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通用8篇)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反思意爲自我反省。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通用8篇)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 篇1

本週因上級機關來楊坡中學檢查視導指導工作,語文組的老師們亦有幸聽取了兩節優質公開課,第一節是徐老師講的一節複習課,徐老師在課下進行了充分的備課以及設計了一例優質學案,感覺學到了不少內容,課堂的實效性很強,老師在課上娓娓道來,對學生的中考進行了大力指導,很具有收效,複習課講究的是技術而不是藝術,老師權威性的指導很具有說服力,聽了一堂課,我才明白自己的差距在哪裏,以後要加大學習的力度。

嶽組長講的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嶽老師優美得語言,和柳宗元優美的課文意境合爲一體,引領者聽課的師生完成了一次旅行,非常佩服嶽老師在課堂上鎮定自若的儒將風度,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學生就可心領神會,一節課學生的激情感染者我們,小組學習開展的紮實有效,學生的表現不是事先安排能表現出來的,素質的生成亦非朝夕之功,整節課充分體現了“人人爲師”的目標,雖然是下午聽得課。但聽課的師生越聽越精神,沒有絲毫倦怠,精神飽滿的就完成了小石潭之旅,並在感情上和柳宗元達到了共鳴。

這周視導剛剛結束。評課時張校長細細盤問了嶽希志老師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白從林和嶽希志兩位老師一一做答。

學校改革了一段時間了,大約三次聽課呀,打分呀。原來,我想注重實效。後來,要求合作,每節課吵吵嚷嚷,還有下位的,主持節目的,還有表演的,我生怕我的課和第一次驗收一樣,是放不開而成爲典型。

初三學生都不太急於表現自己,一般不太愛舉手,一到聽課,我就提前動員學生舉手的事,要求學生必需舉手。

我合格了。

這一次又聽課,課改之後,經過了幾次聽課評課,學生似乎也沒多大變化,我依然要按排學生好好表現,學生都很同情老師,無論會與不會,都舉手。也都替老師捏一把汗。學生都圍在一起,討論又討論。無論是否需要討論。我很茫然,茫茫然的跟着旋轉,東一頭西一頭的所謂的輔導着學生。

我學着提問的時候不叫名字,只點他們的組號。

整節課都不做任何的講解。老師只站在一邊看學生表演。表揚着他們,笑的臉都酸了。

我現在已經不知道怎麼教學了。

我明白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需落實,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是當學生主體地位落實需要依賴於學生喧囂的形式時,我感到我做老師的悲哀。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 篇2

爲了迎接上級領導對學校的視導工作,我們語文學科安排了兩節公開課,他們上的都很成功。

第一節是胡凡勇老師的九年級複習課。我們學校倡導的小組合作學習,在這節課上得到充分的展示,開課形式多樣,激昂的歌曲振奮人心,接着是古詩的經典誦讀,讓學生的積累得到充分的展示。

整個課堂分爲三大塊:我來寫,我來做,我來結。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二節是胡乃美老師的七年級新授課。主要是以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爲主。課前學生把能自己解決的內容展示在黑板上,絕大多數的學生已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並且針對學生的感悟能力,誦讀能力,進行了充分的引導練習。

課後,來視導聽課的張校長對兩位老師的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並且對語文課上應該注意的地方,跟我校老師進行了研討,讓我們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視導聽課,我感覺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又得到了提高,只有讓學生自己動起來,纔會讓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並且我們要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上再下工夫。真正讓學生做到願學,樂學。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 篇3

5月18號,縣教研室來我校視導聽課,能得到張校長指點,心中甚感榮幸。我執教的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十六課《貓》。

《貓》是鄭振鐸先生的名篇,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意境深遠、含蓄、沉鬱,文筆樸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摯,有很高的人文價值。但文章篇幅較長,有34個自然段,四千多字,要想在45分鐘內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品味文章深情,並且達到超越作品進行感悟的教學目的,的確有一定的難度。我在反覆閱讀課文之後,決定以“我”養了幾隻貓,分別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它作爲切入點,依據“整體感知”“重點研讀”“拓展感悟”三大板塊由淺入深,層層推進,進而理解作品,品味感情,感悟人生。

一、整體感知。課上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朗讀。並且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小貓的特點進行語言描述的?劃出三隻貓不同的特點。以及“我”對於這隻小貓有什麼樣的感情?進行小組交流,討論。

二、重點研讀。通過前面的學習,知道文章的重點是寫第三隻貓,因爲課文的第三部分纔是本文的主旨。通過解答學生在自讀時的疑問,和學案上提出的問題,加深了對第三部分的品味。

三、拓展感悟。通過“我”的教訓,延伸到實際生活。讓學生以說話的方式(對於————,我想說————。)感悟文章蘊含的人生哲理。對於作品中的“我”,使學生感悟出:不管對人對事一定要弄清事實的真相,不能妄下斷語,並且知道要善待身邊的小動物,要平等的對待它們,尊重他們,纔會避免看到生命之悲等。對於作品中的貓,使學生感悟出:只有不斷完善個性,才能避免不幸,以及弱小就要挨欺,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完善自己,才能受到別人的歡迎等。

一堂課下來,我認爲自己還要在如下方面下功夫:

1、在語言的品析上,不僅要點到,而且要點透。

2、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進一步明確責任並及時準確地作出評價。

爲此,以後還要多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不足之處,懇請老師們多多指教。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 篇4

對於每年的視導課,授課老師可以說都經過了精心的準備,至於課堂效果的優劣自當另當別論。現就本次的視導課說說自己的看法。在小組合作學習推行的今天,師生們既興奮又惶恐,興奮的是多少年的教學模式、課堂模式終於有了質的變化,教師可以從滔滔不絕的講解中解放出來,學生可以由被動的機械接受變成能思考、會辨析的課堂主人。惶恐的是改革之初,我們有些力不從心,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有些不適應,一個被長期餵養的獅子一下子到了廣袤的草原,看到成羣的獵物在眼前走過,卻不知如何下口,甚至有點不知所措;而作爲一切都親力親爲的老師,一下子放了手,也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就像那些孩子不在身邊的父母,說不出的牽掛與不放心,於是在這樣的情緒操控之下,課堂就有點滑稽,甚至有點做作。

看似在討論,不過是在將固有的答案再在形式上說說而已,看似在展示,其實就是講參考答案讀下來罷了。看似學生在動,其實很多時候是人動而心未動。教師看似放手了,其實早就做了安排,很多問題其實遠沒有討論的價值可依舊在那裏興高采烈……問題與情景預設的太多,生成的太少,很多時候會讓人覺得這只是換了種方式的填鴨教育而已。其實,這對老師而言也無可厚非,因爲高考的指揮棒還在,考試的形式與功效還在,再加上這麼多年的習慣還有學生本身的具有素質,一蹴而就不是簡單的事情,真應了那句話“課改,想說愛你,不容易”,但畢竟可愛,值得愛,那就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了!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 篇5

這周遵從學校抽籤安排,我講的複習課。從講課整體情況來看,講課很不理想完全沒有實現課前講課的預期。

針對出現的問題和高老師反饋的情況來看,我覺得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問題:

1、講課準備不充分,上課環節不流暢。

2、講課結構設置不是很合理,實踐分配不是很合理。

3、沒有吃透新課改的理念,確切的用他的話說是不會上課。

4、上課太死氣深沉,駕馭課堂的能力不夠。

5、學生學習反饋效果不夠及時,沒落實好新課改的幾個關鍵的步驟。

6、上課時間沒有把握好。在老師的提醒下,才真正感到自己提升的空間有多大。

高老師針對我的講課現狀,也及時給予了分析和指導。自己也覺得該按照高教研員的教學思路,深受啓發。高老師指出信息上課的基本策略。一堂好課,要落實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學什麼,有的放矢;怎樣去學習探究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學的怎麼樣,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導入環節或藉助課堂網頁出示學習內容,通過學生口說出來,展示教學目標。

學生學習探究環節,儘量少演示,放探究權給學生,讓學生去探究知識,讓學生自主去探究完成。課堂教學設計要注重教材的'二次開發,儘量採用直觀明瞭的課件製作。抓重點,要精練。儘量採用直觀的抓圖軟件,直接代替繁瑣的文字介紹。

根據學生特點,層次分明,各方面各有側重。

成果檢驗,課堂教學注重分組策略,讓好學生幫落後生分小組合理安排小組長和座位,便於合作學習。及時準確的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教學成果,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成果。在課堂教學評價方面,教學評價採取學生自評、互評、師評,快速及時的反映課堂教學效率。

成學之路,比較單純!成教之路,異常艱辛,要想真正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還有待於自己今後的不斷努力。我謹以此次講課實踐,立志在今後的日子裏,不斷進取,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 篇6

一、課堂教學方面(側重語文):

優點:

1、教學思路清晰,環節流暢,流程緊湊。四位講課教師都非常年輕,有的是去年剛分配的,但是我感覺他們成長進步得很快,已經掌握了市教研室下發的《語文課堂教學基本模式》,實驗小學吳文文老師執教的《我多想去看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把這節課歸結爲“一幅完美的畫,一篇流暢的文”。

2、教師能準確把握各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所聽四節課中,低年級2節,中年級2節,低年級以識字教學爲主,識字教學紮紮實實,實驗小學吳文文老師注重了隨文識字,在語境中識字,識字方法靈活多樣,重視字理分析,富有新意。河西小學張鳳玲老師分層次推進識字,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效果很好。

3、注重學生行爲習慣及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堂上老師時刻提醒孩子坐端正,注意寫字姿勢,說話要說完整等。相信經過老師的不斷督促,學生會逐步內化到心中,老師們今天播種的良好習慣,孩子一定會收穫燦爛的明天!

4、評價方式多種多樣,教師評價學生以鼓勵表揚爲主,實驗小學吳文文、河西小學張鳳玲老師評價語言豐富多彩,靈活具體,適時合理,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

5、注重了對課文的朗讀指導。龍山小學武曉老師範讀很有感情;河西小學張鳳玲老師朗讀指導具體到位,自創“讀書三步法”即一讀抓重點詞語,二讀抓標點語氣,三讀抓動作表情,學生分角色朗讀很好;師範附小朱娟老師抓住重點語段讓學生邊讀邊悟。總之,老師們在朗讀方式、朗讀方法,有感情朗讀指導上下了不少功夫,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有意識地滲透各種能力培養。如觀察能力、概括能力、聯想、想象能力的培養等等。

不足及建議:

1、在寫字指導上再加強。多數老師有指導書寫的環節,但書寫指導的漢字數量太少,多數老師指導了一個字的書寫,讓學生在田字格上自由寫,沒有進行展示和評價。根據新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一堂課上指導書寫不低於三個字。

2、要注重對課文的整體感悟。有的老師沒有設計整體感悟的環節,有的老師對文本的解讀過深,一段一段的分析,有些支離破碎,低中年級的閱讀教學應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悟。

3、時間把握不夠。課堂上前鬆後緊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建議教師要精心備課,準確把握教材重點,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課堂容量與時間要搭配合理。

4、課堂內容或拓展延伸內容要善於聯繫實際生活。我建議老師們可以大膽運用下發的經典詩文吟唱光盤,如《爲中華而崛起而讀書》一文,課後知識鏈接出示了周恩來的《大江歌罷掉頭東》,市教研室下發的經典詩文吟唱光盤上有這一首,老師們可以拿來播放,一定會爲自己的課堂教學抹上亮麗的色彩。

二、常規材料方面:

優點:

1、多種形式備課相結合,凸顯備課的實效性。四處市直小學都採用了電子備課、紙質備課、手寫備課相結合的方式,規定教齡不滿五年的教師一律手寫備課,而且要寫詳案,這種作法減輕了老教師的備課負擔,也培養了年輕教師。

2、精心設計作業,多數教師做到及時批改、認真,批改記錄詳細。師範附小劉玉霞老師不僅批改作文細緻,她對日記的批改也非常重視,全班同學每週兩篇,每名同學到現在大都寫了30篇日記,她幾乎是全批全改,不通順的句子、錯別字、都給學生圈畫出來,讓學生一一改正,隨感總評指導到位,學生寫的日記大都在700字左右,書寫正規,內容豐富,這應該得益於老師持之以恆的指導。

3、紮實開展聽評課活動。教師聽評課數量充足,記錄詳細,課堂隨感總評真實可信,河西小學有的老師聽課記錄正反面都寫得密密麻麻,而且認認真真。龍山小學評課時按授課環節一步一步的評,就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暢所欲言,達成最佳設計;老師們評課在肯定優點的同時多談不足或建議,評課活動很有實效。這說明老師們真的在用心聆聽,用心感悟,把聽課當做學習他人的機會,也說明各校開展的聽評課活動落到了實處。

4、重視測試講評,提高教學質量。多數教師能按進度組織測試,及時反饋矯正,講評課單獨設立,重視變式訓練,確保質量提高。實驗小學除記錄學生等級外,又單獨設立學生測試綜合情況分析表,一年級採用“卡片式”表揚信鼓勵學生,收效很大。師範附小重視二次批改,龍山小學專門設立“考試加油站”,分級部以教研組爲單位下發成績分析表,包含以下內容:學生自評、同桌鼓勵、家長說兩句、老師心裏話、錯題舉一反三等,從各個層面保障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不足及建議:

1、有些教師的電子備課個性化修改不夠完善,教學反思寫得很少;

2、有的班級作文寫作量少,僅寫了四篇作文,批改也不夠細緻。要按照市教研室要求每學期不低於八篇;

3、部分教師聽課記錄太簡單。

4、部分班級學生作業書寫字體潦草,應加強練字。

三、創新性工作亮點彙總:

實驗小學:

1、組織安排了以提升質量研究爲主題的專題校本培訓活動。由成績優秀,教學得法的教師向廣大青年教師傳授提升質量的祕訣,成立專家組,參加培訓人員爲2003年以來新聘任教師。培訓結束後,參加培訓教師寫出培訓收穫和反思,活動已舉辦講座四期,效果很好。

2、組織外出學習教師進行“二次培訓”活動。外出學習教師返校後要對其他教師進行二次培訓活動。活動以上彙報課和進行專題講座的方式進行。

3、以活動促提升。開展了“課例觀察活動”、新上崗教師“上達標課活動”、以“提升青年教師素質、打造優質高效課堂”爲主題的課堂教學評估活動、撰寫教學反思活動等,促使一批年輕教師儘快地成長起來。

河西小學:

1、以“磨課六環節校本教研”活動爲引領,普提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學校制定了“磨課六環節實施方案”。集體研究定目標;分散備課展個性;課中觀察互幫扶;課後交流勤反思;完善教案再提高;課堂追蹤看實效。各年級(學科組)結合自身實際,深入解讀文本,紮實有效地、創造性地開展磨課六環節教研活動。通過多次課例打磨實現名師引領,把先進的教學理念、獨特的教學風格、精妙的教學技巧、靈活的教學方法,滲透和輻射到學科組各成員的教學中,達到資源共享。

2、以“專業引領”爲抓手,做好青年教師培養工作

爲敦促青年教師自我加壓,學校提出了明確要求:一年二年站穩講臺、三年四年獨擋一面、五年六年成爲骨幹的“六年倒排成長計劃”。

學校盡力用活校內本土資源,開專題、建立名師工作室、學校博客,搭建網絡平臺,讓青年教師拜師結對。爲發揮兩校區優秀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學校統一組織兩校區青年教師現場觀摩了西校區新調入的幾位優秀教師的課堂,達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良好效果,爲青年教師提供了零距離與名師對話課堂的機會。

3、家長義教,拓展了教學新渠道

本着“能者爲師”“學校共建”“全面發展”的原則,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能力基礎,聘請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及親屬來到學校,紮實開展了“家長義教”活動。已經先後聘請了檢察院、信用合作社、中國農業銀行、保險公司、木工等不同行業的從業人員來校,開展了“我做小法官”“銀行業務的辦理”“保險的歷史、意義和現狀”“木工工具的使用”等主題義教活動,增進了學生對這些社會機構的瞭解,掌握了一技之長,深受學生的喜愛。

師範附小:

1、嚴格按照嚴、細、實、恆、新的標準,狠抓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課後輔導、測查等教學環節。嘗試作業的形式、內容、批改方法改革。學校要求教師在作業設計上注意內容的多樣性,形式的變化性,批改的變革性。作業佈置要注重層次性,要求讓優生吃得飽,讓差生吃得了。教師們還讓學生參與作業的設計,讓他們變被動爲主動。常規檢查包括三層次:一是學科組自查;二是教導處、教科室按照周計劃單項督查;三是學校全面的評估反饋,每學期兩次。

2、大比武活動再掀新高潮。學校制定了新一輪教師大比武方案,組建了以第一輪的大比武獲獎教師任指導員的五項全能專家團隊,各項比武內容按周計劃安排,每次比賽後將優秀作品整理複印下發供老師們學習借鑑,建立健全了訓練評估反饋機制,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加強反思促質量提高。學校組織了三個層面的質量分析。第一個層面是教師個體的自我反思;第二個層面是學科組爲單位的互助反思;第三個層面是校長約談。

龍山小學:

1、“名師工作室”工作紮實、富有成效,真正成爲培養名師的基地,人才成長的搖籃。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創新開展了一系列教學活動,把“以生爲本,以學定教,聚焦課堂,打造名師”的工作理念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細節中。如設計多種課堂教學觀察量表,全方位的觀察教師上課的細節,觀察學生學習的狀態和效果;開展了“自評互評式”評課;設計了課堂學習調查表、各種語文作業設計調查表、一年級新生識字調查表、讀書調查表、綜合學習活動調查表等各種表格,各項工作的開展都注重從細微處抓起,從實處抓起,瞭解學情,引領教師工作,引領家長的教育意識和方法,指導家長有效配合共育良才。各項活動的開展都有調查、有分析、有總結、有引領、有落實,有反思,活動開展的紮紮實實,科學有實效。使教師的基本功、個人素養得到了切實的提升,課堂教學上了水平,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大有提高。

2、開展了課堂教學金點子徵集活動,凝結集體的智慧。教導處爲提高老師們的課堂教學水平,開展了“你有妙招,我有絕招“的金點子蒐集活動,把課堂教學中原創或網絡蒐集的精彩導入語、總結語、課前小遊戲等等整理成冊,方便老師們借閱使用,集思廣益,展示了老師們團結協作,爭先恐後的進取精神。

四、幾點感受和建議:

1、市直小學名師力量強大,年輕教師在名師帶動下成長很快,相比來說,鄉鎮教師的成長就有些慢,是否多開展市直與鄉鎮之間的校際交流活動或者建立市直小學與鄉鎮的對接幫扶,或者開展“送課下鄉”活動,讓鄉鎮的教師也儘快地成長起來?

2、示範市創建成功後,市直、鄉鎮大都實現了班班通,教師備課絕大多數都實行了電子備課,是否全市儘快統一備課的標準和模式,建立全市的學科“資源庫”,以實現資源共享,同時也減輕教師的負擔?

這次視導,收益頗多,感受很深,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好機會;但鑑於時間倉促,所看資料又欠完整,加上個人能力有限,各單位的亮點可能挖掘不全,指出的不足可能不很客觀,敬請見諒!幾天的所見所感,讓我們看到了市直小學“嚴、細、實、恆、新”的教學管理,感受到老師們的辛勤付出,我們對肥城教育充滿了信心!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 篇7

作爲圭小新成員,我感到自己不僅要努力向先進、優秀的教師學習,更要兢兢業業工作,爲學校的發展和建設增磚添瓦,尤其通過此次的視導工作,我決心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自己:

一、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能按質按量完成領導分配自己的各項任務。

1.教育事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牽涉到學校、家庭、社會各個層面,要想對學生進行好養成教育,教師首先就應該起表率作用,即“德高爲師、身正爲範”。因此,作爲知識傳授者的我更應該遵守各項管理和配套制度。

2.學校是一個大集體,許多工作都需要全體教職工齊心協力共同完成。對外,我們要重視宣傳,爭取社會、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共同珍視學校榮譽;對內,我們要團結同事,創設和諧校園。特別是遇到中心工作、臨時工作時要盡力爲學校獻計獻策,勇挑重擔,爲領導分擔解難,共同辦好學校。

二、創設和諧、優美的校園環境,提高學生素質。

1.建設潔淨優雅的環境。環境的創設關鍵是保潔,在做好美化,綠化工作的同時,作爲班主任,我要抓好班級淨化工作,堅持每天一小掃,一週一大掃的制度,教育學生不亂扔垃圾、能主動撿拾垃圾等。

2.注重宣傳,延伸校園文化,用健康的思想去佈置校園文化陣地。充分利用黑板報、中隊角、廣播站等形式,宣傳陽光、向上、積極、樂觀的正面、健康的思想,讓學生們向着“陽光”生長。

3.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爲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學習環境,可經常性地根據班級特色和學生年齡特點來進行班級佈置活動,鼓勵孩子們用智慧的頭腦、勤勞的雙手把教室佈置得充滿濃郁的書香、文化氛圍。相信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們更能快樂學習、幸福成長。

三、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促專業化成長

作爲一名教師,我告誡自己始終要把教學工作擺在首位,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積極參加新課程改革的理論知識、領悟課改意義,理解課改內涵,不僅僅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

1.堅持做到:每週至少寫一次教學後記;每月寫一篇教學敘事;每學期至少完成一篇論文和一次教學研討課;聽課每期不少於12節;堅持教育理論學習,做好摘抄筆記。

2.向優秀的語文教師學習,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堅持聽聽名師課堂教學視頻,看看校內外公開課展示活動,向名師學習取經,提高教學水平。

3.優化課堂教學,抓好課堂這一主陣地。課程改革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我們所研究的問題都來源於課堂,因此,教學研究的生命力依然在課堂。首先,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教師教學需要創造性的運用教材,對教材進行科學的藝術的處理,讓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其次,要重視教學經驗的積累和交流,並且能夠靈活地去嘗試、應用。發現問題及時總結、交流,積極倡導開放的學習環境與問題情境,倡導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總之,發現問題不迴避、不避重就輕,以誠實的態度面對、改進,就一定能讓我們共同的事業走得更遠、更好。

九年級語文視導教學反思 篇8

我有幸參加了小學語文教學視導總結活動,一共聽了2節課,還有劉老師深刻的總結,開闊了眼界,收穫頗豐。這2節課都充分運用了現代化教育手段,課件製作科學、實用、美觀,讓教學更加直觀,分解了難點,使整個教學充滿了活力和樂趣。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一、充分備課是上好課的基本保障

備課是教學的基本要求,而備課的關鍵是對教材的解讀,假如教師挖掘教材不到位,就輕易造成很清楚明瞭的語文題目。因此在解讀教材上下功夫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進行的內容。例如這2節課,每位教師都在教材的解讀上下了功夫,真正是精英風采展示課,體現出各位教師備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都採用了多媒體教學設施設備。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認知理解就輕易了一些。當然,備課的另一個側重點是要關注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生命。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看怎樣預設才能讓學生由不會到會,由不懂到懂,另外,恰當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策略的選用,也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題目。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課,都應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有充分的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纔能有足夠的底氣,才能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不偏離教學的重點、難點,往天生和豐富課程內容。

二、課堂天生是課堂生命靈性的體現

課堂實施是一個動態天生的過程。教師必須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往天生和豐富課程內容。就如張春莉教授在報告中說到的“注重課堂中與學生的對話,使課堂成爲教師、學生互動交往的場所,使題目不斷產生與整合,使學生的思維不斷髮散和集中,方法不斷選擇與求新,從而使課堂高潮迭起,產生了一個又一個不曾預約的精彩!”這就說明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捕捉教育的契機,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

三、飽滿的熱情是課堂師生情感的交流

作爲一名教師,假如把真摯的感情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不僅體現出是一個有個性的課堂,同時學生的情感也會被感染。由此,學生愛好濃厚、思維活躍,爲“營造綠色生態課堂”提供了條件。要讓我們的課堂是綠色的生態課堂,就應讓我們的課堂精神飽滿、個性張揚。

四、研討的問題是我們反思的法寶

通過教研羣的交流,我們不但解決了好多教學中的問題,還聽到了很多不同的聲音。尤其對於分數的除法一節,善於挖掘問題的劉老師拋出了三種觀點,最終劉老師還是爲我們指明瞭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和方向。可惜的是,劉老師把時間讓給了兩位執教教師,沒有充分地展開討論,我們很想聽到一些更精彩的觀點和發言,可是沒有聽到一次完整的報告和反思。

總之,教學過程是教師不斷反思的過程。教師走上了講臺,不是重複一次教案,而是通過師生共同活動進行的一次創造性的實踐活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平時應深進解讀教材,瞭解課堂,尋找到合適的方法進行課堂生命的再創造,爭取使我們的學生真正理解語文、走進語文,讓學生有愛好學、願意學,並且能自主地進行嘗試,爲學生真正營造一個綠色的生態課堂,真正使學天生爲一個具有獨立見解、善於理性思考、積極開拓應用、勇於創新變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