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關於康熙庭訓格言全文譯文

關於康熙庭訓格言全文譯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縱觀康熙執政期間,征討噶爾丹,平定三藩,收復臺灣,抗擊沙俄,赫赫功勳,舉世矚目,而指揮若定、舉重若輕,就是這種良好素質的體現!那麼康熙庭訓格言全文譯文是什麼?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康熙庭訓格言全文譯文,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關於康熙庭訓格言全文譯文

  第一章

心小膽大 防患未然

訓曰:凡人於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而防範其未然,則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時,卻如無事,以定其慮,則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膽欲大。”遇事當如此處也。

【譯文】

當人們在沒有事的時候,應保持一種有事在身的狀態,時刻注意防範可能發生的問題,這樣,就不會有任何意外之事發生。如果人們在有事的時候,能夠像沒事時那樣泰然自若,使種種憂慮平靜下來,那麼,已經發生的事情也會自然消失。古人說:“心中越謹慎小心越好,在行事風格上則又要潑辣大膽,雷厲風行。”我認爲,遇到事情都應該如此對待。

【評語】

在開宗明義的第一篇庭訓中,闡述了作爲一國之君、統領天下的領袖人物,首先應該具有的是一種沉穩大氣的雍容心態,即所謂的大將風度。因爲,利害衝突或兩軍對壘之時,勝利的一方往往是那些具有決斷力和膽略的將軍,而不是學識更高一籌者。康熙皇帝一生文治武功,身經大大小小的戰役,匡扶將傾的滿清帝政,對領袖的統馭才幹自然是深有感觸的。

這裏的“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談的是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有事之時,卻如無事”,談的是遇事不慌,從容應付。一個有志成就事業者,需具備這樣的素質;一個政治家,更需具備這樣的素質。縱觀康熙執政期間,征討噶爾丹,平定三藩,收復臺灣,抗擊沙俄,赫赫功勳,舉世矚目,而指揮若定、舉重若輕,就是這種良好素質的體現!本則作爲庭訓的開篇,其訓誡的意義是雋永深長的。

居安思危 處變不驚

訓曰:曩者三孽作亂①,朕料理軍務,日昃不遑②,持心堅定,而外則示以暇豫③,每日出遊景山騎射。彼時,滿洲兵俱已出征,餘者盡系老弱。遂有不法之人投帖於景山路旁④,雲:“今三孽及察哈爾叛亂⑤,諸路征討,當此危殆之時,何心每日出遊景山?”如此造言生事,朕置若罔聞。不久,三孽及察哈爾俱已剿滅。當時,朕若稍有疑懼之意,則人心搖動,或致意外,未可知也。此皆上天垂佑,祖宗神明加護⑥,令朕能堅心籌畫,成此大功,國已至甚危而獲復安也。自古帝王如朕自幼閱歷艱難者甚少。今海內承平,迥思前者,數年之間如何閱歷,轉覺悚然可懼矣⑦!古人云:“居安思危。”正此之謂也。

【註解】

①曩(nǎnɡ):過去,從前。孽(niè):妖孽。三孽,指發動叛亂的吳三桂等“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明降將先後反清;因其降清後封藩稱王,故稱“三藩”之亂。②昃(zè):日偏西。遑:閒暇。③暇豫:悠閒逸樂。

④景山:即今北京景山公園。⑤察哈爾叛亂:指察哈爾布爾尼叛亂。康熙十四年(1675年),蒙古的察哈爾部頭目布爾尼舉兵叛清,失敗身死。

⑥垂佑:對下邊的護佑。加護:加意保護。⑦悚然:恐懼的樣子。

【譯文】

以前,吳三桂等人發動“三藩”叛亂,我處理軍國事務,從早到晚,沒有空閒時間,但我保持着內心的堅定,表面上給人以悠閒逸樂的樣子,每天都到景山騎馬、射箭。那時,我們滿洲八旗兵都離開京城奔赴前線,留下來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者。在此情況下,便有一些不法分子在景山的路旁扔下一些書帖,上面寫道:“現今正有‘三藩’和察哈爾布爾尼的叛亂,各路大軍忙於征討,在此危急之時,爲何還有心思到景山去遊玩呢?”對這種造謠生事的現象,我就像沒有看見、也沒有聽見似的。

不久,“三藩”之亂和察哈爾叛亂都先後剿滅。當時,倘若我稍稍表現出驚疑、害怕的意思,那麼人心就會動搖,或許會發生一些難以預料的意外之事。這都是上天保佑,祖宗神明加意保護,使我能夠堅定信心,認真謀劃,終於成就此功業,使已面臨危亡的國勢重獲安定。

從古至今的皇帝,像我這樣從小就經歷了不少艱難的,實在不多啊!而今,四海之內又是太平盛世,但回想起往事,在幾年的時間裏我所經歷的種種艱難,反而有些後怕。古人說:“居安思危。”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評語】

吳三桂、察哈爾布爾尼發動叛亂,清廷邊關軍情緊急,康熙帝卻每天照常騎馬出行、射箭遊樂,“暇豫”之狀,成了一些人攻訐他的口實。但不久叛亂迅速被平定,國勢轉危爲安。很顯然,康熙悠閒逸樂是一種安定人心的策略,是優秀政治家的良好素質及傑出才幹的體現。作爲帝王韜略,安定人心,在必要時不得不示人以閒適快樂的假象。當決定命運的大事突然發生時,把握處世行事的尺度很難,這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有豐富的人生歷煉的經驗作爲基礎。生活中,我們很欽佩那種在危急關頭臨陣不慌、鎮定自若的大將風度,敬服那些喜怒哀樂不露於形的強人。當然,這種風度決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由於後天的修持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遠大志向決定的。

嘉納良言 聞過則改

訓曰:今天下承平,朕猶時刻不倦勤修政事。前三孽作亂時,因朕主見專誠,以致成功。惟大兵永興被困之際,至信息不通,朕心憂之,現於詞色。一日,議政王大臣入內議軍旅事,奏畢僉出①,有都統畢立克圖獨留②,向朕雲:“臣觀陛下近日天顏稍有憂色③。上試思之,我朝滿洲兵將若五百人合隊,誰能抵敵?不日永興之師捷音必至。陛下獨不觀太祖、太宗乎④?爲軍旅之事,臣未見眉顰一次⑤。皇上若如此,則懦怯不及祖宗矣。何必以此爲憂也。”朕甚是之。不日,永興捷音果至。所以,朕從不敢輕量人,謂其無知。凡人各有識見。常與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見,即以奏聞,言合乎理,朕即嘉納⑥。都統畢立克圖漢仗好⑦,且極其誠實人也。

【註解】

①僉:皆。②都統:官名。清代始設八旗都統,分掌滿、漢軍二十四旗政令。畢立克圖:蒙古正藍旗人,始博爾濟吉特氏。順治時累擢正藍旗蒙古都統,列議政大臣。康熙間王輔臣叛於平涼,討降之,封二等男。

③天顏:帝王的容顏。④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⑤眉顰:皺眉。⑥嘉納:讚許,採納。⑦漢仗:指體貌魁梧。

【譯文】

現在,天下安定太平,但我卻仍每時每刻不知疲倦地勤奮處理着國家大事。以前,吳三桂等“三藩”發動叛亂時,因爲我主意見解堅定,因而才能成功地平定叛亂。只是在大軍永興被圍那一次,事情危急到連消息也不通了,我內心憂慮,不免流露於言語和表情。

一天,衆大臣進宮商議軍事問題,他們進奏完後都退下了,只有都統畢立克圖單獨留下,對我說:“爲臣觀察陛下近日的臉色,稍帶有憂慮之情。皇上您想一想,我大清八旗官兵如果五百人集合編隊,衝鋒陷陣,誰又能抵敵住他們呢?過幾天,永興方面的我軍必定會送來勝利的喜訊。難道陛下不了解當年太祖、太宗他們用兵的情況嗎?爲臣從未見過他們皺一次眉頭。皇上您如果這樣怯懦心虛,就趕不上祖宗了!您何必爲這樣的情況而憂慮呢。”我很以爲他的話是對的。過了不幾天,捷報果然來到。所以,我從來不敢輕視人,說人家無知。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

我經常和各位大臣說,你們但凡知道什麼、見到什麼,都可以進奏,讓我知曉;對於那些合理的意見,我將讚許並樂於採納。都統畢立克圖,體貌魁梧,面目俊好,而且是一個十分誠實的人。

【評語】

大兵被圍永興,前線消息不通,一向鎮定自若的康熙對此也不免憂心忡忡而現於言表。康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倒是大臣畢立克圖說他“懦怯”有點言重了。可貴的是,如此“批逆鱗”的話,康熙不但能夠當時虛心接受,引以爲誡,且作爲“庭訓”傳之子孫,正所謂博採衆長,必有所得。自古以來多少“聖君”、“明主”之所以能創建宏圖大業,主要不是因爲他們自己如何聰慧,而在於他們是否聽取和採納各種意見。歷史告訴我們,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在於他們能夠藉助別人的熱情和能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偉人之所以成爲偉人,不在於個人的聰明,而在於他的智慧——一個人能從自己的教訓中汲取經驗,這叫聰明;一個人能從他人的教訓中汲取前車之鑑,纔是智慧。

法令之行 率先身之

訓曰:如朕爲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從。即如吃煙一節,雖不甚關係,然火燭之起多由此,故朕時時禁止。然朕非不會吃煙,幼時在養母家,頗善於吃煙。今禁人而己用之,將何以服之?因而永不用也。

【譯文】

像我這樣身爲皇帝,要讓法規能夠順利實施,只有自己身體力行,別人纔會跟着去做。譬如吸菸這件事,雖然它與國家大事沒有多大關係,然而火災的發生經常由它引起,所以,我時時下令禁止吸菸。其實,我並不是不會吸菸,小時候在養母家裏,我很會吸菸。現在我下令禁止別人吸菸而我自己卻不在禁止之列,怎麼能夠讓別人信服?因此,爲了讓別人執行禁令,我就堅持永不吸菸。

【評語】

吸菸的害處是多方面的,古人並未盡知其弊,但僅引起火災這一端,就使康熙痛下決心,下令禁止;不僅禁止別人,自己也身體力行,帶頭戒菸,其表率的作用肯定是巨大的。“今禁人而己用之,將何以服之”,說得多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麼能要求別人呢?

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從康熙禁令吸菸這一節中,我們不難悟出其中的道理。

自任其過 大人之爲

訓曰:凡人孰能無過?但人有過,多不自任爲過。朕則不然。於閒言中偶有遺忘而誤怪他人者,必自任其過,而曰:“此朕之誤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爲所感動而自覺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過者,大人居多也。①

【註解】

①大人:品德高尚之人。

【譯文】

作爲人,誰能不犯錯誤?只是人們有了過失,犯了錯誤,大多自己不願承擔或承認自己所犯錯誤。我就不是這樣。平常和人閒談偶有因爲自己遺忘而錯怪他人的事情發生,事情過後,我一定會主動認錯,並說:“這是我的過錯啊!”正因爲這樣,竟至於使別人被我的行動大爲感動並覺得不安起來,這種情況確實有過。大抵能夠自己認錯並能主動承擔責任的人,多爲德行高尚的人。

【評語】

“自任其過”與“文過飾非”是截然對立的。“自任其過”是主動承認自己的過失,主動承擔責任;“文過飾非”則是千方百計地推卸自己的責任,千方百計地掩飾自己的錯誤。前者是“大人”的行爲,後者則是小人的行爲。康熙不以自己是“言出九鼎”的一國之君而勇於向臣下認錯,其磊落的胸襟與領袖的風度值得學習借鑑,其“令人等竟至爲所感動而自覺不安”,這是衡量一個人品德優劣,甚或是領導藝術高低的標準。康熙作爲一個封建君王,他不僅這樣做了,並以此告誡兒孫後人,這正是他的過人之處。

見人得失 如己得失

訓曰: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此皆自己實受用處。若夫忌人之成,樂人之敗,何與人事?徒自壞心術耳。古語云:“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譯文】

一個人立身處世,應有寬容之心。看見別人有得意的事情,就應該爲他高興;看見別人有失意的事情,就應該對他表示憐憫、同情。其實,這種心態對自己也很有好處。如果一個人只知道嫉妒別人的成功,對別人的失敗幸災樂禍,那怎麼能和別人一起共事呢?只是壞了自己的心思罷了。古人說過:“看到別人有所得,就如同自己有所得;看到別人有所失,就如同自己有所失。”存有這種心思的人,上天一定會保佑他。

【評語】

將心比心者,心底必然寬容。爲人者須如此,爲領導者更須如此。篇中強調處世待人的態度,實則表現出一個人的修養。與人相處,要講恕道,凡事多設身處地爲人家想想,這樣才能搞好人際關係,才能形成一種和諧、友好的團隊環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見人之得失如己之得失。以恕存心,以敬處世,天必佑之,未必是真,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則是不爭的事實。

深思熟慮 無憾無悔

訓曰:凡人於事務之來,無論大小,必審之又審,方無遺慮。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誠至言也!

【譯文】

大凡一個人對於即將發生的任何事情,無論是事大還是事小,一定要十分謹慎,仔細地觀察和研究,這樣,纔不會留下後患。因而孔子說:“遇事不先問幾個‘怎麼辦’、‘如何辦’的人,我最後也要對他所辦的事說‘該拿這件事怎麼辦啊!’”這的確是至理名言啊!

【評語】

論語》中有“三思而後行”的話,史載孔子入太廟有“每事問”的事蹟;康熙這則“庭訓”是對聖人言行的實踐及倡導。

“審之又審,方無遺慮”。事前多詳慮,多問幾個爲什麼,知其然還得知其所以然。凡事當前,先做調查研究而後再實施;處理問題,不論大小,都要認真、慎重,那麼,事情就會辦得比較好一些,遺留問題和隱患也將少一些,悔不該當初如何如何的缺憾自然會少一些。

慎重持敬 謹終如始

訓曰:凡天下事不可輕忽①,雖至微至易者,皆當以慎重處之。慎重者,敬也②。當無事時,敬以自持③;而有事時,即敬之以應事物;必謹終如始④,慎修思永⑤,習而安焉⑥,自無廢事。蓋敬以存心,則心體湛然⑦。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飭家務,此古人所謂敬以直內也⑧。《禮記》篇首以“毋不敬”冠之,聖人一言,至理備焉。

【註解】

①輕忽:輕視,疏忽。

②敬:恭敬,端肅。此處意爲警戒。

③自持:自己克持,保持一定的操守、準則。

④謹終:慎終。小心謹慎,始終如一。

⑤慎:謹慎持重。修:學習,遵道。永:長久。

⑥習而安:此處意爲習慣。

⑦湛然:厚重、澄清的樣子。

⑧直內:指內心變得正直。

【譯文】

對於天下發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忽視、掉以輕心,即便是最小最容易的事情,也應當採取慎重的態度。慎重,就是所謂的“敬”。在沒有事的時候,用“敬”來約束自己的操行。在有事的時候,以“敬”心去應付一切。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一定要始終如一,謹慎小心,堅持謹慎持重、從長計議的做事原則,並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就不會有什麼過失、錯誤發生。

所以說,一個人心中如果有了“敬”意,那他的身心就會處在一種厚重、澄清的狀態之中。把“敬”放在心上,就如同主人在家,自然能夠整理好家務,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敬”能夠使一個人的內心變得正直的含義。《禮記》一開篇就以“毋不敬”開頭,聖人的這一句話,備極至理。

【評語】

“既敬既戒,惠此南國”,這是《詩經》上的話(見《詩經·大雅·常武》)。鄭玄箋曰:“敬之言警也,警戒六軍之衆。”康熙發揮了經書上“敬”的含義,指出對天下之事,哪怕是“至微至易”者,都應當慎重持敬,不能掉以輕心。這與他一貫所提倡的“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思想是一致的。其次,“敬”也是修身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能夠恭慎地對待人與事,就能夠使內心變得正直;能夠敬重他人及一切事,就能處理好紛紜複雜的人際關係,做起事來才顯得遊刃有餘。

防微杜漸 預其未萌

訓曰:凡理大小事務,皆當一體留心。古人所謂防微杜漸者,以事雖小而不防之,則必漸大;漸而不止,必至於不可杜也。

【譯文】

處理任何事情,都應當小心謹慎。古人所說的“防微杜漸”的含義,就是指無論任何事情,即使很小,如果在它勁露端倪或剛剛發生的時候不加以防範,小問題就一定會逐漸變成大問題;如果在它逐漸發展變化的時候,仍然不加以防範,那麼,就必定會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評語】

凡事當前,無論大事小事,都有其發生的原因和發展變化的過程。古人有:“事有因革,風起於萍”等訓語,講的就是這一道理。

作爲君王或一任領導,事情繁雜,頭緒衆多,這時候常常忽略或有意視而不見一些小事,正是這些小事的發展,讓人們措手不及。

康熙教導後輩,無論處理大小事務,都應當處處留心,都應當防微杜漸,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中。此話值得我們借鑑。

事無鉅細 不可懈慢

訓曰:頃因刑部匯題內有一字錯誤,朕以閫筆改正發出①。各部院本章朕皆一一全覽,外人謂朕未必通覽,每多疏忽。故朕於一應本章,見有錯字,必行改正;翻譯不堪者,亦改削之。當用兵時,一日三四百本章,朕悉親覽無遺。今一日中僅覽四五十本而已,覽之何難?一切事務,總不可稍有懈慢之心也。

【註解】

①閫筆:紅色筆跡。清制,內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閫筆批示書寫,表示出於親筆。

【譯文】

近來,因爲刑部呈送上來的公文中有一個字錯了,我就用紅筆加以改正並頒發下去。各部、各院的奏摺、奏本等我都一一通讀過,外邊的人以爲我未必能夠做到通覽,所以,每每多有疏忽。故此,我在所看的全部奏章中,一旦發現有錯別字出現,就加以改正;那些翻譯極差的文字,也加以刪改。

當年,國家有戰事時,每天送上來的奏章、奏本有三四百件之多,我都一一通覽,無一遺漏。現在,一天之中,送上來的奏章等僅有四五十件而已,通覽它們又有什麼困難呢?做任何事情,無論大小,都不能有一點懈怠、拖延的念頭。

【評語】

“一切事務,總不可稍有懈慢之心”,這是老生常談的話,其道理的正確性自不必說。這篇庭訓給我們刻畫了一位勵精圖治、日理萬機的封建帝王的形象。“一日三四百本章”,皆“親覽無遺”,且其中有一錯字都能發現、改正,這豈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凡事拖拖拉拉、拖延扯皮之人,終將一事無成。抗金名將岳飛曾有“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一語,留傳於世;古人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句,傳誦民間。世上的人若能像康熙這樣身體力行,當日事當日畢,又有什麼事情不能成功?

教化普遍 懷柔遠人

訓曰:爾等見朕時常所使新滿洲數百①,勿易視之也。昔者太祖、太宗之時,得東省一二人②,即如珍寶愛惜眷養。朕自登極以來,新滿洲等各帶其佐領或合族來歸順者③,太皇太后聞之,向朕曰:“此雖爾祖上所遺之福,亦由爾懷柔遠人,教化普遍,方能令此輩傾心歸順也。豈可易視之?”聖祖母因喜極,降是旨也。

【註解】

①新滿洲:黑龍江流域爲滿族故鄉。皇太極即位後,統一黑龍江流域,把該地居民編入旗籍,稱爲“新滿洲”。他們均隸各旗,“俱令披甲”,成爲滿族八旗的組成部分。

②東省:指東三省。③佐領:官名。清制,京師滿蒙諸旗,均置佐領。滿語稱牛錄章京。

【譯文】

你們看見我時常往新滿洲派去的使者有數百人之多,可千萬不要輕看了這件事。

過去,太祖、太宗在位的時候,能得到東三省來歸順的一兩個人,往往視爲珍寶,十分愛惜、關注,並給以特別的照顧。自我即位以來,新滿洲等地方的首領們紛紛帶着他們的佐領官,或者是全族百姓前來歸順我們清朝。太皇太后聽說這件事後,對我說:“這雖是你的祖上留下來的福分,但也是由於你安撫邊遠之人,使德教風化遍及全國,才使這些人誠心誠意前來歸順啊。怎麼能夠小看這件事呢?”聖祖母因爲太高興了,所以特下達了這一聖旨。

【評語】

“罰不附近,賞不遺遠。”不以地遠,或階層低微而遺忘領導的關愛,遺漏對其功勞、苦勞的獎勵,這是諸葛亮在爲將之道中的教誨。康熙在這篇庭訓中強調邊民來投誠歸順,作爲一國之君,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康熙朝時期,中國出現了空前的大一統局面決不是偶然的,這與他的無遠不至的愛民思想不無關係。賞不遺遠,把關心、關懷普照到最遠的角落,下邊的人自然會感恩戴德、誠心誠意地效命出力。

以德服人 心悅誠服

訓曰:王師之平蜀也,大破逆賊王平藩於保寧①,獲苗人三千,皆釋而歸之。及進兵滇中,吳世璠窮蹙②,遣苗人濟師以拒我。苗不肯行,曰:“天朝活我恩德至厚,我安忍以兵刃相加遺耶?”夫苗之獷猂③,不可以禮義馴束,宜若天性然者④。一旦感恩懷德,不忍輕倍主上⑤,有內地士民所未易能者,而苗顧能之⑥,是可取之。子輿氏不云乎⑦:“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⑧;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寧謂苗異乎人而不可以德服也耶?

【註解】

①王平藩:吳三桂部將。應作王屏藩。保寧:地名。在四川境內,今閬中縣。②吳世璠:吳三桂孫。吳三桂病死後,他繼承帝位,改元洪化。後兵敗自殺。③獷猂:蠻橫。④宜若:就好像。⑤倍:通“背”。背叛。⑥顧:反顧,反而。⑦子輿氏:孟子的字。⑧贍:充足,豐富。

【譯文】

我們的軍隊平定四川時,在保寧打敗了逆賊王平藩,俘獲苗人三千多,後來把他們都釋放了,並讓他們各自回家去。等到我朝軍隊進軍雲南中部時,吳世璠走投無路,就只好派人鼓動苗族人支援他的軍隊,以抗拒我們天朝大軍。苗族人不肯依從,他們說:“天朝曾讓我們活命,恩重如山,我們怎能忍心用武力對待他們作爲報答呢?”

大家都知道,苗族人生性蠻橫,按常理是不能夠用義禮來馴服他們的,這就好像天性使他們這樣。但是,他們一旦產生感恩和懷念別人好處的感情,就不忍心輕易背叛自己的主人和上級,這樣的事,內地讀書人、普通百姓一般都很難做到,而苗族人反而做得很好,這是很可取的。孟子不是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麼:“用武力征服他人的,他人並不心服,而是怪自己的力量不夠;只有用德去感化、征服他人的,才能使人家心悅誠服。”難道說苗族人和一般人不一樣,不能用德去感化、征服他們嗎?

【評語】

用武力征服他人,他人並不是心服,而是怪自己的力量不夠;只有用德去感化、征服他人的,才能使人家心悅誠服。這句話說得真好。縱觀康熙皇帝一生,可以得知:處亂世之時,“威猛”二字是治國之本;處治世之中,“仁者無敵”乃是最佳統馭之術。

治心之要 首在克己

訓曰:順治元年五月己亥,諭內閣:前任太常寺少卿李棠階奏條陳時務一折①。據稱:用人行政,先在治心;治心之要,先在克己。請於師傅匡弼之餘②,豫杜左右近習之漸③,並於暇時講解《御批通鑑輯覽》及《大學衍義》等書④,以收格物意誠之效⑤。

【註解】

①太常寺:掌禮樂郊廟社稷事宜。有卿、少卿各一人。李棠階(1798-1865年):河南河內(今沁陽)人。字樹南,號文園,又號強齋。道光進士。先後任廣東學政、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侍郎、御史、軍機大臣、工部尚書。條陳:分條陳述意見。時務:當世的要務。②匡弼:協助,輔正。③豫:通“預”。事先做好準備。杜:杜絕。近習:指君王親倖之人。

④《御批通鑑輯覽》: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官修。共116卷。起自黃帝,終於明末。編年紀載,綱目相從。批語爲高宗(弘曆)所撰。此處所指當爲順治時的《御批通鑑輯覽》,但沒有流傳下來,無從考知。《大學衍義》:宋真德秀撰。43卷。以《大學》爲本,援引儒家經典和史事,並附己說,講修身、齊家、治國之道。⑤格物意誠: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禮·大學》:“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即推究事物原理,端正思想。

【譯文】

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己亥,諭告內閣:前任太常寺少卿李棠階所奏有關當代時事看法的條陳折文。據他所說:用人之事,首先要治其心;而治心的關鍵,則首先約束自己。希望在師傅輔佐、指導之外,預先杜絕左右親倖之人的壞影響,並在閒暇之時,講解《御批通鑑輯覽》和《大學衍義》等書,通過這種方法,以求達到使自己能推究事物的原理、端正思想的目的。

【評語】

用人先要治心,而治心首先克己。就是說,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會有什麼樣的下屬。作爲領導和經營者,要達到這種境界和修爲,必須得到老師的匡正輔導,必須認真讀書,近君子遠小人,避免受到狂妄小人的壞影響。

仁者之心 隨感而應

訓曰:仁者以萬物爲一體,惻隱之心,觸處發現①。故極其量②,則民胞物與③,無所不周。而語其心,則慈祥愷悌④,隨感而應。凡有利於人者,則爲之;凡有不利於人者,則去之。事無大小,心自無窮,盡我心力,隨分各得也。

【註解】

①觸處:隨處,處處。②極:窮盡。量:限度。③民胞物與:民爲同胞,物爲同類。意爲泛愛一切人與物。④愷悌:歡樂相愛。

【譯文】

仁愛的人把萬物看作一體,一視同仁,同情心隨處都可以發現。所以最大限度地說,他把百姓當作同胞兄弟,把萬物都視爲同類,仁愛之心遍及天下萬物。說到他的心,則是慈祥和樂,隨着感覺相應而發生。凡是有利於他人的事情,就去做;凡是不利於他人的事情,就放棄它。不論事情的大小,仁愛之心是無窮無盡的,只要盡心盡力去做,照樣會有歡樂的收穫。

【評語】

人的追求一旦化爲一種自覺,便會有一種內在的驅動力。當一個人以人類或民族或時代之苦難爲己難,以人類或民族或時代之責任爲己任,內心中便會泛出一片愛心。有利於人民的就去做,無益於人民的絕對不會去做,同情和關愛便會油然而生。自古至今的聖賢偉人,都講求以德服人,仁德在心,化除私慾。

恆勞知逸 自強不息

訓曰:世人皆好逸而惡勞,朕心則謂人恆勞而知逸。若安於逸則不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故《易》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①。”由是觀之,聖人以勞爲福,以逸爲禍也。

【註解】

①《易》雲句:見《易·乾》傳第一,卷一。天行健:是說天體、萬事萬物的運動晝夜不息,周而復始,無時虧退。這是天之自然現象。君子以自強不息:是說君子應努力自強,不要停息。

【譯文】

世上的人都喜好安逸而厭惡勞動,我心裏則認爲一個人只有經常勞苦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逸。如果他一味追求安逸而不求進取,那他就不會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安逸,因此,一碰上勞苦的事情就覺得不能忍受。《易經》上說:“上天和自然界萬事萬物的運動晝夜不息,周而復始,在運動中存在和發展,君子應當勉力自強,一刻也不要停息、放鬆。”從這一點上看,聖人把勞苦看作是福分,把貪圖安逸看作是導致災禍的起因。

【評語】

世上萬物,生生不息皆在運動之中。這就是《易經》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生太閒,私慾雜念就會暗中悄悄滋生;人生太忙,又會使人喪失純真的本性。大凡有德有才的人物,既不願使身心過度疲勞,也不願整天沉迷在無所事事、醉生夢死的享樂之中。

實心相待 不務虛名

訓曰:吾人凡事惟當以誠,而無務虛名。朕自幼登極,凡祀壇廟神佛①,必以誠敬存心。即理事務,對諸大臣,總以實心相待,不務虛名。故朕所行事,一出於真誠,無纖毫虛飾。

【註解】

①壇廟:壇,指天壇、地壇,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廟,指祖廟。神佛:泛指天地神祇佛聖。

【譯文】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實實在在地去做,不要去追求虛名。我從幼年即皇帝位以來,凡是遇到祭祀天地、祖廟、神佛的事情,都懷着虔誠、敬仰的心思去對待。即使處理日常的朝中事務,對待各位朝中大臣,也總以誠心相待,不求虛名。所以,我的爲人行事,完全出於一片誠心,沒有絲毫的虛飾之意。

【評語】

有修養的人不同於一般人的地方,首先在於待人的恩怨觀。大凡君子是以恕人克己爲前提的。一般自私自利者總是容易記仇而不善於懷恩,因此有“忘恩負義”、“恩將仇報”、“過河拆橋”等等說法。古之君子卻有“以德報怨”、“涌泉相報”、“一飯之恩終生不忘”的傳統。

事實上,爲人不可斤斤計較,少想別人的不足、別人待我的不是;別人於我有恩有勞應記取於心。人人都這樣想,人際關係就和諧了。用現在的話講,多看別人的長處,多記別人的好處,行事就順了,上下左右的關係就良好了。

  第二章

善喜善念 去惡去兇

訓曰:凡人處世,惟當常尋歡喜。歡喜處自有一番吉祥景象。蓋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是故古語云:“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爲,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爲,而凶神已隨之。”此誠至理也夫!

【譯文】

人活在世上,應當追求內心的喜悅安詳。內心的喜悅安詳是一種非常美好的境界。心中充滿喜悅,就會產生善良美好的念頭;心中充滿忿怒,就會產生兇險惡毒的念頭。所以,有句古話這樣說道:“一個人只要產生一個善念,即使還沒有去付諸實踐,吉祥之神已在陪伴着他了;如果他產生了一個惡念,即使還沒有去做惡,凶神已經跟上他了。”這話真是至理名言啊。

【評語】

一個人的性情是需要磨鍊的。在社會上,古道熱腸畢竟讓人願意接受,和和氣氣更是持家立業之根本。一個性情過於冷酷的人就如寒冬一般,使萬物喪失了生機,讓人畏而卻步。這種人常常使人避之不及,很難得到人的協助。

“敬人者人必敬之,助人者人必助之”。社會必須合作才能進步。

心存善念 天報福祿

訓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綏之福祿以善報之①。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惡念不除,即持念珠②,何益?

【註解】

①綏:安撫。②念珠:佛教徒唸佛時記誦經次數的串珠,又稱佛珠或數珠。一般由一百零八顆珠子組成一串,故又名百八丸。

【譯文】

大凡一個人心中存有善良的念頭,上天一定會善有善報,給他以福分和祿位來安撫他。現在,人們每天手持念珠,口唸佛號,也是想做善事的緣故。但如果心中的惡念不除去,即使是手拿念珠、口誦佛號,又有什麼益處呢?

【評語】

雖然行善必有天佑,但必須是心存真善,清除內心中的種種邪念、惡念,否則,整天唸佛,也只是一個假善人而已。短短的幾句話,幫助人們理解形式與實質的關係,明白了爲人做事應該實實在在,而不要弄虛作假的道理。

《菜根譚》一書中,對這一點有更形象的敘述。它說:榮華富貴的顯名,假如是從道德修養中得來,那就如同生長在大自然環境中的野花,會不斷繁殖綿延不絕;如果是從建功立業中得來,那就如同生長在花園中的盆景一般,只要稍微移植,花木的成長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假如是靠特權,甚至惡勢力得來,那就如同插在水杯中的花朵,由於根部並沒有深植在土中,所以花的凋謝、枯萎指日可待。

俯仰無愧 存乎一心

訓曰:人惟一心,起爲念慮。念慮之正與不正,只在頃刻之間。若一念不正,頃刻而知之,即從而正之,自不至離道之遠。《書》曰:“惟聖罔唸作狂,惟狂克唸作聖。”一念之微,靜以存之,動則察之,必使俯仰無愧,方是實在工夫。是故古人治心,防於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

【譯文】

人只有一心,心動興致起,會產生種種思想和考慮。這種種思慮正確與否,只在一剎那間。如果一個念頭不正確,很快就被發現了,並且及時糾正它,自然不至於離正道很遠。《尚書》上說:“即使是聖人,倘若沒有善良的意念,也可能變成放蕩不羈的狂人;即使是一個狂人,如果能心存善念,也可能變做一個聖明的人。”小小的念頭,存在於平靜的狀態中,通過人的行動就可以觀察到,能夠在俯仰之間無愧於人,纔是實實在在的真功夫。所以,古人培養人的心性,防範於意念剛剛產生之時,感情尚未產生之際,因爲此時,用力很小而功效巨大。

【評語】

立身處世,小心謹慎,每做一事,都要爲自己着想,爲別人着想;要看眼前,也要爲子孫後代的考慮。否則,如果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只圖自己一時之歡,做傷天害理的事,賺不仁不義的錢,就等於給子孫釀禍,給自己的前程伏下敗筆,到那時真就後悔莫及了。

人品善良,就是爲子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心裏正直,就等於爲自己留下了耕耘不盡的肥沃良田。

修德之功 在於主敬

訓曰:子曰:“鬼神之爲德①,其盛矣乎!”“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②,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③,如在其左右。”蓋明在禮樂④,幽有鬼神⑤。然敬鬼神之心,非爲禍福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氣也。是故君子修德之功,莫大於主敬。內主於敬,則非僻之心無自而動⑥;外主於敬,則惰慢之氣無自而生⑦。念念敬斯念念⑧,正時時敬斯時時,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無在而不敬,故無在而不正。《詩》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⑨,聿懷多福紒紛矠。”其斯之謂與?

【註解】

①德:恩惠,福利。②齊明:齋戒嚴整。齊,同“齋”。盛服:衣冠華美。③洋洋:欣喜貌。④明:人間,陽世。

⑤幽:鬼界,陰間。⑥非僻:錯誤,偏邪。⑦惰慢:輕薄下流。《禮·樂記》:“惰慢邪辟之氣,不設於身體。”⑧念念:指極短的時間,起滅連續不斷。又作剎那解。此處作常常想念、不能忘記解。⑨昭:彰明,顯示,公開。

紒紛矠聿:語氣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

【譯文】

孔子說:“鬼神造成的恩惠懲罰確實不小啊。”“他們使天下的人齋戒肅穆,衣冠整齊,小心翼翼地從事祭祀這種活動。祭祀之時,人們心懷虔誠、恭敬的心情,就好像鬼神高高在上,鬼神就在他們的身邊。”所以,陽世間有禮樂,而陰曹地府則有鬼神。

我認爲敬奉鬼神之心,主要不是因爲鬼神會帶來災禍或幸運,而在於他們能使人健全正氣。正是這個原因,君子修養德行沒有比以“敬”爲主更重要的了。一個人內心以“敬”爲主,那麼,錯誤、邪僻的思想就難以自外而入;自身之外的事能以“敬”爲主,那麼,輕薄下流的習氣也就無從產生。每時每刻每事,都懷有“敬畏”之心,這正是君子無處不有敬心的緣故,也是他無處不正派的原因。

《詩經》上說:“無論在下邊的,還是上面的,都是明察的、顯赫盛大的。”“正是這個周文王,他小心翼翼,畢恭畢敬侍奉上天,所以他才享有治國平天下的諸多福分。”不就是指此而言嗎?

【評語】

康熙在這篇庭訓中,認爲鬼神不可不信,但又頗有見解地認爲主要不在於通過敬神去乞福或避禍,而是由此培養出一種隨時隨地隨事都必須具有的敬畏之心。這裏雖明顯地表現出康熙作爲封建君王的唯心主義觀點,但從他的鬼神論中卻引出了難能可貴的人本主義態度。這就是以對鬼神的敬畏來達到修身的目的。如果把這一則與第八則聯繫起來看,我們更能體會康熙的用意。

持齋必戒 感發善念

訓曰:近世之人以不食肉爲持齋,豈知古人之齋必與戒並行。《易·繫辭》曰:“齋戒以神明其德。”所謂齋者,齊也,齊其心之所不齊也。所謂戒者,戒其非心妄念也。古人無一日不齋,無一日不戒。而今之人,以每月的某天某日持齋,已與古人有間。然持齋固爲善事,可以感發人之善念,第不知其戒心何如耳?

【譯文】

現在的人們認爲只要是不吃肉就是在持齋了,豈不知古人持齋是和守戒連在一起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易經·繫辭》中寫道:“通過齋戒使自己的道行更加完善。”這裏所說的“齋”,就是“齊”,意即完善自己內心不夠完善的地方。所說的“戒”,就是戒絕心中不健康的想法和狂妄的念頭。古人沒有一天不持齋,沒有一天不守戒。現在的人們只在某月某日持齋,已經和古人不一樣了。持齋本來是一件好事,可以激發人的善心,只是不知道他戒心做得如何。

【評語】

“齋”和“戒”是形式與內容之間的關係。持齋一定要守戒,否則就是一種徒具形式的僞善做法。相反,“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有其可愛、可稱道之處。當然,持齋在某些宗教的教規中是必須恪守的儀式,規定是必須遵守的。但不管哪種宗教的教義都倡導向善向上,倡揚戒除非心妄念,這就是其積極內容之所在。康熙在此說教、強調的是持齋與守戒並重,內容與形式並重,這也是這則庭訓的積極意義之所在。

立志於道 猶入聖域

訓曰:子曰:“志於道。”①夫志者,心之用也。性無不善,故心無不正。而其用則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縱之聖②,猶必十五而志於學。蓋志爲進德之基,昔聖昔賢莫不發軔乎此③。志之所趨,無遠弗屆④;志之所向,無堅不入。志於道,則義理爲之主⑤,而物慾不能移,由是而據於德,而依於仁,而遊於藝⑥,自不失其先後之序、輕重之倫⑦,本末兼該⑧,內外交養⑨,涵泳從容紒紛矠,不自知其入於聖賢之域矣。

【註解】

①“子曰”句:見《論語·述而》。志:志向,立志。②夫子:孔子。天縱:意爲上天所賜稟賦。③發軔:拿掉支住車輪的木頭,使車前進。比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軔,剎車木。行車必先去軔,故稱“發軔”。④屆:至,到。⑤義理:道理。又作經義名理講。宋以後稱理學爲義理之學,簡稱爲義理。⑥遊於藝:即遊藝。《論語·述而》:“志於道,據於德,遊於藝。”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遊於藝,言置身於六藝的活動,後來泛指學術修養。⑦倫:道理,次序。⑧本末:指主次、先後。又指農業與工商業、禮義與法制。兼該:包括兩方面或兩方面以上。⑨交:結交,往來;此與彼受。養:陶冶,修養。紒紛矠涵泳:深入體會。

【譯文】

孔子說:“立志於學道。”所謂的“志”即志向,用心的意思。人性沒有不善的,所以人心也沒有不正的。但人心的功用則有正和不正之分,這一點我們不能不觀察清楚。

孔夫子憑着上天所賦予的聖明,尚且在十五歲時就立志於學。所以說,“志”是發展道德修養的基礎,昔日的聖賢沒有不是從這裏開始的。志向的發展,無論多遠,沒有達不到的;志之所向,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一個人如果立志於道,那麼,他將以義理作爲根本,使任何物質慾望都改變不了他的志向。從這點來看,一個人的志向以德爲依據,以仁爲依託,又有良好的學術修養,自然不會失卻其先後、輕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應到,內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還可以從容不迫地深入領會一切。達到這種境界,就已經自覺不自覺地進入了聖人的行列。

【評語】

一個人的精神修養功夫如果能達到至誠地步,就可以感動上天,變不可能爲可能。常言道“精誠所至,金石爲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反之一個人如果心存虛僞邪惡的念頭,那他只不過是空有人的形體架勢而已,肉體雖存但靈魂早已死亡,與人相處會使人覺得面目可憎而惹人討厭;一人獨處,面對自己的影子也會覺得萬分羞愧。

做人是這樣,做事也是這樣,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又有什麼事做不成呢?篇中從志與道、志與心的關係,比較深入地闡述了立志的意義和如何立志的問題,強調一個人只要立志,再經過後天的努力,也可成爲聖賢。從這位有作爲的君主所處的時代來看,這無疑是振聾發聵之言!

良知良能 乾乾不息

訓曰:孟子言:“良知良能。”蓋舉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之善也。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謂自孩提以至終身,從吾心,縱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天理之流行也。即如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尚言於“志學”、“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之後。故古人童蒙而教,八歲即入小學,十五而入大學,所以正其稟習之偏,防其物慾之誘,開擴其聰明,保全其忠信者,無所不至。即孔子之聖,其求道之心,乾乾不息,有不知老之將至。故凡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其擇善固之,克己復禮,循循勉勉,無有一毫忽易於其間,始能日進也。

【譯文】

孟子說:“良知良能。”是想舉出良知、良能這些心中固有的天性作爲行善的開始,以此來說明人性本來是善良的。他又說:“品行高尚的人,也就是不失其嬰兒一般善良、純樸之心的人。”這不是說從孩提時一直到年老死去,可隨其心,放縱自己的內心感情,放縱自己的認識能力,放縱自己的才能,沒有一刻不是他良心、本性的自然流露。即使像孔子這樣的聖人,他能做到聽從心之所想,不違犯任何規矩,也還是在十五歲時立志苦學、三十歲時成家立業、四十歲時不再迷惑、五十歲而知天命、六十歲耳順之後,才能達到這般境界。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無知時就開始進行教育,八歲時就入小學,十五歲時入大學,目的是爲了端正他稟性、習氣中已有偏差的地方,防止他被物質慾望所誘惑,開啓他的聰明才智,保持他的忠誠、有信,使他能時時處處不喪失這些品德。即使像孔子這樣的聖人,他追求真理的思想,也是永遠不息,有如不知自己的年紀已進入老年。所以,凡是有志於聖人學問的人,他們選擇認爲是好的就堅持不懈,約束自己使言行都符合禮教,恭順有序,勤懇不懈,中間沒有一絲一毫輕視和疏忽,才能每天都不斷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