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幼孫稚趣日誌

幼孫稚趣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幼孫稚趣

幼孫稚趣日誌

幼孫乳名植鬆,年方1歲零8個月,長得胖胖敦敦,白白淨淨,面色紅潤。左鄰右舍皆呢稱爲“鬆鬆”。其實,他每天忙碌得很,一點兒也不“鬆”。試舉幾例,博一笑耳——

客來禮周

稍事裝修倒也鋪了瓷磚地面的家中,一聽有人敲門,鬆鬆則全然不顧我等在門內“貓眼”向外窺探,全然不管我等願不願開門,擠蹭在大人胯下,一個勁兒敞喉高呼:“開門,開門,來客了!”即使門外是假道姑假和尚上門“化緣”(詐錢)的不速之客,也讓大人們掩聲不得,憑添了幾多麻煩。

而可以讓進門的客人,在鬆鬆眼裏則是一律平等相待:門開,命人先脫鞋,旋即轉身就遞上拖鞋。接下來,讓坐。不論是收破爛兒的,扛氣罐兒的,衣褲上有無塵灰,一雙小手一拽,就讓人坐到嶄新潔淨的真皮沙發上。上煙,該給廉價的`“金碟王”就可以的,冷不防鬆鬆就拿出了我與他爸也很少抽的“紅金龍”、“黃鶴樓”。然後再拿塑料杯,開茶葉盒,命令似地高呼我等:“泡洽(茶)泡洽(茶)!”

成人的言行舉止,往往體現出作戲般的虛僞;而鬆鬆的眼裏心裏裝的是那麼可貴的純真。

我有細胞

小松鬆滿—歲時即能看着電視裏的音像畫面,聽着VCD裏的歌唱隨着節拍跳舞,甚至有鑑別歌碟好壞的能力。一逢入倉卡殼或忽閃不清晰的歌碟,便氣咻咻道:“匪(水)貨,匪(水)貨!”

奶奶曾對人誇耀:“這娃子有音樂細胞。”從此他便銘記在心,每每自行開關電視機、功放機,歪歪扭扭地起舞。有時我等嫌噪,好言阻止,他理直氣壯道:“我有細胞!”

去冬到今夏,山城興起巴山舞,晚來納涼,沿街機關大門內場院都有人學跳巴山舞,小松鬆看上了癮,衆舞者散場,他還不樂意我等將他朝回抱。爲鼓勵小松鬆的正當愛好,我請人錄製了一盤巴山舞樂曲磁帶,只在收錄機放了一兩小節,小松鬆拍着小手欣喜道:“巴山虎(舞),巴山虎(舞),跳!跳!”

我算是自找麻煩。從此,每日中晚下班回家,便是與孫同跳巴山舞,跳完一曲鬆鬆還直叫:“倒帶子。”爺們只有服從的份兒,一遍一遍倒回去,一曲一曲晃下來。鬆鬆對不願再跳的我和他奶奶還—概斥之曰:“沒細胞!

下崗滷蛋

小松鬆喜歡吃煮雞蛋,自“下崗滷蛋“的面世,小松鬆就改弦更張,不吃茶蛋,每日裏幫忙助威似的叫着“下崗有(滷)蛋!下崗有(滷)蛋!”但他不是賣,而是要買,要吃。

那一日,賣下崗滷蛋的流動車一輛也不見,不知轉向了哪條街巷,一時遍尋不着,小松鬆便哇哇大哭。想以茶蛋代充,他卻識貨,厲聲道:“我要下崗——有蛋!”這一叫,也讓人好笑,不足兩歲,下個什麼崗,有(滷)個什麼蛋?分明是個小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