能夠與學生基礎相適應並能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開闊,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結果。如果僅僅只要求回答是與否,浪費時間也沒有效果,因此,課堂提問不在數量,而在提問的思維含量。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活躍課堂氣氛、啓發思維、發展智力。

3、 問題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

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三、引導學生選擇有效的學習方式。

首先,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面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很多的,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不少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後,大部分能解決問題,只要讓學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稍加點撥即可,節約大量時間,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發展。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如有一次做完課堂練習,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們互相學習,發現別人的優勢,我讓學生互相參觀試卷,然後說出自己認爲練習做得最好的同學,學習差的學生說了優生的名字,同樣學習優的學生也有說學習差的學生名字。他們都在找別人的閃光點。這樣的學習形式有利已經在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當老師容易,當好老師就不容易了,上課很簡單,但要上好高效課堂就不簡單了。影響課堂的因素很多,爲了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能更有效直至高效,還不僅僅要以模式和理論作指導,更需要不斷探索。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4

《可愛的草塘》一課編排意圖:一是繼續訓練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二是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及特點,在教學時,對重點的突破訓練較到位,能按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形成思路,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尋找關於作者情感變化的句子。讓學生邊讀邊思,從中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是由呆膩——驚喜——讚歎——愛戀。這一變化過程的根本原因是作者對北大荒、對草塘的認識逐漸加深,對草塘的愛也逐漸加深而產生的。這樣引導,使學生感悟到作者的表達順序。

在進行借景敘情方法訓練時,從“我愛北大荒”這一中心出發,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幾處對景色描寫的語段。通過品味、揣摩,體會各自所表達的情感,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繫,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這樣處理教材有利於知識類化、系統化,也便於在“訓”的過程中扶、放結合,給學生遷移運用的機會,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至於對景色描寫的語段的訓練,側重對草塘美景的訓練,忽視了草塘風光奇特的指導。通過反思,頗有感受。要引導學生從學習草塘美景這一部分內容中得出的學習方法,遷移到學習草塘風光奇特這部分內容上來,實現學法遷移。這一環節沒有實施深感遺憾。

最後對朗讀指導訓練不夠,應如何指導朗讀呢?通過反思,朗讀草塘美景用驚喜、愉快、讚美的感情去讀,整個段落語氣要輕柔。朗讀時,還要引導學生去體會想象,在頭腦中浮現畫面與作者一起進入“這草塘真美啊”的情境中。小河奇特這一部分,應用讚美、驚喜、戀戀不捨的語氣讀出作者對北大荒的喜愛之情,特別文中描寫小河的排比句朗讀時,要指導學生從停頓、重音、節奏三方面把握好。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5

語文是綜合性很強的一門人文科學,在各門學科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獲得語文知識,更要陶冶情操、淨化心靈,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語文教學注重的是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而寫應該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集中體現。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反思和經驗總結,認爲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課外多積累詞語、句子和文段,以此打下寫作的基礎。學生進入初中後,隨着課程的增多,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而學生大部分的課外時間都忙於完成書面作業,不知不覺就忽略了課外閱讀。長期以來,學生對閱讀抱着無所謂的態度,認爲平時學得不錯,臨上陣前再搞突擊,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不作積極思考,很少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地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來充實自己,學習始終處於被動狀態。

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學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在課前要求學生給大家介紹自己所積累的名言警句或成語故事及優秀文章等,並且要求其他同學在本子上作好記錄,這樣不僅能督促學生了解更多課外知識,積累更多名言名句,而且也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寫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堅持寫日記、隨筆、讀後感,也是提高寫作的關鍵。雖然一直以來都在倡導創新作文,強調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的分量,但在實際中,很多教師只在作文課堂上進行寫作教學,使得學生只是爲了作文而寫作,沒有讓學生養成自覺、自願的構思作文的習慣,作文內容往往空洞無物,有的只是詞語的堆砌或是乾巴巴的敘事,很少有真情實感的流露,更談不上有什麼創新。

爲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引導學生感悟生活,鼓勵學生隨時寫、及時寫,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發自內心地、主動而又積極地去寫作,做到有感而發,多寫多練,通過日積月累的鍛鍊提高寫作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中應提倡並要求學生堅持寫週記,有時讓學生在課堂上寫一些隨筆或讀後感之類,並叫幾個同學將他們寫的內容讀給其他同學聽,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同時,教師自己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多給學生讀一些自己的文章,給學生多鼓勵,多指導,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寫作帶給人的是一種精神的愉悅和心靈的安慰。

最後,口頭作文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對於初中學生來說,由於受年齡階段、心裏特點和生活閱歷的影響,平時對事物的觀察往往是片面的、零星的、不連續的,而通過口頭作文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影響,可以使自己受到啓發,從而提高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口頭作文也有利於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果斷性,增強自信心,養成正確使用語言的習慣,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性,最終達到提高書面寫作能力的目的。

教學行爲因師而異,因人而變,但無論方法如何不同,只要遵守新課程中的新概念,尊重和讚賞學生,讓學生的閃光點在我們正確的評價中熠熠生輝,語文課堂就會在我們教師的科學耕耘下,成爲學生們成才的良田沃土。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6

多年的教學生涯,我發現很多學生都存有淡化語文的情緒。之所以忽視語文學科,我以爲是因爲學生存在這樣一個認識誤區:認爲語文即使不用功學,一樣可以考個不錯的分數;即便用功學,也和其他同學拉不開什麼差距。我甚至也曾這樣想過。

爲了改變這一現狀,我也曾認真思索過,於是確定把激趣放到教學的重要位置。在貫徹這一思想的同時,我發現課堂上的笑聲多了,但處於遊戲狀態的學生學習效果卻不明顯,特別是考試的結果並不理想。不理想就得找原因。原因是我們的不踏實,儘管我們的課堂很活躍,可是,卻少了實實在在的東西。

這讓我再次陷入思考。我經過思索並廣泛閱讀比較,有了以下心得。

首先,作爲一名語文教師,要對初中語文教學體系做到心中有數,要有一個清晰的語文教學思路,要知道自己三年的教學目標和每個目標的實行階段。大概來講,就是每一年我需要做什麼要清清楚楚。比如,在初一時,目標是讓學生喜歡語文,對語文感興趣,廣泛的給學生介紹語文的魅力,讓我們一起沉浸在語文奇妙美好的世界裏。初二時,漸漸規範導引,讓學生觸摸中考脈搏,養成踏踏實實的學習習慣,理出中考要考查的大體知識點,強調筆記的歸納整理。初三,強化訓練,從專題到全面,經過多次實戰演習,學生熟悉考試類型,習慣考試氛圍,爲日後中考克服畏懼、充分發揮水平做好準備。

其次,要充分發揮語文教師比較感性的優勢,儘量和學生走得近些,多做心與心的交流,尋找改變、帶動學生的契機和學習的動力。學生寫週記,常常會說些心裏話,老師不妨多關注一下,更可以巧妙的籍此和他們交流,這樣,學生會覺得老師很關心他(她),而且還能說到他(她)的心坎上,從而被打動、感染,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和鬥志。你,也在不經意間,讓學生銘記在心,成爲他(她)的知心人了。

最後,無論何種技巧,都少不了認真二字。認真把握教學的.各個環節,認真把握學校的教學資源,認真對待備課組活動,認真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認真是我們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也是我個人需要不斷努力的地方。

其實,我們每個老師都想出好成績,不努力肯定是不行的,但一定要目光遠大。不要爲學生成績所羈絆,視成績爲唯一,棄其他而不顧,忘了學生是主體;不要太相信自己以前的知識和經驗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沒了進取心。時代在變化,學生也是變化的,老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啊!

點滴心得,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