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通用9篇)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8K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通用9篇)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通過閱讀鑑賞,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虞美人》入選新教材正體現了這一理念。因其具有高超的藝術成就,故而對此詞的理解有助於學生從更深層次理解古典詩詞的意境美,更有助於學生領悟我國古典詩歌的美學特質和魅力。在本節課的組織教學中,我把誦讀鑑賞作爲目標之一,引導學生把簡單的閱讀理解變爲鑑賞評價,提升學生感性、理性雙重認知能力。同時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三維目標

1、瞭解李煜及其詩歌創作。

2、理解《虞美人》一詞的主旨。

3、背誦全篇。《虞美人》

教學設計

1、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詞中寫愁情的絕妙之處。

2、精讀本詞,品字析句,提高鑑賞詩詞的能力。

3、學習本詞以樂寫哀、化虛爲實的藝術手法。

情感態度

1、讓學生正確認識古典詩詞的藝術美。

2、在自我感悟中陶冶情操,明心啓智。

3、培養學生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熱愛祖國文化的態度。

教學重點

1、在理解基礎上誦讀,在誦讀基礎上鑑賞。

2、掌握鑑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品味領會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1、對本詩內部結構的理解和詞人的寫作技巧。

2、知人論世和讀詩識人結合,使這一課不僅僅停留在詩歌本身技巧、語言等方面,也傾向於挖掘詩歌內在的人文精神。

教法

誦讀體味法、關鍵切入法、引導探究法和拓展訓練法

學法

誦讀法、想象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導入

在歷史的彼端,有一位帝王憑一首首泣盡以血的詞,成爲千古詞壇“南面王”,也因此踏上人生的不歸路。他就是《虞美人》的作者,李煜。

一、整體感知

1、作者背景介紹。

李煜,政治上昏庸無能,文藝上卻是詞、史、詩、文無所不通。他擅長書畫,精通音律,尤工於詞,是五代時期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爲南唐的國君,生活奢靡,縱情聲色,詞的題材狹窄,風格香豔,多是表現宮廷生活、男女思戀或閒愁離恨。亡國被俘之後,孤寂悲涼的處境,身陷囹圄的屈辱,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成就極高,是真正的血淚之華。他前承花間之柔媚,後啓宋詞之疏宕,對詞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詞學史上佔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因而後人評價他:“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絕命詞。據陸游的《避暑漫抄》記載:“李煜歸朝後,鬱鬱不樂,在賜第七夕命故伎作樂,聞於外,太宗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

2、誦讀品味《虞美人》。

①齊讀《虞美人》,整體感知。

②請兩名同學誦讀詩歌,請其他同學欣賞體味並注意比較評價。

③誦讀指導。

《虞美人》是李煜的絕命詞,情調低沉,誦讀時要放慢語速,給人一種淒涼、感傷的感覺。同時要注意“何時、多少、又、不堪、應、只是、幾多”這些特別能表現詞人痛苦內心的詞語,宜重讀。

④學生自由誦讀品味。

二、鑑賞評價

1、全文的主旨句是什麼?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問君”,“君”爲誰?李煜。

3、自問問何事?愁。

4、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愁是由什麼勾起的?春花秋月

5、“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卻爲何追問“何時了”?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情感的外化。李煜降宋後,對生命幾近絕望。本想借助美好的“春花秋月”來排解內心的愁緒,誰知卻又觸景傷情。原來“春花秋月”般的美好生活與現實中的囚徒生活形成強烈對比。面對春花秋月只讓他覺得厭煩,所以,這一“問”便在情理之中。

6、爲什麼要用了充滿暖意的“春花秋月”寫愁?這是什麼手法?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明麗的事物,往往和喜悅快樂相連,作者在這裏是寫內心的快樂嗎?不是,是寫愁。這種手法叫:以樂寫哀。

7、請以組爲單位討論,往事爲什麼會勾起作者的愁情?這愁從何來?

包括:往事之嘆、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家之苦、囚徒之悲。當舊日的繁華消失殆盡時,再見“春花秋月”,再憶及“雕欄玉砌”,“朱顏”玉面,李煜想到的也只能是“愁”。

8、請同學們想一想李煜說“只是朱顏改”,那到底是不是隻有“朱顏”改了呢?

不是。由於亡國,李煜由一國之君跌落爲階下囚,他失去了歡樂、尊嚴,失去了地位,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只是”二字包含多少物是人非的辛酸惆悵!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啊!

9、請同學們展開聯想和想象,結合李煜當時心境試着再現“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兩句所描繪的景象。

10、那些層層疊疊、排山倒海、接踵而來的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於抽象。李煜卻將我們看不到,摸不着,的愁思,真切的抒發出來,使我們感受到。那麼問問大家,這是什麼修辭手法?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修辭手法:比喻

表達效果: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瀉千里,寫出了愁思的多;又像春水之晝夜不停,長流不息,寫出了愁思的綿長。因此,雖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又能真實感受到。

愁本是心中所想,看不見,摸不到,虛無縹緲,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作者卻巧借比喻,將之比爲一江具體可感的春水,化無形爲有形,引發人無限想象的手法叫化虛爲實。這種技法很多人都用過。你能試着舉例嗎?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愁之重量)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愁之長度)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愁之形態)

11、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的抒發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李煜全心傾注自己純真的情感,以致他爲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帶着這種認識,我們一起來欣賞由《虞美人》改編的歌曲《幾多愁》。

三、銜接高考

高考語文背誦默寫指定64篇,高中14篇,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我們需要熟練掌握,下面給大家幾分鐘時間背誦本詞。

檢查背誦。

總結

一問引出愁思滿腹,二問感受愁思濃重,三問直抒愁思如水。他的愁,他的眷戀,他的亡國之痛,化開了,化入東風,化入江流。多年以後,再有清風明月夜,再有憑欄遠眺時,後來的人,想起的都是這闋詞和這個人。“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始作工。”這首千古傳唱的《虞美人》用血和淚唱出了宋詞的第一聲!

作業

課後完成《浪淘沙》習題

板書設計

虞美人

李煜

一問引

二問感愁

三問抒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學詞的興趣

2、培養吟誦習慣

3、感知詞的欣賞方法

【教學設計】

初始年級學習詩詞培養興趣爲第一要事。所以我選了一首李煜的詞《虞美人》,這首詞的成就很高,被譽爲“詞中之帝”,詞中情感核心是愁,這是人人都可能經歷過的一種體驗,容易引起情感共鳴。這首詞聲律與情感的諧和程度很高,可以說聲情並茂,適合學生學習吟誦,感受詞的韻律美。

圍繞三個學習目標設計了整個教學過程。

主要環節有:

導入;

初步感知(初讀,感受愁味,把握感情基調再讀);

逐句分析,把握詞人的情感世界(先名句後其它,體味感情,點出重音,逐句讀,小結回到名句再讀全詞);

自由朗讀回味;

競讀;欣賞配樂歌唱,憑弔詞人;總結欣賞方法;推薦拓展賞讀的詞作〈烏夜啼〉。

【教學過程】

課前自修

1.請同學們查閱有關作者的簡介以及寫作背景,準備講述作者故事。

2.請同學們至少查閱一篇關於《虞美人》的賞析文章,仔細閱讀、體會,準備課上發言。

3.瞭解有關詞的常識,熟讀詞篇《虞美人》。

課上導讀

(一)導入

1.導入齊背《相見歡》,進入學詞的情境。

2.作者先複習李煜簡介,然後由詞的發展長河之中去把握李煜詞的地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古詩發展到唐代達到極致,好詩幾被人們寫盡,後代文人便另闢蹊徑,將詩與北方的燕樂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極易寫景抒情的新的韻文文體——詞。晚唐溫庭筠、五代李煜等一批詞人的出現使詞在文壇上的地位逐步確立,而李煜的詞在思想上、藝術上都超越了其他詞人的,成爲唐、五代詞的顛峯。李煜何許人?投影。僅活了41歲。古人詩云: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我們不妨用八個字來概括他的一生:薄命君王,絕代詞人。今天我們學習他最著名的一首詞《虞美人》,被譽爲“詞中之帝”。)

(二)初步感知

3.齊讀一遍。(看到別人推薦的好詞,我們首先會做什麼?好習慣!)

4.深入瞭解一首詞一定要了解作者及寫作的具體背景。(請同學介紹,投影)

5.回顧李煜詞分期(投影)。聽讀《虞美人》,感受作品的寫作時期。從哪兒感覺出來的?

6.點明詞的情感核心——愁。(作者是怎麼寫的?)

[也可:點撥語調語速,再讀感受愁味。讀了兩遍,大家說說哪句寫的最好,你最喜歡?]

(三)逐句分析,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

7.分析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通其意:問君究竟有多少愁緒,正像那滾滾的春江水向東流去。

悟其情:修辭—比喻,(春江水有何特點?)水多流急而且無窮無盡。(說明作者的愁緒如何?愁緒多而且深厚強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達。(可聯想)

感其聲:分析平仄(五字仄聲,四字平聲,平仄交替,最後兩字平聲。讀來亦如春水時起時伏,連綿不盡)

這首詞可謂聲情並茂,形象傳達出李煜的滿腹愁情。那麼作者到底有哪些愁呢?

8.分析前六句,體會“愁”的具體內容。爭取最大程度地走進李煜的內心世界。

(每句都可從通其義,析詞悟情,點明重音,點撥吟誦幾個方面把握。)

(1)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麼美好的事物爲什麼作者希望它快完結呢?)怕觸景傷懷,想起往事。作者寫樂景正是爲了以樂景襯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會想起哪些往事呢?)A錦衣玉食、後宮佳麗、尊榮

B精神層面:歡樂自由尊嚴生存的安全感等

歸納作者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3)小樓昨夜又東風——(“又”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歲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又是一年,季節變化引起作者無限感慨:春有再來,循環無際,而生命短暫,復國無望。所以很自然發出哀嘆......

(4)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憶過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強烈的今昔對比讓

作者這位敏感的詞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這月明之夜。本詞兩

次提到“月”,大家說說月有什麼特殊的含義?試舉帶月詩詞名句)

歸納:亡國之恨

(5)雕欄玉砌應猶在——南唐宮苑應該還在吧

(6)只是朱顏改——“朱顏”的含義(投影,選擇題)A詞人的容顏

B國家的面貌,人的地位、感受

(“只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嘆惋口氣,物是人非的悵恨之感。

歸納: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結:[(用一句話說出整首詞的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首詞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思念之情。]

作者的愁緒有往事之哀、亡國之痛、物是人非的感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感情如波濤起伏,猛烈地撞擊着作者的心扉,此情無計可消除,又可與誰人說?感情在冰封的河面下涌動鬱積,此時此刻,觸景生情,感情的閘門一旦打開,便一發而不可收,感情深厚強烈如滔滔江水大有沖決一切之勢:(齊讀最後兩句)

生讀自己描述的寫詩情景,營造氛圍。

齊讀全詞,梳理把握作者細微的心理活動全過程。

(四)用置換法聯想法再讀全詞。

1、師範讀。點撥(高低、長短、節奏、重音、情感變化,以情運聲。)可分散到第三環節,逐句分析後順勢點撥,朗讀。

2、好,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詞,邊讀邊想象作者當時的心理變化過程。

3、分組競讀。

(五)快速背誦。

(六)回味。詞不僅可以吟誦,還是可以配樂歌唱的。讓我們在鄧麗君的歌聲中再一次靜靜回味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以此憑弔這位留下千古佳作的絕代詞人吧!

(七)仿寫展讀:積累的目的是創造。鄭曉溪《虞美人》

(八)總結賞詞的方法。(讀,背,析味,唱,仿)

【作業】拓展賞讀李煜的《烏夜啼》(投影)

【補註】

一個亡國之君能如此大膽抒發亡國之恨史屬罕見,傳說宋太宗正是聽到這首詞纔將他毒死的。可以說這首詞是他的絕命詞,王國維:後主之詞可謂以血書者也。

【板書設計】

薄命君王,絕代詞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往事之哀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亡國之痛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物是人非

問有幾恰似水向

君能多愁,一江春東流。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運用文眼導讀法鑑賞《虞美人》全詞,品味意境,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層內涵。

2、總結運用文眼導讀鑑賞誓詞的方法。

3、培養學生結合作者生平挖掘作品內涵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運用文眼導讀鑑賞全詞,品位意境。

2、總結運用文眼導讀鑑賞詩詞的方法。

教學難點

結合李煜生平,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層內涵。

教學方法

文眼導讀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以中國古典詩詞中寫愁的名句導入本課。

二、作者及本詞創作背景介紹

1、作者: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要求瞭解:生活年代或朝代,姓名、字號、後世評價、主要作品及風格。

[投影總結]集國君與詞宗、庸才與天才、失敗者和成功者於一身的'矛盾體。

2、創作背景:李煜降宋之後,由一國之主淪爲階下之囚,這人生巨大的變故不能不引起他對國家和自己一生變化的痛苦嘗味,因此,公元978年的七夕,當他跨入生命的第41個輪迴之際,融血凝淚寫下了這首詞,來傾吐心中種種憤恨於無奈之情。

三、集體背誦

本詞通俗上口,集體背誦爲下面的鑑賞創設氛圍。

四、運用文眼導讀鑑賞全詞

1、相關知識介紹(投影)

(1)詩詞之眼:是洞察詩詞旨趣之窗,是詩詞中最能開拓意旨的關鍵詞句,是足以使全篇生輝、通體發亮的聚光焦點。

(2)作用:統攝全篇,奠定詩詞的感情基調。

(3)表達方法:藉助意象(景、人、事、物),形成意境。

2、總體把握

思考:

(1)本詞的詞眼是哪一句?關鍵詞是哪一個?

(2)選取了哪些意象?

[集體回答明確]

(3)請學生用詩中詞語連綴組合,爲每句詞概括一個7字標題。

3、品位意境

(1)學生集體回答——品位意境的方法,投影出示:

明意象——摳字眼——聯經歷——析手法

(2)學生分爲四大組,分組品味,注意品味方法。

鼓勵學生相互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討論歸納

摳的字眼爲:何時了、知多少、又、不堪、應猶在、只是、問、恰似、流。

結合李煜的生平來看,這些關鍵性的詞語抒發了作者經歷人生鉅變之後的傷感、淒涼、痛楚之情。四幅畫面構成了一種悲涼的意境。

[投影板書]

(詞眼)(意境)

4、挖掘“愁”的深層內涵

(1)從詞中找出使作者“愁”的原因,要求學生扣文本討論。

(2)你能結合李煜生平再來找找使他愁的深層原因麼?

(提示:年少的李煜爲了避開豆箕相煎之禍,嚮往隱居生活,沉湎於文山藝海之中。可命運卻偏偏把他推上皇位,又把他重重地摔入谷底,陷入沒有自由,沒有尊嚴,沒有生存的,沒有安全感的境地。)

討論明確,投影板書。

5、表現手法的把握

全詞一氣盤旋,把李煜濃重而無法排遣的愁情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這得益於一系列修辭手法的適用。請同學們結合文本,歸納本文的修辭手法並體會其作用。

[投影板書]

五、小結

這首詞是飽經人世滄桑的李煜蘸着血,和着淚書寫而成的,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效果,法國詩人謬塞曾說過:“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本詞應是這樣不朽的篇章。

六、吟詠涵詠,加深體會

1、聽配樂朗誦

2、學生自讀品味

七、眼導讀方法總結

抓文眼——定基調——明意象——摳字眼——聯經歷——析手法——明意境——味感情

八、拓展練習

運用文眼導讀法鑑賞兩首詞。

烏夜啼(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高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深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 抓關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 理解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筆法。

教學設想

這首詞語言比較直白,感情比較激越,讓學生根據課下的註釋理解課文的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對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礎上背誦本文。

本文的藝術表現手法主要是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們要重點賞析。本文通篇採用問答,以問起,以答結,以高亢快速的調子,刻繪了詞人悲憤相續的心理活動。我們要調動我們的情感積累去仔細領會。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課文。

學生聽徐小鳳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 關於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後主。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宋太祖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樓裏,被封爲違命侯。過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後主於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祖聞之大怒,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可以說此詞是他的絕命詞。前人吊李後主詩云:“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的確,作爲一個“好聲色,不恤國事”的亡國之君沒什麼好說的,可是作爲一代詞人,他給後代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淚文字,千古傳誦。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爲人們所熟知的一篇。

三、 理清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隔句相承,三度對比的特點,進行誦讀。

“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是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恆不變;“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也是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

頭二句以春花秋月之無休無盡和人世間多少“往事”之短暫無常對比;“小樓昨夜又東風”的永恆和“故國不堪回首”的變化無常相對比;“雕欄玉砌應猶在”和“朱顏改相對比。

問 答 對

何時了 又東風 應猶在 (永恆有常)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顏改 (短暫難測)

幾多愁 江水 不言之言 (永恆和短暫達到統一)

四、 具體研習重要的文句

1、 提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爲什麼希望它結束呢?

明確: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着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裏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束纔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麼呢?

明確:“往事”的內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後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爲所欲爲的自由感等等。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表現用法?請同學們幾個這方面的事例。

明確: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捨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無怪王國維評價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書者也。”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是個長。”

李煜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長恨水東流。”

李白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早如青絲暮成雪。”等等。

五、 發揮想象,試譯這首詩,儘量把悲憤悽楚的感情表現出來。

春花開落秋月圓缺年年歲歲,

往往復復到何時纔算完呢?

人生短暫,轉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樓昨夜又東風,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國在我手中毀滅,

宮中亭臺樓閣也許還在吧,

只是流連於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着無盡的悲愁,

若問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晝夜,滾滾東流。

六、 總結全詩。

這首《虞美人》充滿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李煜這種純真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說的出於“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吧,以致他爲此付出了生命。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這首詞就是這樣的不朽之作。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抓關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理解本詞“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這一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理清結構的基礎上,抓住三組對比,熟讀成誦。

難點:理解本文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誦讀法 、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教具使用:

多媒體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一個細雨濛濛陰雲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輝煌而又氣氛肅殺的宮殿,一個淚眼朦朧面容蒼白的君主。佛,他拜過了;契丹,他也求過了,眼見着亡國被俘的命運是逃不掉了。在這花園般美麗的古都金陵即將沉陷於敵國鐵蹄之下的時候,這位“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風流天子,緩緩地站起身來,脫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閃閃的龍袍,肉袒負荊,出城跪降。隨後,在宋兵的辱罵聲中,一路嗚咽,北上東京。緊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淚洗面。雖被封爲“違命侯”,但最後的命運還是在他過完41歲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對一彎殘月,他慢慢轉過身去,遠眺南方他那無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涼的眼淚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無法整理這多年積累的愁緒,吟唱了一曲最爲絕望的詩歌,喝完宋太宗賜來的毒酒,倒地而亡。

他就是李煜,這首詞就是《虞美人》。

前面,我們已經學完了第一二單元的詩歌,有沒有同學可以告訴我,從中你都學到了哪些鑑賞詩歌的方法?(生答: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當然,僅有這些方法,我們還不能很好的鑑賞中國古代詩歌,今天我就將帶領大家運用你們所掌握的這些方法和因聲求氣、吟詠詩韻﹑誦讀等方法去學習李煜寫的《虞美人》。

二、複習檢查詞的相關知識:

1、詞最初稱爲“曲詞”或“曲子詞”,和樂府一樣是配音樂的。後來它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爲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爲“詩餘”。又因爲其句式長短不一,所以它還被稱爲“長短句”。

2、詞的分類:詞分爲小令、中調、長調。 (按字數多少)

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至90字);長調(91字以上)。

3、詞牌和標題

詞的標題是其內容的集中體現,而詞牌則是詞的格式的名稱。

4、 就內容和風格而言宋詞分爲婉約 ﹑豪放兩大流派。以蘇軾、辛棄疾爲代表的是豪放派詩作氣勢豪放、意境雄渾,詞中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和力量;以秦觀、李清照、柳永爲代表的是婉約派語言清麗、含蓄,詞中抒發感情婉轉纏綿,多寫個人遭遇,男女之情。

三、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聽一聽、讀一讀

欣賞鄧麗君的《幾多愁》並指導學生誦讀。

學生誦讀《虞美人》,並初步感知

1、音讀 把握節奏:“語氣可於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終以一氣呵成爲佳”。

2、意讀 提示:讀註釋一,總體把握內容

絕命詞,對故國的深切懷念。借眼前之景,發憂思之情。

四、知人論世 (引出對李煜的簡介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李煜(937--978),字重光,號鍾隱,五代時南唐後主,世稱李後主。工書善畫,洞曉音律。投降宋朝後被封爲“違命侯”,幽禁在汴京。他整日以淚洗面,淒涼寂寞,度日如年,在41歲生日(七月七日晚)時做《虞美人》,並令歌伎演唱,在詞中不假思索的表達他對過去宮廷生活的懷念,因此觸怒宋太宗被賜毒酒毒死。所以,這首《虞美人》可算是李後主的絕命詞了。當然《虞美人》也是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2、後人評價:

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

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王國維

五、置身詩境 緣景明情

想一想、議一議

提問:詞中哪個字可以概括前六句的感情?大家說說李煜的“愁”有哪些?

《虞美人》教學設計往事之嘆愁

亡國之恨

離家之痛

思鄉之苦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爲何希望它早點結束?

明確:李煜雖名爲王侯,實爲亡國奴、階下囚。在對人生已經絕望之時,曾經擁有的春花秋月對他來說,不過是一種“過去的美好已永遠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讓他悲痛。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2.“往事知多少”中“往事”的內涵是什麼?請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思考。

明確:物質——李煜在南唐國當皇帝時錦衣玉食、佳麗三千、紙醉金迷的富貴生活;

精神——權力、地位、人格、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有什麼深刻含義?

明確:“又”點明他囚宋後又過了一年。季節的變化引起他無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着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着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4.爲什麼詞中作者兩次提到“月”?聯繫學過的詩歌,談談“月”這個意象有何特定含義?

明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懷念故鄉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懷念親友

5.在詩句“只是朱顏改”中,改變的僅僅只是朱顏嗎?

明確:不僅僅只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從皇帝淪爲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

6.改變的有朱顏、地位、感受,那麼沒有改變的有什麼?請從詞中尋找具體的事物。

明確:春花秋月、小樓東風、雕欄玉砌——景物依舊、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

7.前六句詞有三組對比,反覆對比宇宙永恆不變和人生短暫無常。請問哪幾句寫宇宙?哪幾句寫人生?

明確:(宇宙永恆不變)(人生短暫無常)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迴環往復,一唱三嘆,唱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憂思難平,唱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於是,最後兩句呼之欲出。

8.“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妙在何處?

明確:這是以水喻愁﹑流傳千古的名句。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爲有形的流水,顯示出愁思如春水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捨晝夜,長流不盡,語句形象而生動。

這哪裏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淚啊。這樣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發人深思,引人共鳴。

六、本課小結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問天天不應,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

七、拓展訓練,寫出你所知道的寫愁名句。

寫愁名句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李白)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

試問閒愁幾許,梅子黃時雨(賀鑄)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秦觀)

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八、隨堂練習 閱讀李煜的詞,完成題目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下面對於詞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束之快。

B.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亡家破,是由於外力的打擊。

C.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像東流水一樣滾滾而去,這樣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生活了。

九、佈置作業:

閱讀李煜的《浪淘沙》,寫出自己的賞析。

浪 淘 沙【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詞的基本常識,瞭解作者,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的指引下賞析作品,掌握解讀詩歌的幾種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詞的意境美,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導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論詩》)唐詩過後是宋詞,好詩在唐代已被詩人們寫盡了,宋代文人就另闢蹊徑,使詞這種文學形式趨於完善、臻於完美,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使宋詞成爲我國文化寶庫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

二、簡介詞的基本知識

提問學生,教師補充。

“詞”又稱“詩餘”、“曲子詞”、“長短句”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一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詞一般分爲兩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詞最爲常見。

詞按字數的多少分爲小令、中調和長調。58字以內爲小令,59~90字爲中調,91字以上則爲長調。

風格流派:

蘇軾的豪放派,柳永的婉約派,李清照的“易安體”(別是一家,自成一體),姜夔的風雅派(移詩法入詞,使詞的語言風格雅化),周邦彥的格律派(追求詞作的藝術規範性,具體體現在章法、句法、練字和音律)

三、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李煜(937—978)字重光,五代時期南唐的最後一個皇帝,史稱南唐後主,精通音律,巧詩詞書畫。在位15年,降宋後封“違命候”。從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樓,過着以淚洗面的淒涼生活。作爲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亡國之君,李後主沒有什麼可稱讚,可是作爲一個詞人,李煜給後人留下許多血淚文字,千古傳誦。《虞美人》就是其中膾炙人口的一篇。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對故國深切的懷念之愁,這是一首亡國之音,更是一首絕命之詞。

四、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誦讀指導:

把握節奏:“語氣可於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終以一氣呵成爲佳。”

找出韻腳:了、少、風、中、在、改、愁、流

押韻規律(特點):兩句一換韻,兩平兩仄

讀出感情:

①感情基調:低沉、淒涼

②重點詞語:何時、多少、又、不堪、應、只是、幾多。

2.請兩位學生朗讀,然後讓大家評議誰讀得好。

注意:應該用什麼樣的感情基調去讀:低沉、淒涼

注意聲調要有起伏變化:高低強弱,節奏快慢

讀準能體現詞人內心痛苦的關鍵詞語。

3.教師範讀。

4.學生齊讀

五.具體研習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爲什麼希望它結束呢?

明確:李煜降宋後被封爲違命侯,過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對人生已經絕望,所以見了春花秋月的無盡無休反而覺得厭煩。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解說:引導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討論:“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麼?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麼?

學生討論的直接結果可能是錦衣玉食、後宮佳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榮等等,更可引導他們從精神層面上思考,諸如歡樂、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③“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後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着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着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④討論:爲什麼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繫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麼特殊涵義嗎?

學生可能回答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只要詩句能表現懷念故鄉、懷念親人的主題即可。

(解說: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中意象相對固定的特徵,其他諸如“梅”“蓮”“柳”“雁”“長亭”等。)

六.賞析討論

1、請問,文中哪個詞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確:愁

2、根據這首詞,再結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確:往事之嘆

亡國之恨

“愁”

離家之痛

思家之苦

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那些層層疊疊、排山倒海、接踵而來的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於抽象。我們雖然看不見,摸不着,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麼,問問大家,作者是怎麼樣來寫“愁情”的?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明確:

①意境的創設上:虛實結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作者運用這麼多意象,創設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等。

實寫:物是(自然永恆)

虛寫:人非(人生無常)

②比喻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捨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拓展延深:

其它以比喻寫愁的詩句: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愁之形態)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愁之長度)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愁之重量)

③對比

春花秋月與往事的對比

小樓東風與故國明月的對比

雕欄玉砌與已改朱顏的對比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載不動許多愁”。

④發問

問天——問人——問自己,一唱三嘆。問天天不應,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悽楚中,造成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

小結:

這首詞前六句三度對比,隔句相承,反覆對比自然與人生之無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如此循環往復,一唱三嘆,將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難平幽%C

閱讀詩歌常用方法:

(1)誦讀涵詠;

(2)知人論世;

(3)入情入境。

4、我們該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比較本詞和李煜前期作品《浣溪沙》,看看所表達的情感有什麼不同?

紅日以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蕭鼓奏。

[評析]

徹夜不廢的宮廷歌舞,很難想象有如此瘋狂---日高三丈了,舞興卻還正濃。獸形的炭料燃盡了,再一爐爐依次添加。紅綿鋪成了地衣,隨舞步旋轉起皺;舞點飛旋的佳人,已顧不得金釵從髮髻滑落。酒無疑香醇上好,偏嫌它品味中下;唯恐污染了口鼻,便不時拈花來嗅。這裏的歌舞已夠令人炫目,便殿的盛況更不難想像;且聽陣陣簫鼓之音,那歌舞才入高潮!

李煜的作品分爲兩個時期,早期多表現宮廷的豪華生活和男女歡愛之情,後期常表現對昔日生活的懷念和變爲囚徒後的深哀劇痛。作爲一國之君,李煜是不稱職的,他的統治加速了南唐的滅亡步伐,而作爲一個詞人,他又是最優秀的,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李煜後期的作品可以說字字看來都是血,深深聞之俱是淚。李煜以其赤子之心,純真之情,歷山河變色,江山易主之鉅變,飽嘗國破家亡之悲愁,於深哀劇痛中浸出可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

尼采說:“在所有文學作品中,我尤其喜歡那些用血寫出來的文字。”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的確,平庸的心靈只能有平庸的痛苦,平庸的痛苦只能產生平庸的藝術,而那些偉大的藝術只會在絕望的心靈裏誕生。

七、總結:

唐詩宋詞是一個又一個意境,或清幽寧靜,或色彩絢麗,或田園牧歌,或邊塞長風;唐詩宋詞又是一份又一份心情,或慷慨激昂,或沉鬱悲涼,或別離相思,或落魄失志。讓我們走進詩詞,穿越時空,走進那一個個詩魂,追隨他們的腳步,暢遊祖國的名山大川,體悟人間的苦樂心酸,感受生命的美好,品味真情的可貴。讓我們的生活多一份詩意,少一些浮躁,讓平常的生活處處灑滿和諧的陽光。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詞人李煜生及其作品。

2.感悟意象,體會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和真摯的情感美。

3.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賞析重點佳句。

【教學難點】:詞中各種寫作技巧的運用對提升主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情境導入:以歌曲《虞美人》導入

導語: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大部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詞,一首千載不衰的絕唱。同學們,在正式講課之前,讓我們先來靜靜聆聽一首歌曲。這首歌曲是由一首詞轉變而來的。

師:這首詞是什麼?

生:《虞美人》

師:這首詞,講述了一個帝王的故事。一個是失敗的帝王,卻有許許多多的人在懷念他,讚美他。這位大人物可謂是“落花流水春歸去,一種銷魂是李郎。”他曾有過“夢裏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歡悅,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別恨,更有“小樓昨夜又東風”的故國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蛻變而成一首首人間絕唱。後世這樣評價“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說到這裏,老師想請同學們一起來說下他是誰?李煜。是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南唐末代帝王的內心世界,一起學習他的絕筆佳作《虞美人》。

好的讓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李煜和寫作背景。

二、知人論世、背景介紹

李煜(937——978),五代時南唐國主。他精書畫,通音律,工詩文,尤以詞著名,世稱李後主。其詞大體以南唐滅亡爲界,分爲前後兩期。其前期詞多表現宮廷男女和離愁別緒。後期詞則多追憶往事,傷懷故國,風格沉鬱蒼涼。語言自然精練,境界開闊,詞風疏朗。

寫作背景:開寶八年(975),宋兵攻克南唐都城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過上了軟禁生活。從尊貴的皇帝變成被人羞辱的囚徒,人生命運發生了巨大的逆轉,讓他百感交集、感慨萬千!兩年後,他41歲生日時(七夕之夜)作了《虞美人》詞,來表達自己對故國的深切懷念。這一舉動被宋太宗知曉後,大怒,不久,宋太宗賜酒將他毒死了,該詞便成了後主的絕筆之作。

三、吟詠詩韻(讀)

我們說詩歌是需要品讀的,有感情地朗誦吟詠,可以讓我們進入詩歌的意境,可以在美的享受之中去感受詩歌的情感。當然有感情地朗誦讓我們更能走進詩歌的內心世界,從而更好的瞭解作者的情感。下面先請同學們朗讀全詞進行初步感受,在讀得過程中要注意幾點:

1.節奏

2.強弱

3.緩急

好的,現在請同學們朗讀,至少要讀兩遍。之後老師將會請同學們展示成果。(朗讀入情入境的讀,一定要把握整體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走的過程中所說

師:哪位同學來給我們讀一讀,展示自己的成果?在同學朗讀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在聽的時候思考如何評析,這位同學好在哪裏,不足又在哪裏?

生:展示。

生:點評。(安靜,美麗或是帥氣的同桌)

師:總評:大家都讀得不錯,要進行表揚。但還有不足的地方,大家要勤加練習。在朗讀這一方面呢?老師想給大家補充一個知識點,大家做好筆記。

吟誦詩詞應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字正腔圓;朱熹說過: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前面幾位同學都做到了這一點,就算有些小瑕疵,也值得鼓勵。)

第二種:讀出節奏;我們都知道詩詞讀出節奏將給人一種美感,使人心情隨之起伏。看到我們這首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拿筆畫記好)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節奏明瞭,節拍適當。

第三種:讀出情感。詩歌有了情感才能打動人。我們讀了這麼多遍,大家也從這首詩詞中讀出了悲愴、無奈、悔恨的情感。

就整體來說:低沉悽楚、曲折迂迴;而局部:注意(重音)何時了、多少、又、不堪、應猶、只是、幾多

月—明—中

向—東—流(師生一起來說)

師:好的,我們瞭解了這麼多關於朗誦的知識,那麼接下來老師想請同學配背景音樂再來朗誦一次,看看有沒有進步?誰願意來嘗試下?

生:展示

師:非常的不錯,較之前有了大的提升,希望大家在課後多多練習。讀的階段我們就暫時上到這裏,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品這首詞。這首詞呢,言簡意賅,大家都能懂得大意。我想課本上的註解也幫了大家不少的忙。看到課件上,就是這首詞的譯文以及重點詞的解釋。大家稍微的看一下。好的,同學們應該看完了。接下來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全詞,走近李煜,看看這首詞爲何成爲了他的絕命之作。

四、探究課文、整體感知(品)

探究一:一首詞要讀出意味,必須把握全詞的情感核心。你認爲全詞的詞眼是什麼?它又體現在哪裏?(從意象方面入手)這些感情又從何而來?請結合詞句具體分析。

【答案】:詞眼:愁。意象:

春花故國

小樓【往事之嘆】朱顏亡國之恨

東風雕欄玉砌

明月【思家之苦】春水

【離家之痛】往事

五、精讀細品、賞析佳句(賞)

師:這首詞呢,有不少的佳句,我們就通過一個問題來進行層層剝繭。剛剛我們一起談論了李煜的愁情,這層層疊疊、鋪天蓋地的愁應該說是“剪不斷,理還亂”,可以驗證了那句詩“怎一個愁字了得”我們說這樣的愁情應該是無限在於心中徘徊的,那麼對於這種愁,往往是比較抽象的,它畢竟是看不到的,而且是摸不到的,那麼我們能感受得到嗎?

師生:能。

師:我們卻能感受到李煜的這些愁情。那麼對於李煜而言,他又是如何來寫的呢?接下來,我們就結合詩詞賞析的具體方法(表現手法)再一次地進行合作探究,討論這首詞怎樣描寫愁情的?好在哪裏?

小組合作探究並選派一人作爲代表進行小組成果展示

1、“問君能有幾多愁?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者善於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師: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將愁情喻爲一江春水。爲什麼要比喻成江水?好在哪裏?江水多,無窮無盡,連綿不絕。體現了愁多,愁洶涌,愁澎湃。所以呢是不是把抽象地具體化了,是不是將愁情具體化了。在詞史上將抽象化具體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說:剛剛《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這裏將愁比喻成了什麼?絲,對的,絲可以剪,亂了還可以理一理。但是李煜的愁卻是剪也剪不斷,理都理不清。還有嗎?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在這首詞中呢,作者將之喻爲一江春水,我們想想,這哪是一江春水,分明是一滴滴附在愁情的李煜的淚水。所以我們這樣一比喻就將抽象的、無形的東西轉化成了具體的、有形的了。所以這一江春水又可謂是李煜的一江愁水。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抓關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詩詞鑑賞能力。

3、理解李煜詞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

4、品味秦觀詞的情致理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兩首詞。前面一首我們一起學習,後面一首同學們自學。

先學習《虞美人》。(板書課題)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後主,在位十五年(961——975)。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他的前半生,作爲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亡國後,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是後期作品。宋太祖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囚禁在一座小樓裏,被封爲違命侯,過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後主於七月七日他41歲生日那天晚上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宋太祖聞之大怒,賜酒將他毒死。可以說此詞是他的絕命詞。

三、誦讀詩詞。

1、請一位同學朗讀。

2、提示:要朗讀得好,一定要把握整體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3、聽朗誦錄音(邊聽邊注意重讀和詞的感情基調)

提問:聽了這首詞,整體的感情基調是高昂的?還是低沉的?

整體:音調低沉悽楚、曲折迂迴

提問:剛纔錄音裏哪些地方重讀了?

局部:

(1)重讀:何時、多少、又、不堪、應猶、只是、幾多、一江

(2)舒緩悠長:月——明——中——向——東——流——

4、分組朗讀(一二組//三四組,一組讀,另外一組評價)

5、集體朗誦

四、賞析詩詞

1、請問:全詞中哪個詞最關鍵?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明確:愁)

2、既然詞眼是“愁”,我們再次帶着“愁緒”有感情地朗讀詞,邊讀邊思考:詞人爲什麼“愁”?

明確:懷想故國

板書:(懷想故國)愁

3、師: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人的愁,我們雖然看不見,摸不着,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麼,作者是怎麼樣來寫“愁情”的?(請學生討論)

(1)“春花秋月”提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是如何用它傳達愁緒的?

明確: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着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裏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束纔好。(樂景寫哀情)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麼呢?

明確:“往事”的內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後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爲所欲爲的自由感等等。

(3)兩次出現了“月”,而“月”又常常表現懷念故鄉,思念親人等主題有關。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

(4)又東風

雕欄玉朱顏春水

同學們剛列舉的都是帶有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正是透過這些物象,我們才能如此真切的感受到詞人心中的“愁”: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載不動許多愁”。

五、描述意境

此刻詞中意境已經如畫般呈現在我們面前。請同學們回顧兩分鐘,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詞中的畫面。要有景有情,有細節描寫。

六、學了這首詞,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最喜歡哪一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爲有形的流水,無窮無盡,無邊無際,豐盈而且沉重。這哪裏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淚。這樣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發的感情兼有了無邊無際的廣度和深度。

七、拓展昇華

這種將抽象的情感化作具體的物象,在詩詞中很常見。請同學們舉幾個這方面的例子: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的重量

白髮三千丈,緣愁是個長。(李白《秋浦歌》)——愁的長度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愁的形狀

問君能有愁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愁的數量

八、小結

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李煜《虞美人》正是這樣的不朽之作。最後請讓我們用最虔誠的心、最真摯的情感一起把詞有感情地背誦一遍,對這位天才的藝術家獻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

九、引入《鵲橋仙》

七月初七是什麼日子啊?(中國情人節)在這一天,李煜無限悽楚地度過了他41歲的生日,而對大多數有情人來說,這一天無疑是美好而浪漫的。經過漫長的等待,牛郎和織女這對有情人終於在鵲橋上相會了。這又將是怎樣的一幅天堂相會圖呢?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秦觀的《鵲橋仙》(板書課題)

十、作者簡介:(出示小黑板

秦觀(1049~1100)北宋後期詞人,字少遊,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豐八年進士及第。曾任祕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因政治上屬於舊黨,多次遭愛打擊,最後被貶到遙遠的西南,死於放還途中。他長詩文,詞更享有盛譽,被蘇軾譽爲“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觀爲蘇門四學士之一(其餘三人是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詞作受蘇軾影響,也受與歌女交往的生活經歷影響,內容多寫男女情愛,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悽迷幽婉,清麗曲雅,屬婉約派。

十一、朗讀課文

1、請兩位同學朗讀

2、點評

3、教師範讀

十二、自學課文

1、[引]剛纔我們從景和情入手,品味了上首詞的意境。下面,就請同學們從景和情入手,來探究這首詞的意境。自學這首詞,並用簡潔的框架圖列出提綱,我請同學上來板書。

2、請兩位同學上黑板演示。

3、教師總結。

十三、名句鑑賞

這首詞裏,你最喜歡哪一句?爲什麼?

1、“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在這金風玉露時節的一刻相逢,就勝過人間無數次相見)值得品味的是“金風玉露”一語,它不單是指秋天的風露,我們儘可放開去想——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在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是多麼美好幸福的時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麼高尚聖潔的愛情!

2、“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探討詞人的愛情理想

“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雖天各一方,但心有靈犀一點通,這纔是最珍貴的。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聵之筆,使全詞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爲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3、你同意作者的愛情觀嗎?

十四、小結:

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個無解的命題。對相愛的人來說,長廂廝守朝夕相伴無疑是甜蜜的,而遠隔千里默默想念也不失爲一種幸福。總之,心中有愛就有幸福。

九年級語文《虞美人》教學設計 篇9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語文必修上第八單元古詩誦讀中的第三篇詩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被俘入宋後第二年寫的一首懷念故國的詞。南宋滅亡,李煜失去皇帝寶座,結束了他縱情聲色、侈陳遊宴的苟且偷安的生活,由一國之主鉅變爲倍受屈辱的階下囚。面對嚴酷的現實生活,李煜沉浸在故國之思的沉痛之中,從而寫下了這首詞。相傳在後主生日(七月七日)的晚上,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虞美人》。聲聞於外,宋太宗聽到後,十分生氣,名人賜予牽機藥,將李煜毒死、這首詞成了後主的絕命詞。學習本詞要讓學生體會詩歌含蓄不盡,餘味悠長的愁情別緒,瞭解詞人亡國後的深哀巨痛,領會詞作感動人心乃至傳頌至今的深刻原因。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家國情懷。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有關詞的知識點以及李煜的有關文學常識。

2、瞭解李煜借江水錶達愁情的手法。

二、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有關詞的知識點以及李煜的有關文學常識。對李煜其人及其詞有一定的瞭解。

思維發展與提升:瞭解李煜借江水錶達愁情的手法。感受李煜的愁情之源。

審美鑑賞與創造:感受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學會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詩歌含蓄不盡,餘味悠長的愁情別緒,瞭解詞人亡國後的深哀巨痛,領會詞作感動人心乃至傳頌至今的深刻原因。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家國情懷。

1、學會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2、知人論世的欣賞方法。

學生通過小學、初中的系統學習和本冊古詩部分的集中學習,有了一定的古詩鑑賞能力,這首詩歌在內容上難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讀。並在課前查找相關背景資料,加深詞的內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