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典故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興: 興致,高興。原意爲趁着一時高興就來了,興頭一過便回去了。源自《晉書·王徽之傳》:“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反,何必見安道邪?’”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典故

王羲之是晉代著名的書法家。他有個兒子叫王徽之,生性獨特,做事不受約束。有一次,王徽之前往新的寓所居住,一進院,就讓人忙着去種竹子。有人問他爲何這樣做,他一邊唱着歌,一邊指着竹子說:“哪能一天沒有這個君子(指竹子)陪伴呢?”他在山陰(今浙江紹興)居住的時候,有一天夜裏剛下完雪,月色清朗,大地一片潔白。他一邊獨自喝着酒,一邊吟誦西晉詩人左思的《招隱》詩,忽然想起他的.好朋友戴逵來。此時戴逵居住在剡(shàn)縣(在今浙江嵊(shèng)州市西南),便不問路程遠不遠,連夜乘着小船前去拜訪。經過一夜的時間,纔來到戴逵的居處。他走到門前,就不再前進,尋思一會兒,又從那裏返回來了。有人就說:“你好不容易去了,卻又不進去拜訪戴逵,這是怎麼回事呢?”王徽之回答:“我原來是乘着興致高昂的時候去的,但到了那兒興致卻沒有了,爲何非要見到戴逵呢?”王徽之就是這樣一位孤僻倨傲的人。

王徽之原話是“興盡而返”,並無“敗興”之意。後人改作“敗興而歸”,語意便側重於“敗興”,指乘着興致來到,結果卻很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