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關於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通用10篇)

關於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5K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 篇1

《窮人》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課文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皇專治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

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採用抓重點詞語進行品析、指導朗讀來解決重難點;啓發學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點、思想品質及故事情節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想象。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悟,質疑問難,使學生進一步領悟到主人公美好心靈,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

一、突出主體,注重層次。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已學習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力求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得學習”。在閱讀中要注重層次性,即引導學生一層深一層地理解課文。在教學1—2節時,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描寫“窮”的語句及關鍵的詞語,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後指導朗讀。採取從“感知”到“揣摩”,再到“吟誦”,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閱讀過程,引導學生沿着這條思維途徑,一步一步地閱讀理解。

二、語言訓練要落到實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能丟開課文語言搞騰雲駕霧式的內容分析,也不能脫離內容搞支離破碎的語言訓練,而是有機地把兩者統一起來。如在學習課文第一段中,研究“溫暖”、“舒適”這兩個詞語,首先讓學生聯繫生活理解“溫暖、舒適”,然後再看圖,從圖上看出桑娜家的“溫暖、舒適”,最後回到課文,從文中進一步體會“溫暖”指什麼?“舒適”指什麼?此時,學生的回答中已不僅僅是孤零零的描寫小屋的語言文字了,還有描寫小屋外的呼嘯怒吼的寒風,洶涌澎湃的大海的語言文字,還有對在這兩種不同的環境中的人的處境和感受的聯想,從而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桑娜的勤勞能幹。這樣,詞義的內涵拓展了,學生的聯想空間擴大了,看問題的視野也開闊了。

三、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說:“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爲,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本文着重讓學生體會“忐忑不安”這一段的心理描寫,採用各種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讀。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交流感受,讀出感受。學生用心讀文,把握朗讀時的感情語氣,有的說桑娜怕丈夫回來,要讀得非常緊張,有的說桑娜怕丈夫回來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

學生從讀中體會到桑娜的善良,達到情感陶治。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構建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自由飛揚。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 篇2

我把教學定位放在引導學生體會作品“讚揚了主人公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善良品質”這一目標上。語言大師托爾斯泰把桑娜心裏活動刻畫得非常生動,只要啓發學生自己去細讀課文描述桑娜一家的生活與西蒙之死,學生就能感悟其中蘊涵的意思,完全能領悟的。首先讓同學們說說預習後,你有什麼感受。大家發言踊躍,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學生會指出相應的段落,在進行教學。

學習第一段。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詞“溫暖而舒適”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從中體會主人公桑娜的勤勞能幹。用對比的方法,體會窮人悲慘的生活。

第二段篇幅較長,但內容容易理解。所以我讓學生繼續自由朗讀,瞭解故事發展。先抓住本段的重點句,讓學生從這樸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那顆善良的心;再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找出對桑娜行爲、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並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感悟。說說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去讀,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從而使其明白此時桑娜複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寫作方法,瞭解心理活動的概念。

(1)有情境,即發生了什麼事之後,產生了想法。

(2)有想法,想法複雜,又這樣想,又那樣想;最後拿定了主意。

(3)寫真實的生活,有真情實感。

什麼是心理活動描寫呢?心理活動描寫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動通過文字描繪出來。

第三段集中表現了漁夫夫婦倆的善良。但從中也流露出一種無奈,一種悲哀。爲了幫助學生感受到這樣的感情,我抓住重點詞、對話、表情、動作的描寫,讓學生自行品味。結尾一行,我主要讓學生體會這精彩的瞬間,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靈在不謀而合之時迸射出的燦爛光芒!體會這樣寫言已盡,而意無窮。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 篇3

一、成功之處:

1、 精選重難點,提高課堂時效性、

《窮人》一文是世界文學泰斗托爾斯泰的作品,也是一篇具有深刻內涵的作品、面對諸多的重點如何選擇呢 在反覆閱讀過文章之後、我採取了從文章的主要情節入手(即從文章的第二部分開始講起),而在這幾大部分中又精選出兩個重難點:一是抓女主人公桑娜的心理活動細細品味;二是抓男主人公漁夫的語言來體會中心、這樣一來節省出了逐段講解的時間,留下更多時間深挖這兩個重難點,以此提高課堂時效性、

2、 精心設計重難點,提高教學實效性、

桑娜的心理活動描寫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教學這一節環節時,我在學生自學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想省略號省略了哪些內容,當時的神態,動作等,更帶領學生邊讀邊感悟當時的心情、在細細的揣摩之下體會人物的高尚品質、對於漁夫的語言,重點體會"熬"字,並提出假設收養了兩個孤兒後,漁夫家的生活對於漁夫和桑娜來說會怎樣 對於他們原有的五個孩子又會怎樣 這些漁夫都過多的考慮過嗎 這個問題的設計幫助學生結合全文內容去體會漁夫一家的高尚在於他們是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刻,寧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幫助別人、

二、不足之處:

" 讀"是學生與文本間實現心靈對話與溝通的最有力橋樑、我雖進行了讀的訓練,但讀的不充分,不暢快、我認爲在重點之處還應加大讀的力度,反覆地讀。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 篇4

核心提示:教學中,我希望學生通過課文內容,感受主人公桑娜和漁夫勤勞、淳樸、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教學中,我希望學生通過課文內容,感受主人公桑娜和漁夫勤勞、淳樸、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一、成功之處

1.整堂課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在講課時把字詞句的訓練,句式訓練,標點符號的運用。人物描寫等方面內容穿插在教學中,讓人覺得實在、不空洞。整堂課節奏明快,水到渠成的活躍了課堂氣氛。

2.注重人物的心裏活動。從桑娜的心裏活動變化過程中體會她的品質,老師先讓孩子們讀課文,找找哪些詞句是描寫桑娜的心裏變化的。再讓他們細細品讀這些句子,通過學生的交流以及老師的引導,讓學生從句子中體味到桑娜矛盾、猶豫、堅定的心理變化過程。從桑娜這一系列的心理變化過程中感受到她的善良、愛心。

二、不足之處

當然,一堂課也不是完美的,總會有那麼一些遺憾,這堂課值得探討有對學生朗讀指導還顯不夠。

三、改進措施

1.從讀中感受,從感受啓發。

2.讓課堂上的語言技巧富有激勵生動,會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學生敢說、有說、會說,才能活躍課堂氣氛,也會讓課堂教學更精彩。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 篇5

《窮人》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12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語言樸實、準確,讀來使人深受感動。

《窮人》一文是世界文學泰斗托爾斯泰的作品。篇幅較長,重難點較多。許多地方都有可推敲之處,是一篇具有深刻內涵的作品。對於這樣一篇從內容到表達方式都堪稱典範的,教學中,教師面臨的核心問題是難以取捨。從故事背景、作家生平到故事內容、表達方式,需處處用心。但面面俱到的教學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教學本課,我進行教學設計的主導思想是“取捨得當,長文短教”,具體的教學策略是:直奔重點,上掛下聯;一氣呵成,拓展延伸。

一、抓住核心問題,實現長文短教

如何辯證解決“長文”教學內容長與教學時間“短”的矛盾,實現“長文短教”,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如果像以往的教學那樣,按課文順序串講串問,結果肯定耗時低效。著名特級教師於映潮說過:“無論怎樣處理,無論運用什麼手法,長文短教都重在一個‘短’字,這個‘短’字,又表現在‘點’上,長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選點’。” 也就是說,長文短教最重要的是從冗長的教學內容中選出“教學點”。這就要求教師備課時要抓住開放的思維空間、廣闊的牽一問而動全篇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在反覆研讀教材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核心問題:“文中的哪些場景令你感動?你感動於什麼?”以此問題放手讓學生閱讀批註,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彙報時自然把目光集中在桑娜和漁夫的表現上(即文中的重點段落),此時教師及時抓住學生生成的資源,引導學生品味文字,感受桑娜的善良,進而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尤其是在把課文中相關語段重組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品質,體會表達方法無痕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了閱讀教學所提倡的得意、得情、得法。

二、注重讀中領悟,學習表達方法

“讀”是學生與文本間實現心靈對話與溝通的最有力橋樑,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讓學生充分的品讀、感悟。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非常想構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的思維在廣闊的空間裏自由飛揚。因此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立足文本,注重以讀爲主,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帶動學生,努力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讀中品味語言,讀中領悟方法。

這篇課文多年來一直被選入小學課本,不僅因爲文中人物善良的品質感動着我們,課文在刻畫人物時突出的寫作技法也非常值得學習,如:課文具體描寫了桑娜抱回西蒙兩個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理,讓人品味到其複雜而多元的內心矛盾,看到了窮人美好的心靈;又如:文中對桑娜家庭環境與自然環境的精心描寫,對凸現人物品質起到了很好的鋪墊和襯托作用;再如:漁夫回家後,側重描寫了漁夫與桑娜對話時的語言、神態描寫,使一個淳樸善良的漁夫形象躍然紙上。要幫助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理解內容,而且悟到以上寫法,最有效的解決方法便是讀。

文中桑娜的心理活動描寫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層次:

1.在學生自學自悟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引導他們體會桑娜當時的複雜心情,感受她的善良品質;

2.藉助,從省略號的刪填對比朗讀中,體會省略號對錶現桑娜複雜內心活動所起的作用;

3.結合上文對桑娜家庭環境與自然環境的描寫,通過對相關句段的重組朗讀,進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質;

4.把1、2自然段連起來再讀,體會這兩個自然段的描寫對錶現人物品質所起的作用。

這樣的教學過程,讀的目的性很明確,符合學生結合人物心理活動描寫,感悟人物品質的習慣與規律,遵循了在聯繫中讀懂文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把感受人物品質與學習表達方法緊密、自然無痕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既“讀進去”又“讀出來”,閱讀教學取得了一定的實效性。又如,在體會課文結尾“言已盡而意無窮”的寫作技巧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想象“桑娜拉開了帳子”後的情形,再讀課文結尾,與之進行比較,學生自然領悟到作者高超的寫作技法。

三、強化動筆實踐,加強讀寫結合

讀是爲寫服務的。要創建開放高效的課堂教學,就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變課堂上只動口爲既動腦又動手。學生學習時已領悟到真實的心理描寫對錶現人物品質所起的作用,課後作業中也安排了一項描寫心理活動的片段練筆,將仿寫練筆(心理描寫)安排在課堂上,既幫助學生鞏固和強化了“借省略號來表現人物複雜心理活動”這一表達方法,又引導學生加深領悟了“心理描寫”在表現人物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進行練筆,並幫助學生回憶自己曾經歷過的場景,再提供一些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減少了練筆的難度,很多學生當堂便順利地完成了片段,教師有針對性的賞評,對所有學生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不但使“課堂練筆”具有了多元的作用,而且使課堂教學更具時效性。

當然,由於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教學中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我雖然有意識地進行了讀的訓練,但學生讀得還不夠充分、暢快,源自教師對讀的指導方法還有待提高。此外,及時捕捉課堂生成資源,進行有目的的引導,教師語言還不夠準確精煉。今後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真正實現以學定教、以學導教的最佳境界。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 篇6

王xx老師本週在五年級聽課,而我,由於五年級一位語文老師生病請假臨時代五年級的課,一週要聽六節課,一共才七個班,怎麼都會輪得到啊,怎麼辦呢,硬着頭皮上吧。

誰都想呈現最好的一面,該講《窮人》這一課了,認真備課,查閱一些優秀教案,看到一篇教學案例,覺得特別好,就準備按照這個課例講。醜媳婦早晚要見公婆,所以今天第二節我就主動請王老師來聽課。

王老師一聽完課就說:“你這課還有第二課時吧,是什麼?”我說:“有,第二課時要講窮人身上的善良,勤勞,偉大的母愛。”(第一個課時體會了“窮人”的“窮”。)王老師直接說,從哪兒看的課,因爲一些大家的課都有一些亮點,他想聽的是常態課,而不是舞臺課,還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我說:“王老師,每次備課前都認真看教學目標和課後練習,但自己寫教案還是銜接不上。所以每次講課都會查閱網上一些優秀教案,覺得哪個好,或者哪個環節好,就拿來用。”

王老師就給我們講了講怎樣備課,寫教案。

首先,備課之前,不僅要看教學目標,還要看單元導讀,交流平臺和詞語盤點。

第二,講課前自己把課文讀五遍。

第三,寫教案,不僅要熟悉教材,熟悉課標,還要熟悉學生學情,不能把學生看成一片空白,也不能過於高估學生。

第四,上課前要想,我們這節課要積累哪些語言材料(詞語和句子),掌握哪些學習方法,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概括課文內容也是有方法的,例:《金色的魚鉤》講了一件什麼事,就是課文第一自然段再加上結果;《窮人》是抓住事情過程總結。

第五,課文表達的情感,是歌頌還是鞭策,要讓學生自然生成情感,不說教。

除了這些,我們教師要思考自己課堂上的每一項措施,都是有目的,有目標的。教師有“三不教”:學生會的不教;學生自己能學會學會的不教(就像猴子跳一跳摘個桃);教了也不會的不教。

王老師說,因爲要聽五年級的課,他昨晚把這一冊的單元導讀,交流平臺都讀完了。一個白髮老者如此認真,讓人敬佩。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 篇7

教學《窮人》一課時,由於有課後練習的限制,因此也讓學生作了此續寫,可寫出來的效果不盡然,有的學生在作文中竟然寫到這些孩子全都長大成人,而且後來發了財成了大老闆,接父母去城裏享福,雖然表面看起來學生很有想象力,可他們完全是按照現在的生活境遇在寫,學生經歷的生活畢竟只是生活的這個社會,從很多學生的習作來看,他們的心固然是善良的,可當時的俄國社會根本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窮人窮困潦倒,本來一家人的生活已經過得很勉強。

可如今多了兩個小孩,怎麼可能過得下去呢,就算大人們更辛苦,更節儉,自己少吃,那就更可能出現連大人也給累垮了,那就會失去生活支柱,孩子就更難撫養,可能一部分孩子能活下去,但其中一部分卻也可能根本活不下去。這與當時托爾斯泰的主旨是一樣的,其實寫到結尾他已經根本無法想象下去了,讓讀者來深思這個問題,到底他們能否好好的平安的生活下去,這樣就能顯示文學作品的意猶未盡,如果都續寫了,就失去了作品本身要體現的主旨,甚至改變作品的主旨,削弱作品的表現力,那就反而是畫蛇添足了。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 篇8

課文《窮人》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說,是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根據雨果的敘事長詩《可憐的人們》改寫而成。文中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生活艱難,但是他們在發現自己的鄰居西蒙去世之後,依然收養了她留下的兩個可憐的孩子。真實地反映了沙皇俄國統治時期殘酷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漁夫和桑娜雖然貧窮但是卻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學生體會窮人的貧窮和主人公的心理描寫上。在一整節課中我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來找到表現窮人家庭困難的相關句子。學生找的字句相對集中,於是我重點處理了環境描寫的第一自然段,把描寫海上風暴的“洶涌澎湃、寒風呼嘯、波濤轟鳴”等詞都摘了出來讓學生重點體會,並要求他們說一說看到這些詞語他們的眼前浮現了怎麼樣的畫面,而後在他們的畫面中加入了一隻在風暴中掙扎的小舟和漁夫,進一步體會他們家庭的困難。學生多數都忽略了桑娜的休息時間,當我提示他們有一個只有四個字的句子很能說明他們家庭的貧窮的時候只有少數幾個學生找到了“睡覺還早。”這一句。古老的掛鐘已經敲打了至少十一下了,說明桑娜幾乎每天在這個時間操勞着,而孩子們的熟睡也說明了時間其實已經不早了。漁夫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爲生計奔波,而桑娜也是日夜操勞,怎麼能不說明他們家庭的困難呢?

在學生充分體會了他們一家的貧窮之後,我話鋒一轉,窮人的生活雖然貧困,但是他們卻擁有很多其他生活優越的人沒有的美好品質。讓學生們各抒己見,展開討論。我很高興的是,學生們除了他們手頭的參考書上提到的勤勞、善良,也確實主動思考過,認爲桑娜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能感謝上帝讓自己的孩子都很健康,是個對生活積極樂觀的人,令人非常欣慰。

學習了前面的兩個大的板塊,很多學生就理所當然的認爲漁夫和桑娜就是文章的主人公。我卻把課文的第三到第七自然段拿出來單獨作爲一個課時進行了處理。西蒙在文章當中出現時已經是一個因窮病而死去的寡婦形象,而這一人物的設置無一不爲我們展現了窮人的艱難和與其他人並無二致的母愛,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形象。在第三、四自然段桑娜的心理描寫中已經爲我們勾勒出了西蒙的速寫,寡婦,久病,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個沒有男勞力的家庭中,西蒙的死幾乎就成爲了必然,讓人情不自禁的痛恨沙皇的專制統治。

第七自然段的環境描寫更深刻的表現了這個家庭的貧窮,沒有生爐子。陰冷潮溼,牀也只是稻草鋪,兩個孩子連像樣的被子也沒有,只能緊緊依偎着相互取暖。儘管這樣貧窮,但是“孩子的呼吸均勻而平靜,睡得正香甜”。西蒙這個偉大的母親形象就此躍然紙上。西蒙在臨死之前一定給了孩子自己能做到最好的防護,用衣服當做被子,把圍巾包裹在孩子的小腳上,給孩子帶來一點溫暖。西蒙在去世前一隻蒼白僵硬的手想要抓住什麼似的,那她想要抓住什麼,在她臨終的那一刻,她有什麼放不下的心事?根據課文,我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仿照桑娜一段心理描寫,完成了一段西蒙的心裏獨白,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完成得也非常好,對西蒙的心理揣摩很透徹。學生們也在這段心裏獨白當中體會到了西蒙與桑娜一樣偉大的母愛,與貧富並無關係。所以這個人物是不可缺少,也不能忽略的,在這個小人物的身上有同樣閃爍着韌人性的光芒。

雖然在課堂的教學環節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效率很高,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教師的點撥,深刻地體會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了自己的所思所感。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 篇9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個短篇小說。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讚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你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學習本文,重點是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品質。教過這課後,想到了這些:

一、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寫、對話描寫等體會人物的內心。

作者在描寫桑娜時,採用了多種形式的心理描寫:讓人物直接流露自己的心理活動,如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些什麼呢?……”或者從旁邊介紹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她的心跳得很歷害,她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此外還用了幻覺描寫“彷彿有人進來,桑娜一驚!”景物襯托“古老的鐘嘶啞地敲……”等方法來表現人物內心活動,表現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品德。從文中找出寫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桑娜的美好品質對學生並不困難,難的是如何讓學生從這些描寫中體會出這樣寫作的妙處。我以爲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進行藝術再創造應該是可行的。在引導學生比較自己的補白和原文的留空後,就能很快發現作者描寫這些心理活動時的精妙之處。

二、給課文“鬆綁”,在教學中學會“刪繁就簡”。

教學《窮人》這一課,完全可以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文中的窮人指的是誰?爲什麼說他們是窮人?他們真的是窮人嗎?作者爲什麼要以《窮人》爲題?”等等,然後就自己受感動的地方談體會,自由選擇角色朗讀課文,揣摩桑娜的內心活動。這些開放性的“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既有較大的“運動量”,又有較大的“吸引力”,學生怎麼不暢所欲言?老師的問題有思考價值,學生就“動”起來了,課堂就不會沉悶,學生也不會無話可說。

三、如何圍繞“窮人”做總結。

這篇課文圍繞課題,從窮人桑娜和漁夫人窮心靈卻很富裕的對比描寫中讚揚了廣大窮人善良美好的品質。無論是從作者的寫作手法上還是從情感的體驗上引導學生在課文結束進行一個整體回顧是必要而且必須的。

我以爲,用學生開課前的一個提問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作者爲什麼要以《窮人》爲題?”學生定能從幾個方面對課文進行一個很好的總結和回顧,此時老師再設計一個開放性的話題:“漁夫掀開帳子,看見西蒙的兩個孩子,又會和桑娜說些什麼?他們以後又會發生什麼事?請你發揮想象續寫這個故事。”學生帶着意猶未盡的情緒和開放的問題結束課文學習,又帶着新的思考走進新的課堂,不正是我們追求的教學境界嗎?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反思 篇10

《窮人》一課成功的塑造了桑娜、漁夫感人的形象,謳歌了窮人寧願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思想品質。在教學中,我遵循小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的認知規律安排教學過程,以學生爲主體設計教學方案,選擇教學方法,組織教學過程。

一、重捶敲打關鍵詞句。

當學到“桑娜用頭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她的心跳得厲害。她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她覺得非這樣做不可。”一段時,我問學生關聯詞語“非……不可”怎樣理解?同學們紛紛說:“必須這樣做,不這樣做不行。”我抓住時機適時點撥到“爲什麼不這樣做不行呢?”讓學生畫出描寫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情感,學生在自讀中,悟出這是桑娜出於對死者的同情,對孩子的憐愛。此時我再順勢引導他們思考:這表現出桑娜怎樣的品質呢?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桑娜那純樸、善良的心地撞擊着學生,觸發了學生更深入的讀課文,同作者、老師產生思想共鳴,達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以讀促思,讀中有悟。

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在課上我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空間,改變了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和理解的模式,在學生個人圈點、勾畫、批註閱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體會。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又要求學生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讀出來,教學中不僅讓學生“解讀”,更引導學生“創讀”。學生在分角色朗讀桑娜與漁夫的對話時,他們把桑娜對西蒙死的悲傷和對兩個孤兒的憐愛之情讀了出來,通過讀表達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知了人物形象。通過讀,使學生鑑賞桑娜具有的心靈美;通過讀,使學生讚美桑娜具有的心靈美。使桑娜那美好的形象在學生心裏樹立起一座豐碑……

三、入情入境,激發情感。

在本課結尾處,我總結到:讀到這兒,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幅感人的畫面。(多媒體出示圖)讓我們再看一眼這一對夫妻:桑娜拉開帳子,丈夫看着七個孩子躺在帳子裏,圓圓的小腦袋緊挨着。漁夫和桑娜會心地笑了。多麼感人的畫面呀!生動形象的語言配以直觀的畫面,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形象性,幫助學生進一步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瞭解了課文所具有的普遍意義。

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的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會學習,使他們成爲真正的學習主體。閱讀教學中,要逐步把教學過程變爲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獨立和自主活動的過程,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主動發展、全面發展、充分發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課堂中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上課時,爲了完成教學任務,沒有很好的照顧到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忽視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少了。今後在教學中要更好地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讓全體學生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