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初中語文課的導課語怎麼說

初中語文課的導課語怎麼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初中語文課的導課語

初中語文課的導課語怎麼說

  一、直接式導入法:

這是最常見的傳統的導入法,這種方法不拐彎抹角,可以起到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簡潔明快的效果,三言兩語就能直切正題。

例如我在講《竹影》這篇課文時,是這樣設計的:“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八課《竹影》,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第128頁。”但這種方法不能頻繁使用,否則會使學生失去新鮮感,特別是對於活潑好動的學生而言,會大大減弱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課堂氣氛一開始就沒有調動起來,就不利於下一環節的教學。

  二、新舊知識聯繫導入法:

採用此法教學,能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我在上《孫權勸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以下導語:“在第一單元中,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傷仲永》,同學們還記得嗎?(生答:記得)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件什麼事?(生答:仲永由一個天資非凡的神童淪爲平庸無奇的普通人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生答:天資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後天的學習和教育)是的,後天的努力學習纔是個人成才的關鍵。今天我們認識的這位主人公就通過後天勤奮努力的學習,最終由一介武夫變成一個博學多識的大將。(板書課題)

  三、故事導入法:

故事對於學生來說有着一種特殊的魅力,以此法導入,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入境極快。例如我在講《斑羚飛渡》一文時,就以一個故事輕鬆導入:“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不得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螞蟻迅速地結成一個球體。爲了那一線生的希望,它們衝向了火海。伴隨着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響,最外層的螞蟻被火吞噬了,燒焦了。然而,這蘊含着生命的團體仍向前滾動着,噼啪聲越來越響,螞蟻團越來越小,最後滾出火海的螞蟻只剩下了一小團……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螞蟻的故事。的確,在生與死的抉擇中,有誰不渴望生呢?可是,這羣螞蟻卻生得艱難,死得輝煌。今天,我們同樣要聆聽一個悲壯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動人的故事。(板書課題)

  四、引用導入法:

教師可以引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名言警句、詩詞、成語歇後語對聯、典故或廣告來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五、激疑導入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 “疑者,覺悟之機也” ,亞里士多德也曾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始”。激疑導入就是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強這一心理,在教學過程中爲引入某疑難問題或一節課的難點而設置的。採用這種導入語,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能收到很好的課堂效果。但設疑有一定講究,提出的問題要匠心獨具,具有獨創性、科學性、規範性。如果教師在課前就緊扣教學內容設置懸念,提出疑問,且語調、語勢、語音都很講究,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無疑,將爲下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鋪墊。

例如我在講《最後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1976年,美籍華人丁肇中因發現j粒子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獎典禮上,這位美籍華人不用英語發言而用中文發言。這一異常舉動,引起世界強烈的反響,感動了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他的這一舉動,爲什麼會引起人們強烈的反響?學習了《最後一課》這篇文章後,我們就能揭曉其中的答案了。

  六、談話導入法:

這種方法較好地體現了“學生是教學行爲中的主體”這一新課程理念。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而順利地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目標。

  七、圖片導入法:

每冊語文課本前都有幾頁插圖,這些插圖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素材,活用這些素材可一舉多得。 也可以利用網絡的優勢,下載些相關的圖片,製成課件。如在講《華南虎》一文前,我便用課件的方式出示了幾張老虎的圖片,先讓學生感受老虎威猛、高傲的風采。之後用低沉的語調說:“老虎歷來被人們稱爲“獸中之王”,它的威猛和高貴一直震撼着人們的心靈。但今天我們要走進一隻被囚華南虎的內心世界,去感受它帶給我們的震撼力。

  八、歌曲導入法:

通過播放與該課內容相關的歌曲來導入,能讓學生在輕鬆的教學氛圍下對新課產生吸引力,同時,歌詞的內容也可輔助教學。

  九、視頻導入法:

運用媒體播放與授課內容相關的視頻錄像,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解《安塞腰鼓》一文前,我利用多媒體優勢讓學生欣賞了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視頻。奔放、動感的畫面,熱烈、鏗鏘的音樂,讓學生直觀、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越的課堂氛圍,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我見好就收:“產生於黃土高原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口技》一文的導入,我也同樣運用了這種方法。口技表演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讓學生很直觀地明白了什麼叫口技藝術,這爲分析課文重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十、解題導入法:

解題導入法即從分析標題入手,引導學生接觸教材的中心內容,這種方法可以迅速牽住文章的主線,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一、實物演示導入法:

實物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新課之前,出示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實物,導入自然,利於理解。在上冰心的詩歌《紙船—寄母親》一文前,我向學生當場演示了疊紙船的過程,之後,我提問到:“同學們,這雖然是一隻易破的紙船,但它卻曾經承載過一位遊子對母親的深切的思念,她就是我國著名女作家冰心。今天,讓我們隨作者一同漂洋過海,一起來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懷。”

  十二、情感導入法:

日本心理學家瀧澤武久用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一旦學生對學習失去感情,則學生的思維理解、記憶等認識機能就會受到壓抑和阻礙。語言是表達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優美、生動的語言,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誦,把學生帶進教材內容的情境中來。

  十三、歷史背景導入法:

學生只有在充分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的情況下,才能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才能產生共鳴。《土地的誓言》一文,便可以用此法。教師可以用圖片加以輔助的方式,跟學生講述九一八事變的由來和結果,讓學生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感受東北同胞當時的心情。共鳴有了,“感受文中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這一教學目標便順利實現了。《黃河頌》一文也同樣可以運用這一方法。

  十四、小品表演導入法:

  十五、謎語開門導入法:

例如我講《竹影》一文之前,用課件的方式出示了一則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學生看到謎語後,興致大增,說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不僅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更重要的是能讓生性好動的初一學生在短時間之內進入課堂狀態。

  十六、遊戲激趣導入法:

採用這種方法導入,較好地體現了寓教於樂的這一教學理念,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十七、笑話導入法:

衆所周知,學生的學習情緒極不穩定,時起時伏,尤其是上下午一、二節的課,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爲初一學生中午都沒有午休的習慣,他們一到下午便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夏天尤其如此。如果老師劈頭就是批評學生,這節課的效果肯定不佳。而假如老師會說一些幽默的導語,這就猶如給學生注入了一支興奮劑,學生聽課的.興趣自然而然就調動起來了。有個週二下午第一節是我的語文課,課的內容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一進教室,發現同學們懨懨欲睡,便長嘆一聲:“哎!足球場是你們的百草園,看來今天中午你們在百草園玩得不亦樂乎呀!學生說:“老師,你怎麼知道的呀?”我立即笑到:“因爲你們和魯迅先生一樣,

  十八、對比導入:

  語文課導入的禁忌:

  一忌時間過長

一位老師在教學樑衡的《夏》時,既有讓學生對描寫四季的古詩詞之回顧,又有對剛剛過去的夏天所發表的感受,總共耗時10分鐘,明顯擠佔了新授語篇的教學時間。類似的現象,在教學實踐中並不少見。一位老師教學《愛蓮說》,集中播放的圖片就達20多張,一張張地點擊過去,用6分鐘時間多角度展示並請學生解說“蓮”的姿態。《愛蓮說》並非要介紹蓮花的外形如何美麗,而是作者借讚美蓮的品質以志趣上的自況,教者用6分鐘時間來導入就顯得喧賓奪主。一位老師教學《最後一課》,有三段內容:背景介紹(2分鐘),作者簡介(2分鐘),小說文體簡介(3分鐘),一節課才45分鐘,導入就用時達7分鐘之多。老師浮光掠影地宣讀這些空洞乏味的術語概念,既不能給學生留下什麼印象,也把學生的學習興趣給消解了,錯過了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最佳時機,淡化了教學重點,教學時間分佈頭重腳輕。

導入語的一個重要的作用是“情境創設”,“未成曲調先有情”,這當然是好事,也是很多老師追求的境界。但有些公開課上執教者在導入時播放錄像圖片音樂,左導右導,東拉西扯,自顧自地賣關子,就是不肯進入正題,令人厭煩。還有的不管什麼文章,開始時總要朗誦一段長長的排比句抒情,情感氾濫,嬌柔作態,則會令人渾身雞皮疙瘩。一位老師上課時,正抒情地導入:“啊,奔騰磅礴的長江,你不分晝夜,向東而去……”不巧的是,這個關鍵時刻忽然停電了。好在一陣手忙腳亂之後解決了電源問題。於是,這位老師又重新開始了導入:“啊,奔騰磅礴的長江,你不分晝夜,向東而去……”面對如此的“精心”導入,學生原本才醞釀起來的那點情感也被老師折騰得反胃了。

課堂導入雖說可以有精心的預設,但不能過於刻板,要有不曾預約的生成,課堂纔會有靈動與生機。

  二忌主題先行

主題先行是指學生在閱讀文本之前,頭腦中先有了關於文本的內容、形式方面的理性認識,這種理性認識不是自己在閱讀中親身體驗感受歸結起來的,而是從別的途徑獲得的。老師在導入語中告訴學生文章講了什麼,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徵,文章的主旨,學生的原初體驗、學習興趣就被遮蔽了,取而代之的是把自己的大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一位老師教學《七顆鑽石》時,首先講述了一個關於愛心的故事,然後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的一篇關於愛心的童話故事。” 一位老師教學《皇帝的新裝》時導入語是:“本文根據西班牙一則民間故事改編,描述‘新裝’的似有實無,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貴族階層的阿諛逢迎和虛僞透頂。揭露的鋒芒直指封建統治階級的頭子,深刻的解剖了當時社會的病狀。下面請看課文。”姑且不論文本解讀是否正確,老師將自己的理解(大多是教參上的說法)橫亙在學生面前,那麼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就已經被老師先入爲主的“定論”鎖定了方向,鉗制了學生的思維,淡化了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究慾望。

相比之下,另一位老師教學《落落的微笑》時,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就是比較合理的設計:“有這樣一個孩子,在大年三十的清晨被親身父母扔到了雪地裏;有這樣一個孩子,一出生就患有脣齶裂。這個孩子有個有趣的名字叫‘落落’。落落本是不幸的,可他最終卻對生活露出了燦爛的微笑。在落落的身上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落落的微笑》。”一句“落落身上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就激發起學生走進文本、閱讀文本、探究問題的慾望。

老師正確地解讀文本還能勉強說得過去,如果教師的解讀本身就有問題,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一位老師教學《皇帝的新裝》時這樣導入:“同學們,你們愛穿新衣服嗎?愛美是人的天性,我們本無可厚非,但一個人如果穿得太出格,不掌握分寸,出盡風頭,必將適得其反,鬧出笑話。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寫的《皇帝的新裝》。”把《皇帝的新裝》的主題理解爲“一個人如果穿得太出格,不掌握分寸,出盡風頭,必將適得其反,鬧出笑話”,實在是誤讀文本,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三忌遊離文本

自某名師上課前喜歡帶領學生“練氣功”後,不少老師上課前喜歡來點調動氣氛的活動,繞口令,猜謎語,講笑話,等等。借用班級上課,以這種方式來快速消除師生之間的陌生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有一定的作用。但這些活動最好能與本文學習有關,一旦運用不當就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偏離教學內容,反而要花更長的時間拉回學生的思維,得不償失。日常上課的時候,我跟很多老師一樣曾探索過“三分鐘演講”,每天讓學生在正式新課前用三分鐘時間或詩詞講解,或趣聞描述,或美文分享,後來冷靜地想想,這樣的做法雖然有不少好處,但畢竟要佔用課堂教學時間,有時甚至會破壞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權衡之後,我發現弊大於利,便取消了課前的做法,而改用每週相對集中於一節課來專門做,效果要好得多。

直接說“我們來檢查一下預習情況”,於是請學生聽寫幾個課文中的詞語。然後,他就借這幾個詞語切入文本,讓學生用剛纔聽寫的幾個詞語連成一句話或幾句話,複述故事的內容。這樣的導入與課堂教學結構自然銜接起來,就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