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大學》語錄大全

《大學》語錄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導語:《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爲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大學》語錄大全

1)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2) 爲人君,止於仁;爲 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3)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4) 小人閒居爲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

5)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6)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2)事,一人定國。

7)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3)必逮夫身。

8)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1)民,在止於至善。

9)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10)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11)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2)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13)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14)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15)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16) 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17)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悻而入者,亦悖而出。

18)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衆也。

19)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4),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20) “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21)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22)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敬畏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23)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

24) 有國者不可以不慎,闢則爲天下僇(5)矣。

25) 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26) 治國必先齊家。

27)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28)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

29) 國不以利爲利,以義爲利也

30)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1)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32)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6)矩之道也。

33) 道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

34)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35) 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36)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37)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