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森林防火的手抄報三年級

森林防火的手抄報三年級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W 次

導語: 森林是地球最美麗的外衣,火災是森林最兇惡的敵人,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森林防火手抄報三年級,一起來看看吧。

森林防火的手抄報三年級

森林防火的手抄報三年級 第2張

森林防火的手抄報三年級 第3張

一、 森林的作用

一、森林是空氣的淨化物。隨着的迅猛發展和人類生活用的劇增,受污染的空氣中混雜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氣體,威脅着人類,其中的二氧化硫就是分佈廣、危害大的有害氣體。凡生物都是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領,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葉面積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種大的多。據測定,森林種空氣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曠地少15-50%。若是在高溫高溼的夏季,隨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動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還會加快。相對溼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對溼度15%的5-10倍。

二、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樹木能分泌出殺傷力很強的殺菌素,殺死空氣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對人類有一定保健作用。有人曾對不同環境,立方米空氣中含菌量作過測定:在人羣流動的公園爲1000個,街道鬧市區爲3-4萬個,而在林區僅有55個。另外,樹木分泌出的殺菌素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例如,一公頃檜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殺菌素,可殺死白喉、結核、痢疾等病菌。

三、森林是天然製氧廠。氧氣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人體每時每刻都要呼吸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森林在生長過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據研究測定,樹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氣;樹木的葉子通過產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氣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資料介紹,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個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給所需氧氣。誠然,林木在夜間也是有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但因白天吸進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都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在夜間的副作用就很小了。就全球來說,森林綠地每年爲人類處理近千億噸二氧化碳,爲空氣提供了60%的淨潔氧氣,同時吸收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有極大的提高空氣質量的能力;並且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減少熱效應。

四、森林就是天然的消聲器。噪聲對人類的危害隨着公元、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城鎮尤爲突出。據研究結果,噪聲在50分貝以下,對人沒有什麼影響;當噪聲達到70分貝,對人就會有明顯危害;如果噪聲超出90分貝,人就無法持久工作了。森林作爲天然的`消聲器有着很好的防噪聲效果。實驗測得,公園或片林可降低噪聲5-40分貝,比離聲源同距離的空曠地自然衰減效果多5-25分貝;汽車在穿過40米寬的草坪、灌木、喬木組成的多層次林帶,噪聲可以消減10-20分貝,比空曠地的自然衰減效果多4-8分貝。城市街道上種樹,也可消減噪聲7-10分貝。要使消聲有好的效果,在城裏,最少要有寬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帶,林帶不應離聲源太遠,一般以6-15米間爲宜。

五、森林對氣候是有調節作用的。森林濃密的樹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陽輻射能,減少地面增溫。冬季森林葉子雖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幹仍能削減吹過地面的風速,使空氣流量減少,起到保溫保溼作用。據測定,夏季森林裏氣溫比城市空闊地低2-4℃,相對溼度則高15-25%,比柏油混凝土的氣溫要低10-20℃。由於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斷的吸取深層土壤裏的水分供樹木蒸騰,使林正常形成霧氣,增加了降水。通過分析對比,林區比無林區多10-30%。國外報導,要使森林發揮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作用,其要佔總面積的25%以上。

六、森林可以改變低空氣流,有防止風沙和減輕洪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出於森林樹幹、枝葉的阻擋和摩擦消耗,進入林區風速會明顯減弱。據資料介紹,夏季濃密樹冠可減弱風速,最多可減少50%。風在入林前200米以外,風速變化不大;過林之後,大約要經過500-1000米才能恢復過林前的速度。人類便利用森林的這一功能造林治沙。

二、 森林防火宣傳標語

1、森林護我家,防火靠大家。

2、梅蘭松竹,株株棵棵皆爲友,倍加愛護;

3、防森林火災,保綠色家園,築生態屏障。

4、烤火令你暫時一熱,火災讓人永久心寒。

5、讓心靈的火花綻放,讓森林的火花熄滅!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森林防火,重在堵源。

7、無論春夏秋冬,防火在我心中。

8、全民總動員,防火保安全。

9、森林防火常年抓,保護森林靠大家。

10、保護森林,造福子孫。

11、小小螻蟻可以蛀毀巍巍長堤,星星之火能夠燒掉莽莽林海。

12、棵棵樹木可鑄就綠色世界,星星之火可毀掉綠色家園。

13、草木有意,烈火無情。

14、北國之春,無火才美;秋色迷人,有火皆愁。

15、森林需要你的百般呵護,千萬別給她“火”熱的愛!

16、人類一把火,森林滿眼淚。

17、“林”近“火”爲“焚”,一字足以警醒;“心”至“真”乃“慎”,萬勿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