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語文名詞解釋怎麼教?

語文名詞解釋怎麼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第一章 語文課程與教學的發展沿革

語文名詞解釋怎麼教?

一、古代語文教育教學的內容

原始社會沒有嚴格意義的課程,但語文教育教學的內容已經存在。

奴隸社會有專門的學校和課程:六藝

封建社會以儒家經典爲主,基本特點是:先教蒙學讀物,集中識字;再學“五經”“四書”,傳道明理;以文選爲補充讀物和寫作範本。

蒙學教材:

1、綜合類:《史籀篇》、《倉頡篇》、《急就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

2、倫理類:

程端蒙的《性理字訓》“天理流行,賦予萬物,是之爲命。人所稟受,莫非至善,是之謂性。”

清代李毓秀《弟子規》“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信,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文學教材:

《昭明文選》,宋代謝仿得《文章規範》,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孫洙《唐詩三百首》等。

3、歷史類:

宋代王令《十七史蒙求》;胡寅《續千字文》;朱熹《小學》

4、詩歌類:《千家詩》

5、名物常識類:《幼學瓊林》,《龍文鞭影》

6、工具類:《字學舉隅》,《文字蒙求》

二、古代語文教育的主要經驗

(一)識字教學 (二)閱讀教學 (三)寫作教學

1、集中識字,爲讀寫打基礎 1、熟讀、精思、博覽 1、注重基本功的培養

2、韻文化,便於朗讀和記誦2、注重方法習慣的培養:評點法、出入法 2、多讀、多寫、多改

3、注重思想倫理道德的教育 3、從模仿入手

4、聯繫日常生活 4、先放後收

5、激發兒童的興趣

科舉制度:

起於隋朝的人才選拔和官吏任用制度。

唐朝科舉分兩類:

常科:秀才、明經、進士、明書、明法、明算。每年定期舉行。

制科:皇帝主持,根據需要臨時下令舉行。

唐朝進士極盛時每年不超過50人,平常10到20人。進士及第還要經過吏部考試才能授官。

宋代極盛時每年有四五百人,平時也有上百人,進士及第就可授官。

考試內容和方式:

唐朝到宋朝初年:口試、貼經、墨義、策問、詩賦。宋以後主要考經義。

經義:以五經中的文句爲題,作文闡明義理。到了元代,則從四書中出題,答案需從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不得任意發揮。明代中期以後要求文章必須採用八股文的形式。字數和格式有嚴格的規定。分爲“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550字、650字後改爲700字。

第二節 近現代語文教育

一、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興起時期——語文單獨設科(1901——1910)

1904年癸卯學制 ,標誌語文學科的誕生。標誌着中國的語文教育由傳統向現代的演進,也標誌着現代語文教學的興起。

二、中國現代語文教育體系的形成時期——國語、國文課程標準綱要的制定(1911——1926)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佈《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廢止小學讀經科,將各類學校的“中國文字”、“中國文學”課程更名爲“國文”。並且明確了國文課的教學目標:“國文的要旨在於通解普通的語言文字,能自由發表思想;並使略解高深文字,涵養文學之興趣,兼以啓發德志。”爲促進了語文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國,將小學、初中的“國文”改爲“國語”,廢止舊的國文教科書,採用語體文教科書,自此,文言文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現代白話文取得了合法的地位,開始佔領語文教科書的陣地。

第三節 當代語文教育

一、語文學科名稱的確立

1949年葉聖陶主持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工作,將新中國實施聽說讀寫教育的學科正式定名爲“語文”。這不

僅僅是名稱的改變,而且標誌着教育思想的轉變。“語文”學科名稱的提出,揭開了中國當代語文教育史新的一頁。

二、推廣《紅領巾教學法》

紅領巾教學法的作用: 紅領巾教學法的弊端:

1、推動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核心是啓發式和談話法。 1、與中國語文有先天的隔閡

2、建立了現代文教學的基本模式。 2、產生了形式主義的傾向

三、漢語文學分科教學實驗

? 1、胡喬木提出設想(1951,3)

? 2、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1954,2)

? 3、葉聖陶具體部署(1955,8)

? 4、安排重點試驗(1955年秋在北京天津上海濟南廣州等地79所學校,在初一試用分科教材,)

? 5、1956年秋季在全國開展分科教學。

? 6、1957年在“整風反右”運動中遭到批判。

? 7、1958年3月中宣部宣佈停止使用分科教材。

這是我國第一次有組織有領導的對語文教學的科學化和系統化的實驗研究。制定了大綱,編寫了首師生歡迎的教材,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但在實驗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 1、文學課本分量重,難度大。

? 2、漢語課本內容呆板枯燥,概念術語過多,不能很好地與語言實際運用相結合。

? 3、沒有找到與作文教學的結合點。這次改革,其興業勃也,其亡也忽也,以行政命令始,以政治批判終,

至今沒有結論。

四、語文“工具性”理論的確立

? 基本內涵:語文是工具,語文課是工具課。這種工具不是純物質的工具,是有思想感情的內涵的,語文

教學中不能把他們認爲的割裂開來。

? 這一理論葉聖陶開其先,呂叔湘繼其後,張志公集大成。

五、中國當代語文教育的曲折探索時期——被“革命”的語文教育(1958——1976)

? 影響全國的三個案件:

1、白卷英雄張鐵生

1973年6月30日,遼寧省興城縣白塔公社下鄉知青、生產隊長張鐵生在參加高等學校入學文化考試時,交了‘白卷’。“四人幫”一夥把張鐵生捧爲“反潮流英雄”,在全國樹立了一個交白卷的樣板,颳起了否定文化學習的歪風。

2、反潮流小將黃帥

3、反對管、卡、壓的烈士張玉琴

三事件造成的影響:在全國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反對所謂“師道尊嚴”的浪潮,一時無政府主義進—步氾濫,一些學生以不讀書爲榮,以爲破壞紀律、反對老師就是反潮流,給教育戰線特別是中小學教學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學生流傳的口頭語是:“反正下鄉種莊稼,何必刻苦學文化”;“學會數理化,還得拿釘耙”;“日光大學地球系,讀不讀書沒關係”;“城裏都下來啦,還唸書幹啥”。在教學秩序混亂的氛圍中,“有的教師實行無語教課法,上課不講話,只在黑板上寫,寫完就走,因爲太亂,沒法講課。”

六、改革開放以後的語文教學

(一)復甦階段(1977-----1978)

1.我國各項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學校的教學秩序得到了恢復。大家急於補課,提出了“字詞句篇語修邏文”八字方針爲語文教學的最高理想,注重語文知識教學。1978年,教育部制定頒佈了語文教學大綱,編了新的教材,但要求明顯偏高,有80%學生不適應。

2.呂叔湘對語文教學現狀的批評。

“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很差,中學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對於少、慢、差、費的嚴重程度,恐怕還認識不足。……十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這個問題是不是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是不是應該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

(二)改革的探索階段(1979~1997)

1 .外國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經驗開始進入我們的視野,人們開始認識到我國教育與世界發達國家教育的差距。 2 .大批研究語文教學的刊物出現。

3 .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呈現繁榮局面。涌現出一大批語文教育改革家、理論家和名師,出現了衆多的語文教改流派和教改口號。

(1)以於漪爲代表的情感派語文教學。

? 注重語文教學的思想性、情感性。通過情境創設,激起學生的疑問,啓發學生的思維。通過深情的語言

描述打動學生,感染學生。

(2)呂型偉的“文道統一、加強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口號。

(3)錢夢龍提出“三主四式”教學理論。

自讀課::“六步自讀法”

① 認讀。朗讀課文,框出生字新詞,自查字典、詞典解決。

② 辨體。辨明文章的體裁,從而根據不同體裁的特點確定不同的自讀方法。

③ 審題。審明題目的語言結構、含義和作者命題的意圖,並點出“題眼”。

④ 發問。可就關於文章內容、關於文章表現形式、關於作者構思意圖分別提出“什麼”、“怎

樣”、“爲什麼”幾個問題,自問自答,逐步理解文章。

⑤ 質疑。要求學生思前顧後,統觀全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可以有疑而問,也可以無疑而

問,“於無疑處生疑”。

⑥ 評析。經過充分消化,就文章的某一方面突出的特點做出評論或分析。

教讀課:要提高教讀的實效,除靈活選擇教學方法以外,還得掌握各種啓發思維的手段,值得重視的有三點: ①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繫,啓發其推舊知新;

②善於發問,巧設情境;

③選準知識與智能的結合點。

作業課、復讀課

(3)遼寧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實驗。

? 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

(三)世紀之交全社會對語文教育的批判和反思(1997---2000)

1997年末,由“北京文學”發端,許多報刊先後發表署名文章,“以憂思中國語文教育”爲專題引發一場關於語文教育現狀與出路的大討論。討論的收穫收集在王麗主編的《中國語文教育憂思錄》、鍾曉雨主編的《問題與對策—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江明主編的《問題與對策---也談中國語文教育》三本書中。這次大討論促進和推動了語文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也是語文教育迎接21世紀大變革的前奏。

第二章 語文課程性質及課程改革

第一節 語文課程概述

一、課程和語文學科課程

課程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候可以有不同的含義。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習者在學校教師的指導下出現的學習活動的總體。包括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活動進程和教育評價等。學科教育所說的課程,通常是指教學科目及其進程。語文課程。

二、語文課程設計的核心問題:

1 .學校尋求達到的語文教育目的是什麼?(語文教學目標)

2.能夠提供哪些教育經驗使學校有可能達到這些目的?(語文課程資源和教學內容)

3.怎樣把這些教育經驗有效地組織起來? (語文教學途徑和方法)

4.我們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正在接近這些目標?(語文教學評價)

三、語文課程標準

2.基本內容框架:

? 第一部分:前言;課程性質與地位;課程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

?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總目標,階段目標)

?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 (教材編寫的建議;課程實施(教學)的建議;評價建議)

? 附錄( 關於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的建議 ;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 ;語法修辭知識要點 )

3.語文課程標準的意義:

課程標準在學科教育活動的全過程中發揮實際的指導作用。

(1)程標準是課程實施活動前教材編寫的依據。它所提出的教材編寫建議,對教材編寫工作產生根本性的制約作用。

(2)課程標準是教學活動的依據。它所提出的學科課程教育理念、課程目標、教學建議等,對我們正確把握教

學方向,有效地組織和實施教學有着重要的指導作用。

(3)課程標準還是課程評價的依據。它所提出的“評價建議”,爲我們正確認識和實施評價提供了指導。

三、語文課程目標

(1 .定義):2 .作用:導向、推進、控制、評價、管理

3 .層次結構:總目標、階段目標、學年或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

第二節 語文課程的性質

一、對語文的含義的不同理解:

“語文”名稱出現之後,就有了各種解釋: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章、語言+文化、話語+文章、國語+國文等。爲此,葉聖陶先生曾多次作了說明,其大意爲:“口頭爲‘語’,書面爲‘文’,文本於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見此學科‘聽’‘說’‘讀’‘寫’宜並重”。可見,“語文”是一個多義詞,它能指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 。

二、語言和言語統一的語文觀

(一)語言和言語的分立

所謂語言,是一套表達觀念的符號系統;所謂言語,是指個人運用語言的行爲和結果

1、語言是社會性的,言語是個人性的。

2、語言是潛在性的,言語是顯在形的。

3、語言是空間性的,言語時時間性的。

(二)語言和言語的統一

1.言語是語言的歷史前提,語言是言語的邏輯前提。

2.語言和言語互相推動發展。

3.語言潛存在言語中,言語是語言的存在方式。

總結:語文是語言——言語的方式存在,語文教學在技術層面上,可概括爲:通過言語讓學生學習語言,通過語言發展學生的言語。

三、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

課程標準中關於語文性質的表述: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一)語文課程的工具性

(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1.就個體的言語活動而言

(1)言語活動是人類區別與動物的根本特徵之一。正是人類的外部的語言活動和內部的語言活動,促進了人類自身的進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2)言語活動是一個人的生命活動,只要是人,就不能沒有言語活動,人學會話語的過程就是人成爲人的過程。因爲在語言中積澱了歷史、文化、傳統,在你接受某個詞彙或句子的同時,你也接受了它帶給你的對這個世界的歷史、文化、傳統的認識,接受了它帶給你一定的做人的規範。

(3)“言爲心聲”,一句話就是一個人,其中包含了你對世界的認識,包含了你的心靈、精神,你的主體意識、個性要求和個性體驗,話語權是人生存的基本權力,不會說話通常指的就是不會做人。

(4)語文是文化的地質層,語文就是思想,就是存在,言語活動決定了我們所有的其他活動,它包含了人類對對歷史、對傳統、對現實世界和現實生活的認識,爲我們建構起主體的精神世界,建構起我們的精神家園。 2 .就民族語言本身而言:

不僅負載着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文化,單從其外在的`形式看,同樣凝聚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精神和漢民族人文心理,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如以象形爲基礎的方塊字,講究端正方直,追求字形的和諧,漢語的音節,聲韻調配合,形成了相互映襯的韻律,富於節奏變化,反映了我們民族擅長形象思維特點和倡導和諧、和睦、方正、講究禮儀的民族心理,以及不卑不亢的人格追求;詞語多同義、反義對舉,反映了漢民族傾向於辨證思維的心理習慣;漢語的語序則表現了中華民族重視倫理秩序的文化觀念和傳統心理;我們民族向來追求的是內在的精神修養,體現在漢語上,則表現爲“言在所意,得意而忘言”,自有其以內在的意爲其結構的本位語法,因此,許多語句是無法用西方語法體系解釋的。即使單從語文學科教學的角度看,語文教學的內容、目的等也無不具有鮮明的人文性。

3 .語文的人文性要求在教學中要注意聯繫社會現實,聯繫生活實際,聯繫學生的心靈世界。充分發揮言語作品的文學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審美教育的功能。同時要充分反映學生的個性差異,務必要使個人的創造性的發揮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廣闊的天地。

第三節 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簡介

一、語文課程價值的轉型

基本價值取向: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追求教育民主,讓所有的適齡兒童平等享受高質量的基礎教育;

追求多元價值觀,達到國際性與民族性的內在統一;

迴歸生活世界,培養在生活世界中學會生存的人;

關愛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追求個性與社會性的統一。

二、明確了語文課程性質的兩個方面: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着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際功能和課程實踐性的特徵;人文性着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的思想感情的感染薰陶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特點。兩者的統一,目的在於反映了社會各界對語文教育的共同期望,符合課改的基本理念,有利於課程的開展和實施。

人文性表現在:1、語文學習材料本身的內容,2、語言本身所反映的民族文化意識,3、語文學習中的態度和情感。

三、建立三個維度課程目標體系: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情感,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是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從發展提高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課程目標加強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重要的維度。道德情操、審美情趣、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務。當然,這些教育應符合語文教育的特點,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

從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出發,突出了課程目標的實踐性,將過程與方法這一維度作爲目標的組成部分,體現出提高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改變過去重知識傳授和被動學習的傾向。

從現代社會對公民素質的要求出發,對語文的知識與能力這一維度也有新的理解。突破了相對狹隘的聽說讀寫能力,提出語文素養的要求,應該是學生在不同的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

四、課程理念

?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五、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

六、課程目標的表述:

? 總目標(10條)-----階段目標(四個學段)

? 三個維度(縱向隱性目標)------五個領域(橫向顯性)

一、高中語文新課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1、高中語文課程應幫助學生獲得較爲全面的語文素養,以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2、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薰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民族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應增進課程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學習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劃人生,實現本課程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追求價值。

(二)注重語文運用、審美、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

1、應用能力

注重應用,加強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聯繫,加強與其他課程的溝通,適應現實生活和自我發展的需要。掌握語言交際的規範和基本能力,養成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審美能力

促進知、情、意全面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