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8K 次

相信經過這一深刻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老師們對於以後的教學會做的更好,也希望其他老師可以借鑑其中的要點,學生也能夠在其中掌握學習的着眼點。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1

乘法的分配律學生在本冊書中是接觸過的。譬如第42頁的應用題第7題,其中就滲透了乘法的分配律。在數學一課一練上也有過這種類似的形式。以前在講的時候是從乘法的意義上來幫助學生理解。

一、抓住重點。讓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教材按照得出兩道算式,把兩道算式寫成等式,分析兩道算式之間的聯繫,寫出類似的幾組算式。發現規律,用語言或其他方式交流規律,給出用字母式子表示的運算律。這樣的安排,便於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比較和根據的過程。能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對簡潔分配律的認識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教學用書上寫道:教學的重點和關鍵應是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規律,用語言或其他方式與同伴交流規律。

在教學時,我是按照如上的步驟進行教學的。可是在我引導學生把算式寫成等式的時候讓學生觀察左右兩邊算式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之後,學生就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在他們的印象中,聯繫就是根據乘法的意義來進行聯繫。根本沒有從數字上面去進行分析。可以說,侷限在原先的思維中,而沒有跳出來看。而讓學生寫出幾組算式後,觀察分析幾組等式左右兩邊的區別之後,學生也還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這一規律。場面一時之間很冷,後來我只好直接讓學生用字母來表示,變化爲這樣的形式之後,有很多的學生都能夠寫出來。

我不明白這是爲什麼,時間我給了,小組也交流了,在小組交流時我已經發現我們班上的學生根本無法發現其中的規律,所以也根本無法用語言來進行表達。難道是坡度給得不夠嗎?還是平時的教學中出現了問題。這些都要一一地去分析。

總之,這個關鍵今天並沒有完成好。

二、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尊重他們的主觀感受。

在引導學生把兩道算式拼成一道等式之後,我讓學生交流,結果學生給出了兩種(65+45)×5=65×5+45×5。和65×5+45×5=(65+45)×5。我把這兩種方式都板書上黑板上。教材上要求的是第一種,即把(65+45)×5寫在等式的左邊,是爲了方便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意義的理解。我認爲,從乘法的意義這個角度上來說,意義的理解我們班級可以做到。既然是從意義出發,那麼兩種方式其實都是可以的。所以在用字母來表達時,我們班的同學也有了兩種的表達方式:即(A+B)×C=A×C+B×C和A×C+B=(A+B)×C。我都板書在黑板上,只是在規範的那一道上面畫了個星,告訴學生,乘法分配律的表示一般性採用的是這一條。

三、練習中注意乘法分配律的變式。

乘法分配律的意義是用,是爲了計算的簡便。所以,在練習中我注意讓學生說清楚怎麼使用的。尤其是想想做做第2題中的74×(20+1)和74×20+74。一定要學生說清楚括號中的1是從哪兒來的。但是簡便的思想滲透得還很不夠。學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的時候,一大半的學生都沒有采用簡算的方法。哪怕他們在經過了第四題的練習時也是一樣。

今天教學了運算律——乘法分配律,對於例題的解決,學生能列出不同的算式,45x5+65x5和(45+65)x5,通過各自的計算得出計算結果相同,然後把這兩條算式寫成等式45x5+65x5=(45+65)x5,學生還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對等式的理解:45個5加65個5也就是(45+65)個5,然後又讓學生再仿寫了幾個算式後讓學生觀察等式總結自己的發現,學生會用字母表示出這一規律,但用語言表述有困難了。想想做做第1題只有幾個學生把第3小題填錯,其實包括後面的練習中,把AxC+BxC改寫成(A+B)xC的正確率要比把(A+B)xC改寫成AxC+BxC的正確率高,可能還是學生受以前:45個5加65個5也就是(45+65)個5的理解方法的限制而沒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乘法分配律,從而也沒能真正掌握乘法分配律含義的緣故吧。

想想做做第2題的第3小題74x(21+1)和74x21+74部分學生沒有發現它們是相等的,我讓認爲相等的學生表述理由,學生能把算式改寫成74x21+74x1再運用乘法分配律變形成74x(21+1),學生理解後我補充77x99+77=□(□○□)讓學生填空,完成情況好多了,在拓展練習時補充了AxB+B=□(□○□)和AxB+B=□(□○□)讓學生進一步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但學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時,學生多習慣列式48x3+48x2來計算,卻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列成(3+2)x48來計算,雖然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是下一課的學習內容,但我也由此反思出我教學的不足之處,在例題教學時只關注了得出等式,卻忽略了讓學生比較等式兩邊的算式哪邊比較簡便。於是在第4題的算算比比中才補上了這一點。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2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每一冊的教材中都有計算的教學,而其中的“簡便計算”教學更是計算教學的一部“重頭戲”。學好簡便運算,不僅能降低計算的難度,而且能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將學到的定理、定律、法則、性質等運算規律融會貫通,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從而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及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學習這幾個定律中的難點。所以,對於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我沒有把重點放在規律的數學語言表達上,而是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感悟、體驗、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並且學會用辯證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興趣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催化劑。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爲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爲學生創設了與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也就是根據例題圖,提出問題:買5件夾克衫和5條褲子,一共要付多少元?通過兩種算式的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並有意識的蘊含新知識的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究。

配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是數學老師在數學課上的重要任務。先讓學生根據提供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現(65+45)×5=65×5+45×5這個等式,讓學生觀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展開類比:假如我們要選擇另外兩種服裝,買的數量都相同,一共要付多少元?你還能用兩種方法來求一共要付的錢嗎?讓學生在再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然後我引導學生觀察,初步發現規律,再引導學生舉例驗證自己的發現,得到更多的等式,繼續引導學生觀察,直到發現規律,同時質疑是否有反例,再一致確定規律的存在,並得出字母公式。

對於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的計算去完整地感知,對所列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並舉例進行驗證。讓學生在課堂上經歷了數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即感知——猜想——驗證——總結——應用的過程,學生不僅自主發現了乘法分配律,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相關知識,而且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數學思維的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3、注重合作與交流,多向互動。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學會與人合作交流,這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倡導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在數學學習中,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智力、活動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因此,爲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得到發展,我在本課教學中立足通過生生、師生之間多向互動,特別是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啓發與補充來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實現對“乘法分配律”的主動建構。學生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環境中博採衆長,共同經歷猜想、驗證、歸納知識的形成過程,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拓寬了學生思維,增強思維的條理性,學生也學得積極主動。

4、練習設計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練習題型的設計上,我基本尊重課本上知識的體系,在第4個練習中,三組題目的對比練習主要是鞏固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讓學生通過對比體會計算的簡便。而在計算的過程中會選擇更合理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有助於幫助學生提高計算的正確性,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我在設計教學時,先出示一組題,在學生髮現它們之間的聯繫後,有意讓女生做簡便的一題,讓學生初步感知女生做的題比較簡便,然後再出示第二組,還是有意讓女生做簡便的一題,所以還是女生優先,至此我引導學生髮現:有時先加再乘比較簡便,有時先乘再加比較簡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作出合理的選擇,甚至可以根據乘法分配律先做適當改寫,使計算更簡便。

這樣設計,使學生經歷了兩輪比賽,對運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有了初步的體驗,並且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下一課時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最後增加了一個變式題:“5件夾克衫比5條褲子貴多少元?”這是乘法分配律的變式,這在第三課時將會碰到這種題型,所以這裏先埋下一個伏筆。由基本題到變式題,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使學生逐步加深認識,在弄清算理的基礎上,學生能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練習。從課堂反饋來看,學生熱情較高,能夠學以致用。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學的交流合作,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

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探討的過程,不斷追尋的過程。作爲一名數學老師,希望能在與學生有限的接觸時間內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我們的學生終身受益。這是一個值得我永遠追求併爲之努力的目標。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3

乘法分配律是繼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之後的新的運算定律,在算術理論中又叫乘法對加法的分配性質,由於它不同於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是單一的運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抽象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對學生而言,難度偏大,如何使學生掌握得更好,記得更牢?我想學生自己獲得的知識要比灌輸得來的記得更牢。因此我在一開始設計了一個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在一個寬鬆愉悅的環境中,走進生活,開始學習新知。在教學過程中有坡度的讓學生在不斷的感悟、體驗中理乘法分配律,從而自己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我是這樣設計:

一、讓學生從生活實例去理解乘法分配律

一共25個小組參加植樹活動,每組裏8人負責挖坑和種樹,4人負責擡水和澆樹。重組教材,改變每組的人數,由(4+2)個25,變爲(8+6)個25更能凸顯出應用乘法分配律後帶來的方便,也爲乘法分配律的應用打下伏筆和基礎。並且把“挖坑、種樹”“擡水、澆樹”更改爲“挖坑和種樹”“擡水和澆樹”減少了文字對學生理解帶來的困難。

通過引入解決問題讓學生得到兩個算式。先捉其意義,再突顯其表現的形式。

如(4+2)×25其意義就是6個25與4×25+2×25所表示的也是4個25再加2個25也就是6個25,它們的表示意義一樣。因此得數也一樣故成等量關係。然後觀察它們之們的形式變化特點,兩個數的和乘以一個數可以寫成兩個積相加的形式,再捉住因數的特點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我並沒有急於讓學生說出規律,而是繼續爲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研究機會

藉助對同一實際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讓學生體會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這是生活中遇到過的,學生能夠理解兩個算式表達的意思,也能順利地解決兩個算式相等的問題。

二、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學難點

讓學生親歷規律探索形成過程。對於探索簡潔分配律的過程價值,絲毫不低於知識的掌握價值。既然是“規律定律”,就是讓學生親歷規律形成的科學過程設計中,不着痕跡的讓學生不斷觀察、比較、猜想、驗證,從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在探索、歸納過程中,滲透着從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相對於乘法運算中的其他規律而言,乘法分配律的結構是最複雜的,等式變形的能力是教學的難點。爲了突破這個教學難點,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開放引入的情境,一共25個小組參加植樹活動,每組裏人負責,人負責。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學生主動去設計、解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案,開放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去發現、猜想、質疑、感悟、調整、驗證、完善,驗證其內在的規律,從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讓學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思維方式去嘗試解決問題,在探究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麼共同點的活動中。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一起來研究抽象的算式,尋找它們各自的特點,從而概括它們的規律。在尋找規律的過程中,有同學是橫向觀察,也有同學是縱向觀察,目的是讓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現實出發,去嘗試解決問題,又能使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滿足,獲得相應的成功體驗。

當然,對乘法分配律的意義還需做到更式形結合解釋,那就更有利於模型的建立。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是必要的,所以老師們一定也要好好地去對待。不斷的反思,纔可以促進不斷的進步。以上面的文章,希望與各位同行們共同進步。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4

乘法分配律是一節概念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加法運算定律以及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本單元運算定律中,是最難理解的,學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難點是利用乘法分配律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

在課堂上,創設了植樹活動的情境,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植樹活動。在課堂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能用兩種方法解答出來,然後讓學生對比兩種算法初步讓學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即(4+2)×25=428×25+2×25。

在學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後,運用變式練習加深對乘法分配律意義的理解,讓學生不僅知道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寫成兩個積相加的形式,還要知道兩個積相加的形式可以寫成兩個數的和的形式。也就是乘法分配律也可以反着用。最後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通過學習,一些學生已掌握,但也有一些學生的語言敘述不熟練,雖然會背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但是不會靈活應用。還有一些學生容易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結合律弄混淆。

所以在複習鞏固時,要加強乘法結合律與乘法分配律的對比,讓學生對這兩個運算定律的結構更清晰。還要加強對乘法分配律意義的理解,通過不同形式的試題的演練,靈活掌握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5

乘法分配律是第三章的教學難點也是重點。這節課的設計。我是從學生的生活問題入手,利用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圖植樹問題展開。這節課我力圖將教學生學會知識,變爲指導學生會學知識。通過讓學生經歷了“觀察、初步發現、舉例驗證、再觀察、發現規律、概括歸納”這樣一個知識形成的過程。回顧整個教學過程,這節課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教學中,通過這次植樹情境讓學生感到數學就是從身邊的生活中來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參加這次植樹活動?”。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條件,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現(4+2)×25=4×25+2×25這個等式。然後請學生觀察,這個等式兩邊的運算順序,使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讓學生“觀察這個等式左右兩邊的不同之處”,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時利用情景,讓學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爲後來“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重點是理解算式的意義,我們在引導中進行總結(4+2)個25的和也可以寫爲25分別乘以4和2,再把他們的積相加的形式,接着讓同學們再次深化理解自己嘗試寫出幾個類似的算式,由於是網上教學,沒辦法直接展示學生的算式,於是我在大屏幕上寫出幾個算式,讓同學們來說一說他們的觀察到的算式,從而總結出乘法分配律的規律。進而通過計算,發現運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得計算更加簡便。

這節課的不足:

當我們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練習的時候,我發現學生在做題時會錯誤的把中間的+抄寫成×,導致錯誤。這說明學生沒有完全對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進行區分,還需要再次進行強調。

這節課上對學生的主題地位有所忽視。雖然是網課教學,沒辦法與學生共同在一間教室,沒辦法與學生面對面教學,但是顧慮到時間的限制與學生的互動,留給學生的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接下來在教學設計時可以減少授課容量,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6

乘法分配律一課是蘇教國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是在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接觸過加法、乘法的驗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識,對此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乘法分配律的基礎。教材安排這個運算律是從學生解決熟悉的實際問題引入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初步感受運算的規律。然後讓學生根據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觀察比較,發現規律。教材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地認識由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地構建知識。

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經歷有效地探索過程”。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激勵學生動眼、動手、動口、動腦積極探究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觀察——舉例——得出結論”這一數學學習全過程。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等於拿到了打開知識寶庫地金鑰匙。由於乘法分配律是本課教學難點。教學中安排了三個層次,首先學生在觀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徵的基礎上模仿寫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徵。第二層次在觀察比較中概括特徵,通過“由此你想到了些什麼”引發學生聯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從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個數都具有這樣的特徵,再通過學生大量的舉例,驗證猜想,得出規律。本課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通過本課的學習不但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數學方法,併產生運用這一數學方法進行探索的願望和熱情。這些數學方法是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7

1、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計算熱情。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這是新課標倡導的新理念。我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熟悉的購買傢俱的場景,配上我生動的語言敘述,一下子就把學生代入到了一個有數學味的問題情境中,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緊接着的問題如果你是小紅,你想買什麼傢俱呢?根據小紅家的需要,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更是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個個積極動腦,躍躍欲試。在學生充分提出各種問題的基礎上,我選擇了有代表性的一個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計算熱情。這一環節的教學,讓學生經歷了因用而算、以算激用的.過程,將算與用緊密結合。

2、多層的設計有利於學生數學模型的建立。

首先讓學生通過獨立計算,交流計算方法,敘述計算過程等一系列的筆算乘法的技能訓練,形成一定的算理。然後通過比較124和2132這兩題,它們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在乘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呢?如果是四位數、五位數乘一位數,你認爲該怎麼乘呢?這兩個問題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進行整理反思,讓學生能通過兩位數乘一位數遷移到三位數乘一位數,進而自然聯想到四位數、五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其實都是一樣的,從而幫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串起來,有利於學生數學模型的建立。

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在學生探索出筆算方法後,我因爲擔心學生沒有聽懂,怕學生做錯,說錯,故而引導太細,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的不夠。如果我能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地去想,去做,去說,相信學生的。表現會更出色。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8

乘法分配律是所有運算律中形式變化較爲複雜,且跨越加法和乘法兩級運算的定律,對學生的記憶、理解與運用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探析錯因、讀法糾正、變式訓練上做足功夫,巧制策略。學生在正式接觸乘法分配律之前,學生陸續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並能熟練使用這些定律進行簡單的運算。照常理推測,同爲等式恆等變換,藉助已有的經驗,學生對於乘法分配律應該很容易接受。然而,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學生在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時出錯率較高。爲此,教師應巧制策略,幫助學生克服困難。

如何幫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展現乘法分配律的性質,是教學的根本,也是學生理解的前提。要讓學生對乘法分配律有深刻準確的記憶和理解,用最符合學生心理特徵的方式進行闡述纔是上策。

爲此,我改進了教學方式——切換讀法,化難爲易。

[例題]植樹節那天,學校組織二(1)班的學生植樹,上午植樹4小時,下午植樹2小時,平均每小時植樹25棵,問:植樹節那天,學生一共植樹多少棵?

步驟1:學生列式多爲“25×4+25×2”和“25×(4+2)”兩種式子。

步驟2:簡述各算式的算理:25×4+25×2表示先分別求出半天的植樹數,再求一天的植樹總數;25×(4+2)表示先求植樹總時長,再求植樹總數。

步驟3:引導學生從數字計算的角度去理解:25×4+25×2表示兩個積的和,25×(4+2)表示兩個數的積。接着用一句話揭示它們的共同點:4個25加上2個25等於6個25,6就是4與2的和。以實例爲對象,換成通俗的說法,完美呈現了算式的內涵,深化了學生的理解。

步驟4:針對代數式表示的乘法分配律“a×c+b×c=(a+b)×c”,讓學生嘗試用通俗方式解讀,即a個c加上b個c等於(a+b)個c。

實踐證明,滲入思維的讀法比機械復讀教學效果要好。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9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爲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爲學生創設了與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感興趣的學習情境——爲樹勳中心小學購買舞蹈服裝。通過兩種算式的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促使學生對原有知識進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2、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一堂數學課可以有不同種教法,怎樣教才能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學生

的創新能力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在探索乘法運算律的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有易到難,層層遞進,不僅爲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經歷乘法運算律的產生和形成過程,而且讓學生髮現其中的數學規律與奧祕,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深層次的熱愛。

3、展示知識的發生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究

現代教育觀認爲:課堂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授過程,更是學生的發展過程。從數學學科的特點看,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是前人思維的結果。學習這些知識,不是簡單地吸收,而必須通過自己的思維,把前人的思維結果轉化爲自己的思維結果。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再創造,而不是把現成的結論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中,付出與前人發現這些知識所曾經付出的大體相同的智力代價,從而有效地實現知識訓練智力的價值。例如在“乘法分配律”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根據提供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現(65+35)×12=65×12+35×12這個等式,讓學生觀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然後照樣子寫出幾組這樣的等式,引導學生再觀察,讓學生說明自己

發現的規律、並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示這個規律。這樣學生經歷了“觀察、初步發現、舉例驗證、再觀察、發現規律、概括歸納”這樣一個知識形成過程。不僅要讓學生獲得了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讓學生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發現知識的能力。

4.讓學生不斷在“反思”中學習,“體驗”中學習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佔有別人的知識,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見解。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不僅要不斷監視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判斷自己的進展與目標的差距,採取各種增進和幫助思考的策略,而且還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由於數學對象的抽象性、數學活動的探索性決定了小學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數學活動的本質,必須要經過多次的反覆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調整纔可能洞察數學活動的本質特徵。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反思的內容主要有: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對解題思路、分析過程、運算過程、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對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反思等。在數學活動中,當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具有啓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地反思探索過程;當數學活動結束後,要引導學生反思整個探索過程和所獲得結論的合理性,以獲得成功的體驗。在“乘法分配律”教學中,我先向學生我先讓學生根據提供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現(65+35)×12=65×12+35×12這個等式,讓學生觀察,是讓學生初步感知這個規律。同時也體現了教學的差異性,給沒有發現規律的同學以再次發現的機會。然後照樣子寫出幾組這樣的等式,引導學生再觀察,讓學生說明自己發現的規律、並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示這個規律,來加深學生的數學體驗。又如,學習了“乘法分配律”後,教師可讓學生反思:“乘法分配律”是怎樣總結出來的?從中你受到了什麼啓發?什麼知識與“乘法分配律”有聯繫?學了“乘法分配律”後有什麼用?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數學體驗,又提高了學生的“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本課中注意引導了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在數學中感悟數學,實現了運算律的抽象化與外化運用的認知飛躍,同時也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10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的內容,是一節比較抽象的概念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及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學習這幾個定律中的難點。因此,對於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我沒有把重點放在數學語言的表達上,而是把重點放在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的計算去完整地感知,對所列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並舉例進行驗證。

所以,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定位在:

(1)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通過觀察、類比、歸納、驗證、運用等方法深化和豐富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

(2)滲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本單元教材的一個鮮明特點是,不再僅僅給出一些數值計算的實例,讓學生通過計算,發現規律,而是結合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體會運算定律的現實背景。這樣便於學生依託已有的知識經驗,分析比較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運算定律。

教材提供了這樣一個主體圖:春季裏,同學們開展植樹活動,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裏4人負責挖坑、種樹,2人負責擡水、澆樹。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一共有多少人蔘加植樹活動?學生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分別列出算式,接着通過計算髮現,兩個算式可以用“=”連接,即25×(4+2)=25×4+25×2。我將其首先呈現給學生,目的是結合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體會運算定律的現實背景。

接着設計“懸念”,拋出四組題目,把學生引到“兩算式的結果相等”的情況中來。先請學生猜想,而後驗證,再請學生編題,讓每一個學生都不由自主地參與到研究中來。在編題過程中,很多學生都交出了正確的“答卷”,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繼續研究的慾望。接着,請同學在生活中尋找驗證的方法,以四人小組爲研究單位,學生的思維活動一下子活躍起來,紛紛探究其中的奧祕。小組討論的方式,更促使學生之間進行思維交流,激發學生希望獲得成功的動機。

通過實踐、討論,揭示了乘法分配律。再通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述乘法分配律加以內化。這樣做,學生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學得快樂,自己動手編題、自己動腦探索,從數量關係變化的多次類比中悟出規律,“扶”得少,學生創造得多,學生學會的不僅僅是一條規律,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自主自動,學會了進行合作,學會了獨立思考,學會了像數學家一樣進行研究、發現!這對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其激勵作用無疑是無比巨大的,而“愛思、多思、會思”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一生受益。縱觀教學過程,學生學得輕鬆,學得主動。

我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感受到: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寶貴資源,會使教材的內涵更有廣度和深度,也爲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11

由於本學期的時間比較短,所以自己在講四年級數學課的時候,不免有些匆匆。爲了保持好進度,習題處理稍顯落後。在近一段時間對孩子們的“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的檢查來看,效果不是很好。我發現這是好多學生不容易掌握的,很容易和乘法的結合律弄混淆。所以,我就想搞清楚,到底孩子們是哪裏沒有搞清楚?就在課下又提問了幾個老在分配率出錯的孩子運算公式,發現有的孩子能結結巴巴地把公式背出來,有的是比較順利地進行背誦。那麼,會順利背誦公式的孩子們到底是哪裏不會呢?

帶着這個問題,我是旁敲側擊地進行“盤問”——我拿着生活中的2.5元的冰淇淋打比方,問問買23個和28個需要多少錢?孩子們算的很快。他們知道把23分解成20加上3,還有部分學生28×25=(20+8)×25,我當時一項,哎呦不錯,還不是完全不會啊。看來,孩子們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還是有一大部分人會自覺的用乘法分配律的。可是,真正運用到教學中,孩子們確實很難達到自覺地運用分配律去計算,特別是一些變式就更加的困難了。

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有三四個孩子的下面的結果卻是讓我大跌眼鏡——28×25=(20+8)×25=20×8×25,當時我就在想,壞了,孩子們把這兩個公示記混淆了。果不其然,我給他們出了一道題72×25=(8×9)×25=8×25+9×25,我在給學生們一一講解的時候,我就在反思,這一類問題出現是因爲孩子們沒有自覺觀察算式特點的習慣。他們只是急匆匆的完成自己的作業,對於此類的計算的目的單純得很就是隻要得到答案,自己就忽略了計算的過程。

後來我就想,我去時應該多出一點類似於(80+8)×25,72×25,125×32×25的這些題對孩子們進行相應的練習,這樣來提高孩子們對公式概念的認識。我可以讓孩子們先學會一道題的做法,在慢慢來進行相應的引導。並且出一些題目要求孩子們使用分配律或者結合律等等,對孩子們進行鞏固。讓孩子們學會多種方法解決一到數學題,把握“湊整”這個解題關鍵,正確、合理地使用運算定律,就是正確的。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篇12

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以幾何直觀爲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畫一畫,算一算等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共同經歷乘法分配的探究過程,藉助圖形探知、理解乘法分配律。

1、問題情境的創設需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試講過後與大家的感覺一樣,學生對設計草莓大棚的這個話題不是特別感興趣,接受工作室友們提出的寶貴意見後,想把情境創設改爲設計學校的操場。由於學校裏孩子們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孩子們喜歡的小操場越來越擠,想要擴建這個長方形的小操場,怎麼辦呢?這個話題與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應該比上一次設計的話題更容易引起他們的關注。

2、教學的設計要尊重已有的知識經驗。

本節課設計一始,所需的計算方法與原來學過的計算長方形面積有關。長方形的面積長乘寬,即使個別學生忘記也很容易喚醒。我鼓勵學生大膽去猜想, 在計算之前先要在頭腦中勾勒出長方形的模樣,激發學生在畫圖中梳理題中的數學信息。接下來的三次探究過程,先是教師設定長方形增加的長,再次是學生自己設定長度,再到後來自己設定三個量,給學生充分的想象和發揮空間,發揮學生主體的主動作用,即使學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難,有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環節也使學生之間有了互相學習和提高的過程。

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一起來研究抽象的算式,尋找它們各自的特點,從而概括它們的規律。在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有的同學用到了文字說明,也有同學是符號表示,還有的是字母表示,無論出現得出的哪種結論,老師都予以肯定和表揚,目的是讓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現實出發,去嘗試解決問題,又能使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滿足,獲得相應的成功體驗。

在學生展示彙報的過程中,雖然字母表示的方法更清晰,大家更喜歡,但課後覺得能用文字表述其實是更難的一件事,對這樣的孩子應該在課堂上再多給學生一些鼓勵與肯定,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濃,他們學到的東西可能也會更多。

3、在具體操作中完成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演練。

孩子們自己填寫的數字各不相同,在不同的計算方法和有不同的計算結果中,使學生感受到大量在實例計算後,大膽地完成了由猜想到驗證的過程。猜想是科學發現的前奏。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不能沒有猜想,否則,主體性探究活動便缺少了內在的動力,自主學習的過程也成了失去目標的無意義操作。接下來的舉例就成了驗證猜想的必需,無論猜想的結論是“是”還是“非”,學生的思維一直是活躍着的,對學生都是有意義的。這個過程是教會學生學習與掌握探索方法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學習品格的過程。

在研究的過程中,如何利用小組合作資源,把研究中遇到困難的,興趣保持不下去的同學的積極性再調動一下就更好了。

課堂學習的過程,一切以師生間,生生間建立的平等交流這個平臺才得以順得完成,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創共生的過程,師生成爲共同建構學習的參與者。在上述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讓學生充分經歷學習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想象——猜想——舉例——驗證,在欣賞學生的“閃光”處給學生“點撥”。師生在課堂交流中才得以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