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三年級語文課《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精選5篇)

三年級語文課《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課《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課《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精選5篇)

三年級語文課《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

我所執教的《金色的草地》一課是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第一單元的第二課。

《金色的草地》是蘇聯作家描寫的一個有趣故事。通過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早晚變化地觀察,認識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出發,加強課程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這一維度,教學中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本質。

一、揭題

良好的教學氛圍,飽滿的學習熱情是學習成功的中國。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和生活經驗,對蒲公英有一定了解,因此這一步主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談自己對蒲公英的瞭解,以便更好的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三年級學生經過了兩年多的語文學習,已經掌握了常用的識字方法,已具備藉助字典認讀生字的能力。在這一步教學中,主要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識記的基礎上讀通課文。教師通過在語言環境中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識記。

三、細讀文

1、學習1、2自然段:

這兩個自然段的學習,我採用比較學習的方法。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許多蒲公英,每當它開放時變成金黃色,大家都誇金色的草地太美了。第二自然段寫了我和弟弟爲了尋開心揪掉這些蒲公英。通過美讀第一自然段,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很美,讀第二自然段抓住句子“就這樣,我們總是爲了尋開心,揪掉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和換詞練習“引人注目”,瞭解這麼美的蒲公英不被我和弟弟注意,我們不喜歡蒲公英,只是用它來尋開心,爲後文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態度的變化(喜歡蒲公英)做鋪墊。

2、學習3、4、5自然段:

鼓勵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這一環節的學習,“在小組中說說‘我’有什麼新發現?有了新發現後,‘我們’有什麼變化?”將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利用複述和小練習的形式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時間它的花瓣形狀、顏色都有所不同,滲透自然知識。通過讀第四、第五自然段,畫出印象深刻的詞句這一教學方法,向學生滲透閱讀學習方法,從而體會蒲公英的可愛。課文學到這裏,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態度上的變化爲什麼這麼大?因此可以再把課文第二段和第四第五段比較讀讀,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由於我和弟弟仔細觀察,發現了蒲公英的可愛之處,便不再隨意揪它,把蒲公英當成和他們一樣的小孩子。藉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教育: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四、總結全文

這一步的教學給了學生一個充足的空間,通過全文朗讀談談自己學完課文的感受,學生既可以談學前、學後對蒲公英的認識,也可以談自己喜愛的花草,目的是引導學生明白善於觀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他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認識、新的想法、新的收穫、新的提高。然後請學生課後仔細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寫一寫自己的新發現。這樣,把語文的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從而感悟學習語文是有趣的。

三年級語文課《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2

教學金色的草地前,我認爲課文簡單,充滿了童真童趣,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學生學習不有什麼困難和問題,誰知在改作業的時候,我發現學生們仍然搞不清楚蒲公英變色的原因,在填空的時候亂填。由此我想到,課堂教學不能想當然,教師認爲簡單的,學生未必這樣想,你眼中容易的問題,在學生眼中未必簡單,我們應當多一點寬容,多爲學生着想,最好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在課堂上我能讓多一點的孩子說一說蒲公英變色的原因,也許這問題就不會成爲問題了!或者我將讀書這一環節恰當合理地運用,學生讀書能讀到位,這失誤也不會出現!另外,在本課學習第1--2自然段,瞭解蒲公英的特點,體會我和弟弟的歡樂心境並在朗讀中體現這一環節,讀的效果不好,分析原因有:

第一,我週三午時上課,學生狀態不佳。

第二,問題的設計過於籠統,應當從具體問題出發,搭設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平臺,在對話中師生才能產生共鳴,學生纔能有話說。

三年級語文課《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3

《金色的草地》一課的教學我主要抓住了作者講述的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讓學生經過讀、演來和生活實踐來理解難點詞語一本正經絨毛,讀作者和弟弟的動作、神態的語句來體會出作者和弟弟玩得趣味。

第二件事情經過讓學生找出我的兩次發現,並找出兩次發現的不一樣之處,體會到了仔細觀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最終一段是總結,作者有感而發,學生在讀完後能體會到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它和我們一齊睡覺,和我們一齊起牀。由於第三自然段的鋪墊講解,學生們能說出作者這樣說的'的原因.

朗讀是語文外在的表現,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課堂中還應更注重讓學生想象畫面,經過抓住字詞的訓練讓學生到達有感情的朗讀。在生字教學的時候,我們不能單純的去教學生識字認字,而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把識字教學穿插在閱讀教學中。

三年級語文課《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4

《金色的草地》是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文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倆個小朋友的故事。課文主要講了兩件事:一是哥倆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文章以敘事爲主,但蘊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

如何讓孩子體會大自然帶給人們的歡樂並進而理解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呢?我本來是這樣設計的: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說說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當學生感受到草地的美時,讓學生讀讀演演文中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快樂。最後再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說說此時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樣一種情景?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和絨毛玩耍?

我以爲這裏需要花費更多的語言來引導呢,可是一說到草地上空的“白毛毛”,學生不由自主就想起了春天我們去後花園找柳絮的故事。課堂頓時活躍起來:“草地的上空飄滿了絨毛,隨風舞動,像是跟我們捉迷藏呢!”“絨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絨毛一大團一大團的就像棉花糖,我真想吃一口。”“我抓住柳枝(蒲公英)輕輕搖,白絨毛就紛紛飛出來”……此時此刻,我輕輕一句問話“你能感受到兄弟倆的快樂,對嗎?”就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從本課教學的意外成功,我切實感受到學生的生活體驗在語文學習中佔至關重要的位置。

三年級語文課《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5

《金色的草地》一文,雖以敘事爲主,但蘊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如何讓孩子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透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說說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隨之我又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說說此時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樣一種情景?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有的說:“草地的上空飄滿了絨毛,隨風舞動,像是跟我們捉迷藏呢!”有的說:“絨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說:“絨毛像個調皮的孩子,東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這片草地上還會玩什麼遊戲呢?”孩子們個個神采飛揚,高高舉起了手“老師,我!我!”唯恐我不讓他回答。爲了讓每個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於是我讓孩子們畫一畫此時的草地和最想對草地說的貼心話。“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孩子們拿着筆揮灑着他們的想象、激情、才華……我的情緒燦爛無比,原先孩子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啊!

我在這一課時的實際教學中,還是出現了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沒有能夠突破繁瑣的理性分析,導致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

二、還是沒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對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只是讓學生在讀、演中體會文中兄弟倆對這片草地的愛,沒能及時讓文本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溝通,“要是我們在這片草地上會怎樣玩?這片草地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整堂課,還只是停留在文中的兄弟倆對這片草地的愛和草地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而沒有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片草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