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黃鸝》教學設計大綱

《黃鸝》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設計說明]

《黃鸝》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寫黃鸝,大有深意。因此,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是進行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析評價,借鑑吸收”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作者通過這種寫法表達主旨的高明之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評價,並聯系閱讀和寫作的實際需要,借鑑吸收本文寫作及語言表達的技巧。教學中,要進一步落實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揣摩語言等閱讀能力的訓練,鼓勵學生闡發自己的見解和學習心得,答案不必拘泥,可以是多角度、多樣化的。這樣,“深入理解——欣賞評價——借鑑吸收”三個環節互相聯繫,着重體現語文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蘊涵的哲理,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哲理作一點分析評價。

2、通過本文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成爲一個獨立的思考者。初步學會品味內涵雋永的文章。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關鍵語句,把握文章的內容,引導學生對課文蘊涵的哲理作一點分析評價。

2、借鑑課文的寫法,學習精彩的語言。

[學法引導]

1、分析、討論法。設計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並分析,探究文章的內涵。

2、採用“初讀——精讀——品讀”的閱讀步驟,教師導讀與學生自讀相結合。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由美麗的風景圖片,伴着陣陣清脆的鳥鳴聲,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入對黃鸝的介紹;再由詩人墨客的詠鸝佳句,喚起學生美的感受,從而將學生帶入新課的學習。

二、預習準備。在學生沒有充分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生字詞,掃除閱讀障礙。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找出文章從敘事轉入說理的切分點,概括敘事內容,明確議論要點。

四、精讀課文,分析文章敘事部分。

1、本文一共幾次寫到“我”與黃鸝相遇的情景?每次情況有什麼不同?

2、討論: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看到黃鸝,作者的感情是否一致?有什麼變化?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五、品讀課文,分析議論要點,品味精彩的語言,理解文章的哲理性內涵。

1、欣賞課文最後五段的錄音配樂朗讀,談一談聽讀感受,引導學生去發現這幾段語言的美。

2、找出作者從黃鸝的遭遇中領悟出來的蘊涵着人生哲理的語句,並分析評價其哲理內涵。

3、結合作家介紹及時代背景,分析本文主旨,明確“黃鸝”的象徵意義。

4、全班齊讀,加深理解。

六、課堂小結。

七、遷移拓展,作業佈置。

討論:1、作爲21世紀的青年學生,你渴望怎樣的成長環境?渴望達到怎樣的人生極致?

2、目前,人才流動呈現出一種“孔雀東南飛”“人才美國流”的現象。山西省一位領導曾感慨地說:“過去是‘孔雀東南飛’,現在連麻雀也要東南飛了。”請同學們針對這一現象結合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談談你的看法。寫一篇關於“人才流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