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教學目標: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經歷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發現乘法分配律並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2、學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3、區別乘法分配律與結合律的不同點。

過程與方法:

經歷乘法分配律的推導、發現過程,體驗比較分析,歸納發現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之間的邏輯之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分配律的意義。

教學難點:區別乘法分配律與結合律。

教學準備:課件、口算題、例題、練習題等。

教學流程:

  一、設疑導入

(1)複習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誰來說一說什麼是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分別用字母怎樣表示?掌握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有什麼作用?(指名說)

(2)攻堡壘比賽,看哪一組先攻下堡壘。出示:

(3+2)×4 3×4+2×4

2×(11+9) 2×11+2×9

20×5+4×5 (20+4) ×5

引導學生質疑,爲什麼第一組的同學做得快呢?

(3)質疑,那麼我們能不能把像上面這樣的每組算式在形式上進行互換呢?

  二、聯繫實際,探究規律

1、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看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問題: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2、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議一議: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教師指名彙報,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兩種解答方法:

a. 先求每組裏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25×4+25×2

=100+50

=150(人)

b. 現分別求出負責挖坑、種樹和擡水澆樹各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

25× (4+2)

=25×6

=150(人)

4、同學們用不同的解題思路,不同的算式,算出一共有150人蔘加植樹活動。

所以:25× (4+2)= 25×4+25×2

從上面的算式中,你發現了什麼?小組討論,指名彙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彙報板書:25× (4+2)= 25×4+25×2

5、想一想: (4+2) ×25 ○ 25×4+25×2,應填什麼符號?

6、出示剛開始比賽的習題,看一看,想一想並小組討論,每組左右兩邊的算式相等嗎?

7、歸納定律。

(1)、從上面的等式中你發現了什麼?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後指名彙報。

(2)、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左邊算式中是什麼同一個數相乘,右邊等式怎樣算呢?

師生共同歸納出: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把它們的和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3)、用字母怎樣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小組交流,得出:(a + b ) ×c= a ×c + b× c

或a× (b +c)=a× b + a ×c

誰能再說一說什麼叫做乘法的分配律?指名說。

8、比較乘法分配律與結合律的不同點。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比較,相互發表意見。

指名將自己的意見在全班交流,使學生明確:乘法結合律是三個數相乘,而分配律是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

  三、練習應用

1、完成教材第36頁“做一做”。

先組織學生看題,理解題意,再獨立思考,辨一辨,然後在小組內相互交流。

2、完成教材第38頁練習六第5題。

組織學生觀察算式特點,在小組內討論,加深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3、幻燈片出示練習,填空。

4、拓展延伸

質疑:那既然兩種方法都可以用,到底用哪種呢?(哪種能使計算簡便就用哪一種。)

用乘法分配律計算下面的兩道題:

(20+8)×3 35×37+65×37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師巡視指導。

  四、總結

師: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乘法分配律,看到乘法分配律,你們能聯想到什麼呢?(兩個數的差,同一個數相乘也可以應用這樣的方法。)

  五、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例3: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25×4+25×2 25× (4+2)

=100+50 =25×6

=150(人) =150(人)

25× (4+2)= 25×4+25×2 (a + b ) ×c= a ×c + b× c

(4+2) ×25 ○25×4+25×2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他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把它們的和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