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精]初中語文教學反思

[精]初中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3K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中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初中語文教學反思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

摘 要:教學反思對於教學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能夠知道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對於教師的教學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作爲教師要給與足夠的重視,給自己留有充分的反思的時間,不可把它當作可有可無的環節。那麼初中語文教師該如何進行反思,反思對於語文教學具有哪些作用,本文着重探討一下。

關鍵詞:初中語文;反思;積極

所謂教育反思是教師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爲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爲和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教學效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並能通過這個過程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任何學科的教學都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反思,作爲初中語文教師更少不了教育反思這一環節。

以往的教學中,可能很多教師就是單純備課,上課,佈置作業,對於反思這一塊並不重視,他們認爲這種行爲似乎有點浪費時間,而且不是立竿見影的,見不到什麼明顯的效果,因此,往往被忽略掉了。而我作爲一名初中語文教師,通過自己的長久的堅持反思和親身經驗得出,教育反思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對於學生,對於自身都是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我們必須重視起來。

那麼,教學反思有那些意義呢?

首先,反思有利於教師對自己的教案進行深度思考。教案的編寫雖然至爲重要,但是課後進行反思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某種程度上課後反思可以說是二次備課,對於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經驗的提高有着促進作用。由於教案的撰寫是根據學生、課程內容等多方面爲依據的,在編寫的時候難免會出現考慮不周的地方。教師就算自己反覆查看教案或許也找不出什麼缺點和不足,但是,在自己依據教案進行授課時,就會有一些突發狀況是自己所沒有考慮到的,這些突發狀況對於教師來說是一筆寶貴的經驗。在課程結束後,教師需要及時進行反思,修改自己教案的不足,並及時總結經驗,爲自己日後的教學提供一定的指導和依據。通過將教案付諸實踐,根據學生的一些答題和提問,可以找出自己在備課時的不足,可以知道自己的備課忽略掉了學生哪些特點,哪些方面是與學生的現階段的能力所不匹配的和不適合的。

其次,教學反思可以爲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很多時候,教師只是依據自己的理想當然去教授課程,對於學生的學的情況以及學生的接受力都是欠缺考慮的。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環節,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只是單向灌輸是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增加了教學反思,教師可以知道學生的問題所在,知道目的地在哪裏,可以省去很多無關緊要的探索,這在節省時間精力的同時還能提高教學效率。

作爲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教育反思呢?反思哪些內容呢?

一、反思教學理念

素質教育提出新的教師觀和學生觀,指出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主要起引導、幫助作用,不能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要明確課堂應該教給學生,教師不能替代學生去學習。

初中階段的學生自尊心很強,在對於一些問題和話語上,內心非常敏感。教師應該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有沒有做到尊重學生,將學生堪稱是一個完整的獨立的人,課堂用於有沒有在無意之中給學生造成傷害,一些舉止有沒有無形之中給學生一些不好的感覺。有的教師喜歡在課堂上用一些詼諧幽默的語言來調動課堂氣氛,甚至有的會開一點小玩笑。尤其是,作爲語文課,語言是主要的載體,不像數理化等,可能情感這部分內容牽涉的很少,語文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感的溝通與交流,作爲語文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語文學科知識,更多的是一些人文情感和人際溝通。所以,語文教師的反思極其重要,必須時刻考慮學生的現階段的情感特點和接受度,有沒有做到尊重和讚賞學生,有沒有落實和貫徹新課改所提倡的教學理念。

二、反思教學目標

任何學科,任何一節課都必須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就好比人生一樣,每一階段都要有一定的計劃和理想,這樣才能不斷進步,達到自己最終的人生理想。教學也是一樣的道理,每一節課教師都有指定的教學目標,圍繞這個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對於教學目標的反思,主要思考這節課我有沒有一個完整和清晰的教學目標,學生有沒有把握這個目標重點,有沒有很好地完成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在這堂課上,有沒有真正貫徹落實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對於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沒有和自己的教學內容恰當的進行聯繫。

初中語文課程,新課改強調在使學生掌握一定知識的同時還要不斷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中學語文課文很多內容都是涉及到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的熱愛等,教師在講(轉載於:初中語文教學反思案例)授這些課程的時候,在使學生明白掌握課文的同時要深層次挖掘課文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藉機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

三、反思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主要包括導入、新授知識、小結和練習以及作業的佈置等,在這裏,教師着重反思的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是不是合理,有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之中,有沒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出來。

很多教師的課堂氣氛都給人一種壓抑感,無法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現今存在的普遍情況是,教師對於知識自己可以滾瓜爛熟,對於在課堂上講授也從容自如,可是問題的關鍵是與學生的互動很少,對於學生的積極性調動的不充分,很難維持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這種情況下,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過多的教師都認爲只要自己講的多,學生接受的就會多,對於

課堂引導學生思考等環節覺得是在浪費時間,這其實是非常不明智的舉措。教學是雙向互動的,你單項做再多努力,學生接收不到也白搭,相當於物理學科中的無用功。只有在課堂上增加學生互動的環節,使課堂內容趣味性增加,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愉悅的接收知識。同時還要反思自己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有沒有做到肯定、鼓勵學生,應該多用鼓勵式的評價,只有使學生找到自我價值,得到肯定,學生纔有進一步發奮圖強的動力。

教學反思除了要反思以上內容,還應該及時的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的得與失。對於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經驗和比較精彩的教學片斷可以自己記錄下來,作爲自己以後不斷改進和學習的榜樣,對於自己的一些失誤的地方,也要深刻的反省,有必要的話也要做一些記錄,以便提醒自己在日後的教學中不再出現此類型的失誤。

教學反思是很重要的一環,作爲初中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進行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在實踐和反思相互碰撞的過程中不斷前行,向着優秀教師的目標前進。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2

爲了教好語文,我係統地認真研究了初中的語文教材和相關的練習,並買來一些語文工具書籍。同時加強與其他語文老師的交流,認真研讀他們的教案、教學心得。經常抽空去聽其他語文老師的課堂教學,並認真、詳細地做好聽課記錄。對於學校的優秀語文教師,本人更是悉心向其請教,以儘快熟悉語文的教學。平時,我還大量查閱有關語文教學方面的書籍、報刊、雜誌,將一些優秀的與本地區情況相近的論文摘錄下來做爲教學備用資料。對於語文科組的各項活動,本人都認真積極地參與,並做好記錄、整理。在上每節課之前,本人儘可能從網上、報紙、書籍上搜集相關的資料,結合本校學生情況,認真備好課,設計好教案。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常邀請一些語文教師來聽課,課後虛心地接受他們的點評,同時也將這些意見記錄下來,運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同時,針對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反應在課後寫好教學反思,總結每節課的成功與不足之處,以方便今後的教學。

我在吸收他人經驗及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盡力改變以往的以教師講解爲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填充式教學方法,按照新課程標準,在課堂上通過設計一些與學生實際相貼近的問題,以啓發的`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思考並回答問題。在教學活動中儘量做到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裝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主動的狀態,在輕鬆的氛圍中理解、接受知識。並適當地及時地鼓勵、表揚學生的表現,肯定他們的回答,讓他們從回答問題中樹立信心。還通過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與現實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分組探討。這不但刺激他們的求知慾望,讓他們在探討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而且還讓他們從中體會到一種團隊合作精神,集體的凝聚力,從而提高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增強了他們對語文這一學科的興趣。

第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學生的知識面相對狹窄,平時閱讀書籍、報刊、雜誌等較少,這就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差。針對這種情況,我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現有書籍,有選擇的向他們推薦一些書籍,經常開放圖書館,延長他們的借書時間,盡力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以提高他們閱讀理解的能力。而在課堂上,注意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後回答問題,並適當

地引導,以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後,學生的知識面不但擴大了,而且閱讀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第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

本校的學生由於一些原因,口頭表達能力較差。爲了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本人在課堂上,多注意讓一些羞於開口的同學起來回答問題,先用一些簡單的容易回答的問題,通過耐心引導其回答,並加以肯定、表揚,從中鍛鍊他們的膽量,樹立他們的信心。平時,還注意指定一些簡短的文章給他們朗讀,並且在班裏舉行一些朗讀比賽,獎勵小禮品,以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從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學生們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這不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在學校開展的朗誦比賽中,本班學且都獲得了不錯的名次。這反過來又刺激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第四,學生寫作能力有所提高。

爲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在平時常佈置一些簡短的小作文,並在課堂上當場完成。小作文的內容多是些學生比較熟悉的,學生寫起來也容易。在批改時充分肯定學生的閃光點,並且在班上公開表揚,讓學生嘗試到一點成就感,最終調動其寫作的積極性。對於一些寫作能力比較好的同學或是對寫作感興趣的同學,我鼓勵其參加校小記者興趣小組,積極向校報、校外發表文章。這些都大大地增加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一步探索,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3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自發表以來,一直被收錄於各時代各版本的初中語文教材中,被稱爲中國最經典的語文課文之一。不同時期的語文老師対此篇都有精彩的講解和分析,在近一百年後的今天,我仍然選擇這一課作爲公開課,深知想要出新出彩十分的不容易。然而,我們講公開課的目的不是爲了出新出彩而劍走偏鋒,另闢蹊徑,講好一篇散文的標準在於真正引導學生能迅速準確地把握作者從字裏行間裏傳遞出來的人生經驗和人生感悟,能學習借鑑作者在文章中所體現的語文經驗。

《背影》教學首先要遵循其本——尊重散文教學的規律——建立學生的已有經驗與“這一篇”所傳達的作者獨特經驗的鏈接。(王榮生語)

在預習過程中,我問學生,讀懂了什麼?學生說,看到了四次背影,也讀懂了父愛,但不理解爲什麼父親買個橘子就讓作者這麼感動,也不明白這篇文章爲什麼寫於八年後。我決定教學設計就從學情入手,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靠近背影。

傳統的散文教學中有一個深入人心的概念曰之爲“形散神不散”,一直是廣大語文教師散文解讀和教學的核心知識,似乎是指散文選材廣泛,手法多樣,因爲這個觀念的根深蒂固,教師普遍認爲散文難教。

在重讀《背影》的過程中,我越是細品越是感受到有一條線在牽引着我走近朱自清先生,讓我把晶瑩淚光中的那個“背影”看得越來越清晰。這條線就是“背影”,這條線也是我的設計思路。

爲了創設情境,我的導入採用背景介紹的方式,但是把重點放在了《背影》一文收錄在教材中的歷史方面,學生對此的反應是積極的,他們因爲自己的父輩祖輩也讀過《背影》而激動不已,這也在感情上拉近了他們與原作的距離。接着,我趁勢提出思考題:《背影》的感人之處何在?感人力量何來?就將學生引入到課堂思維中來。

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叫做“直面背影”,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閱讀經驗和語文經驗,直接分析第六自然段“買橘背影”,學生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賞析文章感受父愛,沒有障礙。緊接着我提出問題:既然這個自然段最能體現父愛,爲什麼還要寫1-5自然段和7自然段,並由此進入第二個環節“背影前後”,在這裏我設計了一個依據文本的說話訓練“我從段的處,讀到一個()的父親”,引導學生細讀文本,並思考“這些段落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對第6段刻畫背影起到什麼作用?”

學生再讀文章就從字裏行間找到了父愛的鋪墊與照應,也就把自己的閱讀經驗和作者的'寫作經驗鏈接在一起了,這個時候再用句式“這是()的背影”說讀文章,學生就能深刻體會到背影感人力量所在了。

走到這裏,還只是引導學生到達了前人對文章認識的階段,並沒有突破,我趁勢提問:“背影如此感人父愛如此深沉,作者爲什麼時隔八年才寫下此文?”把學生的問題還給學生,卻不急着給出答案,在他們苦苦思索之際,我做了如下講解:“散文中談論的所思,散文中表達的所感,都是該作者依其獨特的境遇所發生的極具個人色彩的感觸、思量。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畫不同於小說是要反映社會生活,而是要抒發作者自己的感受。”學生若有所悟,我也因此引領他們走到第三環節“透過背影”,要求他們再讀課文,用“我從()段()看到()的兒子”句式說讀課文,學生馬上就發現了兒子即作者的四次流淚,看到了兒子的愧疚和懺悔。爲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讀懂文章,我用PPT展示了朱自清先生與父親的關係簡表:

臺下一片譁然,衆生議論紛紛,透過背影這個環節,學生感受到了兒子的愧疚,也感受到了父子間的血濃於水,更感受到了文章真實的寫作意圖。

這節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我讓學生說說自己有沒有類似作者的生活經歷,談談怎樣珍惜親情,應該說課堂反饋是非常好的,達到了我的教學預設。

本節課不敢說是上得非常成功,只能說是非常順利,給了我很大的信心——要打造高效語文課堂,首先要尊重文體規律,要有文體意識,然後要尊重學情,這樣的設計是有效的。

這節課始終圍繞本文,緊扣文字進行解讀,並沒有另闢蹊徑劍走偏鋒;也比較注重把學生的語文經驗、生活經驗和作者的語文經驗、生活經驗有意識地相勾連。

要說遺憾,那當然有,教學也是遺憾的藝術,比如在學習作者的寫作經驗這一方面,本節課幾乎沒有涉及,實際上可以安排一個小練筆,讓學生學習這種塑造典型環境中典型形象的寫法。但是教學反思給我們提供了改進的機會,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是最有益於教學的事。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4

經過幾周的教學工作體驗,感到有一條原則較重要,即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愛學語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纔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纔有可能被激活,纔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爲學生的用心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簡單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靠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期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靠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爲老師,就應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期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閱讀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髮展自我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自我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我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狀況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後感,觀後感、週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涌現,時光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我的寫作個性。

教師能夠允許學生有不一樣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準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爲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指出,那麼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我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這是我最近教學過程中的一點點思考,現作以上總結,供大家參考、指點。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5

反思一:放與收

案例一:一老師在執教《承天寺夜遊》一文時,按照“粗讀明人事--細讀疏文意--品讀探主旨”的思路分析課文。在展示主旨環節,學生討論出了好幾種主旨,如體現作者悠閒、欣喜、落寞之情。這時候,老師打出作者背景引出“豁達”之核心情感。

點評:像這樣的教學過程,老師就很好實現了教學的收放自如。在學生討論時,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看法;在提升環節,卻有老師極爲精到的看法。最後,還上升到指導學生如何達觀看待人生方面,實在是很好的實現了文言文教學古爲今用的教育作用。

反思二:入與出

案例二:一老師在執教《春》一文時,先讓學生分析春景圖的特點、寫作順序、角度方法、修辭比較;老師再梳理:景物描寫應做到抓特點、多角度、按順序、用修辭;最後,讓學生仿寫一幅秋景圖。

點評:該老師先深入文本,瞭解課文寫景方法,再走出文本,讓學生學會使用這種寫景方法,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

反思三:果與因

案例三:一老師在執教《敬業與樂業》時,讓學生找中心論點。卻只是找到答案,並沒有告訴學生理由。

點評:在教學過程中,探究”爲什麼“是培養學生思維、提升學生能力的必經過程,是掌握知識、規律的最佳方法,也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所以,在指導學生判斷中心論點時,一定要說明爲什麼是這個句子而不是那個句子。另外,楊老師還特別提出應該講語法,因爲語法知識是滲透在語文學習的很多環節,包括概括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語言特點等。

反思四:實與效

案例四:一老師在執教《偉大的悲劇》一文時,帶着學生把課後的詞語注音、解釋讀一遍、講一遍。這是”實“。

點評:楊老師認爲,在教詞語時,可以採用更有效的手段,如羊軟綿綿爲”羸“,女孩裹腳走路慢爲”姍“,缸裏的東西沒有了爲”罄“。他還認爲,小學階段重在識字,初中階段重在釋字(可以講講構字法),高中階段重在講字的文化。所以,楊老師建議老師讀讀《說文解字》,一定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反思五:取與舍

案例五:楊老師在教初三第三單元《故鄉》《孤獨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聲》四篇課文時,便把單元目標分解到四篇課文中。這樣,每一篇課文不必面面俱到,每一篇課文突破一二個教學目標即可。所以,在《故鄉》一文中,主要抓肖像描寫;在《孤獨之旅》一文中,主要抓環境描寫和襯托手法;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主要抓語言描寫;在《心聲》一文中,主要抓心理描寫。

點評:我們在教學中,要學會取捨一些內容,研究課標、考標,根據單元目標和教材特點,重新處理教材,綜合定標。所以,我們應該在文本中抓取最有價值的東西進行教學,不必每一個細節都講到。

反思六:教與學

案例六:一老師在教《俗世奇人》一文時,從標題入手,讓學生思考:”俗世“與”世俗“的區別在哪?”俗世奇人“又好在哪?進而引導學生體會這”世“”俗“在何處,這”人“”奇“在哪裏?

點評:我們更應該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而不是老師教學的角度思考教學。所以,我們要教學生怎樣去學習,以及學會、學懂。

反思七:自主與合作

案例七:一老師在執教《端午的鴨蛋》一文時,佈置了三個合作探究題,其中有兩個題目是自主學習就可以解決的。

點評:楊老師建議,一節課最多一二個探究題,多了不能發揮作用;學生獨自能夠解決的問題,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即可;在”合作探究“小組建設上,可以多花點心思,比如指導學生如何發言,如何傾聽,如何展示小組成果(可以讓學生上黑板寫答案),以及討論前至少一分鐘的獨自思考等。

反思八:”講“與”默“

案例八:一老師在講《孫權勸學》一文時,先是老師範讀課文,再學生翻譯課文,接着賞析三個問題,最後拓展練習,講述三國故事。

點評:楊老師建議,文言文翻譯不用逐句過關,可以在小組內採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生能夠獨自解決的不講,學生相互間能夠解決的不講。只有學生提出的難點纔是老師需要重點突破的`。

反思九:淺與深

案例九:一老師在執教《老王》一文時,抓住老王善良的一面進行教學。

點評:這位老師在後來的反思中,認識到了《老王》一文還體現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無能爲力的慚愧,對社會不公的批判。也就是說,要抓住文眼”愧怍“進行深度教學。

反思十:固與拓

案例十:一老師在執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拓展題設計爲《我見到了發財的于勒叔叔》。

點評:這樣的教學設計十分恰當,既切合了課文的學習目標,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反思十一:勵與糾

案例十一:一老師在執教《背影》一文時,有學生評價文中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點評:對學生有個性的評價,我們可以對其正確的一面進行鼓勵,但是,遇到其觀點錯誤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結合文本所處的年代進行指導,糾正學生錯誤的看法。

反思十二:問與答

案例十二:一老師在執教《社戲》一文時,有十二個教學環節,大小問題22個,最後導致教學目標沒有實現。

點評:這位老師顯然違背了”簡單教學“的原則。在他的教育下,學生的知識積累、思維品質和閱讀能力都沒有得到提升。所以,我們在提問時,應該考慮到提問的效度、大小、層次、難易、多少、準確度、時機等,從而實現學生的有效回答。

反思十三:預與生(預設與生成)

案例十三:一老師在引導學生談閱讀《蘭亭集序》一文的感受時,一學生突然感慨”好浪漫“,而老師在帶着學生分析文本後得出一個充滿人文主義精神的觀點:原來浪漫不只是風花雪月,浪漫還可以是一種性情,一種風骨,一種靈魂的詩意寄居,一種灑脫的生活方式。

點評:在學生幾乎要把文章引入一種狹義的浪漫境界時,聰慧的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理解。這樣,老師在沒有預設到這種情況發生時,進行了機智的生成處理,不能不說是非常富有教育智慧的!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6

尊敬的評委,朋友們:

上午好!回想剛纔的`賽課,心中感慨良多,既有一抹亮色,也有一絲遺憾。這一抹亮色主要體現在:

1、整個課堂,我注重了引導學生從初讀、解讀、誦讀、建構四個層面自主學習,相互探究,主要圍繞“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的教學思路開展,條理清晰,教學有序,較好地達成了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

2、歌德曾說:“哪裏沒有興趣,哪裏就沒有記憶”,教學中我始終注重激發學生求學興趣,引用視頻設疑激趣導課;設計“翻譯王”賽,舉行“背書王”賽,突出了“疏通文意,熟讀成誦”這個教學重點;“合作探討,品人物,體驗反思,悟情理”中精心設計的5個問題,“神話共賞”中引進的課外神話《精衛填海》,課內外結合,有效地突破了“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題”這個教學難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索創新的意識。

3、著名教育家葉老先生說過:“凡爲教者必期達到不教。”教學中,我始終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受用終生。如指導學生採用圈點法抓關鍵詞“疏通文意”,引導學生按照文章思路進行記憶背誦,讓學生形成學習技能。

4、課件的精心設計和巧妙運用,較好地營造了融洽、民主、協商、對話的課堂教與學氣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很好地輔助了教學,優化了課堂結構。

說罷亮色,最後談談一絲遺憾:

1、時間把握不夠好,有些前鬆後緊。

2、課堂調控靈活性不強,思考不夠成熟,受教案牽制,而教案上的語言又未全記得住,顯得有些慌亂而語言零碎了。

課雖完,思猶在,教學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反思完畢,敬請各位不吝賜教!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7

本節內容從三個方面說長江,一我國的第一大河,二黃金水道,三開發與治理,其中長江的開發與治理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

本節課內容較多,一課時說完,使很多內容在講解上不夠全面,甚至有的問題不能拓展,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一定的困難。例如,在說長江的洪澇災害的治理時,只講了治理措施,沒說洪災的原因,使學生在後面的思考題“爲什麼要對長江不同河段採取不同的治理措施?”理解和回答上帶來困難。並且在時間安排上顯得不合理,前面長江的.概況用的時間過長,而本節內容重點和難點的開發和治理安排的時間不足,使得後面的內容大多感覺在趕時間,就是一味的講解,學生活動,學生參與的就少了些,這些反映出我對課本和課標的解讀不夠,在教學時,對一些問題不知取捨,總想面面俱到,結果使得時間分配不合理,也使得對重難點的講解不到位。

另外,我上課時表情單一,嚴肅,使得課堂氣氛有點沉悶,親和力少,與學生互動存在困難。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點反思,今後的教學中時刻反思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8

轉眼間一學期即將結束,正如老舍養花所言:真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學生學到了學語文的方法和技巧,也掌握了許多語文知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學生的基本功不夠紮實,對於拼音、字形不能熟練的拼寫和運用,而古詩文只會背誦不能準確地默寫。

2、對閱讀篇目的理解不夠透徹,不能準確抓住文章的中心,導致答題不夠圓滿。

3、作文水平有限,不能正確審題,有新意質量高的作文有但是不多,而且部分同學書寫不夠工整,文面不夠整潔,句式標點也有錯誤,故作文得分也不夠理想。

針對以上情況,經過老師討論,達成共識:打算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把課堂教學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相結合,力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和語文素養。這必須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做好課堂教學工作

1、夯實基礎,穩打穩紮

教學工作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是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備課纔會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上課前,讓學生熟讀課文,對每個生字的字形、拼音及意思均有所瞭解,課堂上老師再點撥指導,把容易讀錯、寫錯的字多讀幾次、多寫幾遍。在理解掌握字詞的基礎上再深入分析課文,不僅要從段落層次,而且還應從情感表達、寫作特點等方面來理解課文內容。對於古詩文,除了要讓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感情之外,還要讓學生會讀會背,會默寫。教師不僅要把作業佈置下去,更要及時檢查,做到作業日日清,一定要讓學生熟練掌握古詩文。

2、加強閱讀,提高分析能力

除了要求學生多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之外,還要利用課餘時間,讓學生多讀課外讀物,讀名家名篇,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教師還應有目的地帶領大家共同鑑賞一些好的文章,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魅力,把握作品的語言,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3、作文教學,落到實處

對於語文教師來說,最頭疼的就是作文教學了。只讓學生模仿作文選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讓學生多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找“米”,積累素材,表達真情實感。多寫短篇習作,從遣詞造句到語段篇章、從標點符號到脈絡結構,從文從字順到立意創新等等,教師都應落到實處。不僅要指導學生寫作文,還要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教師要把批改和評講相結合,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下次作文儘量揚長避短。評講結束後,最好讓學生當堂朗讀自己的作文,這樣不僅對該生是一種鼓勵,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督促和激勵。

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上課內容力求豐富

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教學技能。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要精神飽滿,採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師生互動環節多。使學生受到感染,積極主動的學習語文,時間一長,學生的語文成績就會提高。

2、努力培養語文素養

語文需要學生多讀多講多練,因此多讓學生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十分重要。多讓學生讀一些古詩文或名家名篇,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語文鑑賞能力,而且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也是大有裨益。

3、組織豐富多彩的節目

教師不僅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在課下也可以組織一些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如讓學生每天抽十分鐘練習鋼筆字,定期舉行寫字比賽,寫得好地予以表揚獎勵,學生每兩個月出一份手抄報,從刊頭設計命名到內容設計、版面安排、美術圖案都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做得好的張貼在班級裏,學生看着自己的作品也會頗爲得意呢!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又鍛鍊了學生的能力。

只有多方位多角度地採取有效的方法,才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讓他們的語文功底日漸深厚,語文成績才能蒸蒸日上!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9

隨着語文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儘管在每次培訓中,我都能認真參加,刻苦鑽研,對語文這門課程的性質;語文的讀、說、聽、寫四種基本能力的培養;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實踐中的綜合實踐性學習等方面,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理念系統,有比較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和自我發展觀。

在具體的新教材使用,教學過程中,能緊扣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語文教學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尤其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儘量讓每堂課都有琅琅的讀書聲、能點燃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每一個學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多資多彩的精神生活。新課程理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在教學中,自主合作可以組織,但在探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難度。一分組,學生自主合作,這樣自由度大,學生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不可能完成最基本的學習任務,再加上探究方面學生缺乏課外資料的收集、閱讀,探究不出新意,也就不能建構新知。

通過學習“新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內容,才知曉其中的奧祕:新課程自由度大,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要有創造性實施力,恰當合理地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要對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新教材安排的課時內容具有靈活性,這就需要教師要認真觀察、瞭解、分析學生,密切聯繫生活,要立足於人的培養, 我認真反思了幾年來的語文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就是使全體學生都能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一個要點是面向全體,落實到人人;一個要點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

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其特點是綜合性和實踐性。它以語文能力爲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語文素養不僅表現爲有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表現爲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一句話,語文素養是整合的、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的語文素質。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將成爲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和不懈追求。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在這方面,主要應體現在發揮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強實踐性,遵循漢字、漢語自身規律上。

語文課程人文內涵十分豐富,它對一個人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因此,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和發揮語文課程對學生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要既學語文,又學做人。還要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在文學、情感諸方面的薰陶、感染作用。語文學習極具個性化,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髮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個性、激活創造力的需要。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這種能力必須在豐富的語文實踐中培養。以往我們有一種失之偏頗的認識,認爲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統的講授語文知識,要靠在嚴整體系指導下的一步一步的語文訓練。我們忽略了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這一基本事實,忽略了母語教育的諸多特點。母語教育與外語教育有本質的不同。母語教育有基礎,有語境,有資源,這些是母語教育得天獨厚的條件。

因此,學習母語應有別於學習外語,主要不是靠傳授知識、揭示規律,而是靠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感悟、習得,逐漸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一要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給學生創造儘可能多的實踐的機會;二要不斷開發、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使學生憑藉豐富的資源和大量的實踐,在學語文、用語文中漸漸習得語文學習規律,不斷提高整體把握的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0

說實話,我爲這次參加市級骨幹教師的比賽所準備的三節課中,《長江》這一課是我下的功夫最多的一節課,但並不是我最滿意的一節課。將近一個月的備課時間,按說利用課餘時間準備三節課,備課時間應該是綽綽有餘的。我也竭盡所能力求把課備的更好,也曾多次試講並廣泛徵求聽課老師的意見,我也虛心接受並加以改正。我曾兩次把備課與試講結果,回報給縣教研員陳老師,並聽其指導。在講課之前,我曾到鄆城郭屯中學試講,反映效果不錯。但是我知道要想上好一節優質課,不經歷一些磨練是不容易做到的。更重要是我們一線教師都想上好每一節課。

我設計這節課的基本思路是:既要教給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還要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的內涵美;同時我還想通過這節課教給學生一點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也許因爲想的太多,那一項都想做好,但時間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都所有計劃實現。在我的課堂實錄裏,可以看出我教讀本文時,本文的重要知識點得到了落實,學生對於我總結的學習方法也是有所感受的。但是本文是一篇有着豐富內涵的散文詩,文章的內涵美缺少了朗讀是不能充分體現出來的。這也正是劉老師慧眼獨具,當時就指出了我的'不足之處。課後我認真的反思了整節課的過程,我的教學設計中開始時有認讀感知朗讀;解決生字詞後,還有理解課文內容,落實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性的朗讀;最後有欣賞性的朗讀。但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只落實了兩次閱讀。因爲減少了朗讀的時間,文章的內涵美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我知道語文課是不能離開朗讀的,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學到知識,也能感受到文章的內涵美。

不過在講完這節評比課後,我感覺到這一節課還不如我在下面試講時的效果。以至於讓劉老師感到有些失望。不過我知道這是劉老師對我寄予了過高的期望,我會繼續努力,力爭有所進步。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1

“一”:

一個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

“二”:

兩個觀點:1、環境改變人。例:晉·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又如:《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2、而周敦頤認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說:人可以不受環境的影響。

兩種手法:1、託物言志;2、襯托(正襯、反襯)。

“三”:

三種花、三種人、三種情、三句式。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隱逸者(有德者)——鮮——惋惜——(正襯)——陳述句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君子者(高尚者)——無——慨嘆——託物言志——疑問句

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富貴者(趨利者)——衆——諷刺——(反襯)——感嘆句

三種人生觀:消極避世的人生觀;貪圖富貴的人生觀;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生觀。

蓮的形神的.三個方面:生活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

三次用菊和牡丹襯托蓮:第一次襯托,表現自己獨愛蓮花,與衆不同;第二次襯托,顯出蓮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襯托,藉以慨嘆世上沒有別人像自己這樣鍾情蓮花。

三種表達方式:描寫、議論(對三種花的評價)、抒情(“噫”)

“四”:

四種修辭手法:(1)反問:同予者何人? (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4)對比: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七”:

七個短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2

一提起作文,不僅讓學生頭疼,也會讓老師頭疼。特別是在我們這樣偏遠的農村中學,許多優秀學生有時見了寫作文也會“一聲嘆息”,就更不用提那些“學困生”了,他們要麼簡簡單單三言兩語應付了事,更有的學生乾脆不寫。問其原因,他們都是振振有詞,不會寫或者是無事可寫,無話可說,要想讓他們說愛寫作文還真是不容易。看到這種情況,我不禁思索起來:“是啊,他們本身寫一兩句話都不容易,要他們流暢地寫出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何其難啊!”但是有沒有可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也有話可說呢?通過平時在寫作教學中有意無意的嘗試,我摸索出了幾點激發“學困生”寫作興趣的方法:

一、選取貼近生活的“學困生”關注的素材

平時講作文,總是老師給出幾個經典素材,或者前面的優秀生補充幾則素材,而後面的“學困生”總是一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度,不聞不問甚至睡大覺。可是一次訓練“缺陷也能變成長處”這一作文時,我問同學們有哪些材料可選,前面的同學紛紛舉了貝多芬等經典名人事例後,我又問還有沒有其他一些熱點的素材呢?正在班上鴉雀無聲時,坐在最後的最調皮的大個子韓清同學扯起嗓子喊了起來:“火箭隊的布魯克斯,他在NBA裏算個子小的,本不適合打籃球,但他作爲得分後衛身體靈活,速度快,帶領火箭隊打敗了強大的湖人隊!”我一聽,感覺眼前一亮,這不正是像他這樣的學生關注的適合寫作的素材麼?於是我馬上對他加以肯定和表揚,並鼓勵他在自己的作文中就可以運用這些材料。在以後進行作文選材時,因爲這些“學困生”對熱點事件比那些“優秀生”更關注,我就經常讓他們說一說有關熱點,這樣既激發了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又爲其他同學要提供了很好的平時沒有關注的熱點素材,真可謂一舉兩得。

由此我們也感受到了這些“學困生”並不是無話可說,而是老師沒有挖掘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素材來發揮他們的潛力呀!

二、引進多媒體等“學困生”感興趣的教學手段針對許多“學困生”喜歡上網這一特點,我嘗試着把多媒體教學適當引入作文課堂,使“黑白”世界變得有聲有色,特別是在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多媒體對學生而言還是新鮮事物,更具新鮮感,自然懷有一種獵奇心,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如我各省市的中考作文出現了汶川地震有關的內容,我就結合這次地震中感人的人物和事蹟,從網絡上找到了一些相關文字,圖片,詩歌等,通過分類組合,配上音樂,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連那些平時上課就無精打采,左顧右盼的一些“學困生”看到這些畫面後也都鴉雀無聲,有的甚至開始抽泣,學生對這些人和事的印象非常深刻,不僅這些寫作上的“學困生”也能在作文中自如運用,更讓學生在思想上深切感受到人間大愛和真情,激發了學生的凝聚力和愛國熱情。這樣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特別是讓那些“學困生”也能主動參與到寫作中來。三、尊重“學困生”個性,引導他們講真話,抒真情

在平時的寫作時,我們總是習慣於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寫作。作文一旦佈置下去,學生就沒有再選擇的餘地,甚至連表達的思路、立意都無法選擇。這樣的作文,學習優秀的學生可能會按照老師要求的模式寫下去,而“學困生”們總是要麼寫一些停留在小學生水平的假大空話,要麼乾脆不寫。可是我在一次作文訓練《老師,請你______》時,一位平時一寫作文就睡大覺的學生寫了一篇《老師,請你也多關注我》,針對教師只關注前面成績優秀的學生而不管他們這些所謂的“差生”這一現象,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老師的眼光能多看他們一眼。整篇作文可謂情詞懇切,表達流暢,寫的全是自己和所感、所想。我覺得這篇文章相比來說有創造性,真正做到了“以我手寫我心”。原來,這些“學困生”並不是完全不會寫作文,而是教師爲了應對考試,要求學生爲了高分跟着一些套話轉,按照固定模式寫。而“學困生”往往都有自己的個性,不願跟着轉。我就想,對於這些學困生,爲什麼不讓他們去選擇自己寫作呢?爲什麼不能劃出更多的自由寫作空間呢?他們也需要更多心靈表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於是,我在以後的作文教學中,對於那些“學困生”,引導他們自由寫作,甚至可以讓他們自己命題,儘可能讓他們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在自由狀態下表達內心的想法,然後加以適當的引導,讓作文成爲他們表現自己,張揚個性的一面鏡子。這樣作文竟然也成了他們感興趣的一課了。

以上幾點只是我在作文教學中慢慢嘗試、總結出來的,對於“學困生”來說,這些方法確實能起到一定作用。我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用心去發現、嘗試,作文課對於“學困生”來說也不會再是一潭吹不起漣漪的死水,讓他們也能夠容易地對作文說一聲“我愛你”!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3

《長相思》是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是一首膾炙人口、情深意長的著名詩詞。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風雪一更愁。納蘭性德在隨扈東巡、去往山海關途中,寫下了這首思鄉之曲,成就千古名篇。納蘭性德是通過寫景和敘事兩個方面來傾訴自己的心聲的。他在途中遭遇風雪,輾轉難眠。途經一道道山,一條條河,休息時連思念家鄉的夢也被嘈雜的聲音破壞得支離破碎。他擡頭望月,想起家鄉那安寧、祥和的生活,不禁淚花閃閃。

爲了更好地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我讓學生想象作者家鄉溫馨和諧的畫面。在音樂聲中,我深情誦讀這首詞,學生閉起眼睛,構思着一幅幅別緻幸福的場面。

有的說:“我看見了納蘭性德的家鄉鳥語花香,他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聊天,說笑,好不熱鬧。小孩們在巷口玩耍嬉戲,姑娘們坐在門口繡花;放學歸來的孩童放下書包,放起了風箏,有的還把花做成花環戴在了頭上,家鄉一片生氣勃勃。”

有的說:“我看見了晚上月光皎潔,羣星閃爍,作者的親人坐在窗前欣賞着明月,不遠處時時傳來鳥兒唧唧的叫聲,花兒合上那美麗的花瓣,似乎也與作者的親人一樣,靜靜地期待納蘭性德與他們團聚。

我見學生熱情高漲,繼而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從而更加明確納蘭性德投軍從戎,征戰疆場的心聲。作者爲了壯志和理想,忍受着思鄉之苦,飽受着思想的孤獨和寂寞,着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長相思。舍小家顧大家,赤子之心全都化作——長相思。

七年級是小學和初中的過度階段,小學裏的學習依靠性很強,自覺性比較差,習慣老師時時刻刻的看着。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慢慢適應。我所教的班級學生的各方面都不好。首先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聽課習慣差,有四分之一的學生課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講話、做小動作,經常要停下來整頓紀律。沒有養成隨時記筆記的習慣。作業完成狀況很不理想,經常有五六個人不做作業,如果是雙休日的話,那作業狀況就更差了,有十多個學生不做作業。大多數學生字寫的較差。一句話就是學習態度較差。其次,是行爲習慣沒有養成,到處亂扔垃圾,不尊重老師等。針對這些狀況,我也採取了一些措施。

一、利用中午自習的時間,每一天練二十分鐘的字。一開學,我就要求每人準備一本鋼筆字帖。學生練字,我也隨堂指導。有部分同學經過一學期的練習,寫的字有較大的進步。

二、狠抓作業完成。每一天加強檢查的力度,從小組長到課代表,仔細檢查,詳細記載。一旦發現有不完成的現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忙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另外我還協同家長一齊監督檢查。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還有極少數頑固分子。

三、加強雙基訓練。基礎知識和基本潛力是語文素養的奠基石、是根本。本班的學生的雙基較差。一方面我透過早晚讀和課堂上的時間,加強誦讀訓練。要求背誦的課文、詩詞、理解的字詞等。一課一課的過關。每次默寫我都一一批改,督促他們訂正,把共性的問題在課堂上再次強調。另一方面,我發現學生的答題很不規範。爲此,我詳細的講了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和規範,有的還要求學生們熟讀熟記。再透過超多的練習,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轉化成解題潛力。

雖然做了超多的工作,最後的.考試效果並不理想。主要存在問題在基礎知識上。積累與運用,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和語言的一般運用潛力。如看拼音寫漢字,四個字都是平時默寫過的,強調過的,全對的僅僅十多人。課文名句默寫,都是平時強調的名句,仍有不少學生扣分。這些都是平時基礎掌握不紮實。專題與綜合實踐,題目是我們做過的,但是失分較多,主要原因是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聽課效率差。

詩歌賞析一項是難點。這次也不例外。學生不理解詩歌的大意和要抒發的感情。同時組織語言潛力也有待於加強。

古詩文閱讀。從答題狀況來看,能拿滿分的學生不多。集中考查學生對詞語含義的理解和翻譯的潛力,以及對文章資料的把握。不少同學不理解資料,所以不會翻譯句子,更不能結合文章答題。因此以後在上課時就應儘量具體講解文言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學生在複習時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現代文閱讀。主要考查學生的認讀與理解潛力,分析與綜合潛力和.鑑賞與評價潛力。學生分析概括的潛力較差,不能規範答題。仿句也是難點。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4

隨着新課程的改革與實施的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我爲教師們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呈現的新穎的、生動的精彩課堂喝彩,也爲教師們在實施新課程時所突現的問題憂慮。下面綜合我自己對新課程下的語文課而引發的主要問題與思考做幾點看法:

一、過於注重“情感薰陶”,忽視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傳授。

由於傳統語文教學過分強調“雙基”,使得過去的語文課堂比較呆板。《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重要內容,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薰陶感染,潛移默化。”因此,新課程下的語文應由過去重知識傳授發展到現在注重學生內心靈性生成。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融合。我們應借課文這一載體,努力創設情境,培養和開發學生豐富的情感,開啓學生的心智,培養學生健全的心靈人格。

二、過於重視學生的互動體驗,課堂缺乏理性引領和客觀評價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體驗式學習。爲此,新課程改革實驗以來,一方面,過去那種在課堂上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的方式逐漸被教師們摒棄;另一方面,凸顯學生主體、關注師生交往的“互動”式課堂,越來越成了教師們的課堂追求。於是,小組活動開展起

來了,課堂氣氛也活躍得很。學生有着前所未有的表達機會。可是,當我仔細觀察這些課堂的`時候,卻覺得有些不大對勁:所謂“自主、探究、合作”,就是自由說話。教師東瞧瞧、西望望,成了旁觀者。課堂活動缺乏嚴密的組織,更缺乏教師理性的引領和評價。熱鬧的一堂課下來,學生說得很盡興,但實際上教師卻沒有真正完成該課的教學任務。

三、過於重視教學形式和方法,課堂缺乏教學智慧

新課改下教師非常重視教學形式和方法的設計。在聽課過程中,我發現不少教師的教學設計都很好,形式豐富,手法多樣。但總給我一種華而不實、缺乏語文教學智慧和內容的感覺。 小學語文教改的路程還很漫長,我們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地提升。讓我們一起在反思中鼓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氣和信心,把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推向更高的臺階!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5

開學至今已經兩月有餘,經過了四月份的教學活動,我又有了新的教學思考。

一、新嘗試:學生=小老師。

由於本學期的教學週期短,而語文教學的任務也相對重一些,其中的古詩文所佔比重更是大。四月份我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五單元的部分古詩文、課本後的課外古詩詞。考慮到長時間的古詩文教授會讓學生產生疲憊感,於是我採用了一些新方法:小組合作完成備課,小組上臺講授詩歌。

經過三個小組的.實踐,發現了很多問題,但更多的是值得肯定。

接下來的教學,可以選擇相對容易的詩歌讓語文小組成員準備並完成講授,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學生講授內容和方式方法教師應多加指導和培訓,爭取讓他們做合格的小老師。

二、繼續改善:朗讀訓練

如何讓語文課文產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激盪,只能依靠學生多讀,多與作品產生正面交鋒,所以在古詩文的教授中還應當多注意朗讀的訓練。目前要做到的就是爭取多培訓出幾個朗讀比較有感情的先進分子,接下來接着採用互幫互助、互相帶動的形式帶動全班朗讀氛圍。

三、不足:不能在預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在每堂課之前都有預設要講完的內容,但我幾乎都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 學任務和目標,以至於嚴重影響了教學進度。如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目標,是我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於是我對自己做了如下的改進措施設定:

1、教學過程每部分的內容設置更加合理,更加貼近學生和課堂實際;

2、儘量在課前做好演練工作,根據演練時間進行內容調整;

3、課堂上少說與課堂無關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