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相馬九方皋的典故

相馬九方皋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典源出處列子·說符》:“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 (mi)。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 臣有所與共擔(mo) 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於馬非臣之下也。’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使人往取之,牡而驪。穆公不說 (悅),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於此乎! 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 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 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淮南子·道應訓》亦載,文略同,“九方皋”作“九方堙”。他書另有作“九方歅”。

相馬九方皋的典故

釋義用法秦穆公派九方皋去尋找“天下之馬”,九方皋回來報告說找到了一匹黃色的母馬,等到取回來卻是一匹黑色的'公馬,伯樂知道了,嘆息不已,認爲九方皋已經達到了相馬的頂峯,能夠去粗取精,去僞存真,把握事物的精微,而捨棄那些不必要的表面現象。果然這匹馬是一匹“天下之馬”。後用此典指善於品評、鑑別的高手; 也以“牝牡驪黃”等借指事物的表面現象。

用典形式

【九方】 南朝梁·張率:“九方惜未見,薛公寧所知。”

【黃驪】 清·黃遵憲:“九方何必分黃驪,兩兔安能辨雌雄。”

【九方皋】 宋·黃庭堅:“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宋·汪元量:“明珠忽委贈,價重九方皋。”

【九方歅】 清·劉獻廷:“秋水欣逢東海若,馬蹄難遇九方歅。”

【忘牝牡】 明 ·徐渭:“方皋老眼還塵垢,羣裏徒誇忘牝牡。”

【牡牤驪黃】 清·歸莊:“牝牡驪黃忘相馬,泰山流水知鳴琴。”

【驪黃牤牡】 明 ·淩云翰:“驪黃牝牡不易索,九方皋後知何人。”

【相馬九方皋】 宋·陳與義:“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