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六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誰有嗎?

六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誰有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1.看拼音,寫詞語。

六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誰有嗎?

yunhan aomi tan suo xiaoxiang

( 蘊含 ) ( 奧祕 ) ( 探索 ) ( 小巷 )

douqiao yin yun pang ran da wu

( 陡峭 ) ( 音韻 ) ( 龐然大物 )

zuo chong youzhuang xing se congcong

( 左衝右撞 ) ( 行色匆匆 )

2.劃去括號中不恰當的讀音或字。

吟(ying yin√) 唱和(he he√) 瀑(pu√po)

靜謐(mi√ yi) 意味(深√ 生)長 (辯 辨√)認

挺(拔√ 撥) (慢 漫√)遊

3.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序號寫在括號裏。

(1)德高望重( ④ )

望:①向遠處看。② 拜訪。③ 希圖,盼。④ 名望,聲譽。

(2)津津樂道( ③ )

道:① 路。② 方向,方法。③ 說。

(3)不拘一格( ② )

格:① 劃分成的空欄和框子。② 規格,標準。③ 阻礙,限制。

4.從“詞語盤點”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粗糙( 精緻 ) 懶惰( 勤勉 ) 沙啞( 清脆 )擴散(凝聚 )

5.瞭解年紀的俗稱,選擇正確的答案填空。

① 而立之年 ② 不惑之年 ③ 年過花甲 ④ 年過半百

(1)我的叔叔今年三十歲,正值( ① ),他主動要求去大西北工作,爲祖國的建設奉獻青春。

(2)這位演員五十三了,雖然( ④ ),扭起秧歌來卻依然顯得那麼年輕。

(3)我爺爺去年剛過完六十大壽,他儘管已( ③ ),卻還是閒不下來。

(4)小記者問科學家李伯伯今後有什麼打算,他說:“我今年四十,雖然到了( ② ),可未知的問題還是很多很多。求知和探索是我一輩子的命題。”

6.補充詩句,讀讀想想。

(1)落紅不是元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

(2)造物元言卻有情, 每於寒盡覺生春 。

(3)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4)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5)臥看滿天雲不動, 不知雲與我俱東 。

(6)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護花 。

讀了這些詩句,我發現它們與本單元的課文一樣,都運用了豐富的聯想和想像,把看似“無情”、“無言”的( 景物 )當作有情、有言的( 人物 )來寫,表達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7.默讀短文,完成練習。

榕樹 泰戈爾

喂,站在池邊的蓬頭榕樹,你可曾忘記了那小小的孩子,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築巢又離開了你的鳥兒似的孩子?

你不記得他怎樣坐在窗內,詫異地望着你那深入地下的糾纏的樹根麼?

婦人們常到池邊,汲了滿灌的水去。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搖動,好像睡着的人掙扎着要醒來似人。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像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織着金色的花氈。

兩隻鴨子挨着蘆葦,在蘆葦影子上游來游去,孩子靜靜地坐在那裏想着。

他想做風。吹過你蕭蕭的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隨了日光而俱長;想做一隻鳥兒,棲息在你的最高枝上;還想做那兩隻鴨,在蘆葦與陰影中間游來游去。

[註釋]①泰戈爾:20世紀初印度最偉大的文學藝術師、哲人、社會活動家和教育家。這首詩選自他的《新月集》,由鄭振鐸翻譯。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詫異(驚異) 糾纏( 纏繞 )

挨 (靠 ) 棲息( 休息 )

(2)摘抄文中的一個比喻句,讀一讀,體會其意境。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像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織着金色的花氈。

(3)榕樹是一種生長在南國的樹,在( 《鳥的天堂》 ) 這篇課文中我們曾經瞭解過這種樹。在泰戈爾的這首散文詩中,榕樹彷彿是一位( 母親 ),張開( 溫暖 )懷抱,讓( 婦女們 )、( 鳥兒 )、( 鴨子 )在它的懷中玩耍、勞作,表達了作者對榕樹的( 依戀 )之情。

(4)如果你是那個小孩,你還想做些什麼來與榕樹相伴呢?請仿照最後一段,發揮想象,寫幾句話。(答案不一)

我想做 雨滴,滴答地敲打在你的屋檐上;想做一條潺潺的消息,流出不盡的柔情;想做路邊的那棵樹,佇立在你每天必經的小路旁;更想做一朵流雲,每天在空中溫柔的默默地將你凝望。

(5)這首散文詩多美啊!選擇一句或幾句背下來吧。

5 詹天佑

1 劃去括號中不恰當的讀音或字。

要(yao√ yao) 藐(miao√ mao)

阻撓(nao√ rao) 怒號(hao√ hao)

泥(漿√ 槳) (譏√ 嘰)笑 (峻 竣√)工

2 選詞填空。

周密 精密

(1)這是我們小隊的第一次活動,活動前大家考慮了各種情況,設計了(周密 )的方案,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2) ( 精密 )的觀察是科學研究的'基礎。

艱難 艱鉅

(1)建造三峽水電站是一項十分( 艱鉅)的工程。

(2)手術後第三天,他能夠下牀並( 艱難)地邁出了第一步。

3、抄寫下列詞語,並選擇其中一個發揮想象寫話。

高山深澗 高山深澗 懸崖峭壁 懸崖峭壁 狂風怒號 狂風怒吼

黃沙滿天 黃沙滿天 山高坡陡 山高坡陡 隧道滲水 隧道滲水

攀山越嶺 攀山越嶺 定點測繪 定點測繪 墜入深谷 墜入深谷

讀着( 懸崖峭壁 )這個詞,我彷彿看 詹天佑帶領一羣工作人員,在懸崖峭壁上不分晝夜地工作。(又如:我彷彿看到了有的工作人員不小心墜入深澗的悲慘畫面。)

4 品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哪裏要開山,哪裏要架橋,哪裏要把陡坡剷平,哪裏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着學生和工人,扛着標杆,揹着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爲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去信心。

(1)從本段中找出對近義兩詞寫下來,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 周密 )—( 精密 ) ( 大概 )—(差不多 )

(2)這段話中,詹天佑的哪些言行讓你感動?把你印象最深的一處用橫線畫出來,並寫寫體會。

說明了詹天佑不畏艱險,不怕辛苦,不分晝夜的工作爲祖國忙碌!

5 綜合性學習。

根據第21頁課後“綜合性學習”中的提示,選用一種活動的方式,如蒐集資料,閱讀詩歌、散文,訪問周圍的人等,開展綜合性學習,並填寫資料記錄表。

( “祖國在我心中” )資料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