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湖北編鐘是哪個朝代

湖北編鐘是哪個朝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導語:曾侯乙編鐘爲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下面小編爲你整理的湖北編鐘是哪個朝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湖北編鐘是哪個朝代

湖北編鐘是哪個朝代

曾侯乙編鐘,出自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國王。曾侯乙編鐘數量巨大,完整無缺。按大小和音高爲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鍾架上。最上層3組19件爲鈕鍾,形體較小,有方形鈕,有篆體銘文,但文呈圓柱形,枚爲柱狀字較少,只標註音名。中下兩層5組共45件爲甬鍾,有長柄,鐘體遍飾浮雕式蟠虺(huǐ)紋,細密精緻,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鎛(bó)鍾共65枚。鐘上有錯金銘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關於音樂方面的。鎛鍾銘文上的楚惠王熊章就是楚昭王的兒子,贈鐘的原因可能是爲報答其父楚昭王在柏舉之戰時到曾國避難一事。編鐘是禮樂制度中的重要器物,爲了在曾侯乙編鐘的正中懸掛楚王鍾,曾國特別擠掉最大的一件甬鍾漢有下葬,可見曾國對楚王贈品的重視。

曾侯乙編鐘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編鐘,至今仍能演奏樂曲,音律準確,音色優美。鍾是一種打擊樂器,用於祭祀或宴飲時。最初的鐘是由商代的銅鐃演變而來,按其形制和懸掛方式又有甬鍾、鈕鍾、鎛鍾等不同稱呼。頻率不同的鐘依大小次序成組懸掛在鍾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階,稱之爲編鐘。鐘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關。商代的鐘或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東周時增加到了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戰國時期,編鐘風靡一時,和其他樂器如琴、笙、鼓、編磬等成爲王室顯貴的陪葬重器。

編鐘出土

1977年9月,湖北隨州城郊的一個小山包上,沉睡於地下2430年後,曾侯乙編鐘得以重見天日。 這是中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 那一天,隨州城郊擂鼓墩駐軍擴建營房過程中, 偶然發現了曾侯乙墓。這是個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6倍的“超級古墓”。 當勘測小組趕到現場時,部隊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頂層僅差80釐米,只要再放一炮,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會永遠不復存在。1978年5月22日凌晨5時,墓室積水抽乾後,雄偉壯觀的曾侯乙編鐘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場的人都被這座精美絕倫的青銅鑄器驚呆了:歷經二千四百多年,重達2567公斤的65個大小編鐘整整齊齊地掛在木質鍾架上。

編鐘出土後,文化部的音樂家黃翔鵬、王湘等人趕到現場,對全套編鐘逐個測音。檢測結果顯示:曾侯乙編鐘音域跨越5個八度, 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

結構特點

春秋戰國時期編鐘風靡一時,和其它樂器如琴、笙、鼓、編磬等成爲王室顯貴的陪葬重器。這套編鐘出自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國君,同期出土的還有其它樂器近百件。

曾侯乙編鐘數量巨大,完整無缺。按大小和音高爲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鍾架上。最上層3組19件爲鈕鍾,形體較小,有方形鈕,有篆體銘文,但文呈圓柱形,枚爲柱狀字較少,只標註音名。中下兩層5組共45件爲甬鍾,有長柄,鐘體遍飾浮雕式蟠虺紋,細密精緻,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鎛鍾共65枚。鐘上有錯金銘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關於音樂方面的。

在鼓中部和左面標出不同音高如宮、羽、宮曾等22個名稱,另一面鑄有律名、調式和高音名稱以及曾國與楚、周、齊、晉的律名和音階名稱的對應關係。另有一件鎛鍾,位於下層甬鍾中間,形體碩大,鈕呈雙龍蛇形,龍體捲曲,回首後顧,蛇位於龍首之上,盤繞相對,動勢躍然浮現。器表亦作蟠虺裝飾,枚扁平。鎛鐘上有銘文,記述此鎛鍾乃楚惠王贈送的殉葬品。

鍾架爲銅木結構,呈曲尺形。橫樑木質,繪飾以漆,橫樑兩端有雕飾龍紋的青銅套。中下層橫樑各有三個佩劍銅人,以頭、手託頂樑架,中部還有銅柱加固。銅人着長袍,腰束帶,神情肅穆,是青銅人像中難得的佳作。以之作爲鐘座,使編鐘更顯華貴。

科技含量

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有鍾,但它們都沒有成爲樂器,這是因爲,這些鐘的截面是正圓形的`,聲音持續時間太長,唯獨中國的編鐘,它的截面像兩片瓦合在一起,因爲鐘體扁圓,邊角有棱,聲音的衰減較快,所以能編列成組,作爲旋律樂器使用。

在湖北省隨州市出土的曾侯乙墓編鐘共有65件,是迄今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編鐘,曾侯乙墓編鐘鑄造於兩千五百年前的戰國時代,它氣勢恢宏,總重量達到兩千五百多公斤,加上橫樑、立柱等構件,用銅量達五噸之多,這在世界樂器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更神奇的是,每一個編鐘都能發出兩個樂音,這兩個音恰好是三度的關係。曾侯乙墓編鐘的音域寬達五個半八度,而且十二個半音齊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個半音的樂器。

編鐘的發聲原理大體是,編鐘的鐘體小,音調就高,音量也小;鐘體大,音調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鑄造時的尺寸和形狀,對編鐘有重要的影響。

即使在今天,鑄鐘仍不是一件易事。有的編鐘形體很大,高度超過一米五,製造時需要用136塊陶製的模子組合成一個鑄模,灌注攝氏近1000度的銅水才能得到。從出土得編鐘來看,它們不僅音調準確,而且紋飾極爲精細,這說明商周時期對青銅模具的製造技術運用的極爲熟練。

編鐘在鑄造時,除了考慮鐘的美觀,還要注意它的聲學特點。這種被稱爲枚的突出,就不僅僅是一種裝飾,它還能加快聲音的衰減。

青銅是一種合金,主要成分是銅,又加進了少量的錫和鉛,各種金屬成分的微妙的比例變化,對鐘的聲學性能、機械性能有重大的影響。 青銅中錫含量的增加,能提高青銅的硬度。但含量過多,青銅就會變脆,不耐敲擊。銅中加鉛,可降低熔點,增加青銅熔鑄時的流動性,還可以減弱因加錫導致的脆性,使所鑄的鐘耐擊經用。但是,含鉛量過高,鐘的音色又會幹澀無韻。而曾侯乙編鐘裏,銅、錫、鉛的含量達到了最合理的比例,可見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對合金成分與樂鍾性能的關係有精確的認識,正因爲如此,鑄出的鍾才音色優美,經久耐用。

曾侯乙編鐘在一個鐘上能敲出兩個準確的音樂,這一現象一度使人感到驚奇和困惑。經聲學檢測發現編鐘能發雙音的機制在於它的合瓦形狀。當敲擊鐘的正面時,側面的振幅爲零,敲擊側面時,正面的振幅爲零。這樣雙音共存一體,又不會互相干擾。

也許是過於複雜的緣故,漢代以後編鐘的製造技藝就失傳了。今天,人們藉助現代科學的手段,才得以瞭解編鐘的奧祕,領略古人智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