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主題之隋唐五代的書法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主題之隋唐五代的書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隋結束南北朝的混亂局面,統一中國,和之後的唐都是較爲安定的時期,南帖北碑之發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先啓後之地位。隋楷上承兩晉南北朝沿革。下開唐代規範的新局,隋有碑版遺世,多爲真書,分四種風格: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主題之隋唐五代的書法

1、平正淳和如丁道護的《啓法寺碑》等

2、峻嚴方飭如《董美人墓誌銘》等

3、深厚圓勁如《信行禪師 塔銘》等

4、秀朗細挺如《龍藏寺碑》等。

  唐代書學鼎盛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峯,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爲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唐初,國力強盛,書法從六朝遺法中蟬脫而出楷書大家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歐陽通四家爲書法主流。總特點結構嚴謹整潔,故後代論 書有“唐重間架”之說,一時尊爲“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昇平,儒道結合,李邕變右軍行法,獨樹一幟,張旭,懷素以顛狂醉態將草書表現形式推向極致,張旭史稱“草聖”,孫過庭草書則以儒雅見長,餘如賀知章,李隆基亦力創真率夷曠,風骨豐麗之新境界。而顏真卿一出納古法於新意之中,生 新法於古意之外。董其昌謂唐人書取法,魯公大備。到晚唐五代,國勢轉衰,沈傳師。柳公權再變楷法。以瘦勁露骨自矜。進一步豐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楊凝式兼採顏柳之長。上蒴二王,側鋒取態,鋪毫着力,遂於離亂之際獨饒承平之象,也爲唐書之回光。五代之際,狂禪之風大熾,此亦影響到書壇,“狂禪書法”雖未在五代一顯規模,然對宋代書法影響不小。

唐代書法藝術,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初唐以繼承爲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晉代書法的勁美。中唐不斷創新,極爲昌盛。晚唐書藝亦有進展。

唐代最高學府有六種,即國子監、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其中書學,專門語養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是唐代的創舉。歷朝名家輩出,燦若繁星。如初唐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顏真卿、柳公權等,都是書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書,李鶚的楷書和楊凝式 的“二王顏柳”餘韻。

隋唐五代書法可分爲三個階段

  (1)隋至唐初

隋統一中國,將南北朝文化藝術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書法藝術逐漸從六朝的的遺法中蟬蛻出來,以一種新的姿態顯現出來。唐初以楷書爲主流,總特點是結構謹嚴整飭。

  (2)盛唐、中唐階段

盛唐時期書法,如當時的社會形態追求一種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顛張醉素”(張旭、懷素)之狂草,李邕之行書。到了中唐,楷書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顏真卿爲代表爲楷書奠定了標準,樹立了楷模,形成爲正統。至此中國書法文體已全部確定下來。

  (3)晚唐五代階段存唐遺風

西元九零七年,割據者朱全忠滅唐,建立後梁,由此歷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稱五代。由於國勢衰弱和離亂,文化藝術亦呈下坡之勢。書法藝術雖承唐末之餘續,但因兵火戰亂的影響, 形成了凋落衰敗的總趨勢。五代之際,在書法上值得稱道的,當推楊凝式。他的書法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砥柱。另外還有李煜、彥修等有成就的書家。至此,唐代平正嚴謹的書風已告消歇,以後北宋“四家”繼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時代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