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一年級《失物招領》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一年級《失物招領》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一年級《失物招領》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一年級《失物招領》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一年級《失物招領》教學反思1

《失物招領》一文講的是發生在植物園的一件事,是小學生在現實旅遊參觀時經常遇到的一件事。這篇課文的題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課文裏卻稱作“失物”,爲什麼呢?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呢?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這些問題正是學習這篇課文的線索。本課的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孩子讀了幾遍,應該就能明白。

但是本課生字較多,我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找出學生自學困難的字,進行重點突破。並把識字、寫字的任務分散到各課時中用多種形式來完成。尤其重點指出要讀準翹舌音的字“失、專、準、雙”和後鼻韻母的字“同、工”。

識字教學時運用比較形近字,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識字。例如:

先—失洞—同現—觀江—工推—準去—專人—隊木—才青—請格—各

並且通過比較“洞—同”“青—請”“格—各”,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形聲字的規律。

課堂上海練習造句來鞏固識字。如:

我準備送還鳥蛋。

小松鼠準備種松果。

準備 鴨先生準備清掃小路。

我們準備回家了。

天黑了,我準備睡覺了

一詞多句,加深學生理解與記憶

課後我還佈置了一項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再生活中去尋找“失物”。例如:找一找在附小校園裏、自己居住的小區裏、大壩上、龍潭公園等地方有沒有“失物”,如果有,就將它們扔到果皮箱裏。讓孩子在生活中真正明白本課所傳達的思想: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就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

小學語文一年級《失物招領》教學反思2

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大家都愛她。這是一年級第三單元的導讀文字,從這些文字中就可以看出本單元是圍繞保護自然環境而展開的、愛護地球這樣一個深層次的'道理,編者選用了形象有趣的童話故事《松鼠和松果》、《美麗的小路》來詮釋。而12課《失物招領》則這篇課文寫的是現實生活中一年級小學生去植物園參觀而發生的一件事,通過文中小朋友的事來作典範,讓學生明白無論我們在哪裏都不能隨手扔垃圾。內容很簡單,作者設計得卻很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作“失物”。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那麼誰會去認領這些“失物”?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通過朗讀、觀看插圖以及結合學校最近一直提倡的“撿起一張費紙,撿回一個美德”這種活動意識融合。大部分學生的確能很好的明白課題的真正意義,也就是明白了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當分析到課文最近一段唐老師望望張爺爺,張爺爺望望唐老師,發出了會心的微笑時。沒等我提問就有孩子舉手說:“老師,我知道,唐老師和張爺爺爲什麼會發出會心的微笑了,因爲那些小朋友能知錯就改,並且領回了垃圾扔到了果皮箱。”不用我引領,孩子就能明白,這就說明他們理解課文了。這樣的感覺不錯。

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有些學生有隨手亂扔垃圾的習慣,光憑單純的說教和強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這篇課文真正引導學生自覺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我想孩子們之所以能在短短一節課內深刻感悟,這與我們正提倡的“撿起一張費紙,撿回一個美德”也有很大關係,時時強調,處處做到,學生自然而然能保護環境,養成美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