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推薦】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推薦】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小池》是人教社小學語文課標實驗教材第二冊的一首古詩。這首詩以渲染孩子們欣賞迷戀的蜻蜓輕落荷葉尖角的動人畫面表現夏天荷塘美好的意境與情趣。整首詩情趣盎然,語言清新,充滿兒童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如此貼近兒童生活的教學內容爲促進孩子與教材的詩性對話、情感交流提供了極好的平臺。因此在確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時,我把情感目標——感悟初夏荷塘美好的意境,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夏天、熱愛生活的情感作爲主目標貫穿教學始終。在確定知識能力目標、過程方法目標時,我除了考慮它們相對的獨立性之外,更多地考慮在達成這些目標的同時如何更有效地促進情感主目標的達成。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特點,將整篇課文的教學目標進行分解重組,確定如下目標:

情感目標:感悟初夏荷塘美好的意境,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夏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知識能力目標:認識課文中“池、惜、陰、晴、柔、露、立”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會運用藉助熟字識字的方法。初步學習藉助朗讀體會詩歌意境。

爲了達成目標,我採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境,鋪墊情感。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環境。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無意注意佔優勢,因此,在課前教師藉助多媒體播放一組以春天爲主題的古詩動畫畫面,調動起學生的感情,把孩子帶進了吟詩作畫的情境中。在課首教師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與知識經驗,創設了一個情趣盎然的情景。未成曲調先有情,“夏天是一首詩,夏天是快樂的。”這樣的`情感體驗已在孩子心田悄悄萌發並滋長。

(二)品讀詞句,積累情感。

在字詞教學中滲情。一篇文章的字詞教學與文章的情感脈絡在很多時候較難統一起來。爲了避免這一點,讓情感脈絡貫穿字詞教學,我的策略是:①隨文識字,所有生字的教學分散在詩句的解讀中。②對生字的教學做一翻詳略安排。與情感主線有關的字濃墨重彩:“立”是前一首詩《所見》中要求四會的生字,考慮到這個字和“惜”、“愛”是本詩歌的文眼,抓住這幾個生字的教學就能緊緊地抓住詩歌的情感線,所以我把“立”字作爲本堂課的四會字來教學,並給予濃墨重彩,爲情感目標的達成助力。與情感主線無關的生字教學(例如:池、陰、晴)我則通過在語境中復現淡化處理。③從生字的不同角度滲透情感。“惜”從形入手,爲什麼“惜”要用豎心旁?讓學生明白心裏愛惜纔是真正的愛惜,泉眼從心底裏愛惜泉水,捨不得讓它多流;“立”從推敲其運用入手,體會蜻蜓立在小荷上的輕盈與自在;“柔”從義入手,給“柔”組個詞,詩中講大樹喜歡柔和的( )。這樣的教學努力體現識字與閱讀的整合,生字的教學基本與情感基調保持一致。

在充分朗讀中動情。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最重要手段之一。本詩歌的教學淡化詩句逐詞逐句的理解,已讀代講,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課堂上自由地讀,讀出不同的感受來,帶着不同的感受讀,在充分朗讀中獲得初步的、獨特的情感體驗。

(三)啓發想象,豐富情感。

詩歌的語言凝練,往往留下許多不確定,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做適當的補白,以豐富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組成的小荷池是夏天裏一首清涼的小詩,他們相憐相愛、相依相偎,那麼有情,那麼和諧。教學中,引導學生藉助畫面,展開想象,一起走進這恬靜、美麗的小荷池,一會兒是蜻蜓,一會兒做大樹,一會兒又成了詩人站在小池邊,去感受初夏荷塘的美麗,去感受充滿童趣的夏天,去體味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四)拓展積累,昇華情感。

在本課教學即將結束時,我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盛夏荷葉圖,學生聲聲驚歎夏天荷塘美麗的同時也積累了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白裏透紅等許多詞語與詩句。同時,讓學生自己去課外蒐集、誦讀跟荷花有關的詩歌與文章,這樣從課內的拓展到課外的延伸,在朗朗的誦讀聲中,在生動的畫面視覺作用下,不但大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荷花的美,從而發自內心的喜歡,發出由衷地讚歎。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語文園地一》認識與天氣有關的常見詞語。能主動在生活中識字。認識字母表,能有順序地正確認讀,能將大小寫字母相對應,熟記字母表。能正確認讀“見、萬”等8個生字,將它們按照韻母“an、ang”準確分類並書寫。能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詩歌,大致讀懂詩歌的內容,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瞭解全包圍結構的字“先外後內再封口”的筆順規則。藉助拼音,正確認讀8個四字詞語,並熟讀成誦。通過“和大人一起讀”,搞懂詩歌的內容,感受閱讀的樂趣。

一、教學效果:

《語文園地》恰恰是每個單元最重要的版塊。在本課的設計中我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通過新老知識的銜接,學生的自主探究、同桌或四人小組的合作等教學方法,讓學生髮現漢字的構字規律,在提高學生自我發現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在鞏固識字的過程中,通過一首自編的兒歌複習,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複習鞏固了7個生字,朗朗上口的兒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的結構特點,進一步感悟漢字的形體結構美。這三組字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和天氣有關的詞語。學生在整體認讀中,增加識字量。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在探究和發現中學會學習,體會發現的快樂,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二、成功之處:

本課教學時,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安全的情境,學生在自主的空間裏,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維和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課教學設計有梯度性,先抓課本上,再向課外和生活中延伸。如在完成第一題時,老師設置了《祖國多麼廣大》的.情景,讓學生練習說話;在完成第二課時,要求學生充分的抓住《日積月累》文本的特點,通過朗讀討論的形式,來理解文本的意思,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比如“春回大地”、“柳綠花紅”能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作者的心情,並且能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充分的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在實施開放式教學的過程中,《和大人一起讀》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培養學會主動探索,敢於實踐,善於發現的科學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創新意識。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在教學中還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將在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研究,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出更好的教學方法,把複雜的語文教學工作做得更好,更全面。可是,在教學中也有幾點問題值得反思:

一、作文指導不夠充分

作文是需要教師經過創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用自我的語言表達自我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作起來部分孩子很困難,覺得無從下手空泛、不生動。想象是由當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過程。它是探索和創造的一把重要鑰匙,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聯想開始的.。聯想對排除墨守成規的思維定勢、開闊思路有重要作用。培養學生聯想本事既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也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許多學生的作文,思路狹窄、語言乾癟。與他們的聯想本事薄弱有必須關係。從多角度有體裁上的、資料上的、主題上的。許多事實證明,變換角度能導致發現和創新。多角度作文能夠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本事,使學生山想象豐富,學會全面地考察事物。

二、批註式閱讀抓得不實

批註式閱讀教學,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本事,掌握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本事、深入理解本事,從而培養孩子們的語文素養。本學期我抓得不夠實,中下等生批註得很膚淺,不夠深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進一步抓好孩子們的批註式閱讀本事的培養。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由於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從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虛心向同事們求教,因爲我知道課程是一種實踐,只要用心鑽研、探索、反思、總結經驗,就可以把語文融入到孩子們當中,變成孩子們的笑臉,變成學生愉快的學習,變成學生更真實的發展。新課程要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變成一種真實的、動態的、發展的現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獲取了點滴的教學經驗:

一、學生在“玩”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爲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的求異,激活學生思維,“玩”出價值。如“闖”字的識字,有的學生說:“這是一隻馬跑進門了。”“不是,這是馬兒被關住了失去了自由,想衝出門到外面呼吸新鮮的空氣。”有的學生說:“這是”門“跟門有關係,就是衝進門或衝出門的意思”……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在發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再如用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將課外識記的字剪一剪、貼一貼,製成“小報”;在班級中評選出“識字大王”等方法、活動都爲學生識字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鑑賞對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範、漂亮。

《課標》中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因此,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試寫”的程序:“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評頭論足,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母雞》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後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爲“尊敬”。

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發着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這篇課文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母愛的偉大,並通過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四年級的學生雖已初步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讀自悟方面的學習能力,但體會作者情感和寫作方法時需要教師加以適當點撥、引導。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教學的重難點落實爲指導學生閱讀感悟,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感受英雄母親的形象。

根據教學目標,對《母雞》這一課,我緊抓情感變化這條主線,找出關鍵的句子:“我一向討厭母雞。”“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針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提出問題,經過歸納總結成兩大問題:

1、爲什麼一向討厭母雞呢?

2、後來爲什麼又不敢再討厭母雞呢?根據問題,找讀相關語句,簡單地品讀,而不是逐字逐詞進行追問研讀講解。

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爲: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老舍對母雞的'感情變化,感受母愛的偉大;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文實踐。

教學中,我力爭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及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雖然課堂流程順利,表面上看是完成了教學任務。然而,仔細反思一下,卻存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需改進:

1、由於我忽視了語文意識,因此學生對老舍先生語言的口語化、直白化的感悟和體驗就不到位,教學還是在平面上推移,沒有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導致整堂課的朗讀始終沒有一個提升。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安排不同方式、不同要求地讀課文。但由於預習檢查工作不及時,學生在讀課文時出現了朗讀不流利,甚至不敢大聲朗讀等現象。朗讀的指導與訓練要在平時花功夫加以落實。因此,在平時的朗讀教學中就該多種形式朗讀,重視朗讀的方法。

2、整堂課,舉手回答的學生就集中在那麼幾個人,其他的都是沉默的。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而略讀課文教學最大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讓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在實踐中掌握讀書方法。略讀課文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個體自讀和合作交流是略讀課文學習的重要方式。可是在學生的理解遭遇瓶頸的時候,我的分析就過多地參與引導了,使得課堂中教師的主導明顯化。

3、本文的語言十分生活化,使得文章是那樣的生動鮮明又通俗易懂。都說語文課堂應該充滿了朝氣與樂趣,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教學情境等是靠教師的語言的。但是在教學時由於讓學生回答問題時過於猶豫,延誤了時間顯得有點拖拉,致使課堂缺乏活力。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應該注意訓練學生要善於發言,要注重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期末成績均分84。37,比四班高出4分,比第一名低4分。批改試卷的老師和同年級的老師都誇讚:我們班進步很大。接任之前,就有人告訴我:這個班均分倒數第一,比其他班低十幾分。如今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我反思這一學期對語文教學做了什麼:什麼也沒做!不但沒特別做什麼,語文課還少上了幾節,要麼是排節目,要麼是參加活動,交給數學老師了。我們班的後進生兩隻手抓都抓不過來,我哪有精力一個個給他們補缺補差;我也沒有像數學老師那樣經常耗在班上一個個面批,也沒有像英語老師那樣經常把後進生帶到辦公室補。只是偶爾象徵性地懲罰不寫家庭作業的。應該說,我骨子裏就是“懶”教師,從教以來,就厭惡把孩子拎到辦公室訓斥啊、補作業啊……

看上去,我什麼都沒做。但我也的'的確確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在學校的時間都傾注在孩子們的身上了。應該說,都滲透在與學生點點滴滴的互動中了。通過這一學期我們的學習成績,以及這幾年的思考,我肯定:讓學生健康(包括心理)成長,提高學生的成績,絕不是靠教師整天耗在學生身上,不是經常把學生拉在自己身邊補缺補差,不是一對一面批,也不是大量題海戰術。這些只能起到一點點輔助作用,把握不好,反而抑制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厭學。內動力激發出來了,這些教學手段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經過三上學期的教學,從學生考試情景分析,總結反思如下: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新課程的背景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勇創新的本事,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1)注意新課導入的新穎;

(2)培養學生進取探究的習慣,發展求異思維本事,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地各抒己見,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課堂氣氛活躍,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活起來。

北師大版的課文中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優的佳作,其語境描述得美妙,語言應用精巧,思維表達深刻,都是引導學生的重要資料。由於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語文的精彩之處不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全印象,我在閱讀教學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在誦讀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教學《不願長大的小姑娘》一文,讓他們在品評中進一步認識生活中自我的事應自我做,不要總想依靠父母,感受到幫忙他人,歡樂自我。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學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內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教訓構成有序、趣味、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把語文教學融入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成語故事》《童話故事》等課外書;設採蜜本蒐集好詞佳名,爲深入理解課文資料奠定了基礎。其次,注重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如舉行筆下生花競賽、書法競賽、講故事比賽、編寫兒歌。

此外,注意利用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一樣角度,採用不一樣途徑獲得知識,培養本事。並注重習作與活動緊密結合。三年級學生作文才剛剛起步,怎樣批改才能收到實效呢

(1)改其一點,目標明確。佈置作文,讓學生明確要求,可先“約法一章”。以記事爲例,可要求學生抓住重點,或要求過程清晰,或要求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描述突出,同時我十分注重鼓勵學生巧用語文書中的好詞佳句。批閱時根據事先約定的“法”,只要學生承諾所約的“法”之一,即使其他方面不夠夢想,照樣給優。這樣由於目標單一、明確,讓學生每次習作做好一點就行,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爲以後學生寫好習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重評輕改,抓典型。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應把重點放在習作評導上。我覺得重指導,輕講評收效不佳。改得滿篇硃紅,費時低效。我認爲可針對習作特點的要求,能夠在批閱時把主要精力放在歸納共性問題上,找出典型習作抄在黑板上,或印發給學生,師生一齊修改,指出優點,找出失誤。互相研討,使其變成一篇佳作;或抽好、中、差幾篇抓住帶普遍性的問題,進行比較、分析,邊講述邊修改。如此下去,學生就會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3)面批幾個,拔優輔後。以吃“大鍋飯”爲主,抓共性是必要的,但抓個性也不可少。最好的辦法是面批。但花時間更多,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作文課,在學生完成草稿後,每次輔導幾個,將有些“作文事故”消滅在萌芽中,防範於未然。

一學期下來,豈不是每個學生都有面批的機會嗎此種方法不僅僅照顧了作文的“困難戶”也能使作文尖子的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本節教研課,課後感到諸多不足。對文本的挖掘和解讀還不夠深,導課、引課還不夠順暢。課堂教學過於拘緊、緊張。對學生放手學習和合作學習做得還不夠,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對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重視不夠。

教學中對學生領讀、多讀重視不足,課堂氣氛過於呆板,沒有讓學生放下包袱輕鬆學習。語言表達不夠精準到位,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好。面對聰明活潑的孩子,微笑和激勵就是一種最好的方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既是對他們潛能的開發,又是對他們個性的張揚,運用得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能,這一點本節課作的不夠好。另外,板書不夠規整,有待於今後教學中注意改正和規範。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讓學生學得趣味、學得有味,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職責。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經過幾年的閱讀積累,已儲備了必須的知識,也有着相應的閱讀理解和寫作本事。

(一)因勢利導遷移應用

六年級學生在學校裏顯得更爲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衝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廁所裏塗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更多的學生早在第一學期就忙着寫臨別贈言。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進取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組織學生爲花壇寫溫馨的宣傳用語,爲教學樓內部選擇格言警句、寫凡人小語,爲學校廣播站進取撰稿。在練筆、討論、推敲中學生樂而不疲,尊師愛校、友愛同學的完美情操得到提升。

(二)融會貫通,以一當十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几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本事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到達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閱讀觸及其餘,啓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應用,趣味有味地學。培養學生讀書思考、分析感悟本事,這是從文章的資料方面相串聯的;還能夠從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在學習小組裏交流安徒生這位“世界童話大王”的名作,花時少、收效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廣讀博覽的興趣;還能夠進行讀寫知識的遷移,在閱讀教學中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新年的陽光照着小女孩小小的屍體上,她的手裏還捏着一把燒過了火柴梗。新年的街頭熱鬧依舊,可憐的小女孩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他們的思維活動向縱深發展。由此,教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求,讓這一久遠的童話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小女孩被奶奶緊緊地摟在懷裏,她倆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飛到那沒有飢餓、寒冷、痛苦的餓地方去了。她們向着光明和幸福飛去。看,那青青的芳草地、活潑的孩子們把她們吸引住了,她們來到了,來到了你們的中間。你會,你會,你會。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學生的閱讀本事得到了培養。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這篇課文用擬人化手法,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介紹了足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概況。文體新穎活潑,符合兒童閱讀心理,有利於激起兒童閱讀興趣。第二課時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認識“慶祝”兩個生字。

教學中,我發現了學生普遍對長句有畏難情緒,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長句由於修飾成分多,學生常讀漏、讀錯,此外,學生不會意羣停頓,第二、學生對課文吃不透,感情朗讀不到位。

我不由得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一是平時對長句的停頓方法強調、引導不足,造成學生訓練不到位,二、學生的'對長句停頓的微小進步沒有進行及時的正面肯定與強化,造成其自信心不足,三、至於感情朗讀方面,教師範讀不夠,學生缺乏模仿對象。四、生活即教育,語文教學生活化,生活語文化,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構建一種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氛圍中,老師真正享受語文教學,學生真正享受語文學習。

我認爲要想讓學生樂讀、愛讀書,關鍵要在於讓學生覺得讀書是自己的內心需要,是一種自我肯定的途徑。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每個人都有追求自我實現和獲得尊重的需要。因而,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開闢多種渠道,搭建新的平臺讓學生展示自我,同時,還要將對適當的有計劃滲透長句的朗誦技巧,把目標細化,指定適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目標。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期末成績均分84。37,比四班高出4分,比第一名低4分,語文教學反思。批改試卷的老師和同年級的老師都誇讚:我們班進步很大。接任之前,就有人告訴我:這個班均分倒數第一,比其他班低十幾分。如今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我反思這一學期對語文教學做了什麼:什麼也沒做!不但沒特別做什麼,語文課還少上了幾節,要麼是排節目,要麼是參加活動,交給數學老師了。我們班的後進生兩隻手抓都抓不過來,我哪有精力一個個給他們補缺補差;我也沒有像數學老師那樣經常耗在班上一個個面批,也沒有像英語老師那樣經常把後進生帶到辦公室補。只是偶爾象徵性地懲罰不寫家庭作業的。應該說,我骨子裏就是“懶”教師,從教以來,就厭惡把孩子拎到辦公室訓斥啊、補作業啊......

看上去,我什麼都沒做。但我也的的確確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在學校的時間都傾注在孩子們的身上了。應該說,都滲透在與學生點點滴滴的互動中了。通過這一學期我們的`學習成績,以及這幾年的思考,我肯定:讓學生健康(包括心理)成長,提高學生的成績,絕不是靠教師整天耗在學生身上,不是經常把學生拉在自己身邊補缺補差,不是一對一面批,也不是大量題海戰術。這些只能起到一點點輔助作用,把握不好,反而抑制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厭學。內動力激發出來了,這些教學手段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斷想之一:如何理解反思?

一個術語被頻繁使用之後,人們往往容易忘卻對這個術語原義的追問。“教學反思”在不同的場合,從不同的角度,說話人往往賦予它個性化的理解。這就造成對“教學反思”這一詞語理解的歧義。善意一點理解,也可稱之爲內涵的豐富。

在一般的印象中,“反思”似乎與“反省”或“內省”意思最近,都含有自我省察之意。《論語·學而第一》中有曾子的話,“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大概就是中國知識分子骨子裏的“反思”精神的發端。

“反思”通過內心活動指向自己的言行,反思的主體和對象在這兒合二爲一了。換句話說,就是作爲統一體的“我”,一方面在做事,另一方面又扮演了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冷靜地觀察、分析、批判、總結。黑格爾認爲,反思是統一體分裂爲對立面的二重性活動。

教學反思的主體和對象就是從事教學活動的“我”。在活動中,“我”把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所做的事情,作爲觀照對象予以關注,時時感到“我”在從事教學工作,又時時感到“我”在看着“我”工作。

斷想之二:反思要不要講真實的故事?

在反思的過程中,我們會擺事實、講道理,要用說故事的方式來講道理。故事的真僞,與我們反思中要講的道理有沒有關係?這個問題,我們在一些研討會上經常爭論。我認爲,可以分兩種情況來看待:

其一,講別人的故事。引用故事,轉述故事,把這些故事當作教育寓言來看,其真實與否,就是無關緊要的。我們僅僅是要借這個故事,引申或佐證我們的觀點。而且,此類故事往往無法、也無須考證。試想,有誰會傻到去考證“刻舟求劍”和“掩耳盜鈴”的真僞呢?

其二,講自己的故事。寓言故事能提供的,僅是概念化的啓示。但我們自己的故事,卻凝聚着我們自己內心真實而隱祕的想法、複雜而微妙的`情感,乃至我們經歷的生活場景,我們的信念、價值觀,等等。它所能給自己和他人的啓發之豐富,遠非寓言故事可比。而且,有時講自己的故事,還不一定非得總結出一些道理,有句話叫做“擺事實,就是講道理”。在這種情況下,故事的真實性就是至關重要的,是一個應當堅守的道德底線。

虛假的、美化的、僞飾的故事,自己讀了會臉紅,別人讀了會誤解。當然,如果你就是想製造“霧裏看花”和“水中望月”的朦朧境界,誤以爲這就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藝術境界,是一種創作,像寫教育小說,那就是另當別論的了。

我總覺得,爲了預設的結論,虛構或者文飾自己的故事,有點像某些射箭高手。爲了表示他的百發百中,射箭時不是瞄準靶心,而是胡亂放幾箭,再圍繞胡亂放出的箭,畫出一些圈圈,以示都射中了……這其實就是掩耳盜鈴而已。

斷想之三:爲什麼牴觸“反思”?

“你需要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當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說“反思”這個詞的時候,我試着問自己。我想想,是啊?大家都在反思,我也應當反思。受“趨利避害”的從衆心理所驅使,我開始反思了。

可是我反思的第一個問題,不是別的,而是“我究竟需要不需要反思?”想了幾天幾夜,又添了些白髮,也沒個答案。我終於明白了,沒有答案實際上意味着,回答是否定的。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在《漁歌子》的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讀,去了解詞的大意,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詞意,特別強調讓學生比較同是描寫江南春景的兩首詞的異同。但是從課堂效果來看,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教師過於注重結果——比較異同,忽視了過程的體驗——朗讀感悟詞中描繪的美景,體會詞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樂趣。

讓學生初讀正音,自學瞭解詞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番之後,就讓學生比較和前一首詞的異同,從學生髮言情況來看,學生只能勉爲其難地從表面說說想法。因爲學生還沒有很好地去體驗,感受《漁歌子》這首詞所描繪的江南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花,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衝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老師沒有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如何能夠感受兩首詞的不同呢課堂上如果讓學生再多讀讀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感悟,啓發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去感受詞中的意趣。另外,古詩詞的學習應充滿一種詩情畫意的美,學生徜徉在古詩詞的王國中,課堂應當別具一番情趣。但是,學生沒有被美的經典詩詞所吸引,這與教師本身的文化素養有關,教學生詞,教師就應該有一定詞的積累,有一定的鑑賞能力,教師的語言應有一種古典文化的魅力,給課堂營造一種學習詩詞的良好氛圍,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在我教學的這幾年來看,我發現大多數同學們不能正確的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學生們的聽說讀寫潛力。所以呢這天寫的這篇《語文教學反思》是來檢討自我教學上的不足,也期望能與大家交流,共同進步,把知識更好的傳播給學生們。

一、掌控好課堂

首先要精心備課,以“一覽衆山小”的氣度走入課堂。教師要擁有駕馭課堂的本領,就務必對教學資料深諳在心。每上一篇新課,我都會先認真吃透教材,獨立地研讀課文,把自我探究的全過程摘要地記錄下來,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看教參,讀資料,將自我的見解同別人的見解比較,理性地決定取捨,內化成自我獨到的見解。這樣在課堂上,我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場上與學生對話,提高自我的駕馭教材的潛力,做到上課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只有用心備好每一節課,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信心百倍,促使學生上好語文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其次要把握好課堂教學邏輯順序,當好“引路人”。教師要在短暫的45分鐘將教學任務完成,講課邏輯十分重要。每上一堂課,對教學程序的安排,我都會在草稿本上寫好幾遍,反覆琢磨,想了再否,否了再改,直到覺得流程貼合教學邏輯,貼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纔敢定度。

再次要創設寬鬆、自由的課堂教學環境,讓語文的課堂閃射着學生的靈性。教育就是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的確,教育從本質上講,不是傳輸,不是給與,而是一種師生間的平等交往和心靈對話。但是,這種對話有着極其複雜的存在方式,或有形,或無聲,或外顯,或內隱,隨時隨地藏匿在師生的交往活動之中。我在課堂上總是儘量微笑着應對學生,以一種善意的、平等的姿態站在講臺上,不斷稱讚學生的點滴進步,鼓勵學生用心發言,說出獨立見解。

二、點燃激情,用愛心開啓智慧之門

對於語文課堂要有激情。“學生不是填充知識的容器,而是正待點燃的火把”,教師便是點燃每一個火把的人。老師的精神狀態是影響教學氛圍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爲老師一走進教室,學生就會受到感染。如果教師精神飽滿,言語充滿情感,學生就會感到精神煥發;如果教師一臉病態,無精打采,說話有氣無力,學生就會覺得壓抑。我每一次走進課堂儘量做到興高采烈鬥志昂揚,用自身的語言來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飽含激情了學生纔會願意跟着你學,愛聽你講課。

對於學生要有激情。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說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我每次批評學生,都是說,你這樣好,那樣好,明白嗎?老師很喜歡你,對你充滿了期望,只有一點不好,如果改掉它,你就是十分完美的甚至值得老師崇拜的學生。學生聽了會受多大的鼓舞啊。對學生的這種激勵,別的不說,只從對我們語文課堂的教學來講,就是最神奇的催化劑。當然,對於後進生,我們往往都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啊。但是如果站到更高的角度來看問題,也許我們的心胸就開闊了。我班有位聽話的女生屢考不好,爲了不挫傷其用心性,我在她的試卷上寫了幾句鼓勵的話:春天的花奼紫嫣紅,多漂亮啊。但是爲什麼有的花先開,有的花後開呢?只是因爲各自的

本性不一樣。遲開的花不但同樣美麗嬌豔,而且往往花期更長,更易得到蜜蜂蝴蝶的眷顧。真誠地告訴你,你不是比別人笨,而只是一朵遲開的花而已!”在以後的語文課上,我總能看到她對我投來的信任的眼神。是啊,一滴水能夠潤活一朵花,然後美麗一個世界,老師的愛心就是滋潤心田的水。

三、抓好作文教學,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有機結合

作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關係十分密切,作文教學是素質教育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作文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思想,也是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成績的重要措施。如何抓好作文教學,我們七年級語文組在備課組長的`引領下,發揚羣體智慧的優勢,採取一系列簡便有效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開展“三個一”的活動。解決作文無話寫的問題

1、每一天摘抄一個精美語段,(利用語文課強化背誦積累,在教室後面黑板牆開闢“今日語言積累”專欄,展示班上習作精彩語段或學生摘抄的美段。)

2、每週一篇週記,(題目來自教材篇目或閱讀材料中的訓練點)

3、每週一篇美文摘抄、評點

(二)激發興趣,解決不願寫的問題

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往往以自我的學習興趣爲轉移,當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時,總是用心主動地學習。因此,我主要採取了三條措施,激發學生作文興趣,提高用心性,使學生願寫作文。

1、兩頭激發興趣。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抓尖子學生和後進生兩個方面,做到抓兩頭促中間。對尖子生多下功夫、多指導,鼓勵拔尖,用尖子生領路。對後進生,注意他們的點滴進步,多表揚、多指導,鼓勵進步,從而激起全體學生的作文興趣。

2、發表激發興趣。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髮表欲強的心理,認真辦好黑板報和牆報,對優秀作文講評之後就搞一個專欄刊登出來,還定期把學生作文編印成一個小冊子讓大家學習借鑑。並用心組織學生參加各類作文競賽,還把一些優秀作文推薦給有關報刊、媒體等。學生每當看到自我的作文或同學的作文獲獎或發表,都十分高興和激動,從而激發起了寫好作文的興趣。

(三)將閱讀寫作同步進行,解決不能寫的問題

具體措施是在課堂教學中,把一篇文質優美的文章既當閱讀材料訓練又當作作文範文來講。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我感悟,自我提出問題,然後交流,我透過對學生的問題歸類,整理出一套出題、答題的規範體系。

(四)注重作文的評改,解決寫不美的問題

另外,我注重透過作文了解學生的性格、生活、愛好等各方面狀況,評語不拘泥於文章形式。學生寫作文有時說出自我的心裏話,訴說自我的煩惱和困惑或不滿,我根據各個學生的狀況勉勵之,開導之,班上一自尊心強的女生因考試失利在作文中流露出消極情緒,我給她寫了幾句話:“堅定不是一種思想,而是一串串的腳印,漆黑的夜晚是光亮的前奏,心揣信念,夢想就在腳下。”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又看到了她燦爛的笑臉。如果老師把寫作文看成純粹技術性的練習,不關心作文的資料,就會失去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絕好機會。作爲教師,要時刻牢記教書是爲了育人,不要當教書匠,要當教育者。作爲語文教師要確立“大語文”的指導思想。

以上所說但是是重複了每一位老師日常所做,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課堂這塊試驗田每一天做到四個一點點:比規定的多做一點點,比規定的做好一點點;比規定的早做一點點;比規定的巧做一點點;拋掉外在浮躁,“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以一個學者的姿態站在講臺上,與學生對話,做一個快樂的播種者。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通過藝術作品中線的觀察、分析,比較初步體驗不同種類的線條帶給人的美感,感受藝術作品中線的秩序與變化帶來的美感,這節課同學們都能用各種線條去設計自己的作品,有發散式的圖形,也有用線條去表達具向實物的作品,課堂氣氛良好,成功的一課。

《會變的線條》這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感受不同種線條帶來的美感,學習用線描的方法來表現、裝飾畫面。

線描是用線條作畫,是學生比較喜愛的一種繪畫表現形式,低年級學生(包括幼兒)的塗鴉,往往都是用線條來表現。應該說,線描使用工具簡單,畫起來方便,它對具體物象既能作概括處理,也可進行細緻刻劃。學習線描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繪畫基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線描教學是繪畫教學的一個重點。

根據學生學習由易到難,梯度發展的規律,我把這一課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認識、感受線描作品中不同線條組合變化的美,在練習中嘗試用不同線條組合變化的方法來裝飾已有的畫面。第二部分再由繪畫中的線條帶入到生活中更爲廣泛的線條世界,鼓勵學生大膽運用不同的線條來豐富地表現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進一步提高線描繪畫表現能力。

在第一部分的教學活動中,我主要把它分成四大環節:

第一,課前組織活動。我利電子白板課件中循環播放畫面的功能,引導學生在感性的音樂聲中跟着畫面徒手認認、畫畫各種不同的線條,學生的情緒得到了較好的調節,他們一個個都進入了學習的狀態,爲下面的活動做好了準備。

第二,激趣導入。我利用拉幕的形式展現畫面,請學生猜猜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學生通過比較觀察認識了線描畫,也初步感受了線描畫的美,學習興趣被激發了。

第三,學習線條裝飾畫面的方法。

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部分。爲了能夠較好地引導學生充分觀察和感受畫面中不同線條組織變化的形式,我特意有目的的設計了一幅衣服的範畫,在範畫中儘量包含線條組合變化的各種方法,以“練眼力”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感受線條組織變化的美,如:線條形狀的變化、粗細的變化、疏密的變化、方向的變化、長短的變化等,針對線條不同的組織變化形式我又設計了不同的小練習,畫一面你在畫面中發現的不同線條;怎樣使樹葉一邊稀疏的線條變密集;怎樣把“愛心”裏的細線變成粗線;畫面中線條方向變化有什麼特點,像什麼,給你這樣的感覺;畫面中線條長短變化有什麼規律,給你這樣的感覺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掌握線條組織變化的一些方法,讓學生在看看、想想、說說、畫畫中學習知識和技能,豐富了活動的形式。

第四,欣賞和感受。在引導學生欣賞畢加索的作品《坐在柳條椅上的多拉.馬爾》過程中,我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和感受帽子、手、柳條椅、背景上的線條特點及給人的感受,使學生明白在用線條作畫時可以投入自己的主觀感受,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引導學生欣賞學生優秀作品時,我主要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線描畫表現對象的多樣化及畫面中線條組織變化的美,發現線描畫中點、線、面的有機組合,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技能。

第五,實踐練習。很多學生在繪畫過程時不知道怎麼畫,有時候常常會畫得很亂,下筆很重,盲目下筆,沒畫多少就用橡皮擦。因此,在學生練習時,我先通過演示啓發學生用不同的.圖形、線條來劃分塊面,再進行局部的刻畫,強調作畫步驟,從大整體到小局部,從長線條到短線條,培養學生良好的繪畫習慣。

第六,活動評價。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慾望,因此,在評價時我注意多元化的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性,竟可能地爲學生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把學生的作品滿滿地布臵在黑板上,學生不管自己畫得怎樣,他們一個個都非常高興欣賞着自己的畫和別人的畫,在交流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提高了作品欣賞能力,也給學生創設了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

總體來說,我覺得這次教學活動還是比較順利的,整個教學內容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環環緊扣,在講練時間安排上也比較合理。從學生的練習來看,他們對線描畫的知識和表現技能掌握較好。但也有進一步改善的地方,如:教學思路可以更靈活些,在教學中可以更大膽地放手讓孩子表達和變現,在練習中,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繪

畫能力來選擇練習,給基礎差的學生提供已有的圖形,鼓勵能力強的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事物自己用線條來畫輪廓,再劃分塊面用不同的線條組織變化裝飾畫面,這樣既可以照顧到基礎差的學生進行線描練習,也可以使能力強的學生自主能力得到更好的鍛鍊和發揮。由本課的教學使我想到,要把美術教材變成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載體,使美術課堂真正成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沃土,就必須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而學習新課標,首先要加深對美術課程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綱舉目張,而不至犯穿新鞋走老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