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詩三百首 > 《自沙縣抵龍溪縣》唐詩鑑賞

《自沙縣抵龍溪縣》唐詩鑑賞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5W 次

自沙縣抵龍溪縣

《自沙縣抵龍溪縣》唐詩鑑賞

韓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

盡無雞犬有鳴鴉。

千村萬落如寒食,

不見人煙空見花。

韓偓詩鑑賞

這首詩寫於唐亡後不久後梁開平四年(910)。詩題中的沙縣、龍溪縣、泉州均在今福建境內。詩中所描寫的“千村萬落如寒食”的淒涼景象,就是作者從沙縣到龍溪縣的沿路所見。

杜甫的名句“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寫的 是安史之亂時國家殘破的景象。這首詩的立意與此相類,不過他寫的不是“國破”,而是“村破”,寫的是泉州軍浩劫農村造成人煙絕滅的荒涼蕭瑟景象。

過去有人評註杜甫上述兩句詩説 :“‘ 山河在’,明無餘物矣 。‘草木深’,明無人矣。”認為詩的可貴 之處,是“意在言外 ,使人思而得之”。像杜詩這樣 只説“有”什麼,不説“無”什麼,確實使詩含蓄藴藉,藝術手法高明。而韓偓這首詩同時寫“有”又寫“無”,以“有”襯“無”,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人沿路看到的村莊“有”什麼呢?“有鳴鴉”;“無”什麼呢 ?“ 無雞犬 ”。能“見”到的是什麼呢?是 “ 花 ”;“不見”的又是什麼呢?是“人煙”。這樣,一“有”,一“無”,一“見”,一“不見”,就把“千村萬落如寒食”的荒涼破敗的慘景,描繪成一幅具體形象的'藝術畫面,活脱脱地展現在人們眼前。襯托是一種有效的藝術手法。以醜襯美,美者更美;以動襯靜,靜者更靜;同樣 ,以“有”襯“無”,也可以使 “無”更顯得一無所有,如果説,我們從杜詩可以看出含蓄之美,那麼,從韓詩則可以看出襯托之妙。

古代不少詩人喜用“自”、“空”二字,常把這兩個字用在同一聯的上下句形成對仗。例如“山鶯空曙響,隴月自秋暉”(何遜《行經孫氏陵》),“過春花自落,竟曉月空明”(許渾《旅夜懷遠客》),“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 蜀相 》),等等,韓詩也用了這兩個字 ,可是用法獨特 ,另具一種韻味。他似乎覺得用一個“自”字份量還不夠,所以在首句一連用了兩個“ 自 ”字。他又並不把“自”與“空”對仗,他不是在第二句,而是在末句才用了個“空”字 。“水自潺湲日自斜”這兩個“自”字,和 “不見人煙空見花”的“空”字,兩相呼應,呈現出當時農村的一切都是自生自滅 ,無人問津 ,空空蕩蕩,一派荒廢。這樣,既把“千村萬落如寒食”的悲慘景象展現了出來,同時也把詩人對泉州軍暴行的憤怒之情含蓄不露地表達了出來。薛雪在《一瓢詩話》中稱讚杜甫善用“自”字,他在列舉了杜詩“村村自花柳”等一連串運用“自”字的詩句之後説 :“下一 ‘自’字,便覺其寄身離亂、感時傷事之情,掬出紙上。”我們讀韓偓這首詩中的“自”字、“空”字,能感受到詩人的“感時傷事之情”並且寓情於景,含蓄不露。

韓偓愛花成癖,在他現存的詩集中,專門以花為題的如《梅花》、《惜花》、《哭花》等就有十多首。但是 ,他在寫上面這首詩時 ,卻全然沒有欣賞花的情致。因為花同人比起來,總還是人更能引起詩人的注目 。“不見人煙”了 ,哪還有心思賞花呢 ?“空見 花”的“空”字 ,就明顯地流露了他對“不見人煙” 的悵惘、感傷之情。