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七篇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28W 次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聯繫生活經驗大膽表述。

2、知道襪子、鞋子能保護自己的腳。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一塊墊子,圍坐在地上。

2、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傾聽故事。

1、教師講故事

小腳丫丫有兩個朋友--鞋子和襪子。有一天,小腳丫丫覺得鞋子和襪子總是把自己裹得緊緊的,

太不舒服了,就不想要這兩個朋友了。小腳丫丫趁鞋子、襪子睡着的時候,偷偷地溜到大馬路上來玩。

“啊嚏、啊嚏!”好冷啊!沒有鞋子和襪子的幫忙,小腳丫丫連着打了好幾個噴嚏。

一不留神,小腳丫丫還被地上的小石子扎疼了。小腳丫丫多想念鞋子和襪子這兩個朋友呀。

他急急忙忙趕回家,輕輕地穿上襪子,套上鞋子,又和自己的好朋友緊緊擁抱在一起。

2、提問

(1)小腳丫丫的朋友是誰?

(2)為什麼説鞋子和襪子是小腳丫丫的朋友?

(3)小腳丫丫離開了它的朋友發生了什麼事?

二、找小腳、認小腳。

1、教師:我們的小腳在哪裏?

2、脱下鞋子和襪子,數數有幾個腳趾頭?

3.在腳底輕輕撓一撓,會有什麼感覺?

4、請幼兒嘗試用小腳幫助拿報紙。

5、怎樣保護我們的小腳?

三、給小腳找好朋友

1.讓好朋友重新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吧!

2.學習穿襪子、鞋子。

3.現在小腳又能帶着我們到想去的地方了。

四、活動延伸

1.讓幼兒赤足在沙地、木板、石子地上行走,獲得不同的感受。

2.引導幼兒辨認襪底,分清鞋子的左右,學習穿襪子和鞋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清楚指甲的作用,明白愛惜、保護指甲的關鍵性。

2、通過互相探討與相互觀測和察看,明白怎樣愛惜、保護指甲。

3、體會親親指甲鉗的親切體貼氛圍,願意使用指甲鉗剪自個兒的手指甲。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預備:

一把指甲鉗,兒童用書一人一份。

教學過程:

1、初步清楚指甲的作用。

幼兒教師做手捂住肚皮,臉上表情難受的模樣,問:孩子猜一猜我怎樣啦?為何我會肚皮痛哩?最終,幼兒教師告知大夥兒:由於經常自個兒咬手指甲。

2、啟發孩子探討清楚指甲的作用。

幼兒教師:孩子,你有指甲嗎?你明白指甲有何用嗎?

3、探討:例如何愛惜、保護自個兒的指甲。

◎幼兒教師:大夥兒都明白指甲對我們有如此多的作用,如此我們應當怎樣保衞自個兒的指甲哩?

◎孩子開展自由探討並得出些許論斷,例如:指甲長了要儘管剪掉,要用指甲鉗剪,手髒了要儘管洗手等等。

◎幼兒教師:例如果指甲長長啦,我們不剪,這樣做會怎樣哩?

◎孩子探討,得出些許論斷:不及時剪指甲,指甲會斷掉,此外還會傷害其它人;不及時洗手,指甲中會有很多髒的物品;常常咬指甲會使手指變樣,此外還會將病菌帶進口腔;此外還會影響手指的生長等等。

4、參加“親親指甲鉗”的遊戲。

◎玩“親親指甲鉗”的遊戲。幼兒教師先讓孩子認知指甲鉗,再邊念童謠邊來到孩子周圍用指甲鉗碰碰孩子的手,讓大夥兒體會遊戲的.愉快。

◎孩子願意剪自個兒的指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赤足在各種器具上走,用腳底感受不同的觸感。

2.知道小腳上有腳趾、腳背、腳掌、腳後跟。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用玻璃球(或黃豆等圓形物)、無尖鋭角的塑料積木、沙子、紙團等廢舊材料鋪成4座小橋。

與幼兒人數相同的環保袋、礦泉水瓶。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腳走一走、跳一跳。

教師邊念兒歌《走一走,跳一跳》,邊帶領幼兒做各種腳部動作。

二、觀察小腳,按摩小腳,瞭解小腳。

1.看小腳。

——教師:看一看你的小腳,小腳上有什麼?

2.摸小腳。

——教師:摸一摸你的小腳,有什麼感覺?你發現了什麼?

3.捏小腳。

——教師:捏一捏你的小腳,有什麼感覺?什麼地方軟?什麼地方硬?

4.腳部按摩操。

——教師:摸摸我的腳背,我的腳背硬硬的;撓撓我的腳掌,我的腳掌軟軟的;捏捏我的腳趾,我的腳趾小小的;搓搓我的腳後跟,我的腳後跟變熱了。

三、赤足活動,體驗不同的觸感。

1.情境導入。

——教師:現在我們要到河對岸去玩。看,河上有幾座橋?它們一樣嗎?去走一走吧!

2.自由探索。

——幼兒自由選擇,嘗試通過用廢舊材料鋪成的小橋。

——教師:你走了哪座橋?腳底有什麼感覺?

3.遊戲:購物去。

——幼兒手拿購物袋,赤足跟隨教師經過每座小橋,到最後一座橋頭拿一個

礦泉水瓶。其間幼兒用腳底感受不同材料帶來的觸感。

4.遊戲:腳對腳。

——教師與一名幼兒坐在地墊上雙手撐着地板,腳底對着腳底,然後抬高雙腳,一左一右來回地撐,引導幼兒説説像在玩什麼。

——引導幼兒找一個同伴玩“腳對腳”遊戲。

四、腳部按摩操,放鬆小腳。

小百科:腳,人和某些動物身體最下部接觸地面的部分,是人體重要的負重器官和運動器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能邊唱邊表現相應的遊戲動作。

2、學習遊戲《小剪刀》的玩法及規則,初步學會兩兩結伴玩遊戲。

3、在遊戲的過程中,體驗互動、交流的樂趣。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5、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讓幼兒知道指甲長了就要剪的生活常識,在用剪刀的時候應注意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

材料準備:表現鱷魚和小鳥做遊戲的圖片一張 CD音樂

教學過程:

一、鼓勵幼兒用手做出小剪刀的不同樣子,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小朋友,我們的指甲長了,該怎麼辦呢?

2、誰能用你的小手變一把小剪刀給大家看看?

3、發聲練習。

二、學唱歌曲《小剪刀》。

1、你在圖片上看到了什麼?

2、圖中什麼東西長得像長指甲、小剪刀呢?(小鳥的翅膀像長指甲,鱷魚的嘴巴像小剪刀。)

3、如果小鳥的翅膀放在大鱷魚的嘴巴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們來聽一聽,小鳥和鱷魚它們在唱什麼、玩什麼?

4、教師念歌詞內容。(讓幼兒注意傾聽,並回答歌詞的主要內容。)

5、教師慢速清唱歌曲。

6、幼兒集體跟唱2—3遍。

三、學習遊戲《小剪刀》的玩法及規則,引導幼兒初步學會兩兩結伴玩遊戲。

1、請全體幼兒當“長指甲”,老師當“小剪刀”,邊唱歌曲邊遊戲一遍。

唱完哪一句時“小剪刀”才能合攏,“長指甲”才能快速跑走?(説明遊戲規則後再玩一遍遊戲。)

2、交換角色遊戲一遍。

3、請兩名幼兒示範遊戲一遍。

4、男孩子和女孩子結伴玩遊戲兩遍。

四、結束。

今天我們學會了兩個人玩的遊戲《小剪刀》,這個遊戲還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哦!

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附音樂:

小剪刀(音樂)

1=D2/

3 35 6 | 3 35 2 | 6 1 6 1 | 2 2 2 |

小剪 刀, 張 嘴 巴, 不 吃 魚, 不 吃 蝦

3 3 5 3 | 2 。 3 | 5 6 3 2 | 1 — ║

愛 吃 娃 娃 的 長 指 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願意參加猜謎活動。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準備:

課件、音樂帶、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小紅花。

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自由創編小動物動作進入活動場地。

二、觀看課件,引發幼兒興趣。

提問:你們知道郵遞員是幹什麼的?

故事:有一隻小烏龜呀,它也是一名郵遞員,常常幫小動物們送信,我們看看小烏龜今天給誰送信去?今天,小烏龜又來送信了,它騎着車,來到了動物小區,拿出信一看,它不知道哪封信是送給哪個小動物。小朋友,我們來幫幫小烏龜吧!

三、激發幼兒參與猜謎活動的興趣。

1. 教師念謎語,幼兒逐個猜出是哪種小動物。

2. 師幼共同送信,播放課件。

3. 表揚幼兒是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四、嘗試猜水果謎語。

師:小烏龜把信送到牛爺爺家,牛爺爺想請小朋友幫他買點水果去,買那些水果呢?請小朋友幫小烏龜猜一猜。

五、幼兒操作材料。

猜出後請逐個放在籃子裏,教師指導個別幼兒,猜對的幼兒給予鼓勵。

六、聽音樂,活動結束,走出教室。

小烏龜幫牛爺爺買上了水果,我們一起和小烏龜給牛爺爺送水果去嘍!

課後反思:

我今天講授的是小班語言活動《猜謎語》,猜謎語對於我們小班的孩子來説還是第一次,所以,整堂課我都以故事貫穿,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夠吸引幼兒,引發興趣,選材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徵,全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猜謎活動環節,老師選擇的都是貼近幼兒生活,幼兒很熟悉的一些小動物和水果,我覺得這樣幼兒才會感興趣。另外,老師給幼兒提供了可操作的材料,這樣孩子們在猜謎語的過程中不會感覺枯燥,會對猜謎語活動更感興趣。整堂課幼兒表現的都很積極,都願意參加猜謎活動,真正達到了這節課的目標。

不足之處:在授課的過程中我發現,開始老師的提問對幼兒來説搞不清楚,同事建議我直接出示郵遞員的圖片供幼兒認知,並引導幼兒説出他們是給人們送信的。在猜小動物這個環節,同事建議我每猜出一個小動物,出示一下大的圖片,這樣便於幼兒加深對小動物特徵的瞭解。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虛心接受同事和領導們的建議,努力學習,使自己更上一層樓。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用重疊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找出一組物體多出的部分。

3、從左至右擺放物體。

4、鍛鍊幼兒快速跑的能力。

5、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

6、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大圓片4個,小圓片3個。

2、貼絨卡片:小猴4個,桃子3個,老鼠、貓頭飾若干。地上圓圈4個,每個圓圈能容納幼兒7人。

活動過程:

一、出示貼絨圖片小猴和桃子,

説:我們給小猴分桃子吃,1只小猴只能分1個桃子,小朋友看看,是小猴多,還是桃子多?待幼兒回答後,問幼兒:“你是怎麼知道的?”教師在貼絨板上示範:將猴子卡片逐個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注意老師是怎樣擺放猴子卡片的,(手的動作從左至右)然後將桃子逐個放在兔子上面,每放—個,説一聲:“給你一個桃子。”並讓幼兒注意教師手動作的方向,問幼兒,猴子和桃子哪個多,哪個少?請把多餘的拿出來。

二、幼兒操作。

讓幼兒兩手各拿大小圓片,看一看,大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然後逐—將大圓片擺在桌子上,將小圓片逐一放在大圓片上,(注意手的擺放方向)説出大圓片和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將多的拿出來給大家看。

三、玩遊戲:貓抓老鼠。

給幼兒戴上頭飾,音樂響,每4只貓、3只老鼠圍着圓圈跳舞。音樂一停,每隻貓迅速抓住一隻老鼠,然後説出貓與老鼠,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讓多的站出來。

注意:貓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內活動;重新玩遊戲時老鼠比貓多一隻。

活動反思:

通過遊戲活動,幼兒掌握了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方法,並且鍛鍊了快速跑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可變性,體驗"變大"或"變小"帶來的快樂。

2.體驗想象的樂趣,大膽表達自己"變小"或"變大"的願望。

活動準備:

沒吹氣的氣球(與幼兒人數相等)、氣球、木耳、雨傘、胖大海、扇子,課件

活動過程:

導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什麼好玩的玩具了?(出示沒吹的氣球)

第一部分:讓孩子體驗氣球變化帶來的快樂。

1.你們想玩嗎?你能讓氣球變大嗎?(每人一個氣球試一試)

2.小朋友使勁往氣球裏吹氣,氣球會變大。有的小朋友力氣太小,沒能讓氣球變大,怎麼辦呢?除了用嘴吹以外,誰還能想個別的辦法讓氣球變大?(往氣球裏面充水、用打氣筒往裏面打氣等)

3.小朋友能讓氣球變大,你能讓大大的氣球變小嗎?用什麼方法讓大大的氣球變小?幼:把手鬆開氣球就變小了

第二部分:經驗提升:什麼東西會變大或變小?

4.除了氣球能夠變大變小,你還知道哪些東西能夠變大變小?下面我們一起來變個魔術吧!

出示:木耳、茶葉、胖大海(加入水)--變大;

雨傘、被子、紙(摺疊)--變小。

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周圍有這麼多的東西會變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都是會變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故事激發幼兒的想象,大膽表達自己"變大"或"變小"的願望。

5.你們相變嗎?當你變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時候,你會做些什麼事情呢?幼兒發揮想象,自由發表意見。

6.有一個小朋友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個很小的小人,咱們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嗎?(播放課件)

剛才咱們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變成大巨人你會做些什麼事情呢?咱們回到活動室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你的好朋友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