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春節簡單又漂亮手抄報

春節簡單又漂亮手抄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導語:再換一本日曆,頁頁美麗;再盼一次嫩綠,年年新意;再送一次祝福,初衷如一;再說一句心語,保重身體!還有一個心願:祝您新年吉祥如意!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春節簡單又漂亮手抄報,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春節簡單又漂亮手抄報

春節簡單又漂亮手抄報 第2張

春節簡單又漂亮手抄報 第3張

拜年的禮儀

一、時間要適宜。拜年的最佳時間是上午九時到十一時,不宜在主人吃飯、休息時前往,不可在傍晚或晚上拜年,更忌拜年於牀前,不可坐得太久或進門就走,給長輩拜年,最好安排在節日內進行,以示敬重。

二、說話要適宜。要說祝賀話,對主人家的老人,要道安問好。交談時不要談悲哀傷感的事情,不要信口開河,不要過分激烈爭論問題,交談要親切誠懇,輕鬆愉快。

三、衣着要適宜。衣服要整潔大方,給人一種節日的美感。

四、舉止要適宜。進入主人家裏,舉止要文明大方,不要坐在牀上,不要東張西望,不要抓耳搔腮,不要翹二郎腿。不要亂丟果皮、菸頭等雜物,不要隨地吐痰。

五、接物要適宜。主人送茶,要站起來雙手迎接,並說謝謝,主人招待瓜子、糖果之類食物時,可先給小孩、老人,然後自己少量的受用。

六、歡鬧要適宜。節日期間親友歡聚一堂,免不了歡鬧一番,但要有節度,不宜大聲喧譁,以免影響左鄰右舍。

我國春節習俗之最

最早的春節:相傳原始社會就有“臘祭”之說,夏朝建立後,此俗便流傳下來。

最早的.春聯:春聯的雛形是古代桃符。戰國時每逢過年,人們用桃木板刻上傳說鎮妖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懸掛於門旁用以壓邪,謂之桃符,故後來桃符便爲春聯的別稱。春聯又稱“對聯”、“對子”、“門對”、“春貼”、“楹聯”、

最早的對聯:五代後蜀皇帝孟昶於964年除夕的題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最早的爆竹:始於漢代,當時無火藥、紙張。爆竹是用火燒竹節發出噼啪的響聲。

最早的紅紙對聯: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後,在除夕下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從此,春聯代替桃符。又因古代傳說春節出來傷人的猛獸“年”懼怕紅色,故採用紅紙寫春聯。

最早貼的“福”字:民間貼“福”字,最早始於周代。據說姜太公封神時,封其妻爲“窮神”,並對她說:“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從此,老百姓每逢過春節,家家都貼“福”字,以驅窮神。

最早的年畫:年畫起源於古時的門神畫,而門神畫在堯舜時就已出現。漢代已有門神“神荼”、“鬱壘”神像。宋代演變爲木板年畫,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 “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着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俗稱《四美圖》。

最早的火藥爆竹:唐代一位叫李畋的人,把火藥放入竹筒,製成了“爆竹”。

紙鞭始於宋代,人們用紙造筒子代替竹筒,並用藥線把爆竹編成串,稱爲“編(鞭)炮”。

最早的賀年卡:始於漢代,當時是木製的,時稱“名刺”。到了宋代,有人把賀年之辭寫在名刺上,自此,名刺開始有賀年性質。明代開始流行賀年片。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唐玄宗天寶年間,嬪妃們在節日裏三五結伴做擲錢遊戲,爲了讓嬪妃們玩得痛快,宮廷錢庫就散些錢給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