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有關孔子是哪個朝代

有關孔子是哪個朝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導語: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下小編爲大家介紹有關孔子是哪個朝代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有關孔子是哪個朝代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爲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爲當今之公曆應爲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爲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歎爲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讚歎“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脩”的,都收爲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聲名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爲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爲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衆”,從遠方來受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爲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爲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爲“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爲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拓展閱讀】

孔子的道德意志觀採取了與西方學者不同的概念範疇、闡釋方式和實踐模式,而顯其特色。研究孔子的道德意志觀,汲取其積極的思想理論資源,有利於遏制當代社會人因道德意志脆弱而產生的道德失範現象。

孔子表述道德意志的主要範疇是“志”,並以“弘”、“毅”、“篤”、“勇”、“恆”等範疇來闡釋種種具體的道德意志品質。“匹夫不可奪志”(《論語?子罕》)之“志”指的就是人應當具有獨立人格與不可剝奪的意志;“志於仁”、“志於道”,強調做人應以“求仁”、“聞道”、“行道”爲志;“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爲政》),即把立志作爲學習和道德修養的起點。後儒陳淳解釋“志”爲“心之所之。之猶向也,謂心之正面全向那裏去”,“一直去求討要,必得這個物事,便是志”(《北溪字義?志》)孔子認爲道德意志的源泉和動力在於理想目標的高遠,即“仁”的道義追求。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弘”指的是志向目標的遠大,“毅”主要指意志的堅毅、剛強。“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爲有?焉能爲亡?”(《論語?子張》)此處的“弘”與“篤”亦指目標的遠大與堅定。孔子在論“三達德”之“勇”時,強調儒者之勇的三大標準:發乎仁,適乎禮,止乎義,尤其強調“仁”對“勇”的主向和控制。“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勇的源泉在於仁,無仁之勇不是真正的勇,還有可能變成一種惡。“勇而無禮則亂”《論語?泰伯》,“見義不爲,無勇也”(《論語?爲政》)。

孔子的“志”是由“仁愛之心”發出的意志,具有仁的品性,強調意志對道義的堅守及對情感、慾望和利益的控制,開啓了儒家德性主義的源頭,對後儒有直接影響。孟子的“志”是由“四善端”導引而決定的,是求善的意志;朱熹所言的道德意志是體用性情及其所發,是爲善的意志;xx明所說的道德意志是“良知”及其所發,是爲善去惡的意志。即使在主張人性惡的荀子那裏,道德意志也是一種除惡、排惡的意志,實質上也是一種求善的意志,只不過與孟子性善論殊途同歸而已。

孔子強調道德意志的重要性,認爲道德意志是人獨特的能力,是個體成德的關鍵。任何人不管其社會地位如何,憑藉自身的積極努力,持之以恆,就能實現“仁”的目標。

具體而言,孔子認爲道德意志功用有三:一是在行爲動機發動階段,具有強化、純潔道德動機的作用。“苟志於仁,無惡也”《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同上),“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個體通過意志努力,過濾、剔除一些不合理、不規範、不道德的動機,整合、優化道德的動機,使道德主體保持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做到目標始終如一,推動道德行爲活動的發生。二是在行爲進行道德判斷和選擇過程中,作出合乎道德規範要求的決斷

如“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論語?子張》)、“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在道德生活中,危與命、得與義、道與食、道與貧,乃至生與死是個體時常遭遇的二難衝突,意志使主體作出符合道義的選擇。三是排除內外障礙、克服困難,執行道德意志活動,實現道德目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指的就是君子須有堅持不懈之精神,即使在身心勞頓和危難困厄情勢下也不改其志,持志如一,無稍間息。

個體如何獲得道德意志品質呢?孔子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孔子認爲道德學習首先要立志,且要志立高遠。其次孔子強調要學習道德理論知識和道德生活實踐知識。孔子認爲“仁、知、信、直、勇、剛”六大人生美德(這其中“直”、“勇”、“剛”都是指意志品質),可如果“不好學”,往往會流於“六蔽”(愚、蕩、賊、絞、亂、狂)(《論語?陽貨》)。再次,孔子要求道德學習要與自我反思結合起來。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

“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孔子主張通過“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的原則對自己的思想言行舉止作自我檢查,檢查自己的思想言行舉止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孔子說君子“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意即君子自我反省而做到問心無愧,上對得起天地神明,下對得起世事良知,如此又有何憂慮或恐懼呢?

孔子很重視個人的躬行踐履,認爲理想人格、道德意志品質來源於自我的親歷親爲和實踐的.磨鍊。孔子認爲如下兩種實踐生活有利於磨鍊人的意志。一是在物質的困頓環境中持志如一。孔子開啓了儒家應對物質困頓的良方,即“孔顏之樂”的人生境界。

物質匱乏非無憂也,然卒可“發奮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以精神性的價值追求來消解人性的物慾之念,以剋制自身安逸本能來激盪意志之堅。二是在困難和阻力面前始終做到持之以恆。孔子認爲道德意志的修養就是一種恆心和毅力的磨鍊,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和阻力,也強調“有恆”,不可三心二意、朝令夕改。孔子終生都在實踐其“有恆”的價值理念,哪怕在“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極端困境中,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極度危險時,也沒有放棄堅守,也保持着執著的精神、剛毅的正氣。

由此觀之,孔子的道德意志觀賦予意志以道德價值的內涵和意義,它在觀念層次上體現爲意志的努力,在實踐的層次上,盡力去實現價值目標,並在這種觀念和實踐的結合中獲得對象化的生命,並從中充分體驗到人生的價值、尊嚴和幸福。今天,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誠信道德建設的進程中,孔子的道德意志觀念確實值得我們挖掘、借鑑和弘揚。

儒家思想的現代解讀和現代化,取其精華爲今天人們的精神生活所用,是一個有着巨大價值的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