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安妮日記讀後感【精】

安妮日記讀後感【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爲了讓您不再爲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妮日記讀後感【精】

安妮日記讀後感1

這些天我終於讀完了《安妮日記》。我被安妮寫的日記震驚了,我無法想象戰爭帶來的痛苦。兩年多來,由於戰爭的緣故,這個富裕舒適的家庭與範丹夫婦、他們的兒子彼得和杜塞爾醫生一起,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完全封閉的後屋裏,他們感到恐懼和顫抖,完全失去了自由,每天都得小心翼翼,甚至失去了說話的自由。

他們每天還遭受着恐懼、飢餓和疾病的折磨,這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我們幸福地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中國,每天過着自由快樂的生活,你可以在家裏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例如玩電腦、看電視、畫畫等。在學校,你也可以做你喜歡做的事,例如閱讀、跳繩、踢毽子等。週末還可以邀請朋友滑冰、看電影、打羽毛球等。

但是我們經常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抱怨作業太多,沒有時間玩,有時候做多幾道題目就怨聲怨氣,這是多麼不應該的啊。在《安妮日記》中,我也看到了孩子們從寒冷的家中跑到被風雨侵襲的街道,跑到沒有火的潮溼教室,餓着肚子啃胡蘿蔔的畫面。

書中,描寫了孩子們向街上的人乞討一塊麪包的畫面,多麼令人心碎的一幕。想想這些孩子,看看我們自己,真是太羞愧了。每天我們不是嫌媽媽飯做得不好吃,就是嫌爸爸炒的菜不合胃口,挑三揀四。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和幸福。

《安妮日記》讓我反思自己,學會思考,它就像一盞指引我們前進的明燈。

安妮日記讀後感2

在混亂中,有一個聲音保留了下來——安妮。她講述了她所經歷的一切事情。

猶太人爲國做了許多好事,卻被一句謊話變成了“千古罪犯”。而命運卻像開玩笑似的,把安妮誕生在猶太人族裏。安妮原本平淡的生活毀滅了。但是安妮爸爸好心的同事幫他們安了家,於是安妮一家和範達恩一家“逃”到了“祕密後屋”躲避德國軍隊的追擊,經歷了許多事情。在這些事中,安妮和雙胞胎姐姐瑪格特的感情好了起來,且被嘲笑不懂事的安妮越來越顯得比同齡人要成熟得多。並且喜歡上了知心人彼得。

他們8人生活了25個月左右。他們早上不能有動靜,包括洗澡上則所;連晚上都不能開燈。

但好運不長,安妮和其他7人因有人告密而被抓。1944年10月,安妮,瑪格特和範達恩太太被送往貝爾森集中營。而被留下來的弗蘭克太太絕食死了。最後,俄軍救了弗蘭克先生,使他活了下來,但瑪格特和安妮——兩位花季少女先後死於疾病。那時的安妮還不到16歲。

安妮是多有個性的一個人啊!被祖國拋棄了,卻仍然愛着荷蘭,愛着祖國的語言;就算到了祕密後屋,也把看書當成一種娛樂,一種放鬆身心的遊戲;當別人再三嘲笑她的不足時,她只是忍氣吞聲,儘量改正;她還把自己的感情和事情毫不留情的,毫無虛假的寫在了筆記本上。

“我希望即便自己死後仍然繼續活着。”安妮已完成了她的心願。我認爲《安妮日記》會流傳下去。而安妮也會留在我們心中。

安妮日記讀後感3

戰火紛飛的歲月裏,她,被視爲異類,僅僅是因爲她是一個猶太人,便令她死於非命,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在對春天的憧憬中凋謝了。

安妮是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對生活充滿了幻想和希望,她的命運像是一幅帶着壓抑色彩的油畫,讓人感到悲哀。她每天給那個神祕的吉蒂寫信,透過一扇不常開的小窗子來觀察這個世界並記述着她對一切的想法,還幻想着成爲一個作家或記者,可惜的是還未等她走出這個牢籠,便被瘟疫奪去了生命。她的悲劇也是給每個人的一個警鐘,是一個凝結着太多太多鮮血的教訓。

安妮很天真,她一直盼望着戰爭的結束,又像是一個真實的記錄員,不斷地從小窗戶中瞭解外面並一一記錄下來,她想用她的日記來告訴人們種族歧視的不該,在她的日記中也流露着憤怒與恐懼卻依舊寫道:“世界雖然這樣,但我還是相信人在內心裏其實是善良的”。也許她永遠也想不出自己會被出賣而進入一個永恆的噩夢吧,只留下這本日記,記載着她的痕跡。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也許戰爭早已遠離,但請每個人銘記這段歷史,記住這個慘痛的教訓。

安妮日記讀後感4

在讀了這本書,我感觸很大,主人公安妮在一九四二年和一九四三年是她在童年時最珍貴的兩年,之後就因爲在希特勒上任主席時,就開始德國法西斯反猶太人運動的興起,而躲起來,從此在一家公司的黑暗祕密的小屋裏度過了驚心動魄的兩年。因爲爲了避難,與外界失去聯繫,幸好在這家公司裏有一個收音機,他們一家人天天只有聽廣播才能知道外面的事。安妮對這個小屋充滿了好奇,但過了一些時間就失去了耐心,開始變得粗暴,任性,他覺得很不自由。

在他們住進這個小屋一個月後就又有一個被法西斯被迫的叫範登先生一家來到祕密小屋裏,這樣有熱鬧些,免不了爭吵,但是時間長了他就明白了,因爲沒有自由而讓人產生一些情緒是可以原諒的,所以她就以樂觀,向上,溫和的態度去面對現在的一切。而且希特勒也是屢屢戰敗。他想離勝利已經不遠了。

但實際上可惡的希特勒並沒有就此罷休,他更加殘害了猶太人民。一九四四年八月四日,因有人告密他們的祕密小屋被發現,安妮和其他八個人被帶走,死在納粹的集中營,只有安妮的爸爸活到戰爭的結束,把安妮的日記保存下來。

這本書記錄了德國希特勒反猶太人,殘忍的殺害太人,也展現了他對特殊環境中的喜怒哀樂和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對自由的嚮往,也對德國法西斯的無比的痛恨。

安妮日記讀後感5

我最喜歡的經典作品是《安妮日記》,我時不時就拿出來看看,《安妮日記》寫的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二戰期間遺留下來的一本個人日記。這本日記真實地記錄了爲躲避□的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爲兩個家庭在“密室”裏度過的長達兩年的艱難生活,同時也記錄安妮對戰爭、人性集未來的思考......

書中6月13日寫的日記裏有安妮生日是,爸爸寫給安妮的一首詩“只有寬容,才能換來平安,只有時間,才能磨滅困難!哪件衣服還可以穿?褲子和裙子都以變短,襯衫知道腰間爲何你的煩惱,總是無休無止......”這首是讓安妮先忍住眼前的痛苦,再過不久,我們就會磨滅苦難,換來平安。

“只要要我還活着,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逆境中成長起來的安妮,發出了這樣的吶喊。面對殘酷的戰爭,暗無天日的生活,扭曲的人際關係的種種苦悶,安妮有着自己的堅持和思考。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這和諧時代。

暢遊其間,我們將跟全世界的人們一起,欣賞美麗、感悟真諦,與他們一起成長,共同進步。我們要學習安妮的堅強、不怕苦難的精神,安妮即使整天呆在家裏,可他經常叫出去買東西的爸爸,給她帶上幾本書,白天安妮坐在有太陽的地方看書,晚上安妮就坐在月光前看書,我們雖然不需要用月光看書,但我們不是更應該好好看書,好好讀書嗎?

安妮日記讀後感6

這幾天,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令我產生了許多想法。

安妮是個出生在德國的猶太人,因爲希特勒上臺後,十分排擠猶太人,所以他們一家搬到了荷蘭。

之後德國侵略者佔領了荷蘭,因此,他們的生活變得十分拘束,也失去了許多自由。接着安妮上了猶太人中學,她學習成績不錯,活潑開朗,善於交流,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1942年7月,德國開始屠殺並囚禁猶太人。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幫助下何4個猶太人一起住進了一個“祕密小屋”。

他們過着提心吊膽、見不得人的生活。

就這樣,他們在這個沒有陽光的祕密小屋裏度過了大約910個日日夜夜。

這本書也寫了許多安妮對人生的感想,讓我也學到了很多。

在我看來,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人人平等,猶太人也應該像正常人一樣過着幸福生活。現在也有一些富人排斥那些窮人,比如保姆、臨時工……

看了這本書我還感悟到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坎坷,不要因爲遇到一點挫折就抱怨、放棄,應該勇敢面對,就像安妮他們,在這兩年多的日子裏,沒有出過那一扇大門,也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沒有了糧食、差點被人發現……在他們的艱難面前,我們的小挫折又算什麼呢?

安妮日記讀後感7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安妮日記》。這本書其實是作者的日記,後來才印成書的。

這本書主要寫了二戰猶太人大屠殺時期,作者安妮·弗蘭克遇難前兩年的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 書的作者是安妮·弗蘭克,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人女孩,二戰猶太人大屠殺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1999年入選《時代雜誌》“20世紀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一顆編號爲5535的小行星以她命名爲“5535annefrank”。

我十分佩服安妮·弗蘭克。書中的安妮·弗蘭克,兩年都沒有出過門,甚至在家也不能自由自在的,在規定的時間裏,她不能弄出一點動靜來,廁所都不能上!天哪,這簡直讓人無法想象!

現在的我們,只要不能出去玩,就亂髮脾氣,一點都不體諒父母,即使在家,也是上蹦下竄的,淘氣極了。我自愧不如。雖然安妮·弗蘭克有時候也會鬧彆扭,也會耍小脾氣,但她身上有很多優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打開《安妮日記》這本書,一起來了解,安妮·弗蘭克這個20世紀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吧,我相信,你們也會喜歡她的!

安妮日記讀後感8

在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女孩安妮的視角記述二戰時期間住在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實景。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爲生日禮物,從此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在漫長的25個月內,按你記錄了每一天的成長經歷,並對戰爭、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宗教等問題進行反思。但居住在密室裏的人,最後還是被納粹逮捕,被解送到波蘭的奧希維茲集中營。他們八個人中,只有父親奧托.弗蘭克活着走出集中營,他在以後的日子裏,一直傳揚女兒的日記,讓全世界人民共享。

我認爲安妮是個活潑開朗、敢作敢當的女孩,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8個人居住在密室中的人每天白天提心吊膽。有一天晚上,大家都出來活動時,聽見有小偷在偷東西。密室中的3個男人們立刻就去抓小偷了,而安妮在上面聽着下面的動靜。沒想到的是,真正的小偷跑了,他們卻變成了替罪羊。幸運的是,當警察趕到時,他們已經跑回密室了。

《安妮日記》是一本好書,希望大家也能去看。

安妮日記讀後感9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安妮日記》,《安妮日記》取材於二戰時期的真實事件。她在日記中吐露了安妮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種族歧視和戰爭迫害的社會大環境中,藏匿且充滿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深深地揪動着每一位讀者的心。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戰爭的殘酷。

這本書主要記錄的是安妮在密室裏的生活,儘管密室的生活是如此的枯燥無味,但在她的筆下卻顯得生動有趣。在日記中,安妮表達了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也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憧憬。13歲的她,卻表現得如此成熟,與她相比之下,我們是多麼的幸福。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家中。我們擁有自由,我們可以上學,我們可以與自己的同伴一起玩,我們可以無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可以……

但是,在生活中,卻有許多人不懂得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我們總是常常抱怨自己,抱怨他人。總是嫌這嫌那的,有許多的不滿,有許多的要求。但在安妮的'一篇日記中,她這樣寫道——只要我還活着,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相比之下,我就覺得很慚愧。

以前,我總是對自己的父母大呼小叫的。一點都不懂的尊重他們,總認爲他們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但是現在,當我看了《安妮日記》後,我覺得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珍惜現在,珍惜和平,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讀後感10

一點點翻開日記,最近一個星期裏彷彿每天都在可愛活潑和智慧的安妮的陪伴下度過。我彷彿成爲了凱蒂,仔細聆聽安妮內心的訴說。

每天都能看見最深刻最真實的安妮,見證她的成長,彷彿我真的有了一位願意向我吐訴真心的朋友。我實在是爲扮演了世界上唯一能夠看到安妮純潔美好的另一面的人而感到十分開心和幸福。到今天日記戛然而止的時候我的心彷彿被巨大的天外隕石撞上了一樣,熾熱而疼痛不止彷彿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那種痛楚真實的有些不可思議。我想,我的一生中大概也不會經歷幾次這樣的失去所愛的感受吧,這麼說也許是有些誇張,但卻是最能表達我真實感受的話了。我想,一個人如果袒露真心地對待一個陌生人的話一定非常容易和快速成爲朋友吧!就像安妮和凱蒂一樣,穿越時空與安妮日夜爲伴,可以說是我應該珍惜的一段經歷了。

作爲比安妮大七八歲的成年人,我卻時時刻刻被安妮的話語警醒我時刻爲這個上世紀的13歲小女孩而驚歎連連和自嘆不如,我實在驚訝於這個小小的年齡的孩子十分清醒和辨證的自我認知以及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還有超乎同齡人甚至大部分成年人的睿智和寬容,以及理性和充滿哲思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所有的合集,讓我看到的絕對不是13歲小毛孩。而是文明世界的寶藏!

安妮日記讀後感11

《安妮日記》的封面上有一行字吸引了我的注意:這是一位女孩寫的。這讓我更好奇了,便繼續看了下去。

這本日記記敘了在種族迫害下的八個猶太人躲進了“祕密小屋”。開始了他們28個月的藏匿生活。 這28可月有數不清的意外事故,食物和生活用品的稀缺……但即使是在最痛苦恐懼的時候,安妮也仍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她在日記中寫道“人性本善,混戰和苦難終將結束。”就是這種樂觀的心態支撐着安妮面對一切困難,讓她從孤獨、恐懼中慢慢走出。 安妮還熱愛寫作,夢想成爲一名科學家。她總是認真地檢討每件事情,找出原因。這些品質都值得我去學習。

有一次,我正在做一道比較難的思考題。剛看完一遍題目,我完全蒙了!這是什麼意思啊?!我又看了一遍,還是沒有任何頭緒。我有些沒耐心了:下一次再不會,我就不想了!我有馬馬虎虎地掃了幾眼題目。哼!又不會!我不寫了!可剛要放下筆的我轉念一想:安妮生活在艱辛困難的環境中,她還仍然不忘寫作,不玩學習,不忘讀書。我怎麼能不好好上學呢?我拿起筆,仔仔細細地看了即便題,認認真真地思考了一會兒……哦!我知道了!原來只有像安妮那樣專心致志地思考,才能成功!

看了這本書,我學會了認真思考。也讓我明白了學會善於思考的重要性。

安妮日記讀後感12

陽光代表着光明、溫暖和自由,我們每天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賜。可我們正處於豆蔻年華的小主人公安妮卻爲了躲避納粹的抓捕,在黑暗的密室中生活了兩年多之久。讀完她的日記,我深有感悟,感覺領悟了很多東西。

我們在十幾歲的時候享受的良好的教育,長輩的愛護,享受着無比的快樂,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我們的主人公卻失去自由,失去快樂,在我想都不敢想的密閉環境中記錄着自己兩年多的成長經歷。她有過憤怒,有過失望,但是隨之時間的推移,她慢慢變得成熟,慢慢長大。即使沒有陽光,也應該堅強,即使沒有快樂,有不應該氣餒。她學會了正視自己的所犯的錯,堅強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不再怨天尤人。不僅如此,她還用這種樂觀的精神影響和改變身邊的人,她的這種精神同樣感染自由的我。讓人很悲痛的是,最後安妮被納粹抓走了,毫無徵兆的結束了日記的記錄。罪惡的法西斯泯滅人性,婦孺兒童都不肯放過,他們讓多少家庭破碎,讓多少人失去生命。

讀完《安妮日記》,我捫心自問,比不上安妮的堅強和樂觀,比不上她的勇敢。我要學習她的這種精神,儘管身處困境,依然不放棄,不氣餒,勇敢的面對現實。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當下,我們用將安妮的身上的這種精神傳遞下去,用實際行動來影響身邊的人。

安妮日記讀後感13

《安妮日記》是安妮·弗蘭克寫的,講的是安妮的爸爸媽媽還有姐姐,爲了躲避德國警察的追捕,躲進了父親的辦公室,於是他們開始了兩年之久的“密室”生活。後來,凡·達思一家和杜塞爾也搬了進來。

而中間讓我欣慰的是,當安妮的爸爸媽媽在唉聲嘆氣時,安妮卻一笑而過。因爲她很樂觀,之所以樂觀,纔會一笑而過。當時他們的生活十分受限制:走路不能發出聲音、不能出還要早睡晚起……但是安妮卻以樂觀的態度來看待每一件事。

由此可見,樂觀對人生是多麼重要。如果安妮不樂觀,她就會像其他家人一樣被籠罩在悲傷之網下。所以我喜歡安妮,因爲我有時很悲觀地看待事情,悲觀和樂觀像兩面鏡子,一面能照出事物的美好,另一面卻只能照出事物的缺點。在生活中,我們去看待一件事情,何不想着用樂觀的態度去看待?就比如文中的安妮,她雖然聽到家人在埋怨眼瞎的生活,但是,她卻不把這當回事兒。我彷彿聽見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中大聲地吶喊。

所以,我們一定要像文中的安妮樂觀地看到事情,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成功地做更多的事情,不會陷入失望的沼澤。正如佚名所說的“你的負面情緒,並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你沒有樂觀地看待世界。”

安妮日記讀後感14

《安妮日記》是我在暑假裏讀的一本書,講的是安妮在密室裏度過的那日日夜夜。

安妮·費蘭克是一個猶太少女,原來居住在法國的法蘭克福,這天是安妮的生日,她收到這個日記本作爲生日禮物,並給這個日記本起了一個名字叫吉蒂。

可是,好景不長,法西斯戰爭興起了,安妮一家轉移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這時,安妮已經上了中學,開始了她的學習之旅。

可是,法西斯已經侵佔了荷蘭,安妮一家只好到處尋找安全的地方隱蔽。

終於,在法西斯沒有發現的情況下,安妮一家又轉移到一家果醬公司的密室裏。

在這間密室裏,安妮度過了24個月,她躲進去的時間正好是女孩子最重要的的花季階段,可是,安妮沒有享受到花季的幸福,迎接她的只有大炮聲、槍聲等等。還有,在密室裏不能點燈,不能有光,不能有……總之還有很多很多的規矩。安妮就在密室裏一直寫日記,她用她的筆爲了實現自己要做個作家的夢想,寫了一本書,這裏面記錄了安妮對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問題的看法,用現代人的語氣,爲我們描述這她的世界。

安妮日記讀後感15

對於愛寫日記的人來說,他們都有一個真摯的好朋友,那就是日記本。日記本很常見,它記錄着生活瑣屑之事,也向我們吐露出最真實的情感。而《安妮日記》就是在平凡中透露出不平凡的一本日記本,因爲它有力的證明了猶太人被害的悲慘命運!安妮出生在一個猶太家族,可能上天太寵愛猶太族了。讓原本幸福生活的她,都在她十三歲那年被打破了。她的家庭因爲受到德國人的通緝而被迫遷到荷蘭開始了21個月的躲避生活。“這是萬分幸運呢,還是如墜深淵?”安妮曾這樣寫過。是的,對於其他猶太人來說她沒有遭到迫害是幸運的,但是她將不能擁有自由,只能膽戰心驚的呆在家裏這也是事實。在那些日子裏,安妮深刻的體會到德國人給猶太人帶來的傷害,那不僅僅是對軀體的蹂躪,也是對整個猶太族心靈的殘害!也是從那時開始,安妮體會到節衣縮食終日惶恐不安的生活。體驗到死亡即將來臨的那種恐怖。不過這也使安妮的心智愈加成熟。即使生活是那樣苦,但也有甜的時候。安妮在十四歲那年收穫了愛情,她和彼得戀愛了!她以爲她即將能解放了,大家也這麼憧憬着。“我是多麼希望能再次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啊”她這最後的願望還是沒實現。即使自由就快唾手可得,即使他們都快解放,可命運就是那麼可笑,他們還是死了。這悲慘的結局或許令每個人都嘆惜,但這也讓我們深刻理解到“和平”的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