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1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在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這是小學生初次接觸到的文言文。學習本文應重點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特別要注意停頓的恰當。舉例如下: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本文雖行文簡潔,不足百字,但古今字義不同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要採取以下步驟幫助學生理解短文的意思:

(1)學生嘗試讀文,根據學生讀文情況教師示範讀文,幫助學生在把短文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2)在讀通課文後,請學生根據註釋、插圖和聯繫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教師加以點撥,如:“爲設果”是說誰爲誰擺放水果?“家禽”是現在說的“家禽”嗎?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

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讀中體會九歲孩子的回答妙在什麼地方,交流對這個問題的體會。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對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麼不一樣,體會這個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機智。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2

簡簡單單小古文,平平淡淡見真章。在與名師、前輩共同研究《楊氏之子》的過程中,作爲後學晚輩的我,委實受益匪淺。期間最令人記憶猶新的,大約就是這“兩不該”了。

一不該:“教不得”的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文言文當然要涉及學習方法,但這些方法怎樣傳授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靈活運用,卻是我應當反思的問題。

在初上《楊氏之子》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請學生說說,想明白文言文的意思,都有哪些方法?學生根據以往經驗,很快便說出了“找註釋、查字典、看插圖、聯內容”等常用方法。於是我便請學生用這些方法來自讀文章,讀懂大意。粗看起來,這樣的教學過程並無錯誤,我之前所教的幾篇文言文也有這樣的環節。但在評課時,特級教師趙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樣的過程,只是關注了“教法”,想着自己作爲老師要“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其實並未明確各種方法應當如何運用。這樣的方法,是“教不得”的!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必須改變自己的觀念,去關注“學法”,即學生應當“學什麼、怎麼學”。

一語點醒夢中人!

原來,變“灌輸方法”爲“學生自己說方法”,從根本上講仍然沒有走出聞言教學低效的誤區。仔細回想,學生後來在說大意時候出現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恐怕不僅是因爲文言的難懂,更是因爲沒有真正使用好這些學習方法。要紮紮實實地品味語言,學生就必須學會在什麼情況下采取什麼樣的方法。在反思和修改之後,換班再次教學《楊氏之子》時,課堂呈現了這樣的環節——

師:(投影出示課文內容,其中有註釋的文字變爲藍色,可根據插圖來幫助理解的兩句話變爲紅色,其餘聯繫上下文即可解決的沿用黑色)大家剛纔提到了不少方法,請認真觀察投影上的課文內容,與大家手中的課本有什麼不同呢?

生:有三種顏色。

師:對!那咱們再仔細觀察這些藍色的字,我們可以怎樣知道它們的意思?

生:這些字都帶有註釋,可以作爲參考。

師:這裏還有兩句用紅色表示的句子,咱們可以通過什麼途徑來幫助自己理解呢?

生:(仔細觀察並發現)插圖上畫的就是這兩句所說的內容!

師:真聰明!最後這些沒變色的字呢?

生:很簡單,聯繫上下文就可以知道。

師:(帶領學生再總結三種方法)現在給大家幾分鐘實踐,咱們就用這三種方法來自學課文大意。

如此一來,學生在接觸文言文的時候不但明確了方法,而且學會了如何在恰當的時候使用恰當的方法解釋文章意思。在之後的環節中,這個班的學生基本上可以說出大意,再沒有出現前一個班反饋的那些問題。

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是教學主導,這是我們都已耳熟能詳的認識。但在我們的文言文教學中,是否真正尊重了主體的學習需要、又是否讓自己的主導起到了實效呢?語文大師葉聖陶說“教是爲了不教”,從關注“教法”,到注重“學法”,我要走的路還很長。

二不該:“教不得”的朗讀。

文言文教學應當重視朗讀,這已經是當下的共識。範讀、自讀、默讀、齊讀、互讀……許多種形式都在幫助孩子們如何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提高,最後讀懂意思、讀出感情、讀出文言文的韻味來。在我的文言文閱讀教學中,總出現這樣的環節:學生初讀——教師範讀——學生嘗試模仿自讀——指名讀——齊讀。有時,還會針對難句專門進行斷句、停頓的指導。我曾經認爲,文言文的朗讀,假若沒有這樣的“教”,就不算讀到位。但這一次教學卻引發了我對這種範讀方式的思考。

在初始環節,我設計的是給學生範讀、出示帶有斷句的提示,要求學生模仿。但趙老師再次給予了提示:學生在沒有理解的基礎上,怎麼可能真正讀好?幾十讀好了,也只是有樣學樣,談不上什麼理解。

又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多次公開課,我都是因爲出色的範讀而博得了聽課老師的讚許。當然,這也造成了學生們一直以來都以老師爲榜樣,學着老師的語氣來讀書。尤其是在相對接觸較少的文言文誦讀方面,孩子們更是有樣學樣,課堂讀書幾乎成了“模仿秀”。我理所當然地認爲,孩子們是認同了老師的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多麼激動”、“這一句中蘊含着多麼深的感情”等等,這才帶着自己的感情去誦讀的。沒想到原來,他們只是在單純地模仿老師的語調、頓挫甚至是聲線的高低罷了。至於爲什麼這麼讀,似乎根本沒去細想。這樣的誦讀,與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所描述的又有何區別呢?原來,我自己不知不覺地扮演着文中自己陶醉的老先生的角色,殊不知衆學生也大都是“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跟着半懂不懂地讀書而已。

課堂上,怎樣纔算讀好文言文?我總認爲無非是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而已。然而韻味可仿,感情難學。爲了達到深入理解文中人物情感的目的,老師帶領學生查閱人物生平、寫作背景,逐字逐句分析文章意思,挖掘文字背後信息,想象文中所述場面……功夫下了不少,真正的效果卻未見多高。學生們倒是稀裏糊塗地自以爲學得挺好,可身爲教師,不能這樣“難得糊塗”下去呀!

怎麼辦?改!在後來的`“有感情朗讀”環節,我不再強求孩子們記憶什麼斷句、停頓、重讀,代之以十分誇張、近乎表演的示範。引導體會人物心理的時候,也不再用“他現在會怎麼想”,代之以“你就是他,你現在是怎麼想的”這類提示。果然,這種不再單一靠“嘴上功夫”的誦讀方式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吸引住了。課堂上一個個讀得津津有味,一會兒模擬長輩微笑發問,似在考較後輩;一會兒模仿徐孺子擺手應答,充滿了孩子特有的伶俐和認真。那一節課,印發的材料上上再也沒有了圈圈畫畫的所謂“重點”,但誦讀的效果反而遠高於以往。孩子們不再一味模仿,而是真的在享受誦讀帶給自己的快樂,相當一部分孩子已經在課堂上一遍遍的誦讀中完成了背誦的要求。尤爲難能可貴的是,配合表情、動作的朗讀,讓孩子們對體會人物內心世界更加得心應手。

一次備課,兩個“不該”,讓我對文言教學、乃至語文教學的認識再次得到提升。我想,“教”是爲了“學”,“不教”更是爲了“學”。學生是一支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激情需要教師精彩而有效的教學來點燃。而文言文課堂的精彩,不應來自於對教師的模仿,更不應該是走過場式的“自學”;它應當來自學生自己的感悟,帶有自己的獨到理解。它的目的,是幫助“畏文言如畏虎”的孩子們迸發出潛能,使文言文不再脫離他們的生活,能夠充滿創造和樂趣,也讓傳統文化的智慧,閃耀出新的、更加璀璨的光彩。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3

《楊氏之子》是小學生初次接觸到文言文,雖然行文簡潔,不足百字,但古今字義不同,孩子們閱讀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以找準突破口、激起學生興趣爲重點進行備課和授課。

一、成功之處

教學開始,我通過範讀、領讀、劃出分節線後自讀特別要注意停頓的恰當、,其次,文中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是故事中的重點部分。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應聲答道:“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這回答巧妙在哪裏呢?要通過反覆地朗讀,引導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爲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說的話才立得住腳。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

二、不足之處:

沒有注重學生的發散思維

三、改進措施:

應該讓孩子們用文言文演一演,這節課的效果會更好,孩子們對文言文的學習也會更感興趣。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4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僅僅侷限於課本上的內容,那麼教學無非是單調枯燥的。

其實,有時候總在思考一句話的科學性: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從古至今,很少有人去懷疑這句話的科學性。這句話出現在古代社會,那時候可供人們閱讀的書籍實在是太少了,而且大部分書籍的內容都艱澀難懂,不像現在的白話文這麼通俗易懂。對於那時候的讀書人而言,需要去理解這些書籍,唯有不停的反覆地閱讀。然而,在現在的教育中,學生從小就在不停地閱讀大量的書籍,這句話在教學中真的合適嗎?特別是在現在的語文教學中,真的是科學的嗎?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因爲我從來沒有做過實證研究,自然沒有隨意發表見解的權利。

通過不斷地教學嘗試,我發現越來越喜歡在一節課中進行多文本的教學。按照流行的說法,就是羣文閱讀。與一節課教一篇文章相比,我覺得羣文閱讀更有意思,而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更強。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相類似的文本在教學的過程中,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其中的語言表達的特點,學生在學習文章整體的謀篇佈局也學習得比較好。我總覺得如果在一節課中僅僅學習一篇文章,無論是對於學生還是我而言,都是一種時間上的浪費。當然,有的文章也很有必要在一節課中進行認真的研讀。經過這樣一個學期嘗試下來,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文章的總的數量相當於教材中文章數量的3-5倍。加上自己在班上推行的整本書閱讀活動,和學生自己利用課外時間閱讀的書籍,一學期下來一個學生的閱讀量是普通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的數倍。並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策略和讀寫結合雙軌進行學習,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今天在班上教學了《楊氏之子》這篇文章,這篇文章雖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內容短小,學生通過課文後面的解釋以及與同伴之間的交流,很快就理解了課文的意思,也明白了楊氏之子具有思維敏捷、機智聰明的特點。如果按照傳統的教法,可能這一節課就是在不停地反覆引導學生朗讀,讀出節奏、讀出感情。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並沒有這樣做。因爲本文選自《世說新語》,所以在前二十分鐘我引導着學生學習完了這篇文章之後,我就引出了《世說新語》中其它的幾篇文章,分別是《鍾氏之子》、《小時了了,大必未佳》《陳太丘與友期》。《鍾氏之子》和《陳太丘與友期》都是將原文呈現給了學生們,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雖然面對的是文言文,但是學生卻能夠很好地說出故事的內容。其中只有少數幾個學生理解不是很好的地方,我稍作了提醒。讀了這兩篇文章之後,學生們都覺得很有趣。接着我又讓他們自己讀了一下《小時了了,大必未佳》的現代文,學生們讀了與孔融有關的'這個故事,都覺得孔融實在是太聰明瞭。加上《楊氏之子》,一節課我引導着學生一共學了四篇文章。學生讀完之後,我讓學生們自己說一說,文中的少年都具有的共同品質是什麼。學生們馬上就能夠較好地反應過來是“思維敏捷,機智聰明”。接着,我又讓學生們注意觀察前三篇文章中都有相同點,即是在稱呼人的時候,都喜歡用“君”這個詞,具有什麼含義。馬上就有學生告訴我,這是古時的一種尊稱,在文中“夫子”一詞也表示尊稱。一節課下來,學生不僅學到了四篇文章,而且還很好了理解文章的內容,並且也激發了學生自主閱讀《世說新語》的慾望。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不太喜歡將大量的時間放在引導學生學生朗讀上。但並不是說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不重視朗讀。我更在乎的是學生在課堂中安靜的閱讀,靜靜的思考,我在乎更多的是他們思維力的提升。同時,我也在乎讀寫結合的開展,通過多文本的閱讀,引導學生去關注幾篇文章中值得去學習的一個點,引導學生去關注幾篇文章中值得去學習的寫作手法相似文本的謀篇佈局。在不斷地嘗試中,我發現學生與我都在共同成長。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5

《楊氏之子》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可以說,這篇文章的教學對小學文言文教學,乃至於對中學文言文教學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據調查,目前在初、高中,學生普遍感覺文言文學習困難。我想,這除了跟文言文難度的確加大有關之外,應該也與小學初次接觸文言文時教師的教法有一定關係。

所以,在教授這節課時,我以給孩子一個快樂的開始爲原則,以激發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爲目的,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努力營造一個快樂簡單的學習氛圍。這種教學理念貫穿在從課前談話到課後拓展的每一個環節中:課前談話時我從學生積累的古代名言佳句入手,引導學生通過交流“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等熟悉句子的意思,在不經意間走近文本,讓他們感覺古文並不遙遠、陌生。在學生帶着興趣走進課文的時候,我沒有把讀懂當作最重要或者唯一的.環節貫穿到底,而是分爲“一讀(讀正確)——二讀(讀明白)——三讀(品味語言)——四讀(讀出味道)——五讀(學習運用)”五個環節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學習,這不僅降低了學習難度,而且使教學始終處於移步換景的過程中,有效避免了學生學習中容易出現思維疲勞,時刻感受到“學習古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教學手段方面,我採用自主思考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方法,尤其是教師講解,在學習中佔有一定的分量。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篇文言文,學生是零起步,講解是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興趣的一個很好手段。講解在這幾處體現得尤爲明顯:學生不知道“孔指以示兒曰”一句話如何讀正確的時候,我直接教他們讀;學生提出了“管家怎麼不叫他的媽媽,而叫個小孩子出來呢”的問題時,我沒有走自主體驗的過場,直接講解裏面蘊含的文化淵源;“反譯”環節,在學生翻譯不到位時,我更是直接告訴學生:“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在哪裏”在古文中經常說成是“安在”“何在”。

整節課,學生既有嘗試練習的新奇,又有自主思考的快樂,還有從教師講解中收穫新知的驚訝。他們良好的學習狀態帶給我的是一種叫幸福的體驗。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6

教學了《楊氏之子》後,思潮澎湃,久久難以平靜。作爲一篇小學生初次接觸到的文言文,得想方設法上好。爲此,本該一個課時完成的教學任務,筆者破天荒用了三個課時,即20xx年3月30日早上的三節課,爲的是“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課時

筆者帶領學生到多媒體教室,與於永正老師執教的《楊氏之子》視頻共同上課。不用說,作爲農村小學生能跨越時空傾聽於老師上課,是莫大的榮幸。既有三維目標的達成,又有身臨其境的緊扣單元主題“語言的藝術”之薰陶,也有“化文字爲表情、動作”的啓示,更有演講、表演才藝的.啓迪。

第二課時

我讓學生充分各抒己見,展示聽於永正老師執教《楊氏之子》後的收穫,也可以提出不懂之處與同學交流。同時,在此過程中,有機調動學生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學習,且讀且背,且演且舞。有學生的獨立展示,有師生互動的場景,也有學生衆說紛紜的情景。如一位學生認爲孔君平是趁着楊氏之子的父親不在時去爲難的,至於事實如何我們暫且不談及,關鍵是學生提出了問題,這比解決無數個別人設計好的問題重要得多,因爲這個問題至少開發了學生的發散思維,理應視爲創新思維的端倪,可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奇葩。

第三課時

在探究楊氏之子應對語言的巧妙中遨遊“語言的藝術”,激發了學生熱愛的語言之興趣。然後結合生活中的具體語言中的藝術,昇華“語言的藝術”。最後,以五年級語文課課練《楊氏之子》的練習題爲基點,把理論落於實際、傾瀉於筆尖。

總而言之,教學了楊氏之子,雖然花時過多,但是收穫更多。多在教學好了“語言的藝術”這一單元的開篇課例,多在賦予了學生初次走進文言文、感知文言文魅力的翅膀,多在師生樂此不彼的課堂教學。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7

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還真有點難。初讀以後,很多孩子都雲裏霧裏的。特別是對“此乃君家果”,“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的理解成了難點。讀了好幾次後,全班只有黃聖輝一個人領悟了。其實這也是我預料到了的。因此在教這類課文的時候,有些知識也需要直接告訴:比如,文言文的文體特點。同時老師的引導就顯得特別重要。百變不離其宗,老師的引導也是建立在讀的基礎上的.。學生只有讀對了讀順了,文章的含義也許就顯山露水了。

古文要讀好,首先當然要理解意思,這是孩子通過自讀及合作交流可以基本達到的。那麼這可以放手讓孩子操作。在此基礎上,學習適時停頓朗讀。此時,學生沒有讀出古文味,讀得一字一停,什麼也不像。於是我範讀,學生練讀,就這樣整整讀了半節課,孩子還饒有興趣。雖然時間很長,但是,我不覺得浪費。我明顯地感受到讀得越好了,理解也就加深了。這絕對不是簡單的模仿,這是入情入境地品味。品味夠了,我拋出本文的中心問題:讀了文章,楊氏之子應答如何?沒想到孩子們都讀出了一妙所在:楊柳之子巧用姓氏作答。然而二妙“未聞”之語氣婉轉卻鮮爲人知。我想:讀書百遍,其意自現。

再讀,可惜還是沒有答案。於是,我只得拿出比較句子的方法。將“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與“孔雀是夫子家禽”作比。光這樣讀肯定不行,要把句子放在語境中。我們先讀了這似乎相同的兩句,解釋了意思,然後我讓他們演一演,學生當楊氏之子,我當孔君平,對讀,再換着讀,從讀中發覺有人已意會。我不挑明,也不讓他把答案說了,因爲還有許多人正在跳,就要摘到桃子了!接着我讓那似乎意會之人演楊氏之子,其他人積極演孔君平。放入語境中對讀,果然許多孩子明白了“未聞”之妙用。我沒有及時揭穿,而是讓他們小組內再讀讀楊氏之子的應答。不一會我沒講明他們已然意會,情感朗讀亦水到渠成。

在學生興趣正濃時,我拓展了《世說新語》中《謝太傅篇》與《徐孺子篇》兩個小故事。收到了良好效果,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8

昨日我執教了五年級下冊的文言文《楊氏之子》,這是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

在一次公開課上,我聽到一位老師教學了這篇課文,因爲就學法、教法和她有不同的理解,爲了驗證我想法的合理性、可行性,我決意親身將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做實踐的檢驗。我認爲文言文的教學,因爲學生對它的接觸少、理解難,自然應該在目標定位上要求低一些,着重初步的感受、理解,進而產生喜愛之情。然而文言文的教學若學生通過初步的感受、理解,初次的學習後,對文章的意味沒有產生足夠的體會,則他們對文言文不可能產生熱愛之情,他們很有可能因此而覺得文言文章枯燥、乏味、難以理解,產生厭倦、厭惡情緒。所以初次的文言文教學應該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文言文的情感方面下功夫。但這些目標的達成都有賴於切實的課堂行動,最最要緊的便是:教給學生以簡單可行的方法,儘量展示用這樣的方法學習的全過程,並取得真實的效果理解文意、體味文趣。

在昨日的教學課堂上,學生和我的狀態都不大好,有些緊張,可喜的是最終調整過來了。教學基本按着先前的預設進行,但一開始我便忘記了題目意思理解和生字讀寫這兩個小環節。隨後發現時已進行到深讀版塊,一邊因爲自己的失誤而慚愧不已,一邊又努力尋找適宜的時機做補充。我想當時這麼做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我尚難以脫離預設的東西,做隨機應變的教學。二是我確實覺得教學中缺了這兩處對學生塌實的學產生了影響。後來終究逮到機會嵌進去了,但直到現在想起仍覺得深深的緊張,設若當時我稍微猶疑一些,不做補足的話,這課也許就多了更多的缺憾,不但形式上難以完整,而且學生的學也必會產生更多的缺憾。當鈴聲響起時,我的課堂教學基本完成,勉強算得上完整。從學生當堂的反應來看,儘管有些因怯場而顯得緊張、冷漠,但從他們的回答和書本上的筆記來看,應該大部分達成了預定的目標了。這是值得欣慰的。

現在回想這節課,我覺得她給我帶來的收穫是豐富的。她叫我明白自己在課堂調節方面的很多不足,正是因此而不能引領學生更快的以最佳的狀態進入學習。她還讓我知道,不論是公開教學還是其他各種環境中的語文教學,心中一定不能迷失了方向以學生的發展爲目標。教師的一切展示、一切手段的輔助、一切方法的使用,都應在心中思量:這樣是否對與學生的發展更好?所以不論當時課堂上有多少其他人,上課者必須做到心中只有學生。通過她我還明白一切的是與非都起源於細節,惟有把握細節的精準,纔有結果如意的可能性。許多時候是與非、成與不成都只是一線之隔,你所要作的是持續向前。另外,她更使我明瞭不論哪件事情,我想把他做好的話,必得付出艱辛的努力,而我的水平永遠都是很差很差的!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9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楊氏之子》一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戶九歲男孩機智聰慧地應對別人的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絕。這篇文章是孩子們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這樣編排,目的有三: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本文雖然行文簡潔,不足百字,但古今字義不同,孩子們閱讀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這篇古文中,有許多典型的單音節詞,如“孔君平詣其父”中的“詣”指拜見。還有“未”、“聞”、“示”等,那麼我想讓孩子學會藉助註釋學習,養成一種學習習慣。所以我以找準突破口、激起學生興趣爲重點進行備課和授課。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把重點放在讀通文章,理解句意上,我先範讀,讓學生感知讀古文的語感,畫出停頓,然後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語文教學要以讀爲本,重視朗讀訓練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優秀傳統。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這是小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慧。”這句話,讓學生說說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楊氏之子的聰慧?引導學生去文中感受楊氏之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楊氏之子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難道楊梅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我想,學生在領會文章的妙處時,也一定能激發他們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另外,我還拓展了《世說新語》中的《謝太傅篇》與《徐孺子篇》作補充材料。有了這篇文章的學習經驗,再讓學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的妙處,我發現學生再讀古文時確實老練了許多,而且能饒有興趣地去探索語言的魅力,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驚喜,同時也充分說明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不過,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一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1、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指導理解重點句子參與面不廣。

2、個別朗讀指導不足,複述故事環節匆忙,語言訓練落實不到位。

文言文《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10

1.初讀。讓學生讀通課文、讀準字音。通過指名讀,檢查學生生字及節奏。通過範讀,讓學生找準節奏,再進行練讀,最後全班齊讀。

2.理解讀。讓學生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瞭解句意,進行小組學習,合作探究。在全班彙報交流中,特別提醒注意“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句中的“家”是孔君平家,“禽”指鳥,與現在的“家禽”意思不同。

3.體會讀。讓學生思考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處?通過引導,讓學生體會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既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對方的姓氏上做,又沒直接否定孔君平的說法;既表達了應有的禮貌,又讓孔君平無言以對。學生心中無不佩服此“子”,再讀全文,其佩服、誇讚的'語氣由此水到渠成。

不足之處在於,在體會“妙”在何處時,自己過於着急,說得過多,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不利於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下次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