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1

識字2《樹之歌》是一首兒歌,以識字寫字教學爲重點。課件用兒歌的形式,配上精緻的插圖,將楊樹、榕樹等11種樹木的特點呈現出來,讓學生對樹木有一定的瞭解。

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由說一說自己熟悉的.樹木,以此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本課既然是一首兒歌,那麼瞭解兒歌的特點,以及學會朗讀兒歌也是教學過程中必須體現的,所以我以朗讀兒歌的形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讀熟兒歌的基礎上學習生字,瞭解漢字的造字規律。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2

這堂課由於我根據課文內容製作多媒體課件,通過對樹葉飄落等片斷的播放,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而對課件出現的情景學生髮出各種驚歎聲,而且印象深,容易接受,當出示“……象……”說話時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金黃的葉子象雪花飄落。”有的說:“金黃的葉子象一隻只蝴蝶在飛舞。”……學生通過觀看課件片斷拓寬了自己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放飛想象,想象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學生們的思維空間打開了,學習氣氛活躍了,學習效果自然就提高了。比教師費勁脣舌、不厭其煩的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這一點上運用多媒體的'目標得到實現,但由於本節課件製作缺乏完整性,導致本節課的許多缺陷。如:在理解“果園裏有好多紅星在閃爍,那是蘋果熟了。”這個比喻句時,由於沒有製作直觀的圖片,而且學生又不太理解蘋果怎麼會閃爍?雖然我講得很仔細,但是學生還是隻有一知半解。並不能深刻理解這個比喻句。雖然花去很多時間,但效果不佳。如果在製作課件時能出現陽光下的果園裏水果在樹葉之間若影若現的動畫,讓學生看過圖片之後來理解,那肯定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從另一方面看出學生是很有創造力的,如:在理解“果園裏有好多紅星在閃爍,那是蘋果熟了。”這個比喻句時,有學生說得很好:“正因爲有風吹,有陽光照在加上樹葉的遮擋才象紅星在閃爍。”當時我沒有及時的加以肯定,應該即使肯定並把他補充完整:“小朋友說得都有點道理,風兒輕輕地吹,陽光照下來的反光,再加上樹葉的遮擋,蘋果就象星星那樣在閃爍了。”

最後,我覺得這堂課的另一疏忽點是:我事先沒有預想到學生不理解“小白楊”這個詞語,或者說備課時未備到這個點上。當出現問題時我想拋給學生,可是學生都不知道,我沒有準備好,只能憑藉自己平時的所知進行解釋,解釋的不太全面。可見平時備課時還要認真仔細些,對一些你認爲簡單的問題不能忽視。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還要做到了解學生。從另一面也說明教師的自身素質非常重要,如果你課外書看得多,對這個知識有了解,那麼碰到了問題就能得心應手的解決了。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3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鍊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

教學這首詩,我主要引導學生做好以下“三讀”。

一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其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所以在指導學生初讀古詩時,我除了要求學生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還引導學生髮現古詩朗讀的這兩個特點。因爲學生以前沒有這樣的經驗,所以讀了幾遍後還沒有發現。於是我進行了範讀,由於範讀時停頓比較誇張,有幾個聰明的同學發現了古詩朗讀的停頓和節奏。接着,我再讓他們讀讀每句詩的最後一個字,引導他們發現古詩的押韻。雖然第一次教學時花了一點時間,但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掌握了古詩朗讀的節奏和韻律,一定會在以後的古詩學習中加以運用。

二讀,讀出理解,讀懂詩意

理解詩意應該是古詩教學的一個重點。古詩中有些字詞的意思和現在一樣,如“停車”、“楓林”、“白雲”、“人家”等。還有一些字詞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理解的字詞,再重點指導學生理解那些與現今意思不一樣的詞語。理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畫圖法。在理解“遠上”、“石徑”和“斜”的意思時,我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座高山,一條從山下通往山頂的彎彎曲曲的石頭小路。圖一畫,學生就理解了“石徑”、“斜”的意思,接着我讓一學生上黑板從山腳往上看,讓學生說說看的感受,學生理解了“遠上”的意思。

聯繫前後文感悟。在理解“坐”的意思時,因爲意思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學生很難理解。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聯繫前後文進行理解。感受“詩人停下車不走”與“喜愛傍晚時候的`楓林景色”之間的因果關係,自然而然的,“坐”的意思也就能理解了。

接着,我指導學生用“調換順序法”和“擴充意思法”理解詩句的意思。應該說,同學們理解得非常好。

三讀,感悟意境,體會情境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意後,我讓學生再讀古詩,說說自己看到的情境,學生把自己看到的遠景、近景都描繪得十分具體。我在學生的自讀自悟中稍作點拔,讓學生受到感染。還適時加以音樂渲染,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爲鮮明、豐滿,從而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總之,通過“三讀”,學生基本讀懂了古詩,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體會到了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得紮實、高效。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4

《玲玲的畫》文章語言樸實,故事情節簡單,學生一讀便明瞭。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以識字、識詞爲主。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收穫,亦有遺憾。

根據二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字詞教學是重中之重。教學中,我分四步落實。首先是初讀課文,讓學生藉助拼音整體認讀;然後跳出語境識字,先借助拼音識詞,再去掉拼音識詞、識字,循序漸進,體現低段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其次是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加深記憶。最後,鞏固識字,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由字到詞再到句子最後到課文。通過檢查學生的識字率達99。8%。

在寫字教學這一環節,我先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組詞,然後引導學生觀察字的結構,接着師範寫較難寫的字,最後生臨寫。

遺憾的是在教學中,對於讀我指導的不夠,在檢查學生識字情況時,我出示了句子,指名讓學生讀,但沒有及時進行指導,導致學生在讀課文時讀的不是很好。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在指導讀上下功夫。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5

在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多,如:找近義詞,找反義詞,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等等。但是有些詞語是隻能意會而不能言傳的,如:莊嚴。對於小學生而言就非常難理解。

我在教學二年級上冊13課《星星的新朋友》中就遇到這樣一個詞:自豪。如果,僅僅是幫它找一個近義詞“驕傲”來理解,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起來,還是不能體會到這個詞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於是,我又想到聯繫上下文來理解。這個詞在文中的句子是:一顆星星自豪地說:“我是氣象衛星,專管預報天氣的。”那麼,在這句話中,我是這樣理解“自豪”的:因爲氣象衛星本領大,所以能自豪地說。但是,在句子中,並沒有具體寫清楚氣象衛星本領大,爲了讓學生感到它的本領大,我根據課文的內容設計了兩個問題,既能幫助學生理解了“自豪”,也能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一個問題:氣象衛星有什麼作用?學生完成填空:氣象衛星預報明天要——,第二天果然——。有的學生說:“氣象衛星預報明天要下雨,第二天果然下雨。”有的學生說:“氣象衛星預報明天氣溫下降,第二天果然氣溫下降。”……

第二問題:有了氣象衛星,我們有什麼好處了?由於接近學生的生活,學生開始自由說開了,有的說:“如果氣象衛星預報明天要下雨,我第二天就知道帶傘。”有的'說:“如果氣象衛星預報明天很冷,我們就要多穿一些衣服。”接着學生回答,我馬上小結:有了氣象衛星,我們的生活真方便,所以說氣象衛星的本領大啊。它是怎麼介紹自己的——學生很容易從嘴裏說出:“自豪。”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6

教材簡析

《酸的和甜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組中的第四篇課文。本組教材圍繞“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個專題,選編了一些能給人以啓迪的成語和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本課是一篇非常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是以連環畫的形式編排的,是一篇精讀課文。“吃不着葡萄說葡萄酸”,這是狐狸鬧的笑話。狐狸用這種“精神勝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卻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於親自嚐嚐,他們都將錯過這一頓美餐。它告訴我們做事要親自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較小,對童話故事有很濃的興趣,好奇心極強,但是缺乏一定的鑑別能力。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而且獨立,他們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喜歡讀書和表演,但是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容易盲從盲聽。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認知水平和獨特感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鞏固生字,會寫“串、告、訴、顆、兔”5各字,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進一步感悟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教學難點爲:寫好帶反犬旁的字;在朗讀中感悟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7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23課,是一首兒童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小詩人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詩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字裏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

第一課時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多讀中識字,要求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課堂設計主要分成三大塊。激發興趣,引入新課——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指導寫字——迴歸文本,鞏固生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朋友們都喜歡聽故事,因此我以故事神筆馬良導入,揭示課題;接着讓學生自主讀書,藉助拼音初識生字,通讀課文;然後帶領孩子隨文識字,讓孩子在課文特定的語境中讀準音、記住形、理解義,初步瞭解課文大意,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邊讀邊認,邊讀邊想,又以有趣的遊戲形式鞏固複習生字詞。最後,指導寫好“尋、哭、良、食”四個生字,在這一環節中,我以培養學生良好寫字習慣“一看二寫三對照”爲重點,讓學生觀察間架結構、記筆順、描紅、再看關鍵筆畫,一筆一畫寫好字。

整個設計,我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能長久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悟。老師帶領孩子隨文識字,讓孩子在課文特定的'語境中讀準音、記住形、理解義,並初步瞭解課文大意。但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在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認記生字時,孩子出現了長讀的現象,教者能及時的察覺,並馬上反應讓學生聽範讀。但當課件出現問題時,教者沒有進行及時必要的範讀,而又讓學生再自由練讀了一遍,並在引讀完每一小節後,又請學生個別朗讀進行指導。由於環節的重複,連累後面的教學環節出現時間緊張,在寫字後沒能讓學生及時地進行展示與分享。課後反思,在讓學生充分自讀後,教師應重視自身的示範,讓孩子從模仿中學習讀好。而老師急於想讓學生“讀好”,卻忘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與重點,顧此失彼了。

一節好課應該是一節樸實的課。我們應該看,在課堂中學生是否興趣盎然地快樂學習,積極參與學習,大膽地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教師應遵循孩子的認知規律,遵序漸進地落實教學目標。在學生的“會”與“不會”之間,教師應該有的放矢,有所側重,切勿面面俱到。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8

《青蛙看海》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講述了青蛙爲了實現看海的願望,努力攀登上山頂的故事,通過學文讓學生明白只要不怕困難,勇於攀登,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頂點。《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學生主要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本課設計在倡導學生帶着問題探究、自主學習的同時,注重學生讀的實踐,用豐富多彩的朗讀方式,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感悟,並通過分角色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演中感受青蛙的心理變化。抓住文本的空白,讓學生個性化的補白,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通過拓展性閱讀,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並沒有對文章的內容過多的講解,而是在範讀的基礎上,學生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分清角色的'內容,並且把握語句中沒有提示語的話是哪個角色說的。在範讀的時候講明要將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並且能夠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的變化,爲理解文章的內容預設鋪墊。

一、提示語

有了《小鷹學飛》一課所做的感情色彩和基礎鋪墊,對這篇文章內涵的理解也就很簡單了,都表達的是要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在學生們朗讀課文之後,分析課文中提示語的位置變化,瞭解提示語位置的不同,標點符號使用的不同,爲以後填寫標點符號這類題做鋪墊,還可以把握人物說話時的表情、神態、心理、動作的變化。

二、反問句

文章中出現的反問句有兩處,“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麼上得去呢?”“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麼能看到大海呢?”學生們第二次接觸到反問句,爲了能夠讓他們能夠把握反問句轉換成陳述句的方法,逐步地分析句子,講解反問句和陳述句的不同點,分析反問句轉換成陳述句的步驟:1、將反問句中的反問語氣詞(怎、怎麼、難道等)去掉。2、將反問句中的肯定詞改爲否定詞,或將否定詞改爲肯定詞。3、將句末的疑問助詞(呢、嗎等)去掉。4、問號改爲句號。之後出了幾道簡單的題進行鞏固。

三、分角色表演

學生們自己找夥伴,通過老師的講解,把握人物的心理和動作的變化,可以適當地添加一些動作和表情的變化,但是要儘量把提示語的內容都要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們在彼此的合作中,瞭解文章的主旨,比老師站在講臺前,不斷地點着白板,不斷地翻着PPT要強很多。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他們彼此合作的能力,老師站在講臺前可以看到學生們在細節和學生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真實的一面,可以瞭解他們的心理。還能夠在學生之間,和他們交流,感受他們不斷迸發出的奇思妙想,並且適當地進行鼓勵,給予他們發表意見和想法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學生們自主地學習,比老師在講臺前侃侃而談,他們只是呆板地接受要強很多,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大大地提高。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9

《難忘的潑水節》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傣族人民和敬愛的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的無比幸福的歡樂情景,體現了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是這篇課文的情感重點。

一、教學效果:這篇講讀課文,作者在遣詞造句上既生動又形象。課文中很多詞語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教學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關鍵詞語,在語句環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課文裏,開篇的“火紅火紅”一詞,就明顯地顯示了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如此開心和幸福。“特別”“敲起象腳鼓”“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等,無不體現了傣族人民的高興心情。學生們知道,正因爲總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纔會這樣高興。第四自然段,課文從總理的穿着、神情和動作着筆: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着”“踩着”。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總理的可親。第五自然段,周總理向人們潑灑,爲人們祝福。傣族人民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體現了總理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最後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昇華。我創設了良好的環境氣氛,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再聯繫之前對總理的認識,學生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二、成功之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領會文章內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讓學生自讀爲主,在此環節中,我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老師只是起到一個引導和過渡的作用。先是課前收集資料,學生在閱讀中學會了提問題。小組合作給學生快樂的學習體驗。在學習生字的時候,讓孩子們大膽想象,用換部首、編順口溜、編故事、猜字謎等方式來記憶生字。因爲是學生自己想的,所以有趣,記憶也很深刻。

三、不足之處:周總理的時代離現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大打折扣。

四、改進措施:讓學生閱讀課輔資料,課餘時間查找資料,瞭解周總理的生平,這爲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引導孩子們體會傣族人民爲歡迎總理所做的準備,通過朗讀去感受人們對總理的無限的崇敬。然後,從總理的穿着可以看到總理和人民捱得那麼近,從而感受總理偉大而平易近人。

【教學反思】成功之處:

教學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關鍵詞語,在語句環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

課文裏,開篇的“火紅火紅”一詞,就明顯地顯示了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如此開心和幸福。“特別”“敲起象腳鼓”“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等,無一不體現人民的高興心情。學生們知道,正因爲總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纔會這樣高興。第四自然段,課文從總理的穿着,神情和動作着筆。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着”“踩着”。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總理的可親。

不足之處:規範自己的語言。說話時應該儘量簡潔,評價語應該儘量多元化。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10

教學反思: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極具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它以三隻小動物輪流當“萬獸之王”來告訴學生: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在教學中,首先注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把衆多小動物一一展現,讓學生跟它們打招呼,使學生儘快融入課文情境,這樣在學習中學生很自然地把自己當成森林中的一分子,設身處地地討論起三隻小動物所下達的命令,也就發自內心地選自己喜愛的適合自己的“萬獸之王”。

其次,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學並非只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它還必須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讓學生能夠體會取長補短的重要性。在學習“貓頭鷹上任”這一段,我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抓住相關句子詞語來理解,在讀中理解,在小組交流中理解。在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後,在接下來的兩個段落學習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同桌學習、四人小組學習來理解相關內容。

第三,善用問題,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成爲文中的一員。如果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來學習,學生在理解課文的.時候可能不夠深入。只有讓學生融入課文,學生纔會更好地理解課文,理解詞語。在學習“貓頭鷹當萬獸之王”這一段時,我對學生說:“動物們聽到命令,你願意嗎?你就是森林裏的一隻動物,快說說你的想法吧!”這樣學生一個個都化身爲小動物,設身處地地講出自己夜裏做事,白天休息的難處。這樣在後來理解獅子大王的決定時,學生也都能紛紛講出自己的見解。

第四,精心設計口頭句式訓練和好詞語練習。課文教學非常有利於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在學習到第四自然段時,猴子說了句“從現在開始,每個動物都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我利用這個契機進行口頭句式訓練,出示“我是_________,我習慣___________。”在這個訓練中,既緊扣課文內容,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維散發訓練,讓學生對動物的習慣有更深的認識,又訓練了學生快速思考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我們總是抱怨學生寫話能力差,詞彙量小,內容不夠豐富,不夠生動,那麼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利用教材,讓學生從課文中積累好詞語,仿照好詞語,舉一反三能說出更多的好詞語。

在學習課文時,我在學生朗讀方面還不夠充分, “以情帶讀,讀中悟情”,“讀”和“悟”沒有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引導學生想象童話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後,沒有讓學生再多些練讀,再多感悟,而是匆匆讀一次後就轉入下一個教學環節。在學習時候,教師顯然還是說得較多,也因爲擔心時間不夠,沒有讓學生充分思考,就急於把答案告訴學生。

《從現在開始》教學建議

這麼一篇充滿趣味的童話故事,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更快樂,更投入,更好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學建議。

一、注重誦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可以是自由讀、齊讀、小組讀、默讀,不要怕浪費時間,學生在多次誦讀後可不同程度的自行理解文中詞語,這就遠遠勝於老師將答案強行塞給學生。

二、注重學生的感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文爲他們而設,爲他們而選,老師就應該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悟,尊重他們的想法,即使他們說的與課文內容有出入,老師也不能簡單地否定他們的想法,而是告訴他們怎樣纔是更好的理解。

三、精心設計練習。緊扣課文,設計練習,既是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也是對課文的進一步延伸,知識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受益。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11

《雪孩子》一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將水的變化常識融於故事之中,易於激發學習興趣。以下是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反思:

一、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朗讀感悟

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這教學片斷中,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走進新課程,我們的課堂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的教學方式,點然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想法,每個孩子們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讓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給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寬容、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

例如在最後一段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去練讀,說:雪孩子爲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請小朋友自由讀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讀出什麼樣的語氣呢?有一位學生說:我覺得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因爲雪孩子雖然已經變成了白雲,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覺得很高興,所以要讀出高興的語氣。第二位學生說:我覺得要讀出傷心的語氣。因爲雪孩子爲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小白兔覺得很傷心,所以要讀出傷心的語氣。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答案該如何選擇呢,我順勢引導所有的孩子來參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這段話。一邊的小朋友在讀“很美很美”時,讀得比較慢,可以看出這時她很傷心。在讀“飛到了空中”時,也讀得較慢,可以看出這時她很傷心。另一方的小朋友在讀到“很美很美”時,語調比較高,也讀得比較快,讀出了高興的'語氣。在這教學片斷中,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學生在朗讀中,體驗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後的高興心情;而從另一角度,學生們也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後的悲傷之情。此時,情感的體驗就像我們說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最後我也只是說了一句中肯的話,發表我的意見:我認爲從“美”這個詞,還能看出雪孩子的心靈美。

二、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在理解課文後安排了四人小組討論“雪孩子會回來嗎?”的話題。讓學生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畢竟是低年級的學生,所以要深入到各組,適時地加以引導和點撥,使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雪孩子還會回來嗎?”這是孩子們最想知道的問題,但是老師不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通過課件引導學生理解“雪化成水、水蒸發到空中形成雲的過程”,以培養孩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最後再通過演示課件理解“雲變成雨和雲變成雪的過程”,讓孩子們體會去了學習的樂趣、成長的快樂。“雪孩子回來以後,你會對它說些什麼呢?”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來說,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有創意的表達。這部分內容主要培養學生的求證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

新課標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有較豐富的積累,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重閱讀積累方法的指導,又要注重課內外知識積累的運用、延伸與拓展,爲學生提供運用知識、創新思維及實踐活動的時間與空間,有效培養學生積累知識的意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12

《精彩的馬戲》是我們二年級的一篇選學課文。它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一場精彩的馬戲。共記敘了六個節目,其中,重點記敘了猴子、黑熊、山羊的精彩表演。全文圍繞“精彩”從兩方面進行了記敘:一方面是動物表演時的神態、動作,另一方面是觀衆觀看錶演時的反映。文章最後讚歎:“馬戲團的叔叔、阿姨真有辦法,能讓動物聽從他們的指揮”,說明了動物的精彩表演是馬戲團叔叔、阿姨訓練的結果。這篇課文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積累、發展學生語言的好教材。結合本學期我們二年級組教研活動的主題是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寫話訓練。

本課時的教學,我設定了如下學習目標:

1、會讀“瞅”、“圓溜溜”等詞,能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理解各段中體現動物表演特點的詞句和觀衆看錶演反應的詞語體會小猴的可愛、頑皮使學生切實體會到這場馬戲的確十分精彩。

2、仿照課文第一段的寫法,說說“黑熊踩木球”。

3、能據課文中的寫法,任選一個節目寫一寫。顯然,本節課主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學會仿寫。

爲實現這一目標,我設計了層層鋪墊:精讀第一段,讓學生明白寫法;創設情境,仿說第二段,讓學生學會運用。這樣的處理,縮短了說和寫間的差距,不但讓學生產生了新奇感,而且運用了所學語言,最後寫也就水道渠成了。具體我是這樣操作的:

一、播放馬戲,激趣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播放馬戲渲染了氣氛,把學生的情感帶入了馬戲表演的環境中,激發了學習興趣,開拓了學生思維,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精讀“猴子爬竿”,歸納寫法。

看了馬戲,學生紛紛說了自己的感受。此時,我又出示課文第二段,讓學生品讀馬戲的精彩。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摒棄繁鎖的分析,在不講讀的情況下,變着法兒激發學生反覆地朗讀課文。圍繞“你覺得這是隻怎樣的猴子?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課文描繪的內容,在讀中理解和感悟馬戲節目的精彩之處,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做到以讀代講,以讀激情,以問帶讀,以讀促思,展開想象,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通過一讀再讀,讓學生在讀中自悟,切實體會到這場馬戲十分精彩,並且在讀中培養語感,領悟作者在遣詞造句中用詞的.講究,以及作者的寫法。最後,進行總結,板書要點:課文在給我們介紹“猴子爬竿”這個節目時,先給我們介紹了節目名稱、節目怎麼樣,又介紹了猴子是怎樣表演的(動作 神態),最後介紹了觀衆的反應,讓我們如同親眼看見一般,真切地感受到了“猴子爬竿”這個節目的精彩。

三、依照寫法,模仿說說。

在學生明白了寫法之後,並沒有急着讓學生寫,而是安排了仿說這個環節。播放“黑熊踩木球”,依照寫法同桌先互相說一說,然後指名說說,對出現的好詞進行分類板書,便於學生積累和運用。之後,出示原文,讓學生讀讀。這樣學生在對比中學習,加深了對文中寫法的領悟,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行仿寫,學生要寫好也並非難事了。

四、加深感知,進行仿寫。

讓學生再次觀看馬戲後,提供詞語,開始仿寫。之後進行交流,學生評評議議,老師適當點撥指導。爲了讓學生有進一步地提高,老師還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通讀,使學生理解如何連段成篇。最後,留下分層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一題做做,力求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上完課,發覺學生對這樣的上法感興趣,從學生的習作看,寫得也不錯,但也發現了一些值得改進之處:

1、馬戲的課件不夠精彩。像其中的“山羊走鋼絲”一晃而過,對學生來說印象不深。如果從課件中能感受到動物表演的神態,播放的速度再放慢些。播放“黑熊踩木球”時,能有些慢動作。這樣,學生看得細緻入微,寫出來肯定更精彩。

2、雖然注重學法的遷移,但對學法的指導不夠透徹、到位。精讀第二自然段後,對“黑熊踩木球”這一自然段的學習太過匆忙。只是讓學生粗粗地讀了一遍,沒有引導學生領悟寫法上的精妙,沒有進一步將寫法在學生腦海中加深。因此,學生學得還不夠紮實。

3、讓學生自由仿寫時,如果就選其中一個最精彩的如“馬鑽火圈”,反覆播放,並傳出觀衆的掌聲和喝彩聲,這樣指導學生仿寫更有針對性,效果肯定也會更好些,畢竟還是二年級的小朋友,這樣的處理我想學生更易接受些。

4、在指導、評價學生的習作時,不夠到位。應先引導學生說說“寫的好的地方”,再提出建議,就能使講評更有針對性,更有層次感。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13

《夕陽真美》這篇課文以生動的語言,描寫了夕陽下山時的美麗景色,抒發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整篇文章極其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可是個別學生還是不能讀流利,有添字漏字的現象,這樣,學生就不能充分體會出課文的美。這篇課文共5個自然段,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十分流暢。第一自然段較簡單,學生讀過兩遍就能夠理解了。第二到四自然段是重點段落,也是全文的亮點。

第一課時我重點講了生字詞。其實,“生字教學”不僅要研究識字教學的方法,最終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生字、生詞,還要把握生字詞教學的時機。第一課時就是要把生字的讀音讀準確,提醒和指導難寫的`字,掃除學生的學習“障礙”。同時有些特殊的字詞可能要到徹底理解了文本之後纔有可能基本理解。

其實生字教學本身是比較枯燥、乏味的,要想讓學生感興趣,就要想方法,能夠吸引住他。在教授這課生字時,我運用了猜謎語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還讓他們用字典查了生字組詞。

一節課下來,孩子們都說這節課學得很高興,枯燥的生字也不再枯燥,變得趣味十足。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14

《樹之歌》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徵的歸類識字兒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木棉、樺樹、銀杏、水杉和桂花樹等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繁多。

這首兒歌篇幅短小,讀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而且洋溢着濃濃的情趣。所選的樹木也具有代表性,比較貼近兒童生活,是一篇很好的學習題材。

教學時,我在引導學生熟讀兒歌后,讓孩子們圈齣兒歌中的樹木名稱,然後與插圖進行一一對應,由這些表示樹木名稱的詞語引出今天要學習的'生字“梧、桐、楓、鬆、柏、樺、杉、桂”,再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將同偏旁的漢字進行歸類識字。並有意識地讓學生模仿《樹之歌》說一說。比如“楊樹直,榕樹茂,柳葉彎彎像眉毛。”“榆樹高、槐樹壯,梧桐樹葉像手掌。”“石榴開花紅似火,桂樹花開十里香。”激發了學生的說話熱情。最後指導學生寫小詩,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讓孩子們人人成爲小詩人。再重點指導朗讀,達到熟讀成誦。所以以朗讀兒歌的形式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熟兒歌的基礎上學習生字,瞭解漢字。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

在教學中,我重在識字方法的引領和識字興趣的激發,但是還沒有達到預期的識字效果,這有待於我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15

成功之處:

本次口語交際設計巧妙。按照“聽錄音——看資料——學介紹”三個層次,通過傾聽、表達、適當閱讀動物資料的綜合練習,逐步引導學生抓住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奇特的功能等角度,介紹有趣的地方。

不足之處:

教師有些指導過度,沒有更好地尊重學生的想法。

應該防止指導過度,千篇一律。多放手給學生,相信學生的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素質”,它既是一個人智慧的反映,也是一個人隨身攜帶的永不過時的魅力。口語交際能力的強弱,對一個人的發展與成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口語發展實際,我想,一堂好的口語交際課,應該達到讓學生敢說、會說、樂說的境界。

一.教學效果:口語交際的核心就是雙向互動。我在這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想方設法實現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首先是師生互動,教師必須轉變角色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這次口語課中,我以動植物的一員——大象阿姨的身份參加這次聚會,從一開始和孩子們的相互問好,活動中大象的示範介紹,課堂中對學生髮言的評價,老師與學生互交朋友,無不體現了老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

二.成功之處:本着這樣的理念,我設計了這次口語交際課的教學方案。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願意與別人交流,並能認真聽別人說,然後作出評價。這堂課也讓我收穫了很多,原來我很怕上口語交際課,通過這次的實踐,我覺得口語交際不再那麼遙遠、那麼神祕,其實也能讓老師喜歡教,讓孩子們喜歡上。綜合自己整堂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比較成功:

1、情境的創設。

這一堂口語交際課上,我爲學生的交流創設了情境,把教室變成動物園,讓孩子們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一起參加在動物園舉行的“有趣的動物大聚會”,我則扮演大象阿姨受獅子大王之託來當這次聚會的主持人和評委,準備評選有趣的動物。大象阿姨主動向動物精靈大聲打招呼,孩子們很快進入情境,大方地介紹自己的名字,並向身邊的`“小動物”打招呼問好。通過大象阿姨的自我介紹,引導動物從名字、樣子、特點等方面進行自我風采展示。然後進入快樂的交朋友活動,最後評選、頒獎。通過這些有意思的活動把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動逼真的情景中展開交際,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表達慾望,孩子們都能暢所欲言。

2、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在口語交際中,傾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巧。在本節課上,我特別強調對學生“聽”的要求。在老師示範自我介紹和豬籠草介紹的時候,我都先對學生的聽提出明確的要求:“認真聽,邊聽邊記;如果有問題可以禮貌插話。”聚會結束還會評選出幾名“最佳聽衆”。孩子們很認真地傾聽,並禮貌地質疑,比如:只有“手指”大的“絨猴”喜歡捉“蝨子”吃,這“蝨子”是什麼東西呀?這麼小的“絨猴”怎麼敢吃那麼大的獅子呢?孩子你一言,我一語地問開了,把課堂引向高潮。孩子們都聽得很認真,在評價他人時也能從語言和介紹的內容有趣在哪兒進行評價,並能對同學的發言進行補充。

三.

不足之處:有一部分學生交流水平有待提高,還不能比較詳細地介紹“自己”。在今後的口語交際中還要注重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子,從連貫的句子到一段話的練習,這樣孩子們就會循序漸進,步步跟上,爲今後更好地進行口語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改進措施:發揮多媒體課件與課堂的整合作用,讓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同時感受到了圖、文、音、動、色等多種信息的綜合刺激,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使整個課堂形成了充滿活力、愉快而有成效的交流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