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誰知道著名教育家有哪些?

誰知道著名教育家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6、王充(公元27-約97)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

誰知道著名教育家有哪些?

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視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作用。他雖然認爲人性有善有惡,但他肯定善惡是可以改變的。"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譬猶練絲,染之藍則青,染之丹則赤",又如"蓬生麻間,不扶自直,白紗入緇,不練自黑","人之善性,可變爲惡,惡可變爲善,猶此類也"。他還以竹木經過雕琢刻削可以成爲器用,低下的土地可由人的"埤增"而成爲高地作比喻,說明教育的可能性和人的可塑性;以"孔門弟子七十二徒,皆任卿相之用"說明教育的重要性。在王充看來,天下沒有不可改變之性,沒有不可教育之人。只要"學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後",就是象堯的不肖之子丹朱那樣的人,也是可以勉於爲善的。

7、鄭玄(129-200)是漢末有名望的經學家,也是當時傑出的教育家。他把對儒家經典的研究,從學術宗派成見中解放了出來。他要求學生的言行,必須符合禮。他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可見,他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在博文的同時,還要約之以禮。在治學和教學方法上,他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一是在校注經學中,他嚴持客觀態度,對後世兩千年的學風影響很大。二是鄭玄是一個很講究"積學"的人,他怕"積學"經驗,就是要在"博稽"、"粗覽"、"時睹"上下功夫。所謂"博稽"就是要在教科書上下功夫,知識要有一定深度和廣度。要將主要精力放在這方面;"粗覽"就是要多讀參考書,普遍瀏覽,以擴大知識面,便不要佔時間太多;"時睹"是要選擇一些精確可靠的資料,作爲旁徵博引之用,其參考價值較小,花時間也較少。他認爲把這三者結合起來,就可以理解經學中有深奧道理,就能做到"由多求一","以一御萬"。這就是他教和學的成功經驗,其中寓有邏輯學中的"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方法的合理因素。三是在教學中主要採取問難和記髮式的教學方法。他說;"乃復啓發爲之說,如此面則識思之深也。"這是對孔子的啓發式教學的新的發展。

8、顏之推(531-約590以後)是我國魏晉升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撰寫的《顏氏家訓》是中國第一本論述家庭教育的課本。他從實際出發,認爲國家大約需要六種人才:一是有所作爲的政治家,二是有修養的理論家和學者,三是有勇有謀卓絕善戰的軍事家,四是稱職清白的地方官吏,五是出使不辱君命的外交官,六是精通興建事業的管理者和工程技術專家。

顏之推認爲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重要而嚴肅的課題。他把儒家的"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作爲自己的指導思想。他主張從"胎教"開始,並對"胎教"提出嚴格的要求。"胎教"之法是否科學有待研究,但他重視幼兒教育是對的。他認爲一般人家沒有條件進行"胎教",也要從嬰兒期進行教育。他主張"父以教爲事",但反對一味溺愛"姿其所欲",把孩子嬌慣成家庭的暴君。"少成若天性",以後再教育就困難了,就是打死也無濟於事。

9、韓愈(768-824)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

韓愈認爲教育的目的就是"學所以爲道",道即"先王之教",主要是儒家仁義道德。教育任務和內容,大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德育,包括仁義道德等整套儒家倫理;二是智育,有"詩、書、易、春秋";三是政治教育,包含禮、樂、刑、政等。

韓愈在教育方面還總結出許多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提出不少精闢而獨到的見解,豐富了我國古代教育學理論。

第一,要善於識別人材、培養人材。他認爲人材總是有的,關鍵在於能否識別和扶持,"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第二,提倡勤奮刻苦、獨立思考。韓愈有幾句格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惰。" 這是他治學多年的寶貴經驗的結晶,也是他對前人治學經驗教訓的總結。

第三,在教學方法上注意生動活潑。他"講評孜孜,以磨諸生,恐不完美,遊以恢笑嘯歌,使皆醉義忘歸"。

第四,重視師道和學無常師。韓愈的《師說》是中國教育史的寶貴遺產。它闡述了師道的重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惑也終不解矣"。

10、胡璦(993-1059)字翼之,我國北宋初期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

胡璦終生從事教育,對教育的作用有深刻的認識。他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

胡璦講究教學藝術,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

認真備課,以身作則。《宋史●胡璦傳》說:"璦教人有法,科條纖悉(細)具備,以身先之。雖盛暑必公服坐堂上,嚴師弟子之禮。"

熱愛學生,因材施教。《宋史●胡璦傳》說:胡璦"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信愛如其父兄。從之遊者常數百人。"注意直觀教學,注意講清要點,注意聯繫實際。他在太學給學生講《易》經時,爲便於理解,常常"引當世之事明之"。

注重實地考察。胡璦說:"學者只守一鄉,則滯於一曲,隘吝卑陋,必遊於四方,盡見人情物態,南北風俗,山川氣象,以廣其聞見",才"有益於學者"。

的教育家

11、王安石(1021-1086)是我國曆史中傑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國中世紀的教育改革家。

王安石認爲變法的關鍵在於人才,有了人才,就可以"變更天下之弊法"。欲有足夠的人才,必須由國家實行統一的"教之、養之、取之、任之有其道"的教育制度。他把教、養、取、任四者聯繫起來,在四者之中以教爲根本,養是教的繼續,取和任是教和養的目的。他針對時病,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以改革教育制度,使之爲新法服務:即自京師至地方皆設學校嚴選教官,教以"禮樂政刑"等爲國所需之事;保證士子的物質生活,約之以禮,裁之以法,朝廷力行提倡,以形成新風氣;推選賢能,審其德才,試以事功,然後給予適當的爵祿;處之久而任之專,使得行其志意,以達成功。

12、朱熹(1130-1200)是我國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字元晦,號晦庵,別稱紫陽,生於福建尤溪,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

重視家庭教育與小學教育是其教育主張的一大特點。他認爲只有通過嚴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學子"變化氣質",他制定了《童蒙須知》、《程蒙學則》和《訓蒙詩》等,作爲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則。他認爲只有從小打下基礎,學成技能,長大以後才能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在小學的基礎上,他還主張對學子進行高深的教育,即大學。朱熹認爲小學的特點是以事教,即"學其事",教之以禮、樂、射、御、書、教及孝、悌、忠、信之事。大學的特點是以理教,?quot;窮其理",曉之以致知格物及教悌之理。

重視教學與讀書方法,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又一特點。他首先注重學習目的教育,認爲一個人要求學,必須先"立志","立志不定,如何讀書"。教師教學要"專一",不可間斷。教學中他注意窮理與篤行。窮理就是從理論上認真研究學問,"在即物以窮其理,理窮而後能盡其知";篤行就是"自修身以至處事接物"的實踐功夫。窮理與篤行並提,就是知行結合。在教學中,他首倡循序漸進與熟讀精思。主張教人有序,不可躐等,反覆學習和學思相結合。他說:"大抵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口;繼以精思,使其意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耳"。朱熹還明確提出教師的任務是指引學生讀書。他強調爲學要靠主觀努力。教師"只做得個引路的人"。"指引者,師之功也。"這正是教師的責任所在。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他主張嚴格要求,明細規定,多從積極方面教導,少從消極方面防止。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

6、王充(公元27-約97)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

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視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作用。他雖然認爲人性有善有惡,但他肯定善惡是可以改變的。"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譬猶練絲,染之藍則青,染之丹則赤",又如"蓬生麻間,不扶自直,白紗入緇,不練自黑","人之善性,可變爲惡,惡可變爲善,猶此類也"。他還以竹木經過雕琢刻削可以成爲器用,低下的土地可由人的"埤增"而成爲高地作比喻,說明教育的可能性和人的可塑性;以"孔門弟子七十二徒,皆任卿相之用"說明教育的重要性。在王充看來,天下沒有不可改變之性,沒有不可教育之人。只要"學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後",就是象堯的不肖之子丹朱那樣的人,也是可以勉於爲善的。

7、鄭玄(129-200)是漢末有名望的經學家,也是當時傑出的教育家。他把對儒家經典的研究,從學術宗派成見中解放了出來。他要求學生的言行,必須符合禮。他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可見,他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在博文的同時,還要約之以禮。在治學和教學方法上,他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一是在校注經學中,他嚴持客觀態度,對後世兩千年的學風影響很大。二是鄭玄是一個很講究"積學"的人,他怕"積學"經驗,就是要在"博稽"、"粗覽"、"時睹"上下功夫。所謂"博稽"就是要在教科書上下功夫,知識要有一定深度和廣度。要將主要精力放在這方面;"粗覽"就是要多讀參考書,普遍瀏覽,以擴大知識面,便不要佔時間太多;"時睹"是要選擇一些精確可靠的資料,作爲旁徵博引之用,其參考價值較小,花時間也較少。他認爲把這三者結合起來,就可以理解經學中有深奧道理,就能做到"由多求一","以一御萬"。這就是他教和學的成功經驗,其中寓有邏輯學中的"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方法的合理因素。三是在教學中主要採取問難和記髮式的教學方法。他說;"乃復啓發爲之說,如此面則識思之深也。"這是對孔子的啓發式教學的新的發展。

8、顏之推(531-約590以後)是我國魏晉升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撰寫的《顏氏家訓》是中國第一本論述家庭教育的課本。他從實際出發,認爲國家大約需要六種人才:一是有所作爲的政治家,二是有修養的理論家和學者,三是有勇有謀卓絕善戰的軍事家,四是稱職清白的地方官吏,五是出使不辱君命的外交官,六是精通興建事業的管理者和工程技術專家。

顏之推認爲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重要而嚴肅的課題。他把儒家的"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作爲自己的指導思想。他主張從"胎教"開始,並對"胎教"提出嚴格的要求。"胎教"之法是否科學有待研究,但他重視幼兒教育是對的。他認爲一般人家沒有條件進行"胎教",也要從嬰兒期進行教育。他主張"父以教爲事",但反對一味溺愛"姿其所欲",把孩子嬌慣成家庭的暴君。"少成若天性",以後再教育就困難了,就是打死也無濟於事。

9、韓愈(768-824)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

韓愈認爲教育的目的就是"學所以爲道",道即"先王之教",主要是儒家仁義道德。教育任務和內容,大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德育,包括仁義道德等整套儒家倫理;二是智育,有"詩、書、易、春秋";三是政治教育,包含禮、樂、刑、政等。

韓愈在教育方面還總結出許多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提出不少精闢而獨到的見解,豐富了我國古代教育學理論。

第一,要善於識別人材、培養人材。他認爲人材總是有的,關鍵在於能否識別和扶持,"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第二,提倡勤奮刻苦、獨立思考。韓愈有幾句格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惰。" 這是他治學多年的寶貴經驗的結晶,也是他對前人治學經驗教訓的總結。

第三,在教學方法上注意生動活潑。他"講評孜孜,以磨諸生,恐不完美,遊以恢笑嘯歌,使皆醉義忘歸"。

第四,重視師道和學無常師。韓愈的《師說》是中國教育史的寶貴遺產。它闡述了師道的重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惑也終不解矣"。

10、胡璦(993-1059)字翼之,我國北宋初期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

胡璦終生從事教育,對教育的作用有深刻的認識。他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

胡璦講究教學藝術,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

認真備課,以身作則。《宋史●胡璦傳》說:"璦教人有法,科條纖悉(細)具備,以身先之。雖盛暑必公服坐堂上,嚴師弟子之禮。"

熱愛學生,因材施教。《宋史●胡璦傳》說:胡璦"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信愛如其父兄。從之遊者常數百人。"注意直觀教學,注意講清要點,注意聯繫實際。他在太學給學生講《易》經時,爲便於理解,常常"引當世之事明之"。

注重實地考察。胡璦說:"學者只守一鄉,則滯於一曲,隘吝卑陋,必遊於四方,盡見人情物態,南北風俗,山川氣象,以廣其聞見",才"有益於學者"。

的教育家

11、王安石(1021-1086)是我國曆史中傑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國中世紀的教育改革家。

王安石認爲變法的關鍵在於人才,有了人才,就可以"變更天下之弊法"。欲有足夠的人才,必須由國家實行統一的"教之、養之、取之、任之有其道"的教育制度。他把教、養、取、任四者聯繫起來,在四者之中以教爲根本,養是教的繼續,取和任是教和養的目的。他針對時病,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以改革教育制度,使之爲新法服務:即自京師至地方皆設學校嚴選教官,教以"禮樂政刑"等爲國所需之事;保證士子的物質生活,約之以禮,裁之以法,朝廷力行提倡,以形成新風氣;推選賢能,審其德才,試以事功,然後給予適當的爵祿;處之久而任之專,使得行其志意,以達成功。

12、朱熹(1130-1200)是我國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字元晦,號晦庵,別稱紫陽,生於福建尤溪,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

重視家庭教育與小學教育是其教育主張的一大特點。他認爲只有通過嚴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學子"變化氣質",他制定了《童蒙須知》、《程蒙學則》和《訓蒙詩》等,作爲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則。他認爲只有從小打下基礎,學成技能,長大以後才能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在小學的基礎上,他還主張對學子進行高深的教育,即大學。朱熹認爲小學的特點是以事教,即"學其事",教之以禮、樂、射、御、書、教及孝、悌、忠、信之事。大學的特點是以理教,?quot;窮其理",曉之以致知格物及教悌之理。

重視教學與讀書方法,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又一特點。他首先注重學習目的教育,認爲一個人要求學,必須先"立志","立志不定,如何讀書"。教師教學要"專一",不可間斷。教學中他注意窮理與篤行。窮理就是從理論上認真研究學問,"在即物以窮其理,理窮而後能盡其知";篤行就是"自修身以至處事接物"的實踐功夫。窮理與篤行並提,就是知行結合。在教學中,他首倡循序漸進與熟讀精思。主張教人有序,不可躐等,反覆學習和學思相結合。他說:"大抵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口;繼以精思,使其意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耳"。朱熹還明確提出教師的任務是指引學生讀書。他強調爲學要靠主觀努力。教師"只做得個引路的人"。"指引者,師之功也。"這正是教師的責任所在。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他主張嚴格要求,明細規定,多從積極方面教導,少從消極方面防止。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