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薦]端午節日記

[薦]端午節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端午節日記

端午節日記1

一提起端午節,人們就會想起吃糉子,划龍舟。可是,同窗們你們知到“端午”是什麼意思,端午節的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嗎?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曆五月初五稱爲“端午”。到了唐代,由於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爲了避用“五”字,就用迴音“午”交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爲什麼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爲“端午”呢?官方傳播着很多種說法。其中最盛行的說法,就是爲了留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採用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放逐,他在放逐途中看到楚國興起,人民蒙受苦難,本人又有力援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於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曉得後,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憂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餵魚。從此,划龍舟,包糉子就是我們中國的習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日記2

吃糉子,喝雄黃,掛蒲草,一轉眼,端午帶着漢族兒女對屈原的濃濃追思又悄然來到……

記得小時候,一到端午節,媽媽和奶奶就會做各種香香的糉子,爺爺也會早早的將蒲草掛在門外,對於那時的我來說端午是模糊的,那時所有的記憶就是端午有很多好吃的;慢慢的長大了,我知道了更多關於端午的`故事,知道了那位感動着無數中華兒女的三閭大夫,端午在我的生命中開始變得越來越清晰清晰。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在那個衆人皆濁我獨清的時代,在那個衆人明哲保身,甚至出賣 國家利益以自肥的時代,他沒有放下自己的信仰,他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他每日都被國家的疾苦折磨着,於是那個正直的他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終於他在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大浪淘沙,那些歷史的人物早已煙消雲散,但他們偉大的精神卻被傳承下來,記錄在丹書上,融入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中。

每年的五月初五,賽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我們這是在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更是在傳承我們華夏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子,我們無法爲保衛國家征戰沙場,但我們能夠用努力學習來回報我們的祖國,只要我們紮實的學好知識,將來總有我們報效國家的機會,只要所有的學子都以“振興中華”爲己任,相信我們的國家必將屹立於世界之林!

端午節日記3

06月24日星期日天氣:晴

“起牀啦!起牀啦!”聽到這聲音,你一定想這是爸爸、媽媽在叫我起牀。那你就一錯特錯了,這是我在叫爸爸的聲音,這時你會說,你怎麼會叫你爸爸呢?因爲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要去橋頭的大林河放小船。一出家門口,一陣涼風向我襲來,我打了個顫,說了一聲:“天真冷呀。”一路上,人來人往,有的人已經回來了、有的人剛去,我說:“爸爸快點”,於是,我們加快了速度。

到了大河邊那裏人真多!,有老人、有大人、有學生、有小孩……我們找了一個好位置放小船,先放帆船,它代表一帆風順。接着我們又放了許願船,它們載着我的願望漂向遠方。我和爸爸低下頭洗臉,忽然發現,河裏有小魚在游來游去,好像在歡慶端午節的到來。小魚只有一釐米長,十分可愛!我用手抓了很長時間,也沒抓着。我只好和爸爸撿幾塊石頭,離開了河邊。

到了橋上我極目遠眺,大河裏的水升起了白濛濛的霧氣,大霧籠罩着大河,遠處的景物都看不清楚,我有種站在雲中的`感覺。我們隨手往河下投了幾粒石頭,只聽“通、通”的聲音,河水泛起了一道道波紋,隨着河裏的小船漂向遠方。

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大河,也送走了今年的端午節。明年的端午節我們還要來放小船。

端午節日記4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今天吃的是糉子,糉子餡有很多種。比如說肉餡、蛋黃餡、棗泥餡﹑豆沙餡。形狀也有很多種,有三角形的,有方塊形的,還有多邊形的.。包糉子也是很有講究的。先把兩張綠得發亮的糉葉疊在一起,捏成三角狀,放一些糯米,中間添加你喜歡的餡,然後再放入一些糯米,最後封口,用繩子紮緊,一個糉子就這樣包好了。我們一家又包了好多這樣的糉子。再把這些糉子放進鍋裏煮。過了幾十分鐘,美味的糉子就出爐了。

吃了糉子,擦了我油膩膩的小嘴,忽然我聽到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原來居民們在比賽賽龍舟呢!我連忙捧着幾個雞蛋衝到河邊去了。

河邊的人可真多。只見隊員們個個幹勁十足的樣子。裁判一聲槍響,隊員們就拿起船槳,奮力向後劃。我喊着“加油,加油”心裏可高興了。劃呀劃,就要到終點了!觀衆們沸騰了起來。到終點了,隊員們大汗淋漓地從龍舟上走上岸來,他們喘着粗氣,看樣子可真累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5

那年端午節,糉香萬里。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跟着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婆家。不一會兒,爸爸就先回奶奶家了,媽媽對我說:“我們在外婆家先住一晚,明天早上再去奶奶那邊”。

外婆見我們來了,非常高興,她把我們接進屋裏,拿出了糉子給我和媽媽吃。接着又忙着做飯,媽媽也到廚房幫忙,我便在客廳看動畫片。開心極了!不一會兒,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便出爐了,我實在忍不住饞,隨手拿起筷子,加了一大把放進嘴巴。

“恩恩,真好吃,外婆和媽媽的手藝真不賴”我不禁讚歎道!“呵呵,那你就多吃點哦”!媽媽附和道。

就這樣度過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媽媽便到這我來到了奶奶家。奶奶和外婆一樣,看見我們來了,無比的.高興。進屋一看,姑姑他們都來了,午飯過後,我們編去看賽龍舟。

來看龍舟的真是人山人海,擠都擠不進去,好不容易纔佔到了位置。比賽非常激烈,每個龍舟各不相讓,很難分出勝負......“已經很晚了,我們回家吧”奶奶說。

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一個終生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6

我國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傳統"端午"佳節。端午節又叫"重五節"或"端陽節"。

端午節家家戶戶包糉子吃糉子。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當時的國王並不願意採納的建議,再到後來國土淪喪,屈原滿懷憂憤,跳入汨羅江自盡。人們爲了懷念他。兩千年來,每年在端午節,人們把糉子投入江中,不讓小魚小蝦吃屈原的屍體。四面八方的人划着龍舟前來汨羅江打撈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端午賽龍舟的.習俗。

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唱的: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我每年都到爺爺奶奶家去過端午節。我最喜歡他們家端午節的那種氣氛,滿屋梔子花香和着棕葉、艾草的香味,寓意着生活美滿幸福。最絕的是奶奶包的糉子,不僅式樣好看,而且有很多中口味。蜜棗味的、紅豆味的、牛肉味的、豬肉味的、豆沙味的……。今年端午節,我一下吃了七八種口味的糉子,把我肚子漲的連路都走不動了。

現在,中國人過端午節不光是爲了放假休息,一家人團圓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時刻牢記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日記7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爸爸媽媽和我回到農村的爺爺家,一起過快樂的端午節。

眼看今年的端午節又要了,我的心裏已經在歡呼雀躍着,不禁回想起以前的情景……剛一進門,香噴噴的糉子味就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心想:”糉子,快點熟吧。我想快快吃你。”想到這麼美味的東西,一年只吃一次,我便問爺爺:“爲什麼端午節才吃糉子呢?”爺爺告訴我:“是爲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爲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怕江裏的魚和蝦吃掉屈原的身體,把米和飯投到江裏餵魚和蝦,流傳到現在就演變成糉子了。”

爺爺還給我講了許多關於屈原的故事。我不禁被這位偉大的詩人而深深震撼了。長大後,我也要成爲一個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中國人。“糉子熟了。”奶奶的叫聲把我從危機四伏的楚國拉回到現實。

吃糉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拿了一個糉子。打開糉子一看,裏面包着大紅棗和糯米,吃起來香香的`、甜甜的。我一口氣吃了三個糉子,太好吃了。可是,吃完後手粘粘的,這代表了我們對屈原無盡的思念和敬仰。

快樂的端午節,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端午節日記8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爲這樣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呵呵,不知爲了“吃”哦,因爲嘛!嘻嘻,我也說不上來。可是,端午節可以做我想做的事,那就是:與哥哥比賽吃糉子。

端午節的'糉子極爲美味,我多想再吃,因爲,那是心靈手巧的媽媽爲我包的,我特別喜歡吃媽媽做的飯。端午那天,我去哥哥家,我把媽媽包的糉子,慢慢地從小口袋裏拿了出來。哥哥說:“你帶糉子啦!我媽媽還沒給我包

呢!”“恩,我帶了。”我說“哥哥,你的媽媽真沒給你包啊?”“我還騙你不成,恩,我們玩跌糉子吧!”告訴你吧!跌糉子是我和哥哥一起創的遊戲,遊戲規則是:

一個人哪一個最大的糉子,另一個人哪一個最小的糉子,然後大糉子包開皮,小糉子也是包開皮。大糉子與小糉子黏在一起,吃一口,把一顆棗去掉,然後,大糉子去打小糉子,那樣小糉子的米粒就大大糉子裏來了。哈哈!我是大糉子。 我和哥哥一直分不出上下,因此,我很是悶悶不樂,想:“哥哥,這是我提的遊戲,還贏不了你?”哥哥突然一擊,我輸掉了。哥哥高高興興的把兩個糉子放進嘴巴里。饞得我直流口水。我向哥哥哀求道:“哥哥,給我一個吧!”哥哥說:“不行,你剛纔在說我的時候怎麼不想你愛求我啊!”原來,哥哥看透了我的心思,我慚愧無比了。

端午節日記9

從小到大,我過過許多次端午節,但惟獨這一次最令我難忘。

今天,班級裏開展了名爲“香袋飄萬里,情誼暖人心”的十分鐘主題隊會,內容可豐富了。有知識競賽、觀看香袋圖片、朗讀慰問信等環節,但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製作香袋了。

在隊會進行了五六分鐘後,主持人說:“現在在讓我們來製作香袋吧。”我便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材料開始忙活。我先將兩塊邊長爲10釐米的正方形花布翻到反面,準備將他們的三條邊縫合起來。於是,我便開始穿針了。可沒想到,第一步就遇到了麻煩,線頭總是理不齊,根本穿不進針眼。我穿啊穿,穿了好多次還是無濟於事。後來,我留意觀察了一下別人,發現了竅門,便先用舌頭舔了舔線頭,再用手捻了捻,果然一穿就穿進了。我小心翼翼地開始縫合,可是由於我是第一次縫,還沒縫幾針就被扎到了手,痛得我差點跳起來,還好沒有出血。把三面都縫起來後,我將布口袋翻了過來。然後,我將一小袋香料粉撒到了棉花上,又將棉花塞入布口袋。最後,我完成了最後一次縫合,將線穿在袋口上,打了個死結固定好,一個香袋就這麼做成了。這時,主持人剛好叫停。

最後,又進行了展示香袋,朗讀慰問信等環節,但我還是更鐘情於製作香袋。這既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能給災區同胞帶去溫暖,多麼有意義呀。這真是我最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10

端午節終於到了。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民族節日。在這一天,每個家庭都應該包糉子,吃糉子,以趕上眼睛,進行一場精彩的龍舟比賽。

一大早,我就和媽媽在一起了。我媽把前一天準備的食材都搬了出來:綠糉子,白糯米,葡萄乾,蜜棗,花生。“媽,這麼多好吃的!”“放心吧,過段時間就好了。”母親把葉子捲成漏斗狀,倒了一勺糯米,加了些葡萄乾和蜜棗,再加了一勺糯米,然後壓實,再用剩下的葉子一片一片的蓋好摺好。我趕緊把準備好的小繩子遞給媽媽,媽媽用繩子把餃子捆緊,包了一個餃子。在我和媽媽的共同努力下,糉子終於被包好了!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媽,端午爲什麼要吃糉子?”"人們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媽給我講過屈原的故事,我也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怕屈原被河裏的魚吃掉,人們把包好的.糉子扔到河裏餵魚,可見人們對屈原的尊敬。

吃着香甜的糉子,想着古人偉大的愛國情懷,我想: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

端午節日記11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興奮極了。

我們一家人去廣場玩,今天的廣場真熱鬧!有賽龍舟、吃糉子、掛艾葉.......我們去了賽龍舟,那一邊來看賽龍舟的人真不少,“砰砰砰砰”賽龍舟開始了,一條條龍舟如飛箭般衝出去,龍舟上的健兒一邊“嘿呦嘿呦”的呼喊,一邊用力地划着船槳。看!龍舟們都是你追我趕,誰也不甘心落後。這場面真是激動人心啊!我們還包了糉子,“糉子好難包啊!”我大喊了起來。奶奶笑着說:“心不要太着急了,要是有一點小耐心。”奶奶很有耐心的教我一步一步的包糉子,我也很想學,我也就很有耐心的一步一步學着奶奶的`樣子,一起跟奶奶包糉子,最後奶奶教會了我包糉子。我們燒了糉子,糉子太香了,我忍不住先吃了一個,不一會兒我們就把糉子吃光了。

這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我不僅看了賽龍舟,還吃了香噴噴的大肉糉,那感覺真的太開心了。我永遠忘不了這次開心又難忘的端午節,是這次端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端午節日記12

今天是端午節,町町姐姐她們叫我們去她們家過端午。

早晨,我在家裏悶悶不樂,真想去活動活動筋骨,突然,我想起了町町姐姐家有乒乓球檯,我可以去打乒乓球啊!我馬上打電話給町町姐姐,我說我先去打球,反正也要去那裏吃飯,可是,大雨滂沱,町町姐姐家也離我家很遠,媽媽說:“你可以去乘公交車啊!”說着,就給了我一塊錢,我下樓去,等公交車,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了一輛車,我揮手示意公交車停下來,上去後,我投下一塊錢,坐在坐位上走了,這個公交車除了我和司機根本空無一人,給人一種幽靈車的感覺,到了町町姐姐家,我先是打乒乓球,之後,等我爸爸媽媽和客人來了之後,就開始吃飯了,我看着滿桌的'糉子,口水嘩嘩地流,幾乎每碗都是糉子,不同口味的糉子,這是糉子宴會,我開始“狂吃”糉子,左一口右一口,我好像一頭“豬”正在吃豬食,大家看着我的吃相,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酒足飯飽後,大人坐在沙發上,談天說地,小孩子們打撲克、打乒乓球等。

端午節聚在一起真是其樂融融呵呵!

端午節日記1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糉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糉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着做。

糉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糉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糉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說:今天的糉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糉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日記14

今天是端午節,今天還是個特別的日子,那就是我太太的八十歲大壽。太太雖然八十歲了,臉上還佈滿了皺紋,但她的精神卻很好。

這天,我們全家出動,去朱行去看望太太。終於到了太太家,太太已經在門口等着我們了,我們趕緊進去了,我先去房間裏去玩了,我發現了一個小“帳篷”,裏面有許多小球,我對妹妹說:“要不要進去玩?”妹妹奶聲奶氣地說了聲:“好的。”說完,我們便撲向球的海洋,忽然,我想起了一個好主意,我把小移動籃筐給固定在帳篷的架子上,玩起了投籃。過了一會,吃飯了,我看見了太太,就對太太說:“太太,祝您生日快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高。”太太笑着說:“謝謝。”我看見門口的凳子上放着兩個生日蛋糕,我們邊唱生日歌,邊拍着手,唱完了歌,太太許下了一個願望:“我希望能活到兩百歲。”大家都拍起手來,預祝太太真的能實現她的願望,接着,我們說說笑笑地吃起了蛋糕,這頓吃了很久。下午的`時間過得很快,我都在和阿姨聊天,到了晚上,我們吃好晚飯後,就要回家了,我戀戀不捨,路上,我還生了兩次懶腰,真的是困了,不過,我一定會永記這美好的一天。

今天雖然沒有美味的糉子,也沒有形狀可愛的香包,更沒有熱熱鬧鬧賽龍舟的場面,但是我們給太太過了一次難忘的生日,所以,沒吃到糉子也無悔了!

端午節日記15

端午節到了,我來到奶奶家,包糉子。

開始包糉子了,我和奶奶來到廚房,奶奶問我:“你喜歡吃什麼餡的糉子呀?”“毛芋餡和蛋黃餡!”我回答奶奶。我們端來碧綠的箬葉,香噴噴的.糯米,綜線,毛芋餡和蛋黃餡。我先拿起兩片箬葉,折成漏斗形,拿起勺子兜了一勺米放進箬葉裏,可我一疏忽,手沒捏緊,米全灑在了地上,我飛快地拿來掃把,把米掃乾淨。我就乾脆興致勃勃地坐在凳子上,看奶奶熟練地包糉子。過了一會兒,我想:坐在這裏看奶奶包糉子,還不如照着奶奶的樣子學包糉子呢!於是我就照着奶奶的樣子學了起來:先把箬葉這成漏斗形,往裏面放一勺糯米,然後把餡放進去,在放一塊肉,最後再放一勺糯米,在用一片箬葉包好,用綜線綁緊。包着包着,我熟能生巧,一會兒就學會了,而且越包越好,奶奶誇我真能幹。

糉子終於包好了,我們把糉子放進鍋裏煮,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我趕緊跑去把糉子剝開,津津有味地吃。看着這些糉子,我心裏樂滋滋的。

這次端午節真難忘!

xx

x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