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小學生關於端午節手抄報資料大全

小學生關於端午節手抄報資料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小故事1:關於端午節的傳說(適合3-8歲的孩子)

小學生關於端午節手抄報資料大全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中國家家吃糉子,很多地方還帶香包、插艾蒿、賽龍舟。

屈原是春秋時楚國的大官,他非常有才華,曾經建立過很多功績。由於壞人陷害,他被國王免職。以後又被放逐,過着很艱苦的流浪生活。但是屈原一直都非常熱愛祖國,他拿起筆抒寫自己對祖國的熱愛,爲後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詩篇。後來楚國被秦兵攻破,屈原眼看國家被佔,自己卻幫不上忙,非常失望和傷心,他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跳進汨羅江,用生命激起人民的熱情。

楚國百姓非常懷念屈原,就把米投入江中祭祀他。後來又怕米被魚蝦吃去,便用葦葉把米包起來,用絲線紮緊,做成糉子投到江裏。人們還用五色絲線做成香包掛在身上,又用菖蒲、艾蒿插在門首,象徵刀劍,鎮服邪惡。

(故事來自《中國十個節日傳說》,懶媽做了增補和改寫)

  小故事2:端午節掛艾草習俗的由來(適合4-10歲的孩子)

傳說,在遠古時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來做他的地盤,可是這樣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個方法。

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寶劍,先去找水怪決鬥,在經過了幾天幾夜以後,神仙終於勝利了。水怪答應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孫,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讓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應了,他們就說好,只要在牆上掛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屬於神仙,沒有的,那就歸水怪所有。

到端午的時候,水怪乘着浪頭來了。當浪來到一戶戶人家的屋檐下的時候,水怪總會看見這人家屋檐下掛着一束象寶劍一樣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許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沒人住的空房子。最後,天黑了,水怪只好悻悻的回去了。

原來那天決鬥後,神仙就把手中用來做寶劍的艾草和菖蒲灑到了人們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纔出現了這樣的情景。後來,到了端午節的時候,人們就會在自己家的牆上掛一些艾草和菖蒲,來嚇退水怪,以此來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財產。

  小故事3:端午節的故事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是舊曆的五月初五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因“端”、“初”二字同義;“五”、“午”相通,按舊曆以干支的寅月爲歲首(即正月),依次排下來,五月即午月。又,午時爲“陽辰”,所以又稱“端陽”。如此看來,一個節日竟有多種名字,但羣衆的習慣總是稱它爲五月節。端午節始於戰國時代,起源於江南。其由來是紀念楚大夫屈原的,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所以在抗日戰爭時期曾定此日爲詩人節。

我國的傳統節日都內涵着與之相關的故事,唯端午節的故事最多、最動人。

古時,南方的五月端午爲祀龍的節日。戰國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遭讒言而被楚王革職、放逐。他目睹朝廷腐敗,國事日非,郢都(楚國國都,故址在今湖北江陵縣東北)又被秦兵所破,國家淪亡的厄運迫在眉睫,滿懷愛國激情隨着逃難的羣衆一路向西南方走去,行至長沙附近的汩羅江畔,身心陷入絕望的狀態,再也不願往前走了。在他與當地羣衆交談中,人們認出了他就是被人敬重的三閭大夫屈原。這時,他望着滾滾西北流的汩羅江,乘衆人不注意,便抱起一塊大石投江自沉。屈原在羣衆面前突然投江,大家都驚呆了,在猛省之後,已不及阻攔,這時才大呼救人,有人緊忙跳上漁舟划向江心,不多時,江上集聚了許多船隻,用盡心機設法打撈營救。可惜來不及了,屈原已被江水吞沒,而無影無蹤。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日。此後,楚國民衆爲紀念他,每逢五月初五日,都要駛船江河舉行划船競賽,作爲當年營救屈原的象徵,用以寄託悼念之情。到了漢代,端午競渡之風已盛。

據《續齊諧記》記載,屈原於五月初五日自投汩羅江後,民衆每逢此日,便爭相用竹筒貯米投進江中,作爲祭食。到了東漢之時,在長沙有個叫歐回的人,在江邊祭祀屈原後,夢見屈原對他說,你們拿竹筒盛米給我,可惜都被蛟龍吃了。今後如再投祭,應用楝葉將竹筒塞住,再用五色絲線捆牢。因爲這兩種東西都是蛟龍最害怕的,它就不敢吃了。其後,人們又把用竹筒貯米改爲用竹葉或葦葉包裹黍米,用五色絲線紮成多角形狀,稱爲“角黍”。按《本草綱目》解釋,因“角黍”多尖角,很像棕櫚葉心之形,所以又稱“棕子”,後訛爲“糉子”。黍米也逐漸改爲糯米,並且添加了豆沙、小棗、火腿、鹹肉等餡子,成爲人們喜歡的美食。“競渡拯屈”與“投糉祭屈”的習俗很快傳遍大江南北。逐漸形成傳統,流傳至今。

另外,在端午節還有插榆柳枝懸掛紙葫蘆的習俗。相傳伍子胥(春秋時楚人,名員。父、兄均被楚平王殺害。他逃奔吳國,與孫武共佐吳王伐楚)奔吳時,中途乞食。漁父某送他逃出昭關。臨別時,他告訴漁父復楚之義,屆期要在門首懸掛葫蘆,以示區別。漁父回鄉遍告鄰人,一鄉賴以免受刀兵之災。相沿歷久,如今每當端午家家都懸掛各樣葫蘆,豈知此乃千年遺留下來的祈免兵燹的意願。

還有,就是採菖蒲、艾蒿,系五色線等等。古來,人們將菖蒲稱爲“蒲劍”,又名“水劍”,並引申爲“寶劍”,謂懸於門戶,可驅鬼祟騷擾。艾蒿又叫作“艾虎”是菊科多年生草本,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又供灸法使用。古人認爲二者都具有除邪氣的作用。每當初夏之季,菖蒲已拔出翠綠的劍葉,艾蒿也正萋萋繁茂、香氣襲人。人們趕在端午節前到郊外採割,然後扎綁成小捆,上市販賣,可得薄利。過去,在端午之前,小姑娘們都在辮梢或衣襟上扎戴用五彩絲線纏的“小糉子”,謂之“長命縷”。有的在頭上戴個小小的“絨老虎”。男孩子們則在額頭上用雄黃酒(用雄黃泡的酒)塗一個“王”字,即古時所謂的“持艾簪蒲額頭。”等過了節就將“長命縷”和貼在窗戶上的剪紙統統摘下來,一齊扔掉,謂之“扔災”,反映了人們除邪防病的願望。

從以上故事可知,許多民俗都與歷史有關,而且從江南延蔓到塞外,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民俗文化的滲透力和它所具有的頑強的民族意識。

  端午節的民謠和諺語

有一些端午節的民謠和諺語簡單有趣、朗朗上口,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誦讀:

棕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糉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

背個竹簍入山谷;

溪邊百草香,

最香是菖蒲。

初一糕、初二糉、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賽龍舟。

有趣的諺語: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山西)

未吃端午糉,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糉,還要凍三凍。

(寶山)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江浙)

端午請菩薩,端六發烏賊 。(江浙)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