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2023年通用周國平的語錄大集合57句

2023年通用周國平的語錄大集合57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在一切情形下,它都不會超載,因爲每個人所分配到的容量恰好是他必須付出畢生努力才能夠裝滿的。事實上,大多數杯子只裝了很少的水或酒,還有許多杯子直到最後仍是空着的。下面是小編搜索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57句,一起來看一下吧。

2023年通用周國平的語錄大集合57句

1、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降爲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2、人生有千百種滋味,品嚐到最後,都只留下了一種滋味,就是無奈。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會凋謝,一切凋謝都不可挽回,對此我們只好接受。我們不得不把人生的一切缺憾隨同人生一起接受下來,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心中就會產生一種坦然。無奈本身包含不甘心的成分,可是,當我們甘心於不甘心,坦然於無奈,對無能爲力的事情學會了無所謂,無奈就成了一種境界。

3、沉默是絕望者最後的尊嚴。沉默是復仇者最高的輕蔑。

4、在人類一切事業中,情感都是原動力,而理智則有時是制動器,有時是執行者。或者說,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則做出取捨,進行加工。世上決不存在單憑理智就能夠成就的事業。

5、無論哪一領域的天才,都必是具有某種強烈情感的人。

6、當然,人是不能只靜不動的,即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

7、人當然不能不活在社會上和世界中,但是,時時記起回家的路,便可以保持清醒,不在社會的紛爭和世界的喧囂中沉淪。

8、真正成爲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是隨便什麼東西,例如是一種職業,一種身份,一個角色,惟獨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爲外在的事務忙碌,沒有自己的內心生活,那麼,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因爲確確實實,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找不到絲毫真正屬於他自己的東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和事務的一架機器罷了。

9、話說得很漂亮。這句話可以換一種更明白的說法:少數人需要一個上帝,因爲他們雖然什麼都有了,但是如果沒有上帝,有什麼都是空的;多數人也需要一個上帝,因爲他們雖然什麼都沒有,但是如果有上帝,就有希望擁有一切。

10、如果說教育即生長,那麼,教育機構和教育者的使命就是爲生長提供最好的環境。

11、與大人相比,孩子誠然缺乏知識。然而,他們富於好奇心、感受性和想像力,這些正是最寶貴的智力品質,因此能夠不受習見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12、今日教師隊伍的素質不容樂觀。羅素說,教師愛學生應該勝於愛國家和教會。針對今日的情況,我要補充一句:更應該勝於愛金錢和名利。我的擔心是,今日的學生在將來回憶自己的人生歲月時,腦中不再會出現值得感念的老師形象。

13、人在孤身逆旅中最易感懷人生,因爲說到底,人生在世也無非是孤身逆旅罷了。

14、應該怎麼生活?這是一個會令一切智者狼狽的問題。也許,一個人能夠明白不應該怎麼生活,他就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智者了。

15、人類的聰明在於馴服自然,在廣袤的自然世界中爲自己開闢出一個令自己愜意的人造世界。可是,如果因此而沉溺在這個人造世界裏,與廣袤的自然世界斷了聯繫,就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自然的疆域無限,終身自拘於狹小人工範圍的生活畢竟是可憐的。

16、人,棲居在天空下,仰望蒼穹,因驚奇而探究宇宙之奧祕,因敬畏而感悟造物之偉大,於是有科學和信仰,此人所以爲萬物之靈。如果高樓蔽天,俗務纏身,人不再仰望蒼穹,這樣的人無論多麼有錢,算是什麼萬物之靈呢?

17、人生的意義,在世俗層次上即幸福,在社會層次上即道德,在超越層次上即信仰,皆取決於對生命的態度。

18、生命是人的存在的基礎和核心。個人建功創業,致富獵名,倘若結果不能讓自己安身立命,究竟有何價值?人類齊家治國,爭霸稱雄,倘若結果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究竟有何價值?

19、意識形態和人生智慧是兩回事,前者屬於頭腦,後者屬於心靈。人與人之間能否默契,並不取決於意識形態的認同,而是取決於人生智慧的相通。

20、也許,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是需要某種熱鬧的。那時候,飽漲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爲自己尋找一條河道,確定一個流向。但是,一個人不能永遠停留在這個階段。托爾斯泰如此自述:"隨着年歲增長,我的生命越來越精神化了。"人們或許會把這解釋爲衰老的徵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時,托爾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齡人、甚至比許多年輕人更充滿生命力。毋寧說,唯有強大的生命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發展。

21、凡心靈空間的被佔據,往往是出於逼迫。如果說窮人和悲慘的人是受了貧窮和苦難的逼迫,那麼,忙人則是受了名利和責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種貧窮,慾壑難填的痛苦同樣具有匱乏的特徵,而名利場上的角逐同樣充滿生存鬥爭式的焦慮。所以,一個忙人很可能是一個心靈上的窮人和悲慘的人。

22、從容中有一種神性。在從容的心境中,我們得以領悟上帝的作品,並以之爲榜樣來創作人類的作品。沒有從容的心境,我們的一切忙碌就只是勞作,不復有創造;一切知識的追求就只是學術,不復有智慧;一切成績就只是功利,不復有心靈的滿足;甚至一切宗教活動也只成了世俗的事務,不復有真正的信仰。沒有從容的心境,無論建立起多麼輝煌的物質文明,我們過的仍是野蠻的生活。

23、我們在黑暗中並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

24、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於交往者本身的質量,唯有在兩個靈魂充實豐富的人之間,纔能有真正動人的愛情和友誼。

25、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佔據什麼位置,和誰一起過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6、在人生追求上,中國人心中往往沒有自我,只有他人,大家爭奪什麼,我也就要什麼。於是名利場上熙熙攘攘,一片繁忙之景。在公共道德上,中國人眼中往往沒有他人,只有自己,我做什麼,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於是公共場所吵吵嚷嚷,一片喧譁之聲。這是中國人顛倒的個人主義。

27、在淡泊中堅持,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在名利場外自甘於寂寞和清貧,這也是一種追求。追求未必總是顯示進取的娑態。

28、當一個孤獨尋找另一個孤獨時,便有了愛的慾望。可是,兩個孤獨到了一起就能夠擺脫孤獨了嗎?孤獨之不可消除,使愛成了永無止境的尋求。在這條無盡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終就會看破小愛的限度,而尋求大愛,或者——超越一切愛,而達於無愛。

29、我不喜歡一切等。無論所等的是好事,壞事,好壞未卜之事,不好不壞之事,等總是無可奈何的。等的時候,一顆心懸着,這滋味不好受。

30、昨天我們越是感覺心心相印,今天的裂痕就越是使我們疼痛,我們的隔膜感就越是尖銳鮮明。

31、誠然,抱着過時的信仰不放,或者無信仰而裝作有信仰,都是可悲可笑的,不妨調而侃之,哈哈一笑。可是,當我看見有人把無信仰當作一種光榮來炫耀時,我再也笑不出來了。

32、自我意識強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產物,因此他無論如何不能設想,他的自我有一天會毀滅,而作爲自我的產物的世界卻將永遠存在。

33、面對永恆的死,一切有限的壽命均等值。隨想:哲學總是在以各種神祕的姿態誘惑着我們人類思想的前行,而哲學背後的指示者就是世界。然而一旦誘惑成功,它卻又立即嘲笑人類智慧的愚昧與無能爲力,它讓我們矛盾,在矛盾中悲觀,卻也滋生出超脫;悲觀的便成了可憐的無謂的犧牲者,超脫的便成了它手中不安分的精靈。

34、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愛和孤獨其實是同一種感情,它們如影隨形,不可分離。愈是在我們感覺孤獨之時,我們便愈是懷有強烈的愛之渴望。

35、蓋棺論定也許適用於二、三流的思想家,可是對於天才並不適用。天才猶如自然,本身包含着巨大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爲世世代代的爭論留下了廣闊的餘地。有哪一個獨創性的思想家,不是在生前死後戲劇性地經歷着被誤解、被"發現"、又被誤解、又被重新"發現"的過程呢?

36、可是,一切精神上的偉人之誕生與本鄉何干?他們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爲他們從來就不屬於本鄉,他們是以全民族或者全人類爲自己的舞臺的。所以,如果要論光榮,這光榮只屬於民族或者人類。這一點對於文明人來說應該是不言而喻的,譬如說,倘若一個法蘭克福人以歌德的同鄉自炫,他就一定會遭到全體德國人的嘲笑。

37、也許總有少數幸運的天才,正是通過他們,世人在接受他們的同時也接受了他們所賞識的其餘不幸的天才。

38、我對成功的理解: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讓自己滿意,不要去管別人怎麼說。

39、我喜歡周圍都是漠不相干的人,誰也不來注意我。

40、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閒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纔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羣山和大海之時,纔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41、在孤身逆旅中最易感懷人生,因爲說到底,人生在世也無非是孤身逆旅罷了。聚散乃人生尋常事,卻也足堪嘆息。最可嘆的是散時視爲尋常,不料而聚無日,一別竟成永訣。或者青春相別,再見時皆已白頭,彼此如同一面鏡子,瞬間照出了歲月的無情流逝。

42、即使兩人相愛,他們的靈魂也無法同行。世間最動人的愛僅是一顆獨行的靈魂與另一顆獨行的靈魂之間最深切的呼喚和應答。

43、真正的悟者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智慧,使他身在紅塵卻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人保持着超脫的心境。

44、在情場上,兩造都真,便刻骨銘心愛一場。兩造都假,也無妨逢場作戲玩一場。最要命的是一個真,一個假,就會種下怨恨甚至災禍了。主動的假,玩弄感情,自當惡有惡報。被動的假,虛與委蛇,也決非明智之舉。對於真情,是開不得玩笑,也敷衍不得的。

45、保護心靈的健康。我自知能夠超脫。

46、常識和本能都告訴我,歡樂比憂愁更有益於身體的保養。

47、所有最高的嘉獎跟處分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動者自身給行爲者造成的精力成果。

48、如何花錢比方何掙錢更能見出一個人的品位高低。

49、一萬部小說也不能填補《紅樓夢》的殘缺。

50、平庸就是最大的不嚴肅。最高的嚴肅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在嬉笑中做成別人嚴肅認真地做的事,這是最高的智慧。

51、找一個最親的人,是愛情的終極目的。

52、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的人羣,而在獨處時,人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

53、只有你願意爲之而死的東西,你才能夠藉之而生。

54、環境越是不自由,內在的自由就越是可貴,越能使個人脫穎而出。

55、一切外在的欠缺或缺失,包括名譽,地位,財產等等,只要不影響基本生存,實質上都不應該帶來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爲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傷不了。

56、靈魂是什麼?很可能是原始而又永恆的生命在某一個人身上獲得了自我意識和精神表達。因此,一個有靈魂的人絕不會只愛自己的生命,他必定能體悟衆生一體、萬有同源的真理。

57、個人心智的成長,需要兩個自由,一個是外在的自由,一個是內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