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母親的縫紉機日誌

母親的縫紉機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母親節那天,我和母親、小妹去了溼地,穿越那一片蘆葦塘。

母親的縫紉機日誌

已是初夏了,可今春的蘆葦被去年的枯葦壓抑在有點乾涸的葦塘裏,只有淡淡的綠,更多的枯黃色,多像母親白髮間夾雜的點點黑髮。假如拍攝下此景不做說明,別人一定會認爲,這是秋天的景色。

可那片荷塘裏,睡蓮已靜悄悄地含苞欲放,羞答答地沐浴在陽光裏,片片葉子平平地鋪在水面,圓圓的如一朵朵的花,以最爲單調而優美的姿態,展現着它的靜美。一股淤泥的味,在微微的風中飄揚。心中的歡喜頓時盪漾開來,心旗搖盪,激揚起一縷縷深深的眷戀和熱愛。我連說幾遍,下週一定要來,那時花正嬌豔、俏麗。美麗是這般的令人心醉。

我找尋去年的那一片豔麗的荷塘,尋尋覓覓,近在眼前時還在尋覓,原來,它早被泥沙給淹沒了,只冒出可憐的幾片葉子。小妹不相信這就是那片荷塘,可四周的景毫無置疑地告訴我,它就是那片非常豐裕的荷塘,只是它已沒了當初的模樣。流經的歲月,磨蝕了太多記憶里美好的東西,它們消失在時光盡頭。如我的祖父母、父親……遠離。多年後,我們誰能保持着當初的青春芳華?保持着如玉溫潤光潔的肌膚和年輕的活力?這一生,唯獨在能愛時,保持我們對於一切美好事物執着的熱愛。

其實,在孩子的身上透視着我們曾經的美麗。

陪在母親身邊,我們不覺得老,因爲母親如我們一樣行進在穿越的途中。一直看到母親的堅持和堅強。一生自強不息,對於事業、家庭付出了所有,以最大的努力和成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對於自己多病的身體母親從不一天到晚哼哼嘰嘰,從不在我的面前說這不舒服那兒也痛,她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調理,並好不懈怠地進行鍛鍊,風雨無阻。那種堅毅,我比不了,所以一直非常佩服母親。

想寫一些關於母親的文字,所有的感動都在瑣瑣碎碎裏,變成溫暖的回憶。從我很小起,那些成長中點點滴滴絲絲縷縷的生活印記,就如一棵小樹苗不斷地抽芽,鮮豔,嫩綠,母親一直細心地修剪、灌溉、維護,所有溫潤早已浸入我的骨髓,所有美好都在心扉上花開紅豔。歲月的枝頭披掛着母親燦爛的笑容;老屋的門前晃動着母親日漸衰老的身影;院地裏搖曳的百合花綻放着母親一生的堅強;綠色的田野青翠了母親頭上的華髮;翻滾的麥浪如母親給予我們大地般的豐碩。成長的路上一直有您,今生,我的生命、快樂、幸福都與您息息相關,一點一滴都在我生命的不同季節絢爛着不同的色彩和美麗。也許我沒有那麼優美、靈動、深刻的筆觸,能寫出母親的偉大。但心中一直有您陽光般的溫暖照亮着所有或明媚或悽苦的日子。

在我以前的文字裏,有點點滴滴關於母親的種種,可我卻怎麼也無法將母親以最爲真實的狀態描繪出來。但手指敲擊鍵盤時,淚水已經不由自主地順着面頰流淌。在內心深處,有太多感動。母親的一生,很平凡,但這平凡裏有別人所不知道的偉大和堅韌。

在陪同母親走過的近五十年的時光中,有一樣東西,陪伴她更久,那就是母親的縫紉機。

那臺縫紉機是“四清”時,重新分配到我們家的。是我記事前的事了。爲此,母親學會了縫紉。那個年代物質極爲匱乏,常常處在飢餓中的人們,衣着襤褸,補丁摞補丁,憑一尺布票扯一尺布,只有逢年過節時才能扯一塊布做一件新衣。婆母常說,她把供銷社那些粗布包裝袋拿回家,洗淨,染色後給孩子們做衣服,也是因了工作的便利。而我的母親,卻因爲有了這村裏唯一的最現代化機器,讓我們在那個年代比任何孩子都穿的漂亮。若那臺縫紉機在別人家它可能會一直沉睡,睡到生鏽後退役。可我的母親憑藉一本簡單的剪裁書,一點一滴地學會了,她用碎布片拼在一起,就能做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比現代時尚中五花八門耷拉掉拐開着洞露着毛邊的衣毫不遜色,那是貧窮的時髦,如開在荒草地裏的野花,有它獨特的風韻。緣於這臺機器的存在,母親更加辛勞。那時做衣都是純手工縫製,一針一線,特別費時,孩子又多,布料也不結實。漸漸地村裏人都時不時地拿一塊布料來找母親,鄉里鄉親,母親自然不能拒絕。可是時間的腳步對誰都不偏不倚,白天忙忙碌碌,能擠出的時間很少。母親明白,用手工縫製要耗費幾天的功夫才能縫好,且剪裁縫制都透着土氣。她在縫紉機上耗費一個晚上便能做好一件,而且針腳勻齊,遠比手工縫製的漂亮。可是人家只給了布料,母親得自已買線和鈕釦。母親是民辦教師,掙工分,白天上課,晚上還要挨家挨戶去動員家長讓到學齡的孩子上學,有時要批改作業。那時我們還小,也需要照顧。週末她又不能像公辦教師一樣休息,得參加隊裏的勞動。那臺機子母親只能利用一切可能的休息時間讓它轉動。在夜深人靜,就着微弱的燈光,我看着母親伏在縫紉機上的背影進入夢鄉。也緣於這臺機器,母親沒少生氣,有時父親嫌機器聲吵鬧,有時怨母親不幫祖母做家務,爭吵不斷。可吵歸吵,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趕着時間辛勞,因爲,人家等着衣服穿呢。那時不到確實沒衣穿的程度,誰會有閒錢做衣服。多是婚嫁之用,要麼過年,更是不能耽誤。村民來取衣服時,要麼拿幾個雞蛋,或是一些土產品,也有人願意幫母親納鞋底,給我們做鞋。母親總是客氣地笑笑,好讓人家覺得用機器縫製一件衣服是多麼簡單,也就不至於下次不好意思。每年年前是母親最忙的時候,她必須在大年三十把人家的衣服都趕製出來,好強的她還必須讓我們都穿着新衣過年,她幾乎整夜整夜的忙。此刻,父親也同樣在忙,他要爲全村人寫對聯。祖母操持一大家子人的年夜飯。雖然節日的喜慶融融,可忙過頭的人們總是煩躁,最後看自家過年前的衛生、年貨等等還沒收拾妥當。有時祖母一嘮叨,父親就會大發雷霆,多是爲着母親沒完沒了地在機子旁忙而不去幫祖母包餃子備年貨。一場戰火之後,大家都沉浸在氣惱中。母親只好先去伙房,或是乾脆不理不睬地踩着縫紉機一直轟轟隆隆的響,含淚堅持做完手裏的活。我特別不願看到這種時刻,比大人還要氣憤,好象喜悅一下子煙消雲散。希望母親不要做了,可又渴望穿着新衣過年,在矛盾糾結中,默默地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緣於這臺機子,我們總是穿着比別的孩子整齊漂亮,母親常用各色各樣的碎布剪成三角或方塊,拼在一起,給我們做馬甲或衣服。那時我們的穿着很特別,有一種獨到的`時代氣息,但那時思想封閉保守,不懂得時尚,這種鶴立雞羣的裝束讓我覺得很彆扭,心裏不是很愉快,但我還是得勇敢地穿。其實,從別人羨慕的目光裏也滋生過優越。就如冬天別的女孩都圍一條方頭巾,而我總是戴着毛線編織的帽子,穿着毛背心,這些奇特的東西,是祖父用自家的羊毛稔線,母親染色後編織,又硬又扎,時間長了雖然習慣,也很保暖,可這種超前的時尚元素並沒有令我感到驕傲。我只知道這樣節儉,根本沒有想過在那塊地方也只有我的母親會那樣的手藝。內心多麼希望和別人一樣,可我從未說出自己的期盼,因爲,那樣就得用錢去買。我們穿着母親縫製的花花綠綠的衣服,融匯當時的時髦和心底的彆扭,度過了溫暖而無憂無慮的童年。

如今,那臺縫紉機已經退休了,在母親自用自修中陪伴她走過了幾十個春夏秋冬。一次,我看到縫紉機的穿線孔被線磨出深深的槽,鐵杵磨成針,一根細線將鐵磨出了深深的溝槽,這印跡是在時間的年輪裏用心血打磨出來的永久刻痕。看見它,如看見母親幾十年如一日伏在機前的樣子。那臺機子終於耗盡了它所有的能量隱退在老家的角落裏,它老得已沒有供它配換的零件。我們跟母親開玩笑說:它可以進博物館了。我們會保存好它,她是母親辛勞一生的見證,也是我們最溫暖的記憶。

如今,母親依舊沒有離開她的縫紉機,雖然,機子換了好幾臺,人們也不再穿自己縫製的衣服,可母親的機子永遠都有用武之地。母親總是閒不住,她用舊牛仔褲給我們做鞋墊,結實、柔軟、耐用。我們姊妹五人家中的凳子椅子上都有她做得套子。她在誰家小住,都總是找些活做。一次,她和姨把我結婚後用了十幾年的被褥全部翻新。她給我們做棉布的牀單被套。妹妹買了一個圓牀,很難買上可心的牀罩,母親就設計做圓形的牀罩。經常爲我們的孩子做這弄那。至今,外孫外孫女孫子都大了,母親起早貪黑照顧着上學的孫子,還時不時地給我們做一些縫紉的活。

母親,總是念道,還是那部老縫紉機好用、耐用,現在的縫紉機不經用,老壞。有時母親自己鼓搗半天也修不好。妹看見了。說她,叫人來修,不行就算了,再買一臺。

母親卻說:“才用多久,就換,不換了,修修湊合着用,老了,眼睛看不見了,再說,也沒有多少活可做。”

可母親的沙發上或是牀上經常堆放着她還沒有做完的活。母親做事特別有耐力,她不喜歡拖拉,說做就做,就是倒了吃飯時間,也非做完了再吃。父親性子急,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母親的堅持。恰恰母親最感動人的也是她的堅持。

在母親節,我在心裏默默地祝福,祝福她健康、快樂、長壽。

我只想說:媽媽,曾經我們有您,現在您有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