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當美德成爲智慧》閱讀解析

《當美德成爲智慧》閱讀解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閱讀《當美德成爲智慧》(節選),完成問題。

《當美德成爲智慧》閱讀解析

當美德成爲智慧

焦國成

(1)在美國波士頓“二戰”猶太人蒙難紀念碑上,刻着德國新教牧師馬丁.尼莫拉留下的銘文: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出來說話──因爲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着他們追殺猶太人,我出沒出來說話──因爲我不是猶太人;此後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出來說話──因爲我不是工會成員;後來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出來說話──因爲我是新教教徒;最後他們奔我而來,那裏卻再也沒有人能夠站出來爲我說話了。

(2)這是從血的教訓中午出的箴言。在那個法西斯主義處於強勢、毫無正義可言的時候,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所謂的“智者”可能會爲了眼前的利益選擇去做法西斯的幫兇和奴才,雖然可以苟安一時,但總歸是法西斯主義者的俎上之肉。

(3)孟子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利己主義者的智慧是一種小聰明,雖然可以暫時得利,但這種利總是有“害”相跟隨。因爲佔了別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時得意,但當被千夫所指的時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前樂而後苦、開始得意而日後途窮的智慧,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是一種高妙的智慧。

(4)擁有美德,也就擁有了人生的智慧。

(5)其一,美德是對利己慾望的一種超越。在有德之人看來,有損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種利,反而是一種害。正如孔子所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避開了不符合道義的利益,也就避開了它可能導致的害。愛好美德的人,善於約束自己,上不愧於天,下不zu於人,心裏坦坦蕩蕩,安寧舒暢。能使自己愉悅幸福一生的,莫過於美德。愛美德的人,纔是真正愛智慧的人。

(6)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貴德,一事當前,先問是否合於道義,而不以一己之好惡對待人和事。有美德的人講仁講義,樂於助人,樂於成人之美,這有助於消融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對立,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合作。與鄰爲壑與互助合作之間,哪個更爲智慧,是不言自明的。

(7)其三,美德是立於不敗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愛人中愛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衆人快樂中獲得快樂。因爲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勢武力;因爲他愛人利人,故能把自己與大衆連爲一體。因此,孟子才說“仁者無敵”。

(8)其四,美德是可以惠及整個社會和子孫萬代的精神財富。孔子曾提出“惠而不費的君子智慧”。在他看來,“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費的。如果我們能把孔子思想發揮一下,使美德成爲每個人的操守,社會將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兒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樣,每個社會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會是一個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我們這一代能夠講美德,下代人潛移默化,也會崇尚正義和美德。如此善善相因,“富二代”和“富三代”的問題就不會出現。美德澤後長遠,如果真想讓社會更美好,那就把美德看成永恆的智慧來追求吧!

1.給加粗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①一己之好惡( ) ②下不zu於人( )

2.解釋文中加粗的詞語。

①箴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仁者無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1)段的“銘文”,說說你從中明白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段說當利己主義者“被千夫所指的時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即指孟子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細讀第(6)段,依本文行文特點,在橫線外爲本段擬寫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請簡述本文的論證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wù ②作

2.①規勸的話

②具有美好道德的人沒有敵人,什麼困難也不能阻擋他。

3.擁有了美德,也就擁有了人生的智慧。

4.你不堅持正義,不關懷別人,當你處於危難之時,別人也不會關懷你。

5.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6.其二,美德是人際對立的一種超越。

或答:其二,美德就是堅持道義爲他人着想。

7.以猶太人蒙難紀念碑的銘文開啓全文,用孟子的話及作者的理解相承接,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心論點。接下來從四個方面分述什麼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