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八年級上冊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設計誰有?

八年級上冊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設計誰有?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

八年級上冊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設計誰有?

〖目標和要求〗

1、瞭解課文圍繞已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2、瞭解課文的記敘線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體會過渡和照應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與導設計〗

〖學法指導〗

本文是現代文學作品中的精品。要認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抓住文章的重點,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語言。閱讀時要善於發問,帶着疑問反覆地讀,主動求解。把閱讀與思考結合起來,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有效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在具體閱讀時,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1、在“我”的眼裏,阿長是個怎樣的人?

2、題目是“阿長與《山海經》,文中又寫了另外幾件事,這是否離題?

3、文中一共寫了阿長几件事?是如何安排詳略的,爲什麼這樣安排?

4、本文的記敘線索是什麼?

5、文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來刻畫阿長?

〖重點與難點〗

1、本文的記敘線索是什麼?

散文的“神不散”說的是:主題集中。寫散文時要放得開,但是要受到中心思想的制約,所以還得收得攏。在閱讀散文時,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線索,理清全篇的層次結構和理解全篇思想內容。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變化爲線索的。

全文線索清晰,結構上決不平鋪直敘,是經過精心構思的。作者欲揚先抑,寫知道阿長謀害了“我”的隱鼠時,感情上是“憎惡”她;對於阿長的平常舉動,“我實在不大佩服她”;對於阿長所懂得的許多規矩,‘哦”也是‘不耐煩的”;儘管在阿長給“我”講長毛的故事時,“我”也曾“發生過空前的敬意”,但那後來也“逐漸淡漠”了;是因爲阿長給“我”買他海經》,才真正“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甚至連“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文章最後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結束,表達了作者對阿長的深切懷念之情。

2、爲什麼文題是“阿長與《山海經》”,而文中卻寫了幾件似和《山海經》無直接聯繫的事?記敘文的中心是作者通過記敘人和事體現出來的對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貫穿着文章始終,是文章的靈魂。作者是根據中心思想來選擇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文中詳寫了三件事。阿長讓“我”過元旦時吃福橘的做法,令“我”感到“古怪”。講阿長的故事時說到她的作用,令“我”驚異“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阿長買《山海經》,更使“我”相信“她確有偉大的神力”。阿長以其“深不可測”的神祕影響了“我”,激發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同樣,“我”渴慕燦海經》也是因爲書的內容不同一般,有“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 ”其神祕怪異的內容激發了“我”強烈的好奇心。阿長、他海經》以及“我”印象深刻的三件事都是統一在表現兒童對未知、神祕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這一中心之內的。

3、簡析過渡與照應在本文結構中所起的作用。

過渡和照應是記敘文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過渡,是連接段落、層次之間的紐帶。一般來說,內容上的轉折、敘述中的總分、行文中的起訖都要安排過渡。文章中有過渡性語句,如文中“但是她懂得許多規矩”,“然而我有一時也對她發生過空前的敬意”,“但當我哀悼隱鼠,給它復仇的時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繪圖的《山海經》了”等。也有過渡性段落“這種敬意……我懼憚她什麼呢!”這些過渡使文章能夠很自然地由一件事寫到另一件事,行文緊湊,結構嚴謹,渾然一體。照應,是指文章有些內容前後呼應,前面講了,後面也有着落。如文中在開頭寫道“也終於不知道她姓什麼”,後文是這樣照應的,“我終於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通過照應強調了阿長的不被人重視,地位低下。文中照應的例子很多。照應不是重複,而是對前文內容的補充,前後映襯,加深讀者的印象。

4、問題與方法

⑴ 文中略寫的部分可否刪去?

記敘文的'詳略安排,是根據中心來確定的。

對錶現中心意思有較大作用的,爲了突出重點,就要詳細描述;與中心意思有些關係的次要材料就要寫得簡略些,詳略配合得當,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達中心意思。略寫往往是記敘文中的烘托部分,沒有略寫,文章內容就會呆板,頭緒就會不清,情節就會不連貫。如果說詳寫是紅花,略寫就是不可少的綠葉。如文中略寫的“我”不大佩服阿長的三件事就起到了豐富文章內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畫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的作用。

⑵ 文章開頭寫阿長名字由來的目的是什麼?

阿長之所以有這個名字,只是因爲她的前任叫這個名字,而大家又叫慣了,並非是她真的叫這個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無人記得了。作者這樣寫,形象地刻畫出阿長是一個不被人重視、地位低下的勞動人民形象。此外,以寫名字的由來開頭,還能起到使讀者對阿長有個總的印象,從而很自然地引人下文的作用。

〖學與練設計〗

識記與理解

1、給下列粗體字注音。

阿長( )瘡疤( )

詰問( )懼憚( )

震驚( )粗拙( )

憎惡( )絮說( )

惶急( )

2、選詞填空。

① 這種敬意,雖然也逐漸……(冷淡、淡薄、冷漠)起來,但完全(消失、消滅、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後。那時就極嚴重地(詢問、審問、話問),而且當面叫她阿長。

② 這(就、也、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減慢、而且)不能做的事,她(卻、也、還)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基本、全部、完全)消滅了。

3、刻畫人物形象,常用的有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指出下列各旬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

① 她生得黃胖而矮。( )

② 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麼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着對手或自己的鼻尖。(

)

③ 她穿着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二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

4、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

① 《朝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出自這本集子。( )

② 文中的“我”表示的是採用第一人稱敘述,並非真的是指少年魯迅。( )

③ 魯迅,原名周樹人,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著作有雜文、小說、散文。詩歌等,收在《魯迅全集》裏。()

④ 從題目〈阿長與山海經》可知,課文詳寫的是阿長買《山海經》送“我”這一件事,其餘的都是略寫。( )

鞏固與掌握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玩的時候倒是沒有什麼的,但一坐下,我就記得繪圖的山海經人大概是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 《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並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後的四五天,①〔她穿着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似乎遇着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體起來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②〔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爲心愛的寶書。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於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爲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爲目,以臍爲口”,還要“執干鏚而舞”的刑天。③〔此後我就更其蒐集繪圖的書 ,於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了《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山海經地另買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緻得多了。這一部直到前年還在,是縮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卻已經記不清是什麼時候失掉了。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於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媽。

④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

l、分別指出畫線句子運用的表達方式。

① ,(2) ,③ ,④ 。

2、關於“山海經”我只是隨意說了一下,可 阿長竟特意告假買了書來送我,這體現了阿長的什麼品質?

3、應如何理解“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句話?

4、書的質量並不太好,作者卻說“是我最爲心愛的寶書”,爲什麼?

5、根據文中內容判斷,阿長送“我”的《山海經》,“我”一直保存至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