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表達方式與優美句子

表達方式與優美句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篇一:借景抒情一段話

表達方式與優美句子

(杜駿盈)

期末考試結束了,我考得很不好。走在放學的路上,天色灰濛濛陰森森的,太陽早已不知躲到哪裏去了,空氣中夾雜着塵土的氣息,讓人感覺有些透不過氣來。書包似乎越來越重,像一座小山壓在背上,腳步不自覺地重了。我無精打采、百無聊賴地一路上踢着一塊黑不溜秋的小石子,小石子“呱啦”、“呱啦”地低吟着,猶如烏鴉嘶啞的哀號聲。我多麼希望吹來一陣清爽的風將陰森的天氣帶走,讓溫暖的陽光重回大地啊!

篇二:優美語句

1、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麼,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那刻,你用教職工鞭作漿,划動那船隻般泊在港口的課本。課桌上,那難題堆放,猶如暗礁一樣佈列,你手勢生動如一隻飛翔的鳥,在講臺上揮一條優美弧線——船隻穿過??天空飄不來一片雲,猶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遠。

2、希望源於失望,奮起始於憂患,正如一位詩人所說:有飢餓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緊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機感受的人一定進步快。

3、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別在黑暗中落淚。向前看,不要回頭,只要你勇於面對擡起頭來,就會發現,分數的陰霾不過是短暫的雨季。向前看,還有一片明亮的天,不會使人感到彷徨。是直率,不是驕傲,因爲笑一次並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4、柔和的陽光斜掛在蒼松翠柏不凋的枝葉上,顯得那麼安靜肅穆,綠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腳步是那麼輕起輕落,大家的心中卻是那麼的激動與思緒波涌。

5、生活的海洋並不像碧波漣漪的西子湖,隨着時間的流動,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浪花飛濺,時而巨浪衝天??人們在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之後,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

6、當你身臨暖風拂面,鳥語花香,青山綠水,良田萬頃的春景時,一定會陶醉其中;當你面對如金似銀,碩果累累的金秋季節時,一定會欣喜不已。你可曾想過,那盎然的春色卻是歷經嚴寒洗禮後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卻是接受酷暑熔鍊後的結晶。

7、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穫果實,那麼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該捲起褲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種、耕耘,直到收穫的那一天。

8、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徑,坎坷不平,溝崖在側。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麼,不心裝模作樣!這是直率,不是軟弱,因爲哭一場並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爛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這是直率,不是驕傲,因爲笑一次並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9、愛心是冬日的一片陽光,使用飢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權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灑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場甘霖,使孤苦無依的人即刻獲得心靈的慰藉。

10、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渡過的細紗,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憂愁和誤用傷,在似水流年的盪滌下隨波輕輕地逝去,而留下的歡樂和笑靨就在記憶深處歷久彌新。

14、有些記憶被焚燒掉,有些記憶被埋在心底,純真年代如流水劃過金色年代。

15、我,要融化在粉紅的桃花瓣裏,拭去整日在你心頭的牽掛。

17、母愛是一本我終生無法讀完的鉅著;母愛是一片我永遠也飛不出的天空。

18、當枯黃的秋葉隨風搖曳時,深秋飄然而立校外,月光下,父親的影子拉得很長,碩大的風衣將瘦骨嶙峋的父親裹了進去,我心頭一陣酸楚。

19、人世間的真情就像一張大網,時刻溫暖着人的心扉,就如媽媽的愛一樣,永無止境。、

21、船的命運在於漂泊;帆的命運在於追風逐浪;人生的命運在於把握,把握信人生,方能青春無愧。

23、假如生活中你失敗了,請不要將憂傷的淚水寫在臉上。失敗也是一種收穫,生活中最得要的是有一份十足的勇氣和一個創業的膽量。

24、曾經以爲,一次無奈的哭泣,便函是人世間所有的滄桑;一個小小的挫折,便函是人生所有的失敗。是十四歲告訴我??

25、月光清幽。淅瀝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黃的燈光下,母親密密地縫着遊子的夾衣,忽然,一陣冷風擠進茅屋的窗隙,母親似乎着涼,帶着濃濃的倦意咳嗽了幾聲。我夢中驚醒,怔怔地看着燈下年邁的母親??

26、夜晚,春風柔和地吹着。我託着下巴,坐在落英繽紛的臺階上,腦海裏又浮現出一件難

27、逗留在大山的巍峨壯美中,我們就會錯失大海,走過去,將是另一番浩瀚壯美的景緻。 逗留在大海的浩瀚壯美中,我們就會錯失大漠,走過去,廣闊無垠的沙漠更震撼心靈。 逗留在大漠的'黃沙熱浪中,我們就會錯失森林,走過去,我們將領略森林的深邃之美 優美語句(排比句)

排比因其獨特的魅力而成爲學生中考作文的“新寵”。巧用排比,用以敘述,則清晰深刻; 用以描寫,則形象生動;用以抒情,則情深意濃;用以說理,則鞭辟入裏。排比句句式工整,內涵豐富,語氣連貫,可以增添語言的氣勢美,可以構建形式的整齊美,可以打造文章的層次美。請看來自2008年中考作文排比美句集錦:

1.向前,向前,向前,是愚公子孫無愧的執着努力,是于謙大敵當前的淡定從容,是曾國藩屢敗屢戰的無所畏懼。(北京市中考滿分文《向前!向前!向前!》)

2.人生一世,總是在追尋。尋山間鳥語,見花落花開;尋琴音樂語,感撩撥心絃;尋卷中乾坤,嘆如夢人生。(南京中考滿分文《尋》)

3.音樂,尋的是一份韻律與灑脫。那是高山流水的一聲輕嘆,一泄千里;那是梁祝化蝶的悽哀婉轉,柔情永恆;那是二泉映月的兩種甘苦;那是英雄的交響曲,命運的歡樂頌??(南京中考滿分文《尋》)

4.雲散了,因爲風醒了;月升起,因爲太陽下山了;我哭了,因爲我懂了。我懂了姥姥的對快樂的渴望,懂了親情的珍貴,懂了家是人生的港灣,那道風景線將伴我一生。(南通中考滿分文《一道風景線》

5.四季輕柔淌過窗外,有冷暖的顯現,有草葉的枯榮,有風雨的起伏,有清風的盈虧。當冬蟲新透窗紗時,感受到的是春潮的萌動;當細雨敲點窗櫺時,感覺到的是夏意的溼潤;當桂香滲浸窗楣時,感觸到的是秋光的充盈;當香雪堆砌窗臺時,感動到的是冬日的純清。

6.草喝了雨的甘露,長得更快了;花喝了雨的甘露,笑得更美了;樹喝了雨的甘露,變得更茂盛了。這個雨,貢獻還真大呢!(溫州市中考滿分文《下雨天,真好》)

表現手法:表現手法是一種很模糊的概念。從廣義上來講表現手法即寫作手法,包括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狹義上來講種類也很多,包括:開門見山、前後照應、伏筆鋪墊、設置懸念、承上啓下、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動襯靜、欲揚先抑、襯托對比、正面側面、烘托渲染、實寫虛寫等。

表達方式:表達方式主要包括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五種,其中描寫與抒情是常考內容。抒情又包括間接抒情與直接抒情。間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過其它方式來抒發感情,語言比較冷靜客觀,或借人物之口來抒情,或通過特定的語調來抒情。間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間接抒情又分爲詠物抒情、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以樂景寫哀情、託物言志、託物寓理、借古諷今等。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稱“我”爲抒情主體,直接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章筆法。也叫直抒胸臆。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分細描與白描、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虛寫與實寫、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等。

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是指修飾文字詞句,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情感真摯、強烈而又引人入勝。包括象徵、誇張、擬人、比喻、借代、對偶、反問、設問、雙關、諧音、用典、互文、疊詞等。

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象,場面描寫,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託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

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啓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託物寓意、詠物抒情等。(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修辭手法就是常見的排比、比喻、對比、比擬、對偶、借代、誇張、互文、雙關、反問、設問、反覆、反語、引用等。

篇三:語句

語句、段落作用分析題總結:

作用分析題主要是針對分析綜合考點而設置的常見題型。要做好這種題型,須從三個方面建立模式:

1、知識模式(儲備)

(1)、句段常見作用:或總領全文,提綱挈領;或總結上文,眉目清楚;或引出下文,脈胳有致;或承上啓下,過渡自然;或前呼後應,結構謹嚴;或點明(深化、昇華)主旨,激人深思。

首句(段)——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爲後文鋪墊,埋下伏筆。

尾句(段)——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後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

轉承句(段)——承上啓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點睛句(段)——點明全文中心,統領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啓迪。

情感句(段)——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2)、散文主體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體材料可更好地表現主旨,穿插性材料對主體性材料起着補充、豐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潑,曲折有致,豐富或深化主旨。

2、思維模式

(1)、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材料所在段落的範圍。這些都是答作用題首先要思考的。

(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內容,以此作答,這是前提。

(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關聯作用。即使題幹上沒有要求說“具體”作用,在答題中也切不可籠統回答“承上啓下” 。

(4)、根據不同文本的內容安排,有時還要結合表現手法所起的作用考慮結構作用。這類手法的作用還有“對比”“襯托”等。

3、答題模式

結構上:常見的表現手法

1.承上啓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過渡到??(物 人,景 情,事 理),由??轉而寫到??

2.引起下文:爲下文寫??埋下伏筆,爲下文寫??張本,爲??進行了鋪墊,呼應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

3.總結上文:呼應上文??,點明瞭全文的主旨,並進一步??,卒章顯志,表達了??

4. 線索:貫穿全文的線索,在文中X次出現,層層遞進,逐層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

內容上:是爲了寫什麼或爲了說明什麼(主要內容或主題),抒發了作者??情感,表現手法、用得比較生動的詞句及其表達效果

(2)、關於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題模式。

①對當前語段的內容作用;

②對全文的作用;

③豐富文章內容或富有詩意等。

④增加權威性、文學性、歷史性、文化性(視文體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羅列)。 人稱作用題【知識儲備】

三種人稱的作用

第一人稱:便於直接抒情,自由表達思想感情;有親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寫得好像是“我”的親身經歷,增強文章的真實感;便於直接表達“我”內心的喜怒哀樂,親切自然。

第二人稱:呼告式抒情更強烈,更感人,便於對話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靈活,親切自然;其實是“我”在向“×××(有時是作品中的某個人物形象,有時則是讀者)”的敘述與傾談。這種人稱的作用有三:①拉近與讀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離,便於作者與之直接對話和溝通交流;②便於作者的感情抒發;③在所寫對象爲物時,起到擬人化的修辭效果。一般書信、詩歌和讚頌、悼念的文章的使用。

第三人稱:直接表現生活,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如。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向讀者作客觀的敘述,便於反映更廣闊的畫面和更豐富的內容。

散文標題作用【知識儲備】

1、線索作用。

2、突出敘述的對象(人、物)

3、點明主題、承載作者情感。

4、象徵意味、寓意。

5、技巧(主要是修辭手法)

6、吸引讀者(激發讀者興趣)。

鑑賞表達特色題命題特色

鑑賞表達特色題主要是針對“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現手法”“品味精彩語言的表達藝術”而設的一種題型。

鑑賞表達技巧(藝術表現)重心放在判斷運用了哪些手法上,兼及表達效果的分析。而且,在“判斷”手法上,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種表達技巧的綜合運用。

鑑賞可以是整體(一般找表現手法)的,也可以是局部(一般是找修辭手法)的。

表達特色作用題【知識儲備】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記敘,敘述順序主要有: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順敘(使事情來龍去脈清晰)

倒敘(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同時也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

插敘(對主要情節起補充、襯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鮮明)

補敘(增強文章的審美效果)。

人稱運用:第一人稱(便於直接抒情,自由表達思想感情;有親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寫得好像是“我”的親身經歷,增強文章的真實感)、第二人稱(呼告式抒情更強烈,更感人,便於對話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靈活,親切自然;這種人稱的作用有三:①拉近與讀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離,便於作者與之直接對話和溝通交流;②便於作者的感情抒發;③在所寫對象爲物時,起到擬人化的修辭效果)、第三人稱(直接表現生活,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如。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向讀者作客觀的敘述,便於反映更廣闊的畫面和更豐富的內容)。

議論,語言特點有準確性(概念準確,修飾恰當,用詞有分寸感)、鮮明性(論點表述鮮明,行文鮮明)、概括性(具體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質特點,引述事例簡明扼要)、生動性(運用什麼修辭手法、論證手法,句式靈活)、嚴密性(表達周密,邏輯性強,層層推進,環環相扣)。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盡致),間接抒情(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描寫(人物刻畫方法)

肖像描寫(以形傳神,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個性突出)

動作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揭示人物內心活動)

語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反映人物心理活動,推動情節發展)

心理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和人物思想感情)

神態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突出個性)

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性格,爲內容、情節起引起或鋪墊的作用,揭示主題)。

工筆(精雕細刻,具體生動,形神兼備)

白描(簡筆勾畫,準確生動,樸實清新,含意深遠)。

細節描寫:是指作品中對一些富有藝術表現力的細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細微的舉止行動,以及景物片斷等的具體細膩的描寫。另一種類似說法:細節描寫是指對作品中的人物、環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徵、某一細微事實所作的具體、深入的描寫。

種類:肖像(外貌)、動作(行爲)、語言、神態、心理。

作用:它是刻畫人物性格、推進情節發展、表現生活環境的重要因素。運用好細節描寫可以增強作品的真實性,深化文章的主題。

表現手法:

襯托(突出事物特點,強化思想感情,形象分明,主次分明)

對比(特點鮮明,反差強烈)

抑揚(在行文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突出特點;強調語意,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渲染(營造氛圍,情景相生,深化主題)

象徵(形象含蓄,寓意深遠,引發聯想,感染力強)

反諷(從反面或用反語來諷喻事理,更鮮明地表達主題)

反覆(強調作用和情感,有氣勢,感染力強,)

類比(以淺寓深,以此類彼,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還有借物抒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正文反作、疊詞等。

修辭手法:

比喻(化平淡爲生動,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具體,化冗長爲簡潔)

擬人(具有人格化,富有情趣,表意豐富)

誇張(揭示本質,給人以啓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對偶(形式整齊,結構對稱;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表意凝鍊,抒情酣暢)

排比(內容集中,增強氣勢;節奏鮮明,強化情感)

反問(語氣強烈,加重語勢,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起強化作用)

設問(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啓發思考,加深理解)

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反覆(用於說理性文章,起強調作用;抒情寫景,感染力強;承上啓下,劃段分層。 )

語言特色:

從語言風格看,含蓄與明快、文雅與通俗、生動與樸實、富麗與素淡、簡潔與繁複等。語言精煉、用詞準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

藝術技巧作用答題樣式:

技巧本身作用+文本內容(寫幾點,一般看分值)

運用了??手法,生動傳神表達了??,

突出(渲染)??,刻畫了??人物形象,

鑑賞表達特色題總結:

篇四:三千年來激盪人心的文學名句標籤

初中語文中考語文必備知識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三、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四、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五、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六、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七、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八、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九、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三)賞析表達技巧

1、表達方式: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具體的說,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語皆情語等。

2、結構形式:詩歌的結構形式,常見的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後情、卒章顯志,過渡、鋪墊、伏筆等。

3、表現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用典、鋪墊、象徵、對比、映襯烘托、欲揚先抑、先聲奪人、以小見大、動靜結合、以動寫靜、虛實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時,稱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比興(間接抒情的詩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詩歌)等 十一、小說

(一)小說描寫的方法: 1、概括介紹與具體描寫;

2、肖像(外貌)描寫、行爲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3、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二)、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三)、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四)、環境描寫分爲: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二、議論文

(一)議論文分類:立論、駁論

(二)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1、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 2、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 3、論證:解決“怎樣來證明” (三)論據分類爲: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四)議論文基本結構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1、引論:提出問題 2、本論:分析問題3、結論: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瞭解決問題

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爲什麼? (五)常見論證方法:

動詞:不行。因爲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1、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形容詞:不行。因爲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2、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爲該詞(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於道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爲什十三、說明文分類:

麼?

1、說明文分爲: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不能。因爲(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入裏、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小品) 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3、說明順序:

不能互換。

①、時間順序 ②、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六)段意的歸納

的名詞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③、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裏、由什麼事

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4、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類別、作詮釋、下定義、畫圖表、引用(名言、資料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等)、摹狀貌。

3.議論文:回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5、說明文的語言有兩大說明方式:平實說明與生動說+論點

明 (十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6、說明文語言特徵:生動(趣味性)、準確(科學性)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十四、散文

先抑後揚、以小見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1、散文的分類: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 觀點怎樣

2、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大、託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十五、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諷刺、反語

(十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十六、破折號用法:提示、註釋、總結、遞進、話題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啓下轉換、插說。

(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十七、其他:(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推動情節發展

1、文 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二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爲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2、文 中:承上啓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二十一)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3、文 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準確、嚴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潔明瞭、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結合句子語境。

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三)古詩詞分類積累彙集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詩中雄心壯志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1、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杜甫《望嶽》)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2、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飛來峯》)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壯心不已。(曹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操《龜雖壽》)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4、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1

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破

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詩中哲理

1、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峯》)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朱熹《論詩》) 詩中夕陽(落日)

1、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晏殊《浣溪沙》)

2、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 3、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5、夕陽夕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詩中憂愁

1、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3、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李清照《醉花陰》) 4、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詩中樹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3、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4、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詩中淚

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2、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3、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間》) 4、夜久雨聲絕,如聞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詩中塞外風景

1、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2、塞下風來秋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3、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詩中鳥

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崔顥《黃鶴樓》) 3、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用》) 5、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李清照《如夢令》) 6、山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蘇軾《浣溪沙》) 詩中山河(江山)

1、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間》)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朱熹《論詩》) 4、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爲六絕句》)

5、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詩中春景

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蘇軾《浣溪沙》)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 詩中夏景 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2、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3、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 4、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詩中秋景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2、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3、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4、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賀《雁門太守行》

5、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6、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7、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李清照《醉花陰》

8、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10蒹葭蒼蒼,白露爲霜。《蒹葭》 詩中冬景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2、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詩中山

1、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杜甫《望嶽》)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題破山寺後禪院》)

4、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詩中月

5、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1、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歌武判官歸京》) 鄉。(李白《靜夜思》)

詩中水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3、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歌送武判官歸京》)

3、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西村》) 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淨沙·秋5、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思》)

詩中雨

5、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蘇軾《浣溪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沙》)

2、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6、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3、鬆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蘇軾《浣溪沙》) 詩中日

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雨寄北》)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5、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詩中草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年羊。(敕勒歌) 5、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亥雜詩》)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6、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4、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太守行》) 湖春行》)

詩中風

5、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6、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棄疾《村居》)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詩中柳

3、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 1、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4、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西村》 花陰》)

2、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5、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歌送武判官歸京》)

安西》) 6、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4、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爲秋風所破歌》) 詩中雲

詩中花

1、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2、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朱熹《觀書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有感》)

西村》)

3、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歌送武判官歸京》)

4、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4、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春行》)

爲秋風所破歌》) 5、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5、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李清照《醉花陰》) 昌齡左遷至龍標遙有此寄》)

詩中湖

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 1、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7、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張丞相》)

月》) 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詩中雪

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1、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3、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歌送武判官歸京》) 春行》)

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3、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

上初晴後雨》) 4、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詩中海

至藍關示侄孫湘》)

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觀滄海》)

2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顴雀樓》) 5、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詩中舟

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 2、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3、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6、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詩中酒

1、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莊》) 2、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

3、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陸游《遊山西村》) 4、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李白《行路維》) 5、濁酒一杯千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詩中鄉情

1、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 2、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3、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夏完淳《別雲間》) 4、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5、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詩中豁達對待離別的詩句

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園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詩中不明送別但意味深長的詩句

1、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孤帆遠影碧空淨,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千年來激盪人心的文學名句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3.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5.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6.苛政猛於虎。(禮記)

7.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易經) 8.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9.爲山九仞,功虧一簣。(書經)

10.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家經) 11.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禮記) 12.知恥近乎勇。(禮記)

13.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 15.民爲邦本,本固邦寧。(書經)

16.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17.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準。(禮記) 19.皇皇不可終日。(禮記)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

21.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2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23.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論語)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26.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2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

28.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3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31.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32.道不同,不相爲謀。(孔子)

33.季孫之憂,不在?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孔子) 34.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3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3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 4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41.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孔子)

4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45.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孔子) 46.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4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 49.見義不爲,無勇也。(孔子) 50.士可殺不可辱。(孔子)

51.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孔子)

52.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子) 54.過而不改,是爲過矣。(孔子)

55.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56.當仁不讓於師。(孔子)

57.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孔子)

58.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遊,樂宴樂,損矣。(孔子) 5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孔子)

60.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10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107.人之患在好爲人師。(孟子)

6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

10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6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109.如欲平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孟子)

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11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64.識時務者爲俊傑。(孔子)

矣。(孟子)

65.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111.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亦與之化矣。(孔子)

113.挾泰山以超北海,非不爲也,而不能也。(孟子) 6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114.爲長者折技,非不能也,而不爲也。(孟子) 67.君子博學而日叄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11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6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 1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117.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孟子)

70.敏於事而慎於言。(孔子)

118.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 71.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11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72.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

120.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7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121.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74.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 7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122.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 76.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 12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孟子) 77.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

1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周) 7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1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7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126.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老子) 80.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語) 127.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周) 81.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論語)

12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周) 8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 129.彼一是非,此一是非。(莊周)

83.禮之用,和爲貴。(論語)

130.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 84.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 131.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85.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32.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荀子)

86.聽其言,觀其行。(論語) 133.桔生淮南則爲桔,生於淮北則爲枳。(晏子) 8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134.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 88.吾日叄省吾身。(曾子)

1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89.貧而無怨,富而不驕。(論語)

136.流言止於智者。(荀子)

90.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孔子) 137.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老9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 子)

92.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孔子)

138.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9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孔子) 子)

9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139.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韓非子) 95.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 140.置之死地而後生,(孫子) 96.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41.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 97.智者不惑,仁者不優,勇者不懼。(論語)

142.將欲取之,必先與之。(老子) 98.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143.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孫子) 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144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99.人皆可以爲堯舜。(孟子)

145.遠水不救近火。(韓非子) 10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46.掛羊頭賣狗肉。(晏子)

10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48.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102.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孟子)

149.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103.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150.輕則寡謀,驕則無禮(國語)

昭。(孟子)

15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104.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

152.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左傳) 10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爲也?(孟子)

15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3

154.士爲知已者死,女爲悅己者容。(戰國策) 155.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156.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呂氏春秋) 157.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158.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159.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160.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左傳) 161.貪天之功,據爲己有。(左傳) 162.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163.香餌之下,必有死魚。 165.行千里者半九十。 16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167.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荀子) 168.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僞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觀衆器者爲良匠,觀衆病者爲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資治通鑑》)

見兔而顧犬,未爲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戰國策》見義不爲,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淵明)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鮑照)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士爲知己者死。(史記)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盂郊)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天下事有難易乎,爲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爲,則易者亦難下。(陳子昂)

矣。(彭端叔)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漢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苟子》)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玩物喪志。(書經)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爲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白居易) (司馬遷)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陸游)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劉備)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易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精美句子仿寫100例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1、太陽無語,卻放射出光輝;高山無語,卻體現出巍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屈原) 峨。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藍天無語,卻顯露出高遠;大地無語,卻展示出廣博。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李清照) 鮮花無語,卻散發出芬芳;青春無語,卻散發出活力。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2、什麼樣的年齡最理想?鮮花說,開放的年齡千枝競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秀。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什麼樣的青春最輝煌?太陽說,燃燒的青春一片光芒。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什麼樣的心靈最明亮?月亮說,純潔的心靈晶瑩透亮。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

什麼樣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說,奮鬥的人生快樂無窮。4

3、我夢想:來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

河落日圓”的壯麗。

我夢想:來到海邊的沙灘,從波濤的澎湃中感受“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驚心動魄。 我夢想:來到白雪皚皚的高山,在朝陽的豔麗中,領略“紅裝素裹”的分外妖嬈。

4、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 幸福是“春種一粒粟,秋收千顆子”的收穫; 幸福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

幸福是“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追求。 5、書是我的精神食糧,它重塑了我的靈魂。 簡愛說過:“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我懂得了作爲女性的自尊。 白朗寧說過:“拿走愛,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我懂得了爲他人奉獻愛心是多麼重要。 裴多菲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我懂得了自由的價值。 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貴。

每讀完一本書,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朋友是什麼,朋友是快樂日子裏的一把吉它,盡情地爲你彈奏生活的愉悅;朋友是憂傷日子裏的一股春風,輕輕地爲你拂去心中的愁雲。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師,熱情地將你引向陽光的地帶。朋友是失敗苦悶中的一盞明燈,默默地爲你驅趕心靈的陰霾。、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願爲春天獻上一點嫩綠。 7、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樹,我願爲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綠陰(陰涼);

假如生命是一朵鮮花,我願爲世界奉上一縷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實,我願爲人間留下一絲甘甜。 8、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 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綠意; 如果你是一顆星星,就點綴一角天空。 如果你是一朵鮮花,就裝點一分春色。 9、春姑娘邁着輕盈的步履款款而行。

她攜着神奇的小花籃,把五彩的鮮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伴着淅瀝的小雨點,把美麗的故事講給魚兒,講給青蛙;她跟着山間的小溪流,把婉轉的歌兒唱給青山,唱給牧童;她帶着歸來的小燕子,把春天的喜訊傳遍山村,傳遍農家。

10、思念使詩聖嘆故鄉月明; 思念使女詞人瘦過黃花; 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夢還鄉相顧無言淚千行; 思念使婉約派泰斗酒醒曉風殘月楊柳岸; 思念使摩詰先生每逢佳節走入“遍插萊萸少一人”的心境; 思念使邊塞詩人老態龍鍾東望故園; 思念使愛國詩人鐵馬冰河入夢; 思念使詩仙舉頭望月;

思念使香山居土憶江南春來江水。

篇五:語文閱讀分析常用詞

語文閱讀分析常用名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覆、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三、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託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懸念 波瀾

四、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準確、嚴密、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瞭、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五、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啓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係;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係,兩者用意都在於強調後者。 2、倒裝句的作用:往往是強調前置(即調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爲了強調“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準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啓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着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八、關鍵句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①點明題旨的句子;②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③總結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轉合的句子(如相互照應的句子和起承上啓下作用的過渡句);⑤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反語、設問、反問,特別是引用的句子)。

理解關鍵句子主要是指能體味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褒貶態度及思想傾向等。同時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點。

一定要注意文體特徵和名詞使用的準確性。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題。

十一、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啓下(過渡)。

十二、句子比較分析題:

常見題意:原句換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與改句哪個好?

答題方法及步驟:

1、表明觀點(行不行,哪個好);

2、分析原句優點;

3、分析改句缺點。

1、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說,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2、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採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適用於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②翻譯句子法,適用於文言文語段;

③解釋重點詞法,適用於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④變換句式法,適用於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中的“我”不等於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礎上通過虛構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

1、應以對作家、作品的進步性作肯定性評價爲主;

2、對作家、作品的侷限性應點到爲止,重點在於歷史侷限性。

十六、 給文段擬題:

1、看開頭、看結尾、看中心句、看過渡句、看反覆出現的句子。、 2、語言要求簡練,一般在6個字左右。

十七、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十八、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1、可舉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說服力,並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識面,但一定要寫準確人物、事件,切忌張冠李戴。

2、也可舉凡人事例,可以編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實感,切忌過於誇大,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編亂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簡短評價

1、必須包含兩個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時間(季節、年代)、地點、環境如果有特定意義,也應概括在內。

二十、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層意: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線索,藉助文章中的過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詞語,表時間變化的語句,表地點轉換的語句,還要注意人物出場的先後順序。

二十一、 提煉中心、主題:

要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讚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

二十三、 開放性閱讀試題的解答:

這類試題實際就是要考查學生對選文內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學生把閱讀與生活、閱讀與寫作、閱讀與學習方法、閱讀與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要求根據選文材料談看法、感受和啓示;

2、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容的理解;

3、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

4、根據生活、學習經驗,判斷優劣,對選文材料談自己獨到的見解; 5、聯繫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設想;

6、調動知識的積累,考查選文材料由內向外的延伸和課本外與內的聯繫(如理解選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學典型、名句等);

7、發揮聯想、想像補寫有關內容;

8、對文中的藝術手法或美點進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