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畫山繡水》語文教學設計

《畫山繡水》語文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畫山繡水》語文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畫山繡水》語文教學設計

《畫山繡水》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對應生活學習理解生字生詞和含義豐富的重要語句。

2、閱讀課文,感悟生活,認識作者乘船遊覽灕江的情景,認識作者一邊遊覽灕江山水,一邊聽船家講述怪山的來歷和神話傳說的情景,認識桂林山水的奇麗,提升學生對自然風景的鑑賞能力。

3、探究課文反映生活的方法,學習課文運用直接見聞和間接材料自然結合的方法反映生活,培養學生表現生活的能力。

4、品味生活,品味語言,學習文章詩意濃厚的語言,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3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多媒體揭示本課目標,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1分鐘)

多媒體放出一組桂林山水畫,讓學生觀賞一遍。師:這就是畫,這就是桂林的山水。世人公認它美。美在哪呢?美在奇峯重疊,山水相依。桂林的山,平地奇峯,清奇峭拔,茂林修竹,田園似錦,一江流水千幅畫,好似人間仙境。關於它的美,自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說法,而作者卻標新立異說成“畫山繡水”。你們看如何?

我記得小時候母親常說“真美!就像畫上畫的!”。可見作者說桂林山水美如畫,美如繡是再恰當不過了。“畫山繡水”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意思是畫出來和繡出來的山水。

2、本堂課的學習目標:(1分鐘)

多媒體展示本堂課目標(內容見教學目標)。

二、指導學生自讀課文,感悟生活。多媒體顯示下列內容。(2分鐘)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生活,注意節奏和停頓。

2、多媒體展示生字生詞,自學自讀2分鐘,對應生活再現詞語反映的生活情景,對照解釋換一種方式表達詞語反映的生活情景,理解生詞。

3、閱讀課文,感悟生活,自主探究“課文反映什麼生活”的問題,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反映的生活,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準備交流。

4、探究課文反映生活的方法,自主探究“課文怎樣反映生活”的問題,理解課文寫作。

5、品味課文語言,品出課文語言的詩意。

三、學生自讀、自主感悟生活,老師巡視、督促,鼓勵學生多問,培養學生勤學多問的習慣。(10分鐘)

學生根據自學指導自讀課文、自讀註釋、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感悟生活、質疑提問,老師指導答疑,準備對話交流,但關於作者和寫作背景就不交流了,提供材料(材料附後)讓學生自讀一下就行,不要不放心學生。

四、和諧交流,共同提高。(30分鐘)

1、檢查朗讀,學習朗讀。先品聽朗讀錄音,後指名學生朗讀指定段落,並點評指導。

2、交流學習生字生詞,對應生活理解生字生詞。

1)多媒體顯示下列生字,指名學生讀準生字,並糾正錯誤讀音。

褒貶biǎn醇chún攢cuán聚

嶙峋línxún玲瓏剔tī透精髓suǐ

恍惚huǎnghū恬靜tián遲鈍dùn

怠慢dài兩鬢bìn花白貯zhù藏

螺螄sī山嫋嫋niǎo心如刀絞jiǎo

黑黝yōu黝yōu嶄zhǎn新

2)、多媒體顯示生詞和解釋,讓學生對照解釋儘量用自己的語言,配合動作表情說說生詞反映的生活情景,檢查學生理解詞語情況。

褒貶:評論好壞。

嫋嫋:形容聲音婉轉悠揚。

精髓:比喻精華。

恬靜:安靜,寧靜。怠慢:冷淡。

嶙峋:借人消瘦露骨形容山石突兀、重疊。

積攢:一點一點地聚集。瞭望:登高遠望。

攢聚:緊緊地聚攏在一起。

黑黝黝:沒有光亮;黑暗。

3共同感悟生活,解決“課文反映什麼生活”的問題,讓學生說說課文反映的生活,說說自己的認識和感悟,同時老師追問。師生對話思想交鋒後,根據預設要點統一認識。預設要點如下:(思想交鋒後,多媒體顯示內容要點)

課文反映作者隨着船家一起遊覽桂林到陽朔段山水的情景,反映作者一邊遊覽欣賞自然風景,一邊聽述怪石奇峯的神話傳說的情景,這樣既反映了桂林的奇麗景色,也反映了桂林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感情,這樣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桂林山水和過去人民生活的情景,反映勞動人民不忘過去苦難生活,珍惜現在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爲了促進學生思考,追問:桂林“四絕”是什麼?共同探究,大家發言略。

4、共同探究課文反映生活的方法,發動學生說說課文反映生活的方法進行交流。學生髮言,老師追問,思想交鋒後,統一認識。預設要點如下:

1)、課文運用直接見聞和間接材料自然結合的方法反映生活。本文不但反映風景區的自然風光,而且反映風景區的神話傳說,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智慧。這些神話傳說是間接材料,不是作者自己直接體驗和蒐集到的材料。運用這些間接材料,豐富了作品的內容,增強了文章的趣味,給人較大的想象空間,也是旅遊實際的反映,因爲旅遊時,導遊都會介紹風景,介紹傳說的。有傳說導遊不會不介紹的,因爲介紹傳說會增強旅遊的興趣,不會單調乏味。神話傳說令人神往,令人回味無窮。神話傳說使風景大爲增色。悽慘的故事也使風景增色,使人永志難忘。

2)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巧妙交代遊蹤,段與段銜接自然,全文渾然一體。如“如果你不嫌煩,且請閉上眼,隨我從桂林到陽朔去神遊一番,看個究竟”。作者是這麼說的`也就是這麼做的,帶着讀者遊覽了桂林山水。文章景與景之間、景與傳說之間銜接自然緊密,嚴絲合縫。如“你不妨這樣問一問:‘這一帶的山真絕啊,都有名兒沒有?’那船家準會說‘怎麼沒有?每個名兒還都有來歷呢。’”,一段話自然引出下文重點介紹岩石的神話傳說。再如“迎面來了另一座怪山”,一個“另”字自然引出父子巖景色和傳說。再如“前面再走一段水路,下幾個險灘,快到寡婦橋了,也有個故事”、“前面那不就是寡婦橋?”、“船到這兒,漸漸接近陽朔境界,江上的景色越發奇麗。”等語言不僅點明瞭遊蹤,交代了景點,引出了神話傳說,而且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3)、文章運用第二人稱作爲反映生活的視角,好象面對面談心一樣,使人倍感親切。如“你耐心點,且聽船家說吧。”、“船家輕輕搖着櫓,會告訴你說”、“你看臨江拱起一道石巖,下頭排着幾個巖洞,乍一看,真像橋呢!”、“說不定你忘記自己是在灕江上了呢!”等。作者通過設想你身臨其境遊覽灕江的情景,把桂林的奇麗景色反映得十分令人嚮往。這反映作者構思的巧妙,值得我們學習。

5、品味語言,品出文章語言的詩意,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追問:課文詩意的語言體現在哪些地方?師生交流發言思想交鋒後,統一認識。統一認識的要點如下:首先體現在構思上。文章用第二人稱作爲視角反映生活雋永生動,意境甜美;文章採用直接見聞和間接材料結合的方式反映生活,使文章內容豐富,情趣盎然;文章段與段銜接緊密,嚴絲合縫,結構精巧。其次體現在內容上。作者刻畫江上景色很細緻,很有詩意。如灕江水色圖、魚鷹捕魚圖、陽朔石乳圖等充滿了詩情畫意。

五、點對點遷移運用,培養學生表現生活的能力。

課文采用第二人稱反映旅遊情景的方法和直接見聞間接材料相結合反映旅遊情景的方法都是很有表現力的,我們寫作遊記類文章時,是可以信手拈來加以運用的。本次作文,你們可以用第二人稱反映家鄉某處景物,將寫景和故事相結合。

六、結語,佈置作業。(1分鐘)

1、抄寫生字生詞。

2、熟讀課文。

3、課外閱讀楊朔作品一篇,做好筆記,準備交流。

《畫山繡水》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體會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在反覆吟誦中提升語言的感悟能力,體會文章的詩意美

3、理解作品所表達主題,能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獨到的認識

教學重點:

在反覆吟誦中品味文章的詩意美。

教學難點:

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題,並形成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獨到認識。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放出(1-4)桂林山水畫,讓學生觀賞一遍。師:這就是畫,這就是桂林的山水。世人公認它美。美在哪呢?美在奇峯重疊,山水相依。桂林的山,平地奇峯,清奇峭拔,一江流水千幅畫,好似人間仙境。關於它的美,自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說法,而作者卻標新立異說成“畫山繡水”。人們常說“真美!就像畫上畫的!”。可見作者說桂林山水美如畫,美如繡是再恰當不過了。“畫山繡水”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意思是畫出來和繡出來的山水.(出示幻燈片5)

二、交流預習情況:

1、走進桂林:(出示幻燈片6)

桂林,位於廣西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歷史文化名城。星羅棋佈的突兀石峯,瑰麗的溶洞和碧澄的小湖,匯成了桂林“山清、水奇、洞奇、石美”的美麗景色。桂林山奇水秀,風景秀麗,一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稱。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就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它的特點。

2、瞭解(2)你能按你的理解讀出語段的“美”嗎?(請學生朗讀,要求讀出節奏、輕重、感情,同學間相互點評,師適當點拔。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二句說說你的理解和欣賞的理由。

(4)、你還發現哪些“美”的語句、語段?(請學生各抒己見,繼續賞讀自己喜愛的語句、語段)(板書:語言準確生動)

2、師:剛纔作者帶者我們一路欣賞桂林山水,大家不僅領悟到它的風光美,而且體會到文章的語言美,那麼作者是按怎樣的思路來寫作的呢?

學生交流,明確:(出示幻燈片16)

第一部分(1~3段):總寫桂林山水,揭示它有異於其他名勝的地方。

第二部分(4~15段):寫桂林到陽朔江上的景色和船家口述的種種傳說。

第一層( 4 ~ 5段 ) :江上如詩如畫的景色。

第二層(6~16段):寫關於山岩的名稱和有關傳說。

第三部分(16~17段):啓示人們面對極美的江山,牢記過去,暢想未來。(板書)

四、品讀傳說,思考探究(出示幻燈17)

通過品讀我們領略到楊朔散文的語言魅力,更感受到了桂林山水之美。作者在山水的“美”的描述中,還穿插了一些傳說故事。其中哪個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概述一個說說嗎?(請學生講述故事)

1、這些傳說故事都有什麼共同特點?(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情感及美好的願望,故事都很悽慘)

2、你從中體會到什麼?(舊時代勞動人民艱難苦恨的生活)

3、你認爲這些傳說對錶現桂林山水的美有用嗎?有人認爲把眼前的美景和悽慘的故事聯繫在一起,很不協調,你是怎麼看的呢?

(1)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2)老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歸納出文章引用傳說的作用:

a、傳說增添了山的神韻,使桂林山水美的內涵更豐富。讓人們在觀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時,不要忘記舊社會的苦難,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b、間接材料豐富作品的內容(板書)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楊朔的《畫山繡水》,桂林的水很美,她是那樣的碧綠、醇靜;桂林的山很美,她是那樣玲瓏剔透、千奇百怪;桂林的山水傳說也很美,充滿了神韻。這就是楊朔在《畫山繡水》這篇文章中的獨到之處。他不但描繪了桂林山水的形美,更刻畫了桂林山水的神美,達到了散文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感情和智慧。

六、課堂訓練:

桂林山水美,美在————————————————————。

七、課外延伸訓練:(出示幻燈片18)

1、收集有關家鄉某處景物的傳說,將寫景與故事相結合寫一篇短文。

2、蒐集古詩詞中描寫山水的詩句。

八、板書設計:

四 畫山繡水

楊朔

總寫桂林山水 描寫江上景色 點明寫作意圖

清奇峭拔 介紹有關傳說 牢記過去

凝結着感情和想象 詩請畫意 暢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