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珍珠鳥教學反思(通用6篇)

珍珠鳥教學反思(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珍珠鳥教學反思(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珍珠鳥教學反思(通用6篇)

珍珠鳥教學反思 篇1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爲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舒適、溫暖又安全的家,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說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我從以下四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讀課文,走近小鳥

首先播放珍珠鳥圖片,讓學生認識珍珠鳥,激發興趣,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初讀後,有的說“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真實而可貴,是理解課文主題的基礎。根據這些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

二、質疑探究,感知信賴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幫學生梳理問題,接着讓學生自己釋疑尋找答案。我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爲什麼?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研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落在櫃頂上”、“書架上”、“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

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筆尖”,而“我”卻只是“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這時,鳥兒接近“我”,“我”接近鳥兒,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勾通,是零距離的接觸,是一種互爲欣賞。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纔有了“信賴”,纔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三、表達交流,聚焦信賴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還應培養學生對課文優美形象、深刻意蘊、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淨化。

在教學課文第6自然段時,讓學生邊想象鳥兒伏眠於作者肩頭的情景,邊有感情地朗讀。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我適時推波助瀾:“珍珠鳥趴在作者的肩頭睡着了,假如你就是這隻可愛的小鳥,趴在作者的肩頭睡着了,會做一個怎樣的夢?”學生的靈感被激發起來,爭先恐後地暢所欲言。“你是個有愛心的孩子”“你像個詩人”“你像個哲學家”等充滿欣賞和讚美的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意。

四、拓展延伸,深悟信賴

在學生通過欣賞性閱讀獲得情感滿足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讓學生抒發的童心留言板,讓學生仿照作者的內心感受,寫一句有關信賴方面自己的格言。

沒想到他們個個都成了小作家,妙筆生花,寫得有模有樣。在此基礎上出示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圖片,再次感悟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畢竟,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展現的豐富表象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導入之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幼鳥、成年鳥的生活照片,通過圖文對照,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讓學生帶着興趣讀課文,找出描寫珍珠鳥可愛、表現人與鳥相互信賴的句子、詞語,感知語言中蘊含的感情色彩。最後,通過表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信賴”的理解。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有機地整合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課上的提問過多不利於學生對文章的品讀,而過多的品讀、讓學生自讀自悟又不利於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兩者如何協調值得深入思考。還有就是開課初就覺得自己的激情不夠,沒能很好的調整好狀態。這一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進步。

珍珠鳥教學反思 篇2

《珍珠鳥》一文主要寫了由於馮驥才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珍珠鳥由怕人到不怕,最後到與人融爲一體的經過,從而譜寫了一曲鳥與人之間愛與美的頌歌。作者因此由衷地發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完美的境界”的讚歎。

在教學中,我分兩條線展開教學,一條是小珍珠鳥如何由害怕到不怕的;另一條是我又是如何關愛小珍珠鳥的。兩條線的交融點就是“信賴”。整個教學活動據此展開,深入地詮釋“信賴”二字的真正含義,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情與境的和諧與動人。

沒有朗讀的語文課堂,或者朗讀不夠情真的課堂,猶如一潭死水,或者死水微瀾。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字詞,讀懂文字背後的含義,然後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情。譬如:小珍珠鳥“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這幾個字,我便反反覆覆請學生感受“放開膽子”與“跑”之間的關係,並請其讀出“放”的力度與“跑”的速度。看上去,好象是意想的東西,但是學生的確能夠透過聲音的輕重與節奏的快慢,來表達他心裏“放開”與“跑”,從而讓我們看到一隻有些“放肆”的小珍珠鳥。

在串讀課文引讀到第14自然段時,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樂,在優美的旋律中,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我適時引導:“此時,你是否已經讀懂了作者的心聲,誰來談一談?”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要靠信賴來創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信賴’是相互的,‘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對別人充分信賴,那麼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出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麼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咱們的生活中,信賴無處不在。

不足之處:課前對文本理解不夠透徹;課堂上提問過多,不利於學生對文本的品讀;低估學生的能力,急於包辦代替,剝奪了學生鍛鍊理解能力的機會.總之,這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實踐與反思中不斷進步!

珍珠鳥教學反思 篇3

《珍珠鳥》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我”爲一種怕人的鳥——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在的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從而說明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的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我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對話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一)以情爲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在感受中學習。

教學一開始首先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創設質疑情境,誘發學生質疑,生成問題。然後再圍繞學生生成的重點問題,探索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教學環節結合緊湊,思路清晰。

(二)以讀爲本,讀寫結合,在體驗中學習。

一是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文;二是讓充分發揮想象力,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使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與交流。三是在教學中安排了兩次小練筆,在引起學生感情共鳴的前提下,打開學生心扉,讓學生暢所欲言。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學生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三)不足之處:課堂上不能徹底的解放思想,不敢相信學生,生怕他們不會,說不出來,按照自己所設計的問題循規蹈矩地牽着學生走,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壓抑了學生的熱情。所以自己要轉變觀念,相信學生的能力,多給他們一些“自由”的空間,放開束縛讓他們創造出更多的奇蹟!

珍珠鳥教學反思 篇4

《珍珠鳥》是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文旨兼美,我很喜歡這篇文章。所以在教學設計時,主要想讓學生領會文章的主旨,並能賞析文章本身。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告訴我們:“教學不能是講解式的,不應當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應當讓學生自主地把事物整理就緒,使自己成爲發現者。”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已經對教材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還有了相當的背景材料,那麼,在課堂上,我就要搭建交互性的展示平臺,通過自讀、自悟、自學、探究,加深對教材的感悟,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取長補短,互相影響,各有所獲。反思以前上的課總是不能徹底的解放思想,經常不敢相信學生,生怕他們不會,說不出來,總喜歡按照自己所設計的問題循規蹈矩地牽着學生走,結果往往事倍功半,適得其反。學生學完課文後,都有一種“讀完了就想說一說”的衝動,爲此,在教學結尾,我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表達出此時的感觸,在表達中培養語感。爲此,在教學結尾,我請學生在自己的珍珠鳥上寫下你自己的感受,

信賴產生了神奇的力量,讓我們心靈相通;

信賴創造了幸福生活,讓我們在快樂中飛揚;

信賴是一抹陽光,讓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

信賴帶給我友誼,使我有了很多好朋友。

學生對動物的關愛,對同學的友愛,對信賴的理解,都在情感的體驗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在學生與文本、作者的對話中提高了道德的認識。學生有感而發,洋溢着濃濃的人文情懷,愛的力量在學生的生命活動中又一次得到了催生,相信愛心的滋潤一定能夠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珍珠鳥教學反思 篇5

《珍珠鳥》是一篇描寫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寫了“我”爲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說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的前半部分寫了兩件事,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對小生靈真誠的、無微不至的愛。後部分,生動地記敘了小珍珠鳥與作者之間逐漸挨近,直至熟睡地作者肩頭,對作者真誠信賴的變化過程。教學時,“我”對小鳥的精心照顧、小鳥的變化,兩條主線並進。爲更好地解決教學重點,讓學生閱讀後,結合課前導讀,確定着重研究的問題: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前後有些什麼變化?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哪裏體現出我對鳥的喜愛之情?

先是由學生圍繞問題自主進行讀、思、畫、批,再小組合作探究,最後全班共同交流。在學生交流問題的過程中,我有機地穿插了三個引導學生想象思維進行說話交流的問題:

1、這時,我不理睬小珍珠鳥,而它卻繞着我的筆尖蹦來蹦去,一點也不陌生,假如小鳥會說話,它會說些什麼?2、看插圖好好想一想,作者在笑什麼?3、作者的笑是一種對自己孩子般愛的笑。小珍珠鳥真的把“我”當作親密無間的好夥伴、好朋友了。那麼,小珍珠鳥趴在我的肩上做夢,它夢見了什麼呢?通過這些問題爲學生創設了大膽想象的空間,允許有不同的見解,引領學生用自己的心靈主動去與文本對話,學生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馳騁想象,個性解讀,發言很熱烈。

總結以上教學,我想,興趣是學生創造力、求知慾的原動力,只要學生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去追求、去探索。學習時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就會願學、愛學、樂學、主動學。讓學生享受到課堂學習快樂的同時,又學到知識,發展了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爲: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看來,這個學生的“內在興趣”需要我們老師去認真解讀教材,再精心地設計,課堂氣氛是一定可以調動起來的。

珍珠鳥教學反思 篇6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爲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說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感受小珍珠鳥與我親近的過程,體會作者對它不一般的愛,我是這樣做的:

通過初讀,學生們都能感受到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邊讀邊抓關鍵字詞進行交流、感受。比如,第三小節,小鳥出生了作者該是多麼好奇啊!可他卻沒有掀開葉片往裏看,我問孩子這是爲什麼?孩子們從他不驚擾中,感受到了不一般的愛。

第四小節是個重點段,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落在櫃頂上”、“書架上”、“撞燈繩”,可作者卻沒采取任何行動,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讓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小鳥的包容,感受到了不一般的愛。接着,我們又重點朗讀了句子,用朗讀來加深體會和理解。交流後面的課文內容,我同樣採用抓關鍵字詞的方式,並且進行了板書,讓學生隨着作者一步步和小鳥進行融合,一步步親近。從字裏行間中,學生們能感受到作者對小鳥的那種愛絕對不一般,正是有了這不一般的愛,纔有了小鳥在作者肩上睡着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